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生化评定
2019-12-30徐国琴林文弢
徐国琴, 林文弢
(广州体育学院,广东 广州 510500)
运动成绩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体现,除了与技术、战术等有关外,与运动员的身体机能水平有密切关系。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处于最佳状态是取得良好运动成绩的先决条件。通过对身体机能进行生化评定,可以科学诊断运动员承受运动训练负荷的能力及身体机能状况,以及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等,进而合理安排和调整训练计划,避免过度疲劳,减少运动损伤,最大限度地提高运动成绩,挖掘人体的运动潜力[1]。因此,在运动水平愈来愈高、竞争愈来愈激烈的竞技体育大潮下,运用生化指标检测与评定运动员的赛前身体机能状况,对提高运动员的比赛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 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生化评定样本及指标选择
1.1 测试样本的选择
利用生化指标测试与评定身体机能状态时,测试样本包括肌肉、血液、尿液、汗液、唾液等。通过赛前测定运动员各种运动场合下血液、尿液、汗液、唾液的某些生化成分,可间接地揭示运动员赛前集训时的能量代谢特点和规律,反映肌肉的能量平衡、内环境酸化、水盐平衡、神经体液调节、组织损伤、免疫机能、营养等状况,全面了解运动员各项身体机能情况。目前已被训练实践广泛接受和采纳的血糖、血乳酸、血尿素、血红蛋白等血液生化指标,以及简便可行的尿蛋白、尿胆原、尿肌酐等尿液生化指标,可为运动员赛前大运动量训练期间的运动机能、训练负荷、营养状况、疲劳与恢复等提供反馈信息。由于血液、尿液、汗液、唾液取样方便,无损伤或损伤少,易被运动员接受,且测定简易、快速,便于运动中反复测定。
1.2 测试指标的选择
从赛前运动训练的实际需要来看,可从运动员的机体组织、器官及代谢供能系统对运动负荷的应激和适应情况等方面,判断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状态,以评定运动员赛前氧转运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物质能量代谢及代谢能力、骨骼肌系统及组织损伤的机能状况[2]。其中,氧转运系统及贫血的机能评定可选用血红蛋白和高铁血红蛋白指标;内分泌系统的机能评定可选用血睾酮和皮质醇指标;免疫系统的机能评定可选用白细胞、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指标;物质能量代谢及代谢能力的机能评定可选用血乳酸、血尿素、血氨、尿酮体、尿肌酐、尿蛋白、尿胆原和尿潜血指标;骨骼肌系统及组织损伤的机能评定可选用血清肌酸激酶、血清乳酸脱氢酶等生化指标。在这些赛前身体机能评定指标中,首选的指标有血睾酮(T)、血红蛋白(Hb)、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和尿蛋白(UPro),可较好地反映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状况。
2 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生化评定方法
2.1 血睾酮
睾酮是机体内活性最高的一种雄激素,可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肌纤维和骨骼的生长,加强磷酸肌酸的合成,刺激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增加肌糖原储备,提高神经和肌肉细胞间的兴奋性,维持雄性攻击意识等。其安静参考值是男性9.5~35.0 nmol/L,女性0.35~3.50 nmol/L,基础值高者适宜从事力量性运动项目。
身体机能良好时,血睾酮水平变化不大,且有随体能的增强而增加的趋势。而在疲劳、过度训练或机能状态不好时,血睾酮水平会下降。在赛前运动员减重期间,血睾酮水平也明显下降[3]。当血睾酮低于训练前25%而又不回升时,可进一步测定血清LH和FSH以判断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功能。如果LH与FSH升高,提示无垂体功能下降,调整后短期内血睾酮就能恢复;如果无升高或出现降低,表明垂体功能有所下降,已出现过度训练。
2.2 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俗称血色素,是红细胞中一种含铁的蛋白质,是氧转运环节的核心物质,其主要生理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血红蛋白的正常范围是男性120~160 g/L,女性110~150 g/L。目前认为,血红蛋白在160 g/L左右最适宜发挥人体的最大有氧代谢能力。
