安徽省地方戏曲(戏曲声腔)汇演综述
2019-12-30王秋贵
□ 王秋贵
正值花好月圆中秋之际,又到谷盛果茂农民丰收节,更欣逢全国人民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欢庆时刻,大别山南麓,皖河与长江交汇处,迎来了一场文化盛会——安徽省地方戏曲(戏曲声腔)汇演,于2019年9月11日至20日在安庆市举行。
汇演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庆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全省各地申报剧目57个,主办者从中遴选了24个剧种的5部大戏,28出小戏和折子戏,共33个剧目,分别在黄梅戏艺术中心和石化俱乐部演出10场。剧种各具特色,剧目丰富多样,声腔五花八门,表演多姿多彩。艺术风格则是异彩纷呈,各展其长,高雅与平实相间,本色与华彩比翼,古典与现实交辉,淮北与江南竞艳。十天里目相接,耳相闻,观众神情兴奋;落幕后音犹在耳,影犹炫目,识者念念于心。
一 江淮灵秀 钟毓多样化戏曲剧种
江淮大地,山川灵秀,文明早肇。四千多年前,夏禹治水巡省南土,塗山氏之女(女娇)“乃作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为南音。周公及召公取风焉,以为《周南》、《召南》。”(《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这位塗山氏之女后来成为夏禹的妻子。中国历史上开创第一个“家天下”王朝的夏启,就是她的儿子。禹见女娇时,塗山之人即兴创作了千年后启迪《诗经》歌风的《塗山歌》。(《乐府诗集》第八十三卷《塗山歌》)那塗山就在淮河东岸,今怀远县东南。
夏禹继承虞舜之位以后,“命皋陶作为《夏籥》九成,以昭其功。”(《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皋陶创作的《夏籥》,是以歌舞的形式,演绎夏禹的功业事迹,有九大段落(成),堪称一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性艺术作品。皋陶部族即在淮河南岸劳作生息,禹赐姓偃。春秋时期,其后代偃大夫受封为皖伯,封地有皖山、皖水,相当于现在以潜山为中心的安庆地区。
春秋时“优孟衣冠”所唱《忼慷歌》,歌唱辅佐楚庄王成就霸业的孙叔敖。寿县有楚相祠,供奉孙叔敖塑像。县城西南的安丰塘,就是2600年前孙叔敖设计并组织施工开凿的“芍陂”,灌溉农田,遗泽至今。
汉末建安中,皖山、皖水之间,又产生了世称“古今第一长诗”的《焦仲卿妻》,即“孔雀东南飞”,歌唱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与妻刘氏的爱情悲剧。那时的庐江府治所在今潜山市,焦、刘合墓在府城南的小市港(小吏港),今属怀宁县。后人还在附近建了一座“孔雀台”(俗称“万年台”),是我省最早的古戏台。
……
至今活跃着的安徽24个戏曲剧种,正是生息繁衍于江淮沃土上的文明之花,艺术之果。其中最古老的要算被称为“中国戏曲活化石”的贵池傩戏。
1.贵池傩戏。
傩,可以上溯至远古的“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朱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难(傩),以索室驱疫。”(《周礼·夏官·方相氏》)它原本是古人驱邪禳灾的一种巫术仪式,包含有咒语、呼号、叱责等声音形态,还有击刺、打斗、驱赶等动作。后来,随着人间需求的扩张,逐渐衍变为禳灾、祈福双重功能的仪式,改在新春正月举行。于是声音增加了歌唱,动作增加了舞蹈。大约宋末至元、明之际,傩仪中引进了宋元说唱艺术,演进为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
贵池傩戏属于民间仪式剧,一般以一姓宗族(后来或以村落)为单位,于正月初七至十五日举行的“傩神会”中,在祠堂里演出。演出与仪式融为一体,其形态特征,最突出的是,妆扮角色都戴相应的面具。演出的剧目,主要为《孟姜女》《刘文龙》二种。此外,少数家族还演《章文显》《陈州粜米》《花关索》等。剧本则延用宋元说唱本,分配角色分别演唱。表演朴实,也尽力模仿戏曲动作。当然也有特例:
缟溪曹家《孟姜女》《刘文龙》二种,殷村姚家的《陈州粜米》,只是由一位或两位“先生”,便装坐在一旁唱念脚本,照本宣科;场上演员仅戴面具穿戏曲服装,妆扮成角色各就各位,或坐或立,而不发一声,还一动不动,如同泥塑木雕的“肉傀儡”。
太和章家的《和番记》(也是演刘文龙故事)又有不同:剧本是以曲牌体为主的青阳腔格式,演出仅在“庆寿”等几个庄严、隆重的场合戴“半脸子”面具,多数场次是不戴面具而作戏曲化妆,程式性演唱、表演。
贵池傩戏的唱腔称为“傩腔”,一般为一戏一腔,多系世代传承的老民歌。伴奏只用锣鼓,不施管弦。唯独太和章家的《和番记》唱青阳腔。
贵池傩戏,至今仍然是“傩神会”中的重要仪程。傩戏脱离仪式走上舞台,则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事。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皖南目连戏。
