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余湾:一座迁徙到鄂中的徽韵文化古村

2019-12-30李笙清

工友 2019年12期
关键词:药局俞伯牙古民居

文_李笙清

我爱好旅游,尤其对具有地域特色的古民居情有独钟,如安徽宏村、婺源的徽派古民居,闽西一带的客家土楼,北京的四合院,鄂西土家族的吊脚楼……它们美轮美奂、多姿多彩,凝聚着先民的勤劳与智慧,蕴涵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岁月留存下来的艺术宝藏。当我走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大余湾时,眼前一栋栋已有数百年历史的古建民居是那样眼熟。白墙黑瓦马头墙,无论是排列布局,还是建筑特色,都与独具特色的徽派古民居多处吻合。通过导游的解说,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座迁徙的徽韵文化古村。

大余湾,位于湖北鄂中的武汉黄陂区木兰乡双泉村,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是一个以余姓聚居的古老村落,这里亦是中国南北朝时期著名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里。双泉村由13个自然湾组成,大余湾是其中一个。大余湾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山不高而灵秀,水不阔而清澈,风光旖旎,宁静怡然。远远观之,就像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墨画轴,洋溢着纷然古韵,亦是木兰生态旅游风景区“木兰八景”的第一站。古村整体布局奇特,75栋明清古建筑保存完好,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外墙屋檐下的手绘彩色壁画精美绝伦,民居内的木刻、雕窗古色古香。2002年11月,大余湾古建筑群被列入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

大余湾历史悠久,古风盎然。据大余湾《余氏族谱》记载,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朱元璋诏令赣湖大移民,余姓大户从江西北部婺源(当时属古徽州,1934年划入江西)、德兴一带迁居黄陂木兰川,认为这个湾子是一处极为罕见的风水宝地,从此落籍生根,开枝散叶。经过数百年的繁衍生息,如今已有108户,居民300多人,绝大多数都是余姓。大余湾的先民认定春秋时期的著名琴师俞伯牙是余姓先祖,并写入族谱,至于为什么认定俞伯牙为余姓先祖则没有详细的记载。相传宋代名将岳飞的后裔曾一度到此避难隐居,故大余湾至今都有“俞伯牙先祖发祥地、岳鹏举后昆遁隐村”一说。大余湾先民在这里扎根的同时,亦将皖南的徽派建筑艺术带到了这里,故大余湾素有“迁徙的婺源”之称。

走进大余湾,满目都是古宅、戏楼、烟馆、赌场、水车、石磨、石臼、石碓、纺线车、织布机等。视线里的古民居依山傍水,20余条巷子四通八达,呈现出“左边青龙游,右边白虎守,前面双龟朝北斗,后面金线吊葫芦,中间怀抱太极图”的风水格局,从中可见大余湾先民对村落设计的独具匠心。大余湾有一首流传多年的民谣,是该村古民居建筑规模、样式、特色的生动写照:“前面墙围水,后面山围墙。大院套小院,小院围各房。全村百来户,穿插二十巷。家家皆相通,户户隔门房。方块石板路,滴水线石墙。室内多雕刻,门前画檐廊。”

建于清乾隆年间的百子堂、建于晚清的刘二婆故居等,都是大余湾古民居中极具魅力的建筑。百子堂为前宅后园结构,是一幢占地面积上万平方米、拥有房屋百余间的大宅。其主人崇尚尊孔读书,家族中有多人科举及第。经过岁月风雨的无情侵蚀,大部分建筑已经不存,目前向游客开放的是其中幸存下来的一幢建筑。刘二婆故居是一幢建筑面积260平方米的大宅,始建于清末,门额上写着“荣华富贵”四字。室内木雕精美,陈设古色古香。刘二婆生于清光绪初年,是民国年间黄陂唯一的女镖师,力大无穷,武艺精湛,远近闻名。

跟黄陂当地民居不同的是,大余湾的古建筑并没有一味追求坐北朝南的传统格局,如出过小儿科“神医”余家炳的真诚药局就是坐西朝东,喻示着主人对“紫气东来,万事如意”的美好祈盼。真诚药局建于清乾隆年间,药局第一代主人余家炳精通医理,毕生研制出许多奇方,治愈过许多疑难杂症,是驰名四方的“神医”。沧桑变迁,这里尽管没有继续经营打理药局生意,至今却仍住着“神医”的后裔。走进大门,只见敞亮的天井里摆放着几把木椅,木门和隔屏上雕刻着精美的花卉。承水池里,几只木盆接满雨水;池边,几盆鲜花正恣意怒放。房梁下和木门上挂满了腊鱼腊肉,与几只大红的灯笼一起组合成一幅充满现代生活气息的图案。抬头仰望,透过四边小青瓦圈成的天窗,只见户外绿荫纷披,为古民居增添了盎然生机。室内,除了古老的清式架子床和扶手椅,主人还保留着“真诚药局”的牌匾和中药柜,依稀显影出药局当年曾经有过的辉煌。

大余湾村民勤劳聪慧,雕匠、画匠、石匠、木匠远近闻名,制陶业长盛不衰,其产品“川里货”一直供不应求,是方圆百里有名的匠作之乡。大余湾还是当地著名的书香名村,自建村以来,曾有过一门三太守、五代四尚书的历史荣耀。明清时期,大余湾出过100多位秀才、进士,近现代更是涌现出百余名流,留下“一门四博士”、“父子四留洋”等传奇佳话。大余湾的耕读传家,已延续了数百年之久。

游罢出村,远眺后山上的古山寨、文昌阁古朴沧桑。回眸青山绿水间的古村如一幅水墨卷轴,钟灵毓秀,美轮美奂,真是兴犹未尽。归程中,听说春天的大余湾更美,200万平方米的油菜花海让四方游人纷至沓来,我心里不禁充满了来年赴一场大余湾春天之约的美好期待。

猜你喜欢

药局俞伯牙古民居
向大自然学艺
古民居保护方法及举措
——以安徽蚌埠“湖上升明月”项目为例
分子药局
高山流水
本质直观传统古民居“燕尾翘脊”筑造意涵(下)
史论 Art History & Art Theory
本质直观传统古民居“燕尾翘脊”筑造意涵(上)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成语小故事:高山流水
韩国食药局发布普通食品标准及规格修订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