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社会功能*
——基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
2019-12-28钱志远
钱志远
(河海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有一座富有传奇色彩的著名岛屿——大陈岛。1955年,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大陈岛。当时蒋介石军队撤离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大陈浩劫”,将岛上的生活设施全部摧毁,导致大陈岛瞬间变成了“死岛”。1956年,在胡耀邦同志的号召下,467位志愿者义无反顾地来到大陈岛参与垦荒建设,重建大陈岛。垦荒队员以“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的垦荒精神使满目疮痍的大陈岛重新焕发光彩。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给大陈岛老垦荒队员的后代回信,鼓励孩子们向爷爷奶奶学习,发扬大陈岛“垦荒精神”,努力成长为新一代建设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1]。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陈岛垦荒精神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意涵。在新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阐释大陈岛垦荒精神的价值意涵?大陈岛垦荒精神有什么社会功能?这些问题亟待解答。大陈岛垦荒精神既来源于社会生活,又要融入社会生活。我们要深入理解大陈岛垦荒精神与社会生活之间相互关联的过程。下面,笔者将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来阐释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的价值意涵和社会功能。
一、知识社会学视角下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深层结构
知识社会学理论不仅关注宏观层面抽象知识与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而且关注微观层面的实践知识与个体行动之间的互动关系,还探讨了宏观(总体性知识和社会结构)与微观(实践知识与个体行动)之间的互动关系,这对分析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的价值意涵和社会功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马克思主义、德国历史主义和舍勒知识社会学等思想的启发下,曼海姆创立了知识社会学。曼海姆认为:“作为理论,知识社会学试图分析知识与存在之间的关系。作为历史-社会学研究,知识社会学试图追溯知识与存在之间的关系在人类思想发展史上采取的各种形式。理论与思维方式之间的社会联系是知识社会学特有的研究领域。”[2]曼海姆的知识社会学就是要分析知识的社会条件或存在条件。解释社会学关注微观行动中的知识,大幅拓展了知识社会学的研究界域。解释社会学以微观行动的“意义”和行动者持有的“知识”为核心,揭示日常知识和情境知识与社会共享的客观性知识之间的关联,说明了个体行动和互动知识的微观发生学进路[3]。与曼海姆以社会存在条件来分析知识产生的宏观进路不同,知识社会学的解释学传统更多关注的是微观社会实践中知识和行动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知识在客观和主观领域之间的相互联系。正如解释社会学代表人物彼得·伯格和托马斯·卢克曼所认为的知识社会学的任务就是要分析“现实”与“知识”的关系问题,即解释各种知识体系和人们的主观认识如何由社会建构成一种“现实”的过程,以及经由社会建构的知识又如何转化成为现实世界的一部分[4]。
在知识社会学理论的启发下,笔者建构了“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深层结构”解释框架,见图1。这一解释框架由四个概念和两个层面组成。四个概念分别是“社会结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陈岛垦荒精神”和“社会行动”。两个层面分别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社会建构功能和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社会维护功能。“社会结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陈岛垦荒精神”和“社会行动”这四个概念之间相互联系,是理解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社会功能的基础性概念。“社会结构”是经济、政治和文化等社会要素的组合方式,独立于个体并对个体行动有制约的外部整体条件。“社会行动”是指社会个人、群体或组织有意识的、有目的行为活动。当年志愿者义无反顾地来到大陈岛参与垦荒建设,就是一种社会行动。“社会结构”与“社会行动”是社会学的核心概念,两者相互建塑、互构共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国家形成的总体性的、抽象的价值体系。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我国社会结构的基本特征和性质,由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发展和创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陈岛垦荒精神”是指在大陈岛垦荒建设中形成的革命精神,“艰苦创业、奋发图强、无私奉献、开拓创新”是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内涵。可以说,“大陈岛垦荒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又有自己的特殊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方性实践。
图1 大陈岛垦荒精神的深层结构
笔者从两个层面来论述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社会功能。首先,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具有社会建构功能:大陈岛垦荒行动是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制约下形成的。同时,大陈岛垦荒行动产生大陈岛垦荒精神,并使其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从而对社会结构产生建构功能。其次,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具有社会维护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观念体系具有的社会性,随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地更新。同时,社会结构经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具体的大陈岛垦荒精神规范个体或群体的社会行动,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下面,笔者从这两个层面详细论述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社会功能。
二、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社会建构功能
大陈岛垦荒行动是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历史环境制约下形成的。1955年,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大陈岛。由于蒋介石军队撤离时把岛上的居民全部掳往台湾,将岛上的生活设施全部摧毁,导致大陈岛资源匮乏、满目疮痍。1956年,在胡耀邦同志的号召下,数百名志愿者义无反顾地来到大陈岛参与垦荒建设,重建大陈岛。但是,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百废待兴,人力、物力、资源和技术紧缺。大陈岛自然条件恶劣,淡水匮乏、土壤贫瘠、台风灾害频发。在种种客观条件制约下,垦荒队员只能徒手拓荒,用勤劳的双手开山垒石、披荆斩棘,让大陈岛重新焕发生机。垦荒队员凭借坚强的意志学习技能、勇于探索,开垦荒地、种植农产品、出海捕鱼。他们在实践中成长,在探索中进步。社会结构与社会行动具有“互构性”[5],在辩证关系中存在和演变。正是这样的垦荒行动产生了宝贵的垦荒精神,并使其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从而对社会结构产生建构功能。垦荒精神产生于垦荒行动和互动的过程,在微观的社会互动过程中的垦荒精神是依托每一个互动情境和行动主体而产生和传递,在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中往复穿行。行动者对垦荒精神的认知,产生于互动中对垦荒活动所引起的反应,该反应或来自互动一方,或是互动多方反应的综合。
