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郭春方教授谈吉林艺术学院彩车设计二十年

2019-12-28郭春方吉林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彩车吉林吉林省

郭春方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130021)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郭老师,您好!在1999年、2009年,您担纲国庆50周年和60周年吉林彩车设计总制作,当时的设计思路是怎样的?如今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再次设计制作国庆游行彩车,您的思路会有怎样的变化?

郭春方教授:说起吉林艺术学院承担吉林省彩车设计任务这二十年,还真是感慨良多!在这二十年中,我校连续三次承担了吉林省国庆彩车的设计任务。回首这二十年,既是我个人成长的二十年,也是吉林艺术学院发展的二十年,更是吉林省大发展的二十年。每一次承担彩车设计任务,吉林艺术院都倾尽全校之力,务求将我省近十年来最新、最好、最突出的发展成就充分展示在这样一个有限的空间载体上,同时还要做到主题突出、和谐美观。坦白地讲,这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而这样一件不容易的事,吉林艺术学院一做就是二十年!这首先要感谢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对吉林艺术学院的信任。其次,我觉得这也和吉艺人扎实精湛的业务水平以及全力以赴的工作态度密不可分。

1999年是我第一次承担吉林省国庆彩车设计任务。记得年初时,美术设计系同时接到上级部门的两项设计任务,一是《光辉的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0周年成就展》吉林馆的设计与制作,二是吉林省国庆彩车的设计与制作。这一年既是建国50周年,又是跨世纪的重要一年,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我们的彩车不仅要展示出吉林省在过去取得的辉煌成就,还要表达出吉林人在跨入新世纪后更加奋力拼搏、勇往直前的勇气和决心。因此,当时50周年的彩车设计主要有四个特点,第一是在视觉上保证整体形象流畅,要让各个视觉元素能够配合主题,和谐统一。第二就是着重强调彩车的“闪光点”,用吉林的“精彩”先声夺人,达到让全国人民眼前一亮的效果。为此我们重点设计了长春电影制片厂和一汽大众等几处展区,来凸显我省的发展亮点与成绩。第三是注重形象的典型化。因为彩车空间有限,所以要将最能体现我省特点的艺术符号提炼并展示出来。50周年彩车的设计主题是《长白情深》(图1),我们选用了红旗轿车和长白山两个主要的视觉符号,概括出吉林省农业、工业以及自然风光的艺术形象。第四就是使用当时先进的技术、材料为彩车增光添彩。包括高清投影机、电脑灯、逆向旋转展示平台等。虽然这些技术现在看起来已经普及,但在当时还是很先进的。第一次担此重任,我和设计团队的成员们日夜奋战,最终圆满完成任务。50周年吉林省国庆彩车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认可。

2009年,吉林艺术学院又接到了60周年吉林省国庆彩车设计任务。尽管当时我们已经有了一些经验,但由于设计周期紧张,留给设计团队的时间有限,因此也给大家带来了不小的压力。经过百余天紧张有序地设计、建造,再设计、再改进,终于完成了60周年的吉林彩车设计任务。对比50周年的“长白情深”彩车,60周年彩车设计主题为“精彩吉林”(图2),整体造型设计更加大气,视觉更加醒目。彩车以和平绿、中国红、金黄和白色为基调,车头采用动车车头为设计元素,体现了吉林省在动车制造领域的先进优势。车头上擎飘逸灵动的红旗,其上镶嵌“吉林”两字,金光闪闪、格外抢眼。车身两侧使用LED屏,展示长白山的四季风光。在技术上,这一年的彩车也更加注重科技性,除了烘托气氛的声光电设备,我们使用了全国第一块白色LED屏幕,这就保证了白天游行时,屏幕内容能够清晰呈现。总的来说,60周年吉林彩车设计,兼具震撼力和视觉冲击力。我们充分结合了地域元素,将吉林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浓缩其中,多角度展示了我省民族团结、拼搏奋进的精神风貌,展现出“精彩吉林”的时代风采。吉林艺术学院和设计团队也因此获得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表彰。