皖南目连戏也属于仪式剧,早期只在七月中元节期间演出,是“盂兰盆会”祭奠亡灵活动的重要仪程。它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接受儒家思想改造的产物。敦煌藏书中的唐、五代变文《目连缘起》《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目连变文》等,是它的早期源头。据〔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元节》条所记,北宋时的东京汴梁就有连续七天的演出:“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倍增。”
明代嘉靖末至万历初年,徽州祁门县秀才郑之珍,游学到池州石台县剡溪村,逗留了很久。在那里,他把七卷本的目连戏改写为三卷本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这就是皖南目连戏和池州目连戏所宗的剧本。因为这时“徽池雅调”青阳腔盛行,所唱的主要腔调也就是徽州调、青阳腔。不过,郑作三卷本,一方面删去了七卷本的许多枝蔓,另一方面还增加了不少民间题材的情节,如《哑背疯》《鹅毛雪》《三匠争坐》《骂鸡》《三大苦》等等,从而也把许多民歌曲调吸收了进来。
目连戏的演出没有固定的舞台,而是根据剧情,在村子或寺庙内外设置多个不同的场地,分段表演。其中有很多杂技、特技、舞蹈、武术,以表现天上、人间、地狱的不同状况,如吞火、喷焰、度索、盘叉、玩水蛇、挖四门、金刚拳等等。《哑背疯》则借助模型道具,以一人同时饰演两个角色而别开生面:下半身用丑角步伐、身段,上半身作旦角动作、表情;发音主要是旦角声口唱念,间作丑角哑巴“咿呀”应答之声,形成强烈对比。
目连戏以宣传孝道和劝善警恶为主旨,历来各地许多剧种纷纷模仿、移植、改编,昆曲、徽调、京剧以及婺剧、绍剧、莆仙戏、湘剧、祁剧、辰河戏、桂剧、赣剧、弋阳腔、川剧、汉剧、豫剧、秦腔等等,都有或多本、或单本、或选折的演出。而皖南目连戏和池州目连戏则基本保持了郑作三卷本的原貌,池州还有压缩为一卷的“穿会本”。
2006年,皖南目连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3.青阳腔。
青阳腔又名池州调,明代嘉靖年间(1522—1566),江苏昆曲、浙江余姚腔、江西弋阳腔,流传到池州府青阳县一带,民间艺人兼收并蓄,结合本地民歌,创造出一种新式高腔,用以演唱故事,就叫做青阳腔。到万历中后期,青阳腔已形成风靡南北、传播天下之势。
青阳腔的剧目遗存相当丰富。1992年5月,在青阳县举行首届全国青阳腔学术研讨会,安徽向各地与会者赠送《青阳腔剧目汇编》(上下册),收录有本戏64种162出,杂出15出,另有喜曲15种(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安庆市黄梅戏研究所、池州地区文化局、青阳县文化局合编。总编校:班友书、王兆乾。编辑:郑立松、汪兆称、王敏、谢清泉、汪同元)。
青阳腔属于曲牌体南戏高腔系列,但他创造性地发挥了高腔的“滚唱”功能,不仅有曲牌之内的“夹滚”,曲牌之尾的“加滚”,还有曲牌之外的“畅滚”。“滚调”的发展,推动了中国戏曲声腔和剧本体制的革命性变革,最后生发出完全摆脱曲牌体制的板腔体戏曲剧种。此后各地形成的地方戏如评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等等,都是板腔体剧种。
青阳腔的演唱特征是一唱众和,台前一角主唱,后面众声帮腔,锣鼓应节,并配以“靠腔锣”,伴奏不施管弦。这种演唱方式,也影响了后世许多地方戏曲,如黄梅戏、庐剧、川剧等。
2006年,青阳腔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岳西高腔。
岳西高腔是青阳腔传到大别山区后,当地人用自己的方言乡音演唱的产物,可以说是青阳腔余脉,形成于明代末叶。岳西高腔的剧目和声腔音乐遗存,相当丰富,存量比池州还大。《青阳腔剧目汇编》(上下册),大部分是在岳西发现、发掘、搜集到的。
进入新世纪,岳西县成立岳西高腔传承中心,编辑出版了《中国岳西高腔剧目集成》,录剧目140余种300余出(安徽文艺出版社2014年3月第1版,主编崔安西、汪同元)。
紧接着,《中国岳西高腔音乐集成》问世,录曲牌126支,其中“正体曲牌”93支,“变体曲牌”20余支,“无名曲牌”20余支,“混用曲牌”1支(安徽文艺出版社2015年12月第1版,主编崔安西、汪同元)。
岳西高腔的演出形式有多种。除舞台演出正本、单出外,还有“围鼓坐唱”,还有很多渗入民俗活动的喜曲演唱如:灯会、庆寿、贺婚、送子、贺屋等等。其演唱特征也是一唱众和,主唱加帮腔、靠腔锣,伴奏与过门只用锣鼓,不施管弦。
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太湖曲子戏,俗称“曲子”。清咸丰年间,青阳腔传到太湖北部山区,与当地方言乡音相结合,用于唱吉庆的喜曲,也承袭了青阳腔部分剧目,所以也属于青阳腔余脉。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恢复了部分剧目,定为今名。此次参演的《降曹》就是唱青阳腔,而另有小戏如《赶会》则唱民歌小调。