垦荒行动是垦荒精神的来源,互动过程促成了垦荒精神的产生。行动者在垦荒活动中产生的精神影响其后的精神生产,这些精神沉淀形成相对稳定的符号和意义,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对社会结构具有建构功能。垦荒精神社会建构功能实际上是一种主观过程的客观化过程。所谓客观化就是个体将垦荒精神理解为客观现实,并形成关于社会结构的制度规范、其他社会价值观以及行动和各种事物的客观性的过程。大陈岛垦荒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台州人民积极探索和践行大陈岛垦荒精神,就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建设提供实践经验,丰富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建设。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迁,旧的价值规范失去效力,新的价值观还未完全建立起来,整个社会处于普遍的失范状态。将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地方实践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促进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从而推动社会治理。同时,大陈岛垦荒精神的践行,对于我们建设美丽台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总之,大陈岛垦荒实践活动是嵌入在社会结构之中的,受到社会结构的制约。同时,在大陈岛垦荒实践活动过程中沉淀形成相对稳定的大陈岛垦荒精神,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又对社会结构具有建构功能,见图2。
图2 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社会建构功能
三、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社会维护功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观念体系具有社会性,即我们要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社会存在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历史情境中形成的,是由一定社会中的人们的社会阶级利益、文化类型、历史环境等社会存在所决定,随着社会结构的变化而不断地更新。社会世界的社会结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社会意识相辅相成,存在“本体论契合”关系。作为观念范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社会所塑造,在生成性方面同社会联结在一起,并随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地调整和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构形态是不断被外部社会结构形塑而成,这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观的客观性”特点。正如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6]此外,社会结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塑作用,不仅体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知识体系接受社会结构施加的影响,更体现在社会结构经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具体的大陈岛垦荒精神,从而规范个体的社会行动和实践,这是社会结构通过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维护功能。在一定社会结构下形塑而成的价值观念,通过地方性知识来规范日常生活中社会行动者的思维认知和社会活动。社会结构经由地方性的大陈岛垦荒精神进入社会行动者的观念领域和精神世界,并成为思维对象储存在社会行动者的意识中。大陈岛垦荒精神作为联系社会结构与行动者意识的中介而存在,是行动者社会实践活动中认知与思维的出发点。
在社会生活世界的日常互动中,每个社会行动者的意识中都存在一套价值规范,并遵循这一价值规范参与实践活动。行动者对价值和精神规范的确信源于实践活动同世界意义的一致。行动者的个体价值观念与社会总体性的价值体系相契合,认知就能够顺利进行,社会行动者在日常生活互动中也会游刃有余。行动者的个体价值观念与社会总体性的价值体系相矛盾,那么就可能出现偏差行为,从而出现失范。这时候社会世界就会对行动者的偏差行为进行惩罚,使其自觉按照社会总体性的价值体系和思想观念行动与实践,并使价值规范经由实践活动表现出来,从而实现社会结构的维持功能。大陈岛垦荒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方性实践,也成为社会结构维护自身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党的十九大指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创造美好生活不仅包括物质文明,还需要精神文明,两者相辅相成。改革开放以来,台州从落后地区逐渐发展为独具魅力的“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制造之都”。大陈岛垦荒精神与台州的经济协同发展,为维护美丽台州建设提供了文化保障,为创造台州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了精神动力。正如台州市委书记陈奕君所言:“要将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学习宣传融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行动,与大力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浙江精神结合起来,与台州地域特征和台州人民的发展实践结合起来,使大陈岛垦荒精神内化为流淌于台州人血脉中的精神基因,引导广大干部群众为台州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7]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观念体系具有的社会性,随社会结构的变化不断地更新。同时,社会结构经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地方性的大陈岛垦荒精神,从而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这是社会结构通过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维护功能,见图3。
四、结 语
图3 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社会维护功能
大陈岛垦荒精神虽然来源于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但在新时代能够对社会生活产生精神引领的作用。我们要深入理解大陈岛垦荒精神与社会之间相互关联的过程,从而推进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创新发展。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具有社会建构功能和社会维护功能。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制约下,大陈岛垦荒实践产生大陈岛垦荒精神,并使其融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从而对社会结构产生建构功能。社会结构经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助大陈岛垦荒精神的地方性实践规范个体或群体的社会行动,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社会建构功能和社会维护功能强调的是社会意识对于社会存在的促进作用,即大陈岛垦荒精神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促进作用。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社会建构功能和社会维护功能一体两翼、相辅相成、互构共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挥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社会建构功能,能够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制度与文化创新。发挥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社会维护功能,能够保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和谐稳定。新时代大陈岛垦荒精神的社会功能正转化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动力,为推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着精神激励的作用。我们要不断传承与弘扬大陈岛垦荒精神,让大陈岛垦荒精神在新时代引领我们继往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