图1 国庆50周年吉林彩车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2 国庆60周年吉林彩车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3 国庆70周年吉林彩车

图4 国庆70周年吉林彩车效果图

图5 郭春方校长率领设计团队工作现场

图6 长白山制作过程

2019年,我校再次接到了设计国庆70周年吉林彩车的任务。连续三次设计国庆彩车,这对我来说是既是一种鼓励,更是一种考验。如何超越之前的设计,策划出更具吉林特色,更加凝结艺术与科技的彩车作品来回馈这份信任,是我们团队在设计阶段反复思考的问题。因此,在总结前两次设计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反复斟酌设计方案,送审汇报24次,反复修改430余稿,制作彩车模型小样5辆,最终形成了“速度吉林”的设计主题(图3)。我们希望70周年的国庆彩车不仅突出吉林的“精彩”成就,同时也能表达吉林对于未来发展“速度”的决心和信心。在此次彩车设计中,我们表达的内容更加丰富了。除了展示吉林省地域名片——长白山与红旗轿车之外,跃起的鲤鱼与吉林一号卫星和金达莱花相映成趣;金色的麦田、玉米、人参和雪花交相辉映。这些设计元素的使用不仅展现了吉林省的科技实力,也体现了吉林省在农业领域的发展成果,呈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理念。12名展演人员身着汉、朝、蒙、满民族服装,载歌载舞,展现了吉林省内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奋进的美好愿望。70周年吉林国庆彩车融合的视觉元素很多,但整体和谐有序、张弛有度、繁而不乱,且更加具有吉林省的地域特色,展现的是“吉林速度”,彰显的是“吉林精神”,显示吉林人民站在新起点,开启新征程,团结一心、奋勇向前的决心。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吉林彩车连续在国庆50周年、60周年庆典的精彩展现,代表着吉林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所取得的显著成就,也代表着吉林省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展现了我省昂扬向上、和谐共进、奋斗拼搏的精神风貌。此次彩车设计的核心内涵是什么?所表达的形式如何体现?

郭春方教授:国庆彩车设计不同于其他设计项目,本质上来看它属于主题设计的一类,但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因此其思想性和政治性尤为突出和重要。为献礼祖国70周年华诞,我们设计团队在与吉林彩车设计制作工作领导小组反复沟通、商议、汇报后,确定今年彩车设计中最核心的内涵就是要展现“速度吉林”的设计理念,展现吉林人民70年来不断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用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推进吉林全面振兴的精神风貌。(图4)

主题确定以后,下一步就是考虑使用什么视觉符号来更好地诠释主题。国庆彩车标准规格是宽6米、高10米、长15米,要在这样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兼顾吉林省的地域特色与创新发展,打造兼具审美性与吉林省精神内涵的国庆献礼彩车,视觉符号的选择就成为关键。我们知道设计符号的创造和应用是基于传统艺术符号语言的,视觉符号的创造既要考虑到编码的准确,更要顾及到解码的便利,唯有这样才能使符号产生信息传递的作用。因此,在彩车视觉中心的位置,也就是彩车车身,我们依旧选择最具吉林特色的长白山和红旗轿车作为主视觉元素。银色的红旗轿车车头和LED屏呈现的长白风光和谐统一,红旗车标和车头的“吉林”二字色彩一致,整体造型优美平衡。彩车底部以金黄色为主色调,主要选择了麦穗、玉米、人参等视觉符号,代表吉林省在农业发展中的丰硕成果,这也是对吉林省身为农业大省最贴切而美好的表达。在彩车上方最醒目的地方,高高跃起的鲤鱼和美丽的金达莱花呼应,寓意民族团结以及吉林人民对美好、吉祥、幸福的向往。“吉林一号”卫星也是一个高高跃起的造型,代表着吉林省不断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决心。总之,这次的设计中,我们以“红旗轿车”为名片,以绿色生态、智慧农业、航天科技为主要设计思路,从农业到高科技产业,多方面、多角度展现吉林省不断突破自我,不断获得新进步的“精气神”。在艺术表现方面,这次吉林彩车创造性地提取具有吉林地域特色与地方民族特色符号,通过艺术化地加工方式,向全国人民展现了吉林省在建国70年中取得的巨大发展与进步,同时送上了2700万吉林人民对于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我注意到彩车的制作工艺一次比一次更为先进和复杂,电子、建筑、机械等新技术、新工艺的融合嵌入,提升形、色、光、动等高度统一的视觉美感和科技质感。为了使传统的彩车制作工艺和现代新科学技术更加紧密结合,达到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艺术性相统一的目的,此次彩车在设计制作中是如何精细体现新意和亮点的?