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徽剧。
徽剧原称徽调、徽戏,1956年安徽省徽剧团成立,才定名为徽剧。它以吹腔、拨子、二簧为代表性声腔,又兼唱昆曲、高腔等,还唱民歌小调,是一个多声腔戏曲剧种。
明末清初,南方的昆弋腔、青阳腔,北方的山陕梆子,流传到安庆一带,民间艺人兼收并蓄,结合本地民歌、民乐,用皖江地区方言乡音演唱,逐渐形成腔系,人称安庆二簧,又叫“枞阳腔”、“石牌调”、“安庆梆子”。
乾隆前期,“安庆班”、“石牌班”到徽州演出,备受民众欢迎,却遭到士绅驱赶,就冒名称“徽班”(参阅朱万曙《〈徽郡风化将颓宜禁说〉所见徽班资料》。载《戏曲研究》第68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乾隆中后期,“安庆二簧”东下扬州。那时扬州汇聚了南北各地许多声腔剧种,如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等等,可谓众芳云集,“而安庆色艺最优,盖于本地乱弹”。(清李斗《扬州画舫录》)精明的徽商慧眼识珠,对二簧调情有独钟,大力扶持,纷纷出资组建戏班。那时人称“无徽不成市,无石不成班”——“徽”指徽商,“石”指安庆石牌一带的艺人,意思是没有徽商就成不了市场,缺了安庆石牌一带的艺人就组不好戏班。由此,徽班名声大振。
乾隆五十五年(1790),伍拉纳下令带三庆徽班进京,为高宗皇帝庆寿。三庆班在京城站稳脚跟,愈演愈红。南方的许多徽班纷纷跟进,到嘉庆年间便称雄于京师,形成“戏庄演剧必徽班”的势头,世称“四大徽班进京”(蕊珠旧史《长安看花记》)。
徽戏经历了乾隆年间“合京、秦二腔”,以及嘉庆、道光年间“徽、汉合流”,两次大融合,实现了飞跃性发展,迅速传播全国,声腔与剧目都更加丰富而精彩。京城人称之为“皮黄戏”,而外地人则更多名之曰“京二簧”,后来又简称“京戏”、“平剧”,最后命名为“京剧”——京剧是徽戏的发展,徽戏是京剧的前身,而徽戏之根则是安庆二簧。从安庆二簧到徽戏再到中国京剧,是戏曲艺术大交流、大融合的必然趋势。
新中国成立之初,徽州地区仍有6家、安庆地区有4家业余徽戏班社演出。
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7. 潜山弹腔,至今仍然活跃在大别山南麓,是老徽调的遗响。明末清初,把许多地方戏曲统称为“花部乱弹”,潜山弹腔就以此为名。清乾隆年间,安庆梆子(当时也属“花部乱弹”)传到潜山北部山区(含今岳西县部分),为当地民间艺人所接受并传承。嘉庆、道光年间,湖北汉调的“汉河路子”活跃在黄洲(今黄冈)地区,时与皖西南徽调艺人交流,甚至相互搭班、合班,所以今潜山弹腔,不仅继承了徽调的吹腔、拨子、二簧等,也有西皮腔调。潜山弹腔既继承了徽调的多声腔传统,也继承了徽戏的许多剧目如本次参演的《打金枝》,以及《沙陀国借兵》、《二进宫》等。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以上剧种历史悠久,其中傩戏、目连戏属仪式剧;青阳腔(岳西高腔)于明万历年间就已风靡天下;徽剧(潜山弹腔)演进为京剧成了“国剧”。它们彰显了江淮大地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广采博纳的文化襟怀,和机敏灵动的创新活力。
历史进入近代,江淮儿女继续发扬创造精神,多种地方戏曲艺术不断涌现,安徽这座美丽的艺术百花园更加繁荣茂盛,五彩缤纷。
清乾隆以降,全国各地民间戏曲声腔剧种如雨后春笋,纷纷破土而出,各逞芳姿,时称“南昆、北弋、东柳、西梆”。安徽处于中部,东连苏、鲁,南接浙、赣,西邻赣、鄂,北近鲁、豫。江淮大地四通八达,随着民间艺术交流的频繁、深入和扩展,各地民间艺人既钟毓本地山水灵秀,又博采四方艺术英华,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戏曲声腔剧种。
1952年,华东文化部责成华东戏曲研究院调查所属五省一市地方戏曲,在各省、市配合下,编辑《华东戏曲剧种介绍》,于1955年6月,由新文艺出版社出版。本书附有《华东戏曲剧种简表》、《华东戏曲剧种分布图》和各省市“剧种分布说明”。其中介绍,“安徽省剧种甚为丰富,根据目前统计共有十九种之多,分布在全省各地。”
那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业待兴,条件有限,调查结果,一方面把外省剧种在本省有演出的也列入其中,如越剧、评剧、扬剧等;另一方面,本省的稀有剧种和小剧种又有所遗漏,这是在所难免的。随着时代发展,社会前进,经过深入普查和各地申报,现知我省仍然活跃的戏曲剧种有24个。上述7个是形成于清乾隆以前的较古老剧种,近代兴起的17个剧种,遍布我省东西南北中各地,展现着各具特色的风华。
8.黄梅戏,植根于以安庆为中心的皖江地区乡村,以皖江民歌为基础,用本地方言演唱,主调声腔和剧目受青阳腔、徽戏的影响较大。嘉庆、道光年间,在乡村赛社、灯会等民俗活动中出现以民歌演唱的“两小戏”、“三小戏”;咸丰时期就有颇具规模的正本戏演出;光绪初年开始向安庆、芜湖等城市进军,上海《申报》光绪五年(1879.10.14.第2319号)、光绪十一年(1885.3.21. 第4284号)、光绪十八年(1892.5.24.第6855号)有明确记载。
