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粉糊类食品里的营养陷阱

2019-12-30王淑颖

工友 2019年12期
关键词:类食品配料表反式

文_王淑颖

藕粉、芝麻糊、杂粮粉、豆浆粉、杏仁粉……如今,超市货架上的粉糊类食品多得让人眼花缭乱。除了包装好的产品,现磨粉也受到不少人追捧。各大超市都有相关专柜,上面摆放着芝麻、黑豆、红豆薏仁、核桃、枸杞等各种原料,消费者可以根据需要选购,店员现场将其磨成粉。粉糊类食品食用方便,只需要冲入沸水即可享用,营养价值到底如何呢?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李再贵说,食物打成粉后,会损失维生素等成分,保存过程中如果与空气接触较多,容易氧化,不但影响产品口感,也存在一定健康风险。同时,打粉处理破坏了食物原有结构,让食物内部的成分直接与消化道接触,加快食物消化吸收速度,这对消化不好和牙口不好的人来说是好事,但对需要控制血糖者就不好了。除此之外,营粉糊类食品还可能存在以下几个营养“陷阱”。

第一,含糖量高,真正有益健康的成分少。糖和糖浆是粉糊类食品浓甜味道的主要来源。超市调查中发现,某品牌红枣莲子羹配料表中第一位是大米,第二、三位分别是白砂糖和麦芽糊精,然后才是红枣粉和莲子。麦芽糊精是以淀粉制成的分解产物,比淀粉容易消化吸收,对手术后消化能力差的病人有一定益处,但其升血糖速度极快,可与白糖媲美。相比之下,现磨的粉糊类产品营养相对较好,但存在包装不当、容易变质的风险。

第二,热量高,可能含反式脂肪。在某速溶椰子粉的配料表上,排名前两位的依次是植脂末和白砂糖。植脂末俗称“奶精”,它赋予椰子粉丝滑的口感,不仅高脂肪、高热量,还可能含反式脂肪。反式脂肪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

第三,宣称的“添加钙、维生素”可能是忽悠。很多人容易被粉糊类食品包装上的“添加钙”“添加维生素”等字样诱惑,其实这类产品未必更好。在某款冲调燕麦片包装上标注有“高钙”字样,配料表显示其钙含量是465毫克/百克,但另外一款即食燕麦片钙含量可达440毫克/百克。其实,有些产品本身含燕麦、核桃等原料的比例很小,即便再加入一些其它营养素,如钙、维生素等,营养价值也有限,与纯燕麦、纯核桃的营养价值相差很远。

李再贵建议,挑选粉糊类食品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根据自身营养需求。如有控制体重的需求,建议优先选择饱腹感强的淀粉豆类产品,比如红小豆粉、红芸豆粉、绿豆粉等;肠胃不适人群,尽量选择易吸收的产品,例如大米、黑米等产品。需要特别提示的是,中药养生粉不能凭感觉盲目食用,如想用中药调理身体,最好在医生指导下食用。若盲目食用,可能适得其反。二是要看食品标签。麦芽糖浆、白砂糖、植脂末等排在前列的产品,最好少买。如果是冲着某种成分,比如核桃去购买产品,则要关注配料表中核桃是否排在前三位。如果排在很靠后的位置,说明其含量很少。三是最好选择大超市里有品牌的商家。此外,买粉糊类食品时不要图省事,做到“少量购买、尽快食用”,同时要注意密封、避光保存。

猜你喜欢

类食品配料表反式
食品配料表不能“躲猫猫”
食品配料表,你怎么看?
偶氮类食品着色剂诱惑红与蛋溶菌酶的相互作用研究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揭开反式脂肪酸的真面目
世卫组织建议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摄入
浅谈丸类食品的发展现状
食物的秘密都在配料表
全反式虾青素对环磷酰胺诱发小鼠睾丸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塑料类食品接触材料中9种紫外吸收剂的特定总迁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