郭春方教授:这次国庆庆典在全国人民心中是非常重要的一次庆典,因此国庆70周年彩车设计和制作要求非常之高。无论是在外观设计、技术工艺,还是彩车的最终制作与运输上,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我们的设计团队和一汽集团、吉林大学、希达公司通力合作,在超负荷、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务求使彩车达到艺术和技术的完美结合,这是集体的智慧、团队的力量。(图5)

相较60周年,70周年吉林彩车在设计、工艺、材质、视觉、科技等制作方面都实现了大幅度提升。如车头大灯、隔栅、红旗标志、拱形结构等部分运用了铝板锻造、折弯、焊接、电镀、金属切削加工、热处理工艺等,而装饰部分的卫星、“吉林”字体、祥云、雪花、麦穗、玉米等则运用了铸造工艺、吸塑工艺等,雾森系统水幕呈像,将吉林省近年来的发展影像生动、立体地呈现出来,充分体现了工艺的复杂性与科技性。(图6)

吉林彩车从今年6月进入制作阶段,在绿园区智能制造产业园里,吉林彩车从无到有,每一道工序都经过了细致的打磨,每一个细节都经过认真的思考及确认。从概念设计、形成设计稿到最终定稿,制定制作方案、具体制作再到行驶测验、保存、运输,这整个过程都饱含我们彩车制作小组的用心,是我们制作人员日夜奋斗、精益求精的最终成果。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当我们讨论吉林彩车的地域文化特色时,不仅仅是对吉林文化形象的提取建构和文化意象的认知,更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深掘和设计象征意义的阐述,合理利用这些资源,运用新工艺、新形式,强调我省坚定文化自信、推进我省文化影响力的高度定位,您如何看待当前国际语境下中国传统艺术资源的现实问题,应用到艺术设计实践和推广的过程是怎样实现的?

郭春方教授:其实,我一直认为咱们中国的传统艺术资源十分丰富,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宝贵财富,但在向世界范围进行宣传推广过程中,我们往往会出现文化隔阂的问题,这是因为艺术表达方式的不同而导致的传播隔阂。我们中国的传统艺术与世界人民之间普遍缺乏一种共通的意义空间,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写意的艺术表达方式,例如我们比较熟知的国画、戏曲等。没有一定的中国文化的积累是无法领略其中真正的精神内涵的,这种共通意义空间的缺失也就造成了我国传统艺术在国际中进行传播的困难。我们要知道,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我们真正追求的并不是强调文化之间的差异性,而是强调基于这种差异性之间的沟通方式与传播方式的重要性。为此,我们需要对中国传统艺术资源进行进一步的整合,选择适合于世界范围内传播的表达方式,利用创新的艺术外壳对中国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包装,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输出。

创新型表达是当下我们中国传统艺术资源应用与艺术设计实践与推广的重要方式。这也要求我们的艺术工作者需要通过深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在充分保留中国艺术精神价值的前提下,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风格的作品。吉林艺术学院的知名校友,也是我们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著名琵琶演奏家赵聪女士,她的作品《丝路飞天》就是融合了西方音乐表现形式和现代节奏的作品,将东方的传统音乐表达与西方的音乐理解方式相结合,可以发掘更深层次的传统音乐艺术内涵。我们需要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但不能限于我国传统文化的形式,而是用创新的手段进一步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在艺术实践中进一步推广我们的传统文化精神。