黄梅戏声腔有曲牌体花腔和板腔体主调两大类。花腔即皖江地区流行的民歌,有长短句,也有五言、七言齐言体。主调包括平词、八板、火工、二行、三行、彩腔、仙腔、阴司腔等等。传统剧目习称“三十六大本,七十二小帷”,实际上不只此数。随着艺术交流的频繁和扩展,安徽的黄梅戏,与赣北武宁采茶戏、鄂东南的黄梅采茶戏,互有渗透,声腔和剧目都有很密切的亲缘关系。
新中国初期,安徽黄梅戏唱响全国,蜚声海外,江西的彭泽、湖口、都昌等县,湖北的黄梅、蕲春、英山等县,纷纷效仿、改唱甚至改名为黄梅戏,并且派学员到安徽来学习安庆方言,学习黄梅戏的声腔和表演。改革开放以后,黄梅戏还被广播电视观(听)众评为全国“五大剧种”之一,也是安徽、湖北两省重点扶持的戏曲剧种。
2006年,黄梅戏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9.泗州戏,旧称“拉魂腔”,清中期以后形成于安徽北部,流行于淮河两岸,与山东南部、江苏北部的柳琴戏、淮海戏渊源较深。1952年,受华东局文化部和上海市文化局邀请,与黄梅戏一道赴沪演出,泗州戏演出的现代戏《小女婿》等剧目,反响热烈。之后又曾进京演出,颇受好评,郭沫若誉之为“淮北人民的一朵花”,梅兰芳称赞其中的“压花场”舞蹈是泗州戏的艺术结晶,值得学习。
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0.庐剧,旧称“倒七戏”、“小倒戏”,清中期以后形成于安徽中部,以大别山民歌和江淮之间的歌舞为基础,吸收了端公戏、嗨子戏、门歌发展而成。庐剧流行于淮河以南和长江两岸,分上、中、下三路。上(西)路以六安为中心,中路以合肥为中心,下(东)路以巢湖为中心,各具特色。唱腔也分主调和花腔两大类,演唱有帮腔、“吆台”。传统剧目有小戏、折戏、本戏约两百多个,解放后整理出《借罗衣》《讨学钱》《打芦花》《休丁香》等剧。1957年曾进京演出。1958年,丁玉兰主演的《借罗衣》摄制了电影艺术片。
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1.淮北花鼓戏,清末民初形成于淮北地区,由淮北民间歌舞发展而成,主要流布区域为皖、豫、苏、鲁交界地区。唱腔有宿州调、会北调、口子调、平板、寒板等,分曲(曲牌体花腔)、调(男女分腔)、娃与羊(无特定曲调,须结合其他曲调成腔)四类,伴奏以花鼓为主。传统剧目有《王小赶脚》《四宝珠》等一百多个。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2.皖南花鼓戏,流行于宣城、郎溪、广德、宁国等皖东南一带,是当地民间灯会歌舞吸收徽戏等艺术营养,自道光末至光绪年间,逐步演进、发展而成。唱腔分花腔(民歌)和主腔(有淘腔、四平调、北扭子等)两大类,演唱用帮腔。伴奏由一人操作五件击乐器(鼓、大锣、小锣、钹、竹板,置于木架),称“打五件”。表演较多保留了灯会歌舞的形式,常用彩扇、手巾为道具。传统剧目有大戏37本,小戏87出,解放后整理演出了《打瓜园》《假报喜》《当茶园》等剧。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3.卫调花鼓戏,即凤阳花鼓戏,光绪年间形成于淮河安徽段长淮卫、凤阳一带,在花鼓灯后场小戏基础上发展而成。流行于以蚌埠为中心的五河、怀远、定远、嘉山、灵璧等地。唱腔分主腔和花腔两类,板式有五字紧、慢赶牛、流水等。传统剧目有《大隔帘》《小隔帘》《东回龙》《西回龙》《压裙记》《玉环记》等七十余出。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4.淮北梆子戏,旧称沙河调、沙河梆子,解放后改名为淮北梆子。流行于淮北、阜阳、宿县一带二十余县(市),清嘉庆年间,由本地区民间小调受秦腔、乱弹影响发展形成。河南梆子(豫剧)也有沙河调流派,而安徽沙河调也受河南梆子(豫剧)很大影响,几近于同化。主要声腔为梆子腔,有慢板、二八、流水、飞板四大板式。传统剧目有《跑坡》《哭头》《临潼山》《探山》《骂阎》《反五关》等。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5.推剧,即四句推子,流行于淮河沿岸凤台、颍上、寿县、淮南市等地,是在民间歌舞花鼓灯的基础上,吸收琴书、民间小调而形成。以前只用锣鼓伴奏,解放后成立了专业剧团,增加了丝弦乐器。剧目有《小圆房》《割股救母》等,以及花鼓灯舞蹈《大花场》《小花场》《抢板凳》《抢扇子》《盘板凳》《游春》等。2006年入选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6.嗨子戏,因演唱先以“嗨”字音起腔而得名。清嘉庆、道光年间形成,流行于阜南、颍上、临泉一带,以及河南淮滨、固始等地。唱腔分主调、花调两大类。传统剧目有《打挑花》《站花墙》《王员外休妻》等一百多个。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7.四平调,由安徽砀山、萧县和江苏丰县、沛县一带的花鼓戏演变而成,后吸收评剧、曲剧、豫剧部分唱腔,故名“四拼(平)调”。流行于皖、苏、鲁、豫四省交界处。解放后改编演出过《小二黑结婚》《白毛女》等现代戏。2014年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8.