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文化育学生 让课堂回归语文
2019-12-28项新宇
项新宇
教学是激情和智慧的艺术,也是遗憾和惆怅的艺术。2012年12月,我代表铜陵市在淮北市实验中学参加安徽省语文优质课大赛并荣获一等奖。时光荏苒,回想起备课授课的心路历程,颇有收获,亦充满遗憾,故不揣陋见,与大家分享。
一、关注学情,找准教学切入点
课堂“生成”是随机的,却是以“预设”作为起点的。而“预设”应该从教学实际出发,符合课改精神,“教”要立足于“学”,不能只是教师的闭门造车。
在和学生见面时,不少学生反映《贝多芬百年祭》 这篇文章是译文,太长,读不懂;还有多位学生提出文章中多次说到贝多芬发了“疯”,不好理解。贝多芬真的是“疯”了吗?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如果教学从“疯子”角度切入会如何呢?世俗人和贝多芬同时代的一些音乐伟人眼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而在本文的作者萧伯纳眼中的贝多芬又是怎样的?虽然贝多芬的疯劲、反抗性、奔腾澎湃的灵魂不被世俗人和同时代的一些音乐伟人所理解,但无疑萧伯纳是贝多芬百年后的知音,他读懂了贝多芬的激情,以及燃起贝多芬激情背后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在音乐史上,贝多芬区分开了18世纪和19世纪。贝多芬是在用音乐表达思想,表达对自由民主平等的呼唤。这么一思考,会很明确的理解贝多芬不仅不是疯子,而是感受新时代,用音乐传达新时代精神的巨人。
学习一篇文章首先要“入境”,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既能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又能使整篇文章贯穿起来,有效突出教学的重点,给学生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应该说,是淮北市实验中学那些可爱的学生成就了我课堂的精彩,感谢他们。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问题产生于学生,“预设”来源于学生,从学生认知的角度思考,实现与学生有意义的平等对话,这才是课堂教学应有的样态。
二、熟读精思,把握文本核心价值
贝多芬逝世后百年,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萧伯纳创作了《贝多芬百年祭》。在仔细阅读文本、多方查阅资料的同时,我一直在思考《贝多芬百年祭》 一课究竟要教什么?如何教?
《贝多芬百年祭》 是人教版选修《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第六单元里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皆为写人的散文。编者在单元导言中明确指出“我们要善于找到人物的外在特点和他们内在精神的联系,善于抓住表面现象后边所深藏的精神世界。”另外,附在课文后的“导读”也指出萧伯纳是从音乐创作的角度来赞美贝多芬,展现了贝多芬及其音乐的特质,并建议“着重感悟作者的感情倾向”。如果从编者的意图出发,那么引导学生准确的把握人物精神应该成为教师备教时的重难点。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我校杨春生老师、钱军老师的指点下,我明确了教学要围绕文本,回归语文。不能脱离课本,只有立足于文本的解读才“扎实”;不能忽视学生,要关注学情,以学定教;还要回归到语文,体现语文课的人文性,实现“移情”和“立人”,语文课要上出语文味。据此,我理清了教学思路,确定了教学目标。读文本,品语言,理解贝多芬蕴含在音乐中的激情以及贝多芬不同流俗的个性,追溯这激情和个性背后的人物品格和精神,理解贝多芬作为“音乐的 ‘疯子’、自由的斗士”的永恒意义,引导学生“读文”而“读人”,基于文本而又超越文本。
三、回观课堂,教师的“扶”与“导”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本质其实就是服务,为孩子的成长服务。新课标的精髓就体现在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一节高效的课堂,不应该是教师的“一言堂”,也不应该是对学生放任不管、任其信马由缰。教师要适时为学生搭“台阶”,递“扶手”,使学生突破瓶颈,打开一片新的情感思维天地。
回顾课堂,我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
1.教授方法,从对比中悟“疯”
鲁迅先生就说:“优良的人物,有时候是要靠别人来比较、衬托的。”在课堂中我这样引导学生理解贝多芬的“疯”。“萧伯纳把贝多芬与同时代的伟人音乐家做了详细的比较,请从文中找相应的词语和句子,看看他们有哪些不同之处?”借助表格,学生有了一个直观的感受。
莫扎特/海顿 贝多芬谨守法度 不守传统当时的传统和社会很合 和传统和社会不合拍赋予道德以灵活性 道德的坚定性侍从 激进的共和主义者拘泥乐式本身 突破乐式,完全表现心情绅士的装束 流浪汉的装束
通过比较发现,贝多芬的“疯”在于他把音乐完全用作了表现心情的手段,并且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疯”就是反抗,对传统的反抗,对乐式的反抗,是对情感和思想禁锢的摆脱。“疯”是一种解放,然而一些不理解他的人,竟用一个“疯”字来形容他,殊不知这正是他的独特之处。贝多芬在忍受着高贵的孤独和寂寞的同时享受激情的快乐。
通过比较,师生渐渐深入文本,思考贝多芬的激情、奔腾澎湃的灵魂的源泉来自何处?