赛前大运动量训练初期,运动员易出现血红蛋白下降现象,但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后,身体对运动量会产生适应,血红蛋白浓度又会回升。这是机能改善和运动能力提高的表现,此时运动员参加比赛,成绩一般较好。如果训练一个阶段后血红蛋白水平仍未回升,甚至呈现下降趋势,则应调整训练计划和比赛安排,并加强营养的补充[4]。当血红蛋白较训练前下降10%时,运动员的比赛成绩大多不好;下降20%时,运动成绩明显下降。
2.3 血清肌酸激酶(CK)
CK活性的变化可作为评定肌肉承受刺激和骨骼肌细微损伤及其适应与恢复的敏感生化指标,其正常安静参考值为男性10~300 U/L,女性10~200 U/L。赛前训练中定期检测运动员血清CK活性变化情况,能掌握肌肉对训练负荷的适应情况和运动员的机能状态,保证科学训练及合理的参赛安排。目前,很多教练员都采用血清CK指标作为调整训练强度的依据。
赛前进行机能评定时,血清CK活性常与血红蛋白结合使用。良好状态应是血红蛋白数量逐渐上升,血清CK活性逐渐下降;反之,则应调整运动负荷或采取增加营养、服用补剂等措施加以调节。一般认为,赛前1~2天血清CK活性应降至300 U/L以下。值得注意的是,血清CK活性在负荷后的增加程度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负荷后血清CK的恢复程度个体差异也很大。
2.4 血尿素
尿素是蛋白质和氨基酸分子内氨基的代谢终产物。晨起血尿素正常参考范围为4~7 mmol/L。赛前训练中负荷量越大或机体适应越差,则血尿素水平上升越明显,次日恢复也较慢;晨起血尿素安静值较低,是适应运动负荷、恢复能力良好、身体机能状态较佳的表现[5]。对训练负荷不适应和身体机能状态差者,运动后血尿素上升幅度大,次日晨起甚至第3日晨起血尿素仍较高,若高于8.33 mmol/L,表示身体机能较差。
评价血尿素变化时应注意:①血尿素有一定的个体差异,评价时要进行纵向系统分析和比较。②血尿素水平与蛋白质代谢关系紧密,高蛋白饮食后过量蛋白质会在体内代谢转化引起血尿素增高。③在控体重期间,运动员安静时的血尿素水平较高。
2.5 尿蛋白
运动员安静状态下尿内蛋白质含量很少,浓度一般不超过10 mg/dl,采用一般方法检查不出来,故称为阴性尿。由运动引起尿蛋白质含量增多,称作运动性蛋白尿,运动后能迅速自行复原。运动时尿中蛋白质排出的数量和成分,可以作为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指标。
赛前运动员在完成相同比赛或相似运动负荷时,尿蛋白量一般较为稳定。若尿蛋白减少,说明训练水平提高,身体机能较好;若突然出现尿蛋白增多,并一直延续到次日晨或更长时间,则是机体不适应或疲劳未消除的表现。当运动后尿蛋白增多,4 h后或次日晨完全恢复到安静正常范围,表示训练量和训练强度大,对身体有较大刺激,但机能状态保持良好,能及时恢复。
3 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综合评定
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应是一个多指标、多层次、多因素的综合评定体系,可根据评定目的和测试对象的年龄、运动专项、训练水平等具体情况选择测试指标,并依据运动生化原理,对测试结果作出客观、全面、科学的综合评定,从而科学地掌握和指导运动训练过程,有效提高训练效果。
运动员经过系统的运动训练后,身体机能水平会有所提高,但赛前身体机能状态是决定运动员能否取得优异成绩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赛前应加强机能评定,合理控制训练负荷,确保运动员以最佳机能状态参加比赛。表1是目前常用的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综合评定方法和指标[2]。
表1 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综合评定
以上评定指标和方法反映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普遍规律,但应用时需结合运动员的个体差异、项目特点、训练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定。训练监控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一步测试白细胞、CD4/CD8、NK细胞、IgG、IgM、IgA等免疫系统机能指标和血清乳酸脱氢酶指标,更全面地评定运动员的赛前身体机能状态。
4 小结
血睾酮、血红蛋白、血清肌酸激酶、血尿素和尿蛋白等生化指标,是赛前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的敏感指标。运动员赛前身体机能评定时,不仅要关注上述生化指标与运动员身体机能之间的关系,还要进行综合分析与评定,从而使评定更加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