二夹弦,也叫两夹弦、大五音,因主奏乐器四胡的琴弓是用两股马尾夹在四根琴弦间拉奏而得名。流行于皖北亳州、阜阳等地和豫东、鲁西南一带,由农村“花鼓丁香”发展而成。清末到民初由业余班社趁庙会、集市演小戏,发展到职业班社演本戏。基本腔调为大板、二板,专用腔调有三板、北词等,还有民歌小调。传统剧目有《孟姜女》《安安送米》《吕蒙正赶斋》《大帘子》(梁祝隔帘相会)《二帘子》(王二姐思夫)等近百个。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9.洪山戏,别名洪山调,流行于来安、天长一带,清代中叶形成,源自民间“香火戏”,与江苏扬剧有有较多共同点。音调高亢嘹亮,民间将其区别于“小开口”的花鼓戏,而称“大开口”。主调有“七字”、“十字”、“娘娘调”等几十种,传统剧目有《洪江上任》《斩老龙》《刘全进瓜》《大香山》等四十多出。2006年入选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梨簧戏,旧名泥簧、平安戏。流行于芜湖,道光时已有职业班社演出。声腔有梨调、簧调,部分吸收了二簧、南棒子和昆曲,还有大量民歌小调。传统剧目有《狮吼记》《偷词》《回头轿》等。2006年入选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1.文南词,又称“文词腔”,因主腔有文词、南词而得名。形成于清末,流行于皖西南宿松、东至等地。湖北广济(今武穴市)文曲戏与之有亲缘关系。声腔分正本戏主腔和小曲两大类。主腔有文词、南词、平词三种,板式有正板、慢板、快板、数板、平板、四板、哭板等多种。传统剧目有《苏文表借衣》《烟花女子告状》《陈姑追舟》《玉堂春》《宋江杀惜》等三十多个。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2.含弓戏,形成于清末,流行于巢湖、芜湖等地,原为盲艺人在街头或堂会结队清唱的曲艺“滩簧”,后发展为戏曲。因起源于皖东江北含山县,以弓弦(二胡)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名“含弓”。唱腔分主腔和杂腔,主腔有〔大曲〕、〔西宫词〕、〔对药调〕三种;杂腔也称“套曲”,有数十种曲牌,一般用于生活小戏。传统剧目遗存多是折子戏,解放后整理了《刘二姑吵嫁》。2006年入选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3.清音戏,流行于太和、阜阳一带,源于具有宗教色彩的“清音”、“曲子经”,解放后发展为舞台剧。唱腔即〔四句腔〕,板式有慢板、二板、垛板、快板、散板等,也吸收了〔夜(叶)落金钱〕、〔太平年〕等小调。传统剧目有《陈潘词》《琵琶词》《谋馆》《赏雪》等二十多出。2006年入选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4.坠子戏,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坠胡而得名。原为扬琴、单口坠子类曲艺,与河南坠子互有影响。1942年,萧县艺人组成“大扬琴班”演故事剧,也称“道情班”,后改以坠子曲调为主要唱腔。1951年改为专业剧团,命名为萧县曲艺实验剧团,1959年改称坠子剧团。主体唱腔叫〔四句腔〕,保留了单口坠子曲调和一些民间小调。板式有平板、寒板、慢板、快板、垛板、寒韵、送板、摇板、散板等。剧目有正本戏《小包公》《大红袍》《张廷秀私访》《秦英征西》等;小戏《小菜园》《三姐拜寿》等。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4个剧种遍布安徽东西南北中各地,展现了文化大省悠久而丰厚的艺术积淀,彰显出江淮大地世代传承、生生不息的创新活力。
【注】本文剧目介绍部分,以本次汇演专刊的剧种简介为基础,参考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 曲艺》、《中国戏曲曲艺词典》、《华东戏曲剧种介绍》、《中国戏曲志·安徽卷》等书。
二 传承创新 汇演剧目异彩纷呈
这次汇演为期10天,24个剧种带来5部大戏、28出小戏和折子戏。各团体推出剧目的着眼点各有侧重:有的注重保护传承,推出了原生态的传统剧目;有的突出创新发展,带来了新编新创的古装剧甚至现代戏;有的给传统剧目赋予新的表现形式;还有的则以传统声腔和程式来表现新时代新人新风……真可谓各显其能,异彩纷呈。
安徽省徽京剧院这次推出了一大一小2个徽剧剧目。大戏是新编清装剧《徽班》,表现徽剧艺人与汉调艺人在竞争中相互助长,在磨难中互相扶持的高尚品德,以及对艺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进取精神。剧本是新编,而唱腔设计则保持了徽调的传统,既展现了吹、拨、二簧等基调,又有高腔遗响,还穿插汉调西皮,使人感受到徽汉合流的自然进程,领略到徽班广采博纳的襟怀,善于融会贯通的气质,从而领会到徽剧这个多声腔剧种所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哲学精神。
小戏是《白蛇传》中《断桥》一折,传统戏、传统声腔、传统表演,尤其体现了徽剧成熟期创造“文戏武演”的特色和功力。