我们都知道,科技化语言的应用,可以有效减少传播过程中的阻碍,让艺术与科技更好地融合,例如当下非常热门的新媒体形式等,利用这种不同学科之间的兼容性实现跨领域的共同探索,利用技术丰富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保留精彩的文化内涵,才是实现国际传播的一种有效途径。在当下的网络社会,互联网就成为文化推广的一个重要平台,我们可以利用技术手段,实现互联网化的艺术传播,向世界展示我们丰富的中国文化,进一步打开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化推广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谈及他对文艺、文化、艺术、创作、人才培养等艺术工作认识时说过:“文艺工作者要讲好中国故事、阐发中国精神、展现中国风貌,要向全世界宣传中国的优秀文化艺术。”将中国文化推向国际舞台,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我国国际形象的必要途径。因此,我认为,每一位艺术工作者都需要不断探索将优秀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新方法。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您作为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指导者和推行者,长期关注中国现当代艺术设计的教学实践,致力于培养出优秀的设计人才。请您根据多年的研究和教育经历,能否对将要从事设计艺术工作者谈谈如何利用艺术作品表述中国思想、强化中国形象、传达中国的最强音?在哪些方面还可以更进一步?

郭春方教授:身为一名设计艺术工作者,我认为利用艺术作品表述中国思想、强化中国形象、传达中国声音,这是十分必要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要求我们艺术工作者们要植根于中国、充分发挥地方特色,并且紧握时代脉搏,才能创作出属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作品。

首先,我们艺术工作者必须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这种美是需要立足中国大地的,是用来表达中国主题的,是构建中国话语的。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的历史与文化气韵正是国家赠送给艺术工作者们的宝贵财富。因此我们需要树立文化自信,深深植根于中国,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地发现属于我们中国独特的文化之美,并将这种美应用于自身的创作,这是我们艺术创作者们向世界传递中国文化形象的底气所在。同时,为什么说艺术创作中要注重地方特色文化的表达,是因为我国拥有广袤的国土,孕育出多样性的地域风光,不同的民族同样拥有不同的文化符号,不同的文化表达方式。身为优秀的艺术工作者,要更加注重发现这些地方地域特色,并且深刻了解这些特色艺术符号,将这份特色融入于自身的创作灵感中。只有拥有了灵魂的艺术作品,才是最打动人心的作品。就像吉林艺术学院的油画教授,也是著名的油画家赵开坤先生创作的长白山,他的作品中正是因为融入了他对家乡的热爱,对长白山地域文化精神内涵的崇尚,才能创作出具有旺盛生命力的作品。吉林艺术学院非常重视地方特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通过利用得天独厚的地方优势文化资源,与长白山文化进行有机结合,提炼长白山艺术流派与风格,培育长白山文化艺术品牌,并着力打造地方民俗文化特色,凸显独特的艺术风格,同时还打造长白山特色文化产业,实现提升吉林省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其次,艺术创作者需要深深地把握时代脉络,创作出符合时代精神的作品。时代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最好的社会生活现场,据我了解,我国许多的优秀艺术作品正是因为紧扣时代发展得以诞生,社会发展的生机与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是艺术创作的源泉,我一直认为中国的时代精神,体现了中国不断发展,积极奋进的形象,是传达我们中国艺术的最强音。

最后,我当然还希望,我国的艺术创作应该具有与时俱进的风貌,不断融合创新,用创新型的、适合于世界舞台的文化语言展现中国艺术的魅力,这也是需要不断进步和学习的地方。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要求我们植根于中国文化,却不固守中国文化,要将中国文化精神与创新的艺术表达方式结合起来,让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舞台,加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才能进一步提高中国在世界中的形象和影响力。我也希望我们优秀的艺术创作者们可以继续为国家创作出更加优秀的、拥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非常感谢郭教授跟我们分享了这么多吉林艺术学院承担吉林国庆彩车设计工作的经历和治学心得,希望未来能看到吉林艺术学院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

猜你喜欢

彩车吉林吉林省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吉林卷
3月份吉林省原煤产量89.67万t 同比下降11.19%
2月份吉林省原煤产量53.67万t 同比下降49.92%
图片新闻
“魅力重庆”欢迎回家
重庆彩车 你是我的骄傲
吉林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