2.补充资料,抓住背景读“人”
理解贝多芬的“疯”和激情,仅仅抓文本还是不够的,还要知人论世。然而文本中帮助理解的信息只有这一些:①他是造成法国革命的精神风暴中的一个巨浪(第二段);②而贝多芬却是个穿散腿裤的激进共和主义者(第三段);③在贝多芬和他们之间隔着一场法国大革命,划分开了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第三段);④懂了这个,你就从18世纪前进了一步(第八段)。
课堂的乐趣就在于思维的打开。为了充“实”理解,教学过程中相应的资料补充是必要的。课堂中与学生交流时,我注意关联一些有关法国大革命和贝多芬的信息。贝多芬一生跨越了18、19两个世纪,中间正好经历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贝多芬早年深受启蒙主义运动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在他不少乐章中响彻着资产阶级反封建、争民主的主旋律。正因为如此,贝多芬比他的先辈们体现了更多的独立性和民主性。在教学中我尝试引导学生明确:贝多芬是在用音乐表达思想,表达对民主自由平等的呼唤。他奔腾澎湃的灵魂源自时代的先进思想和精神,所以他不理睬传统,不愿管住自己,打散乐式等等。理解了这一点就理解了莫扎特、海顿对他的误读,也就理解贝多芬之谜。所以贝多芬不仅不是疯子,而是孤独者,是感受新时代,用音乐的号角去吹醒麻木的灵魂,传达新时代精神的巨人。
3.链接拓展,实现与经典的共鸣
为深入文章内涵,明确《贝多芬百年祭》 在当下的意义,我设置了这一个问题,“贝多芬逝世后百年,萧伯纳创作《贝多芬百年祭》 的意图是什么?”
叶圣陶讲:“文章不是吃饱了没事做,写来作为消遣的。也不是恐怕被别人认作呆子痴汉,不得不找几句话来说说,然后勉强动笔的。凡是好的文章必然有不得不写的缘故。”
萧伯纳,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在艺术上,主张写反映社会问题,反对“为艺术而艺术”,注重用戏剧传播思想观念,提出戏剧是“思想的工厂,良心的提示者,社会行为的说明人,驱逐绝望和沉闷的武器,歌颂人类上进的庙堂”。萧伯纳对贝多芬有超越世俗的思考,萧伯纳读出了贝多芬的思想和精神的反抗性,读出贝多芬的思想不但具有时代性,而且具有引领时代,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
这样一明确,再提出读本文的当代意义,我们眼中的贝多芬是怎样的,就水到渠成了。无疑,贝多芬将在历史时空中获得永恒。故而教学环节顺理成章为:疯子贝多芬—激情贝多芬—永恒贝多芬。呈现的板书为:疯子?激情! 永恒……
贝多芬将永恒! 萧伯纳用睿智的眼光看见贝多芬奔腾澎湃的灵魂背后思想和精神内核——自由民主平等思想。我们今天读这篇文章,不能仅仅是怀念,我们还要认识贝多芬在音乐中传递的思想和精神。和贝多芬一样,历史上总有一些孤独的伟人不为世人所理解。也许我们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开创理想,但我们能以敬畏之心去追寻他们的思想。
四、不忘初心,反思课堂的美丽与遗憾
经典文学作品的内涵是异常丰富的。反思教学,我很欣慰的是,通过抓文本信息及相应的资料补充,学生能够把握贝多芬的精神内核。虽然课堂不十分热闹,但教学环节有序推进,学生的理解一步步走向深入。课堂上有一个小细节我记忆深刻,当我引导学生总结贝多芬和萧伯纳的共同点是“萧伯纳用戏剧传达思想,贝多芬用音乐传达精神”时,一个学生眼睛盯着我,不断点头。我想语文课堂有时也适宜“静”下来,远离一些浮在表面的喧嚣和热闹,追寻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心领神会的点头和莞尔一笑的会意,或许更有利于走出时下流行的“表演课”,从而回归语文。为使语文的工具作用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水乳交融,不人为地割裂,教师在教学中应当要有目的、有意识、有感情地用优秀作品哺育学生,以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之功。多一些化育,多一些仰望,课堂如果舍弃了人文精神,就是舍弃了语文的灵魂。
遗憾的是,时间所限,不能组织学生进行更充分的讨论。这次优质课比赛,无疑给了我一个自我审视和反思的机会。作为一个青年教师,还要多历练,不断提升素养,既要知足,学会感恩;又要不知足,努力成长。重读《贝多芬百年祭》,回味曾经的课堂,心里充满遗憾和愧疚。在我看来,课堂其实是一次冒险的远征,在阅读和分享中抵达独特的世界和美丽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