安徽省徽京剧院这批青年演员令人刮目相看。演唱声情并茂,身段稳健优美,毯子功扎实矫捷,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戏曲的希望。愿他们再接再厉,更上层楼。
潜山市黄梅戏剧团演出的弹腔《打金枝》,剧本与声腔都保持基本原生态,继承了五庙乡许家畈弹腔班的老徽调风格,而在演唱的艺术性,表演程式的规范性,舞台设置和调度的灵动性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加工和提高,更适应现代观众的观赏需求。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找到了较为合拍的契合点。
安徽最古老剧种傩戏和目连戏,带来的都是传统剧目。
池州市黄梅戏剧院傩艺团演出的《孟姜女·洗澡结配》,唱腔选用了几种不尽相同的“傩腔”,而糅合得很妥帖,接转自然而不着痕迹。表演方面,在民间表演古朴平实风格的基础上,较适当地作了艺术加工,程式动作规范优美,再加上服装和布景的设置,就恰到好处地适应了舞台演出的观赏性。作为仪式剧的舞台表现,这是必要的。对于观众来说,无表情的面具反而成为别具一格的新颖,而演员贴切剧情的身段、动作和演唱,则弥补了面具的隔膜,让人心领神会。
皖南目连戏《毛雪》(应作《鹅毛雪》)是《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中的一段独角戏,由南陵县新黄梅文化演艺传媒有限公司演出。传统戏传统装扮,传统唱腔,传统表演。演员功力深厚,口齿清晰爽朗,字字分明;音韵晓畅通透,和谐悦耳;演唱不紧不慢,板眼稳妥;表演不温不火,自然顺畅。配以民歌体唱腔和接地气的唱词,更令人激发出一种怀旧的温馨与现实的联想交织的感叹。
青阳县九华云水文化旅游传媒有限公司演出的《美周郎·顾曲》,是一部新编古装戏,却依然令人感受到高腔古韵“徽池雅调”的风范。小乔的情意绵绵与家国情怀互为映衬;周郎的风流倜傥与英雄气概相得益彰。声腔还是高腔风味,伴奏则在保留“靠腔锣”的同时增加了管弦乐器,古曲新奏,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中国许多地方戏曲也都是从“三打七唱”逐步走上管弦齐鸣道路的。
岳西高腔传承中心推出的是传统折子戏《琵琶记·书馆相逢》。老腔老调老唱法,原汁原味原生态。在听多了交响混奏,看多了五彩缤纷之后,令人感觉到这种古朴、幽深的风味,特别氤氲而清新,如同空谷幽兰般馨香。
然而,这出戏又不只是让人品味温馨,而是很快就推进到戏剧高潮。赵五娘责备蔡伯喈的一段“滚唱”:“臣不能尽忠,子不能尽孝,夫不能顾妻,三纲不正,五伦颠倒。哎!冤家!你还读什么书?论什么文?做什么官?管什么民……”像竹筒倒豆子似的滚滚而出,嘎嘣清脆,配以鼓板应节,铙锣靠腔,更加畅快淋漓。岳西高腔传承中心不仅在剧本、声腔的搜集、整理上花了大功夫,在演员、乐队的训练、培养方面也下足了气力。这种保护传承措施、方法,特别是尊重传统,认真、执著的精神,值得学习、推广。
太湖曲子戏选送的是《古城会》中《降曹》一折,也是青阳腔传统剧目,由太湖县黄梅戏演艺有限公司演出。同样是古腔、古韵、传统表演。关公一角声音高亢明亮,工架稳健气概,这在黄梅戏演员中是不可多得的。
庐剧推出了正本戏《梁祝》和折子戏《仲华认母》。
合肥演艺股份有限公司演出的《梁祝》,传统声腔伴以现代轻音乐配器,赏心悦耳;戏曲程式与现代舞蹈相结合的表演,清新靓丽。整场演出既遵循庐剧传统,又契合现代意识,观赏性很强。
和县庐剧团演出的《仲华认母》是连台本戏《狸猫换太子》中的一折。两位演员的演唱和表演,于朴实中见规范,于哀怨中显风趣,于平淡通俗的对话、对唱交流中,展露出人性的真诚和善良,令观众在悠然欣赏艺术的同时,获得心灵的慰藉。
泗州戏也带来一大一小两个剧目。
《休丁香》由涡阳县泗州戏剧团有限公司推出,是传统戏改编。改编者一方面大幅度删繁就简,使得整本戏干净利落顺畅,又对重点场次作了细节描绘加工,突出了主题,主要人物性格更加生动而鲜活。两位主演的表演非常到位:丁香秉性善良、贤淑,先是逆来顺受被休弃;接着遇见好人,升起生活希望,便安心过日子;最后发现路边盲人乞丐竟是前夫,从惊到叹,从略觉解恨到同情怜悯。演员把这个人物的本质、个性的发展、人生态度和情感的几次转变,都把握得恰到好处,表现得真切而动人。张万仓原本也有爱心,但自私、浅薄,一旦发迹就露出轻狂;落魄之后又颓废沮丧,不顾脸面苟全性命;最后意识到这位施舍汤面的好心人就是前妻,顿时悔恨交加,无颜于人世。演员很有生活体验,善于刻画细节,看似微小的动作(如抹筷子,舔碗),一颦一蹙的表情,都给人很深刻的印象,令观众忍俊不禁。
宿州市泗州戏剧团的《打焦赞》,两位演员的身段、把子、毯子功都很好,表演也很精彩,不时博得观众阵阵热烈掌声。
淮北梆子戏有3个单位3个剧目参演。
阜阳市演艺有限公司演出的正本戏《穆桂英挂帅》,气氛热烈,演员阵容整齐,令人感到这个团体是很有前途,很有希望的。
淮北市豫剧院的《倔知县》是一出新编小型历史剧。别的剧种也演过“强项令”,董宣一角是以净行(花脸)应工,《倔知县》却以丑行应工,别开生面。演员功底深厚,情绪饱满,表演相当投入,令人叫绝。
亳州市演艺有限公司演出的《能干闹房》,是传统戏《打南阳》中的一折。唱得清爽,做得利索。尤其是饰演能干的演员,技巧纯熟,手法干练,而且脸上、身上都有戏,较好地塑造了这位聪明能干又风趣活泼的青年平民形象。
