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主动脉造影双低扫描的研究进展

2019-12-29

医师在线 2019年3期
关键词:低剂量主动脉造影

庞 凌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西玉林 537000

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CT多层螺旋CT主动脉造影检查成为了诊断肺动脉栓塞等危重症的首选方法[1]。但在扫描时需应用高浓度对比剂和高辐射剂量,增加患癌、对比剂肾病风险,加剧患者身心痛楚,威胁受检者的身体健康,因此有必要研究更加合理的CT检查方式[2]。Naidich等于1990年首次提出了低剂量CT概念,随着多普勒超声和MRI的飞速发展,CT在低龄群体中的应用逐渐减少,为了提高影像学检查的安全性,低剂量扫描技术受到了医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3]。本文现就多层螺旋CT主动脉造影双低扫描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1 调节X线辐射剂量

既往CT检查中为了降低辐射剂量,通常通过调整仪器扫描参数的途径达到目的,常用手段包括降低管电流、管电压、缩短扫描时间、加大增厚、增大螺距、探测器宽度、球管旋转速度、进床速度等,其中降低管电流是临床应用广泛的途径[4]。相关报道显示,CT扫描的管电流与达到探测器的X线光子量呈正比,当调低管电流时,经人体抵达探测器的X线光子量也会随之下降,从而减少辐射剂量[5]。但实践表明采用此种方式降低辐射剂量的幅度有限,且会增加图像噪声,影响医师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而与降低管电流相比,采用降低管电压的方式能够更加明显的降低辐射剂量[6]。冯玉等[7]实践证明,辐射剂量与管电压平方呈正相关联系,当调低管电压时即可大幅度降低辐射剂量,而图像噪声和管电压呈负相关联系,因此当调低管电压时会导致图像噪声增加,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切忌盲目使用低管电压,应全面考虑图像质量,合理调低管电压。

2 合理使用血管造影剂

目前在CT扫描检查中应用广泛的对比剂为碘对比剂,如碘佛醇、碘克沙醇等非离子型对比剂,为了减轻碘对比剂对肾的毒性作用,应避免使用泛影葡胺等高渗性离子型对比剂[8]。现阶段在CT主动脉造影扫描检查中的常用对比剂数量为30~60ml,为了在保障成像质量的基础上减少碘对比剂总量,提高扫描检查的安全性,可从下述三个角度补充缺失的碘剂量:①使用对比剂后予以患者注射用生理盐水,提高机体内部压力,维持对比剂团注效果,从而在保证足够压力的前提下降低对比剂总量,满足诊疗需求;②加快CT扫描速率,缩短扫描时间,通过压缩峰值持续时间,获取影像学资料;③采用迭代重建算法(IR),弥补低剂量检查导致的数据缺失问题,保证成像质量。在临床应用中IR对采集的数据具有较高的要求,可通过模型重建图像和实际图像之间的反复对比,并在重建环节中降低图像噪声,提高图像质量[9]。谢聿娟等[10]在CT主动脉造影检查中发现,设置管电压为100kV、对比剂290mgI/ml时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与管电压120kV、370mgI/ml比较无明显差异,证实采用低剂量对比剂也可为医师提供可靠的诊疗参照依据。《碘对比剂使用指南》[11]中将临床使用的对比剂划分为了高渗、次高渗、等渗,其中次高渗代替了原有的低渗概念。实践证明,与高黏滞度、高渗透压对比剂相比,低黏滞度、低渗透压对比剂对肾脏的损伤更轻,可有效降低对比剂肾病发生风险[12]。

3 低剂量、低管电压“双低”扫描的应用

相关研究表明,降低对比剂剂量、调低管电压均有效减少辐射剂量,二者相辅相成,可实现辐射防护优化效果[13]。卢璐等[14]研究发现,利用低管电压、低剂量的双低CT主动脉造影双低扫描进行肺动脉栓塞能够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辐射剂量,改善对比剂肾病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王祺等[15]对40例行肺动脉CT血管成像(CT pulm onary angiography,CTPA)检查的患者研究后发现,管电压由120kV调整至100kV时,辐射剂量下降了20%,能够有效降低X线辐射剂量,结合图像参数、图像质量等数据结果可知,采用CT主动脉造影双低扫描的辐射剂量(4.7±1.3)mSv明显少于常规CT检查的(5.7±1.7)mSv,两种检查方式的图像质量评分对比并无明显差异,证实在CT主动脉造影检查时采用“双低”扫描并不会影响成像质量,可满足医师临床诊疗需求,值得推广。

4 结语

综上所述,多层螺旋CT主动脉造影双低扫描是诊断肺栓塞等疾病的有效方法,但在X线辐射作用下存在患癌、对比剂肾病风险,通过使用低剂量对比剂、低管电压的双低扫描方法,可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基础上,减少辐射剂量和对比剂剂量,提高CT扫描检查的安全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低剂量主动脉造影
320排CT低剂量容积体部灌注成像强化峰值时间对孤立性周围肺病变诊断价值
超声造影在鉴别诊断胆囊壁弥漫增厚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肺部疾病应用螺旋CT低剂量扫描技术检查的分析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共沉淀法制备YOF:Yb3+,Er3+造影颗粒的发光性能及正交优化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自适应加权全变分的低剂量CT统计迭代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