宿州市埇桥区花鼓戏剧团的淮北花鼓戏,只带来《姐妹易嫁》的一个唱段。但演员的演唱以情带声,以声传情,面部表情丰富,台步脚下生风,一段独角戏演得满台转。
二夹弦《站花墙》,也是亳州市演艺有限公司演出。选的是小姐、丫鬟“游园”一段。小姐满怀忧思,百无聊赖;丫鬟善解人意,刻意排遣。青衣端庄、稳重,小旦活泼、机灵。一愁一乐,一静一动,既相映成趣,又相辅相成,于恬淡中见波澜,赏心悦目。
宿州市坠子戏剧团带来一出新创作的现代小戏《跪妻》。通过夫妻间一场误会,反映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问题,以小爱衬托大爱,立意新颖,主题鲜明。演唱彰显了剧种特色,表演贴近于百姓生活,是一出接地气的好戏,有提炼、加工成精品的希望。
阜南县演艺中心的嗨子戏《考官》,根据吕剧《逼婚记》“搜楼”一折改编。知县与皇姨地位悬殊,青衣与小丑对比鲜明:一个于盛气凌人的高傲中透露出贤淑通达的善良本性,另一个于卑躬屈膝的谨慎中显示着正义凛然的耿直倔强。两位演员对人物表象与个性反差,把握得很有分寸,恰到火候。
四平调《杨门女将·探谷》,由砀山县演艺有限公司推出,满台的青春气息令人兴奋。看得出,这是一批尚未出师的少年学员,导演根据孩子们的功力程度和生理特点,作了十分恰当的编排和调度,于稚嫩中彰显朝气蓬勃,于简约中展示功底规范,令人对这个演出团队充满期待。
卫调花鼓戏《三代婆媳》是一出新编创的伦理剧,蚌埠市龙子湖区文化馆请来一批老艺人演出,目测平均年龄应该在65岁以上。乍一看有点担忧,可一开口就令人如聆乡音,温馨亲切;一举手一投足便令人刮目相看,如坐春风。演唱念白字正腔圆,韵味淳厚,板眼稳健;表情动作朴实而规矩,不夸张,不矫饰,平易而生动。观众在欣赏传统声腔的过程中,竟浑然忘却舞台,如同目睹村落、里弄间平民生活中的真事真人。贴近群众的内容,贴近生活的表演,恰恰是地方戏艺术的特长和感人之处。
文南词《借衣》,宿松县新黄梅演艺有限责任公司演出。这是根据文南词传统戏《苏文表借衣》改编的。原剧演穷书生苏文表向表兄马三借衣,遭受百般刁难,肆意奚落,遂愤而离去,是生、丑对戏的小闹剧。现改成生、旦对戏,反其意而用之:表姐见苏文表图慕虚荣,又自甘堕落,不思进取,为激励他发奋上进,才痛下猛药,故意作难、羞辱,终于逼得他愤而离去,发誓洗心革面,奋发上进。这一改,主题随之升华,一出搞笑的小闹剧转型为很有教育意义的励志剧。
含弓戏《刘二姑吵嫁》,含山县群英戏剧团演出。表现一个清纯少女大胆追求爱情和婚姻自主的勇敢行为和泼辣个性,衬以父亲的吝啬,媒婆的油滑,算命先生的见风使舵,趣味盎然。
洪山戏《玉堂春·三堂会审》,来安县德才洪扬团演出。女主角演唱颇见功力,突显了剧种特色。“三堂”的配合也比较默契。整出戏很有观赏性。
推剧《送香茶》,凤台县推剧团演出。一对基于恩义的小青年,在共同生活中,彼此心生爱意。而小生的知书达礼、循规守矩,与小旦的清纯活泼、机灵调皮,形成强烈对比,于性格冲突中平添风趣,戏剧性跃然眼前,赏心悦目。
清音戏《秋江》,太和县文化馆、高滔豫剧团演出。传统戏传统表演,演唱老腔老调却渗透着清新气息。艄公的风趣与陈姑的急切相映成趣。两位演员以配合默契的身段表现波澜起伏,以行云流水般的台步表现催船追舟,顿时满台生风。
梨簧戏《安安送米》,芜湖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演出。一场小误解引起小冲突,慈母的严格要求和严词责备,蕴涵着爱子亲情的深挚;孝子的纯朴聪慧与天真活泼,展露出诚实善良的赤子之心。这出戏如源头清泉潺潺流淌,沁人心脾,给人以心灵净化之感。
皖南花鼓戏《扫花堂》,宣城市宣州区文苑艺术团演出。一出典型的小旦、小丑、小生“三小戏”。从剧本内容,唱词、道白,到演唱、表演,随处渗透着民间艺术的平民本色,朴实、清纯、活泼,洋溢着青春气息。
黄梅戏是当今我省群众基础最深,普及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剧种之一,这次汇演,参演单位和参演剧目也最多,有5个单位带来1大4小5个剧目。
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推出的新编古装正本戏《玉天仙》,取材于明传奇《烂柯山》朱买臣马前泼水故事,而作了颠覆性改造,立意全新。传统戏从传奇到昆、高、徽、京,都是讽刺崔氏慕虚荣、嫌贫贱、不贞不节,为朱买臣解恨出气。《玉天仙》一反旧旨,塑造了一个热切向往真爱情,勇于追求幸福生活的玉天仙;刻画了一个迂腐、懒惰、极度自私,心理阴暗,又狡诈无情的朱买臣;还设置了一个粗俗、好色又见利忘义的屠夫阿旺。前夫如此,后夫这般,玉天仙的悲剧结局便势所必然。一个弱女子,试图冲破无情的旧礼教、虚伪的旧道德,终于被残酷的现实所摧毁。这个故事蕴涵的社会历史内容,发人深思。
演员的表演几乎无可挑剔。如果剧本在人物性格定位上,再精雕细刻得准确、明朗、深化一些,可望成为一部值得保留传承的优秀剧目。
安徽再芬黄梅文化艺术股份有限公司演出的传统小戏《打豆腐》,是个久演不衰的保留剧目。尽管是在黄梅戏的老家安庆市,尽管面对的都是看过无数遍的老观众,两位青年演员中规中矩正宗老腔老调的演唱,看来朴实平易却非常滑稽风趣的表演,还是激起一阵阵会心的微笑和开怀大笑。历代艺术家反复打磨、代代接力、不断淘炼积淀而成的传统魅力,得以充分展现。
铜陵市艺术剧院有限公司推出的是一出新编古装小戏《昭君泪》,也是对传统的“昭君和番”故事作了颠覆性改造。已经贵为“娘娘”的王昭君,面对宿仇毛延寿,如果复仇,恶有恶报,天经地义;但要诛灭九族,就是160口无辜的生命毁于一旦。王昭君最后选择了不惜自毁芳容,以挽救160口生灵,善良的人性战胜了怨恨。立意很好,刻画得也很细致。两位演员的唱、做、念、表也相当到位。
新编现代小戏《柳玉》,休宁县徽之韵黄梅戏剧团有限公司推出。作者抓住扶贫攻坚这个主旋律题材,表现新时期农民朴实、勤劳、忠厚、善良、友爱的品德风貌,值得赞扬。三个人物都是普通农民,优缺点并存,性格各异,而朴实忠厚勤劳善良则是共性,使人觉得亲切、可信。
六安市金安黄梅戏演艺有限公司,带来一出新编古装小戏《七斤》。县官由丑行扮演,但他清廉勤政的作风、惜老怜贫的品性,每每从一言、一行、一颦、一笑、一怒中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带点滑稽的喜剧性表演,偏偏产生令人肃然起敬的正剧效果。这与演员准确把握角色行当和人物个性特征,全身心投入演出,是分不开的。
24个剧种风华璀璨,33个剧目异彩纷呈。这次汇演,充分体现了我省丰富而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展示了各地为“非遗”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所付出的努力,所取得的成果。当然,这还是第一次较全面的展示,还有许多未完成甚至未知的课题,需要我们继续分析、研究、完善和发掘;还有一些未尽人意之处,有待我们不断改进和纠正。我们相信,通过互相观摩学习,取长补短,假以时日,下一届汇演,一定能让大家看到更真、更精、更美,更加全面、更加丰富、更加光彩夺目的辉煌展现。
【附议】仅供参考
一 徽剧《徽班》:据我所见史料,“徽汉合流”不是因徽班与汉班竞争,而是徽班在京城唱红以后,汉调艺人进京搭入徽班演出的结果。最早是道光年间,湖北汉调艺人王洪贵、李六来到北京,直接搭入徽班演出。(自道光、咸丰到同治年间,程长庚一直主持三庆班。)咸丰年间,程长庚创办“四箴堂”科班,湖北谭鑫培是他的得意门生,“事长庚最久”。程长庚号称“叫天”,谭鑫培称“小叫天”。“徽汉合流”标志着“皮黄戏”形成,后称“京二簧”、“京戏”、“平剧”、“京剧”——建议再编一本表现“徽汉合流”的戏,突出徽为主,汉为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 傩戏《孟姜女·洗澡结配》:民间傩戏传统不允许女性参加,现改由女演员扮演孟姜女,似无此必要。/ 孟姜女洗澡脱掉外衣,露出半透明纱衫,女形体若隐若现,很不雅观,也不符合中国戏曲传统特征——《岳母刺字》都是“刺”在“岳飞”的箭衣后背上。
三 青阳腔《美周郎·顾曲》:小乔试探周郎的“故意”,和最后表露真情,都没有表现得很清楚,观众在现场看不明白。应该适当强调,让观众心明如镜,唯独周郎信以为真,这才能激起剧场效应。
四 太湖曲子戏《降曹》:演出中有关公居中,甘糜二夫人立于身后的造型亮相,不妥。剧词有“叔嫂同言,成个什么规矩?像个什么模样?”演义故事有曹操故意安排叔嫂同居一室,关公便安排二嫂内室就寝,自己大开中门,独坐堂上,秉烛读书达旦。都为刻画关公的忠义和光明磊落。
五 泗州戏《打焦赞》:剧目选得不够妥当。中国戏曲300多个、安徽24个剧种,彼此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声腔、音韵和语言(方言),而这出戏重在武打,唱念太少,不能显示剧种特色。以此作为参加“剧种汇演”的剧目,不能说不是个遗憾。
六 淮北梆子戏《穆桂英挂帅》:基本照套豫剧(河南梆子)版,未能显示本剧种地方特色。
七 淮北梆子戏《倔知县》:主演(董宣扮演者)3次退场重上,不知何故(观众很体谅,没发生闹场)。对于职业演员来说,偶然失误固然在所难免,但,如此反复地出事故,不论出于什么原因,都不应该。演员和单位都要汲取教训。
七 淮北梆子戏《能干闹房》:陈府千金陈玉莲的妆扮不像个大户人家千金小姐,却与武旦女侠十三妹近似。
八 二夹弦《站花墙》:选小姐丫鬟“游园”一段,非本剧戏胆。若选生、旦“花墙会”,则更为妥当。
九 文南词《借衣》:苏文表的自甘堕落,应在前半部充分表现作涎皮赖脸状,既体现其前后变化,又衬托表姐的善良本意,也增强戏剧性。此次演出,剧本未明确赋予,导演和演员也没有表现出来,苏文表自始至终都是作正面(小生)形象表演。
十 洪山戏《玉堂春·三堂会审》:“蓝袍”与“红袍”,一个是故意为难、捉弄,一个表露同情并维护王金龙的体面,王金龙则“心怀鬼胎”而颇善应变。三人的心理与表现各不相同,所以产生戏剧性。本次演出刻画得不够。
十一 推剧《送香茶》:小旦(陈秀英)的发式、首饰、服装不妥当,不符合普通民间少女身份。
十二 黄梅戏《昭君泪》:毛延寿本性未改,乞怜时也不见悔罪表现,只是利用王昭君的善良,以160口性命打动她,实质上有要挟之意,结果自己也逃脱了应得的惩罚——令观众难以接受。
十三 黄梅戏《柳玉》:三个人物的个性差别,还有待加工,还须更突出、更鲜明一些。
十四 黄梅戏《七斤》:七斤从忤逆、顽劣到幡然悔悟,作者设置了几次受罚而慈母不忍的过程,但演员没能很恰当、有分寸、有层次地表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