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科教融合、校企合作”的研究生跨学科课程体系初探
2019-12-28周元玲李金云
周元玲 李金云
(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一、引言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高等学校,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积极探索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科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有益尝试,是立足于“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而实施的重要举措。作为一种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将教学与科研、知识与应用、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将有力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
“科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当今世界,学科前沿的重大突破和重大创新成果,大多数是多学科交叉、融合和汇聚的结果,因此,研究生课程体系的设置需要充分考虑跨学科。设置跨学科课程体系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通过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跨学科课程体系能够培养研究生多角度的认知方式和整体思维,形成一种问题探究的科学态度,有利于研究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科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内涵
有学者指出,“科教融合是一种尽管经受各种挑战仍顽强延续下来的大学理念。从洪堡的柏林大学到吉尔曼的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再到当代研究型大学,有一个理念始终贯穿其间,始终若隐若现,继而渐明渐亮,最终由应然走向必然,行将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变革与转型的主旋律,这就是科教融合的理念。”[1]19世纪初,教育家洪堡(Wilhelm Humboldt)在德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统一”的原则,他认为科研应作为一种培养人的过程和途径,其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提倡高等教育中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从此,“学术本位”与“个人本位”相结合的研究型教学成为德国大学的主流模式,在“讲座制”和“研究所”体制的推动下,教育与学习组织活动方式以学科内在需求的形式释放出来,科学研究成为大学发展的新动力。[2]“科教融合”由此诞生,之后经历了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以及不同类型院校的实践,呈现出不同的模式特征。
19世纪末,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盛行,美国将洪堡教育与科研相统一的理念运用到高等教育之中,创造性地设计了诸如校企联合研究所、商业性实验室之类的科教融合新体制,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科学研究的发展,美国最终发展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新中心。20世纪,教学和科研已发展成为大学的两个中心任务。高校的核心职能之一就是进行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科教融合”是大势所趋,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趋势。确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高等教育领域当前的深刻变革要求高校理顺科学研究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将“科教融合”的理念渗透进高校育人体系中,进而让前言科技成果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新素材和新思想。[3]
“科教融合”,寓教于研,使得教学和科研实现了良性互动,较好地促进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校企合作”则进一步将学校与企业结合在一起,将知识理论的研发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集实践教学、技术培训、技能鉴定、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为一体的教学模式,是实现学校转型、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举措。”[4]“校企合作”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20世纪70年代得到较大发展。校企合作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高校和企业之间合作共赢,高校可以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高校的首要目标是培育人才,追求社会效益;企业的第一目标是获得利润,追求经济效益。构建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能够实现双方目标的相对统一,让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双方的合作共赢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科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下研究生跨学科课程体系设置
“科教融合、校企合作”这一新模式下,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培养质量是培养单位和用人单位特别关注的一个问题。研究生课程体系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环节,对研究生的培养及其创新能力有着直接影响。“课程设置与课程实施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和关键,也是高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从根本上制约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规格与质量,特别是直接影响着所培养人才的素质结构,包括其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职业精神等素养结构。”[5]因此,设计合理的跨学科课程体系对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学科生长点与创新性科研成果,往往产生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开发构建研究生跨学科课程体系是研究生培养的必然要求,对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视野,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学者指出,跨学科课程体系这一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很好地契合了高科技的现实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6]
研究生跨学科课程体系的设置,需要“分析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在学科课程中的落脚点,寻找学科之间的共同知识点和相关知识点,打通学科之间的壁垒,实现学科之间的真实融合、无缝融合,在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关键能力和综合素质”。[7]具体而言,研究生跨学科课程体系的设置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组建多个学院合作的跨学科课程师资队伍。跨学科课程师资队伍是开设跨学科课程的基础。鉴于我国大学学院建制多是紧扣单个学科,跨学科师资队伍的建设可以吸纳其他学院的教师,形成学院之间的合作,整合两个或多个学科的跨学科资源,组建师资队伍,共同开设跨学科课程,这使得我国基于单一学科的传统学院开设跨学科课程成为可能,某种程度上突破了学科组织间的森严壁垒。跨学科课程的教师既要让研究生能够掌握其本专业学科领域的核心知识,又要让其掌握交叉学科的知识,还要致力于提高研究生的跨学科实践能力,使他们在今后进行科学研究、面对职业问题时都能够从广阔的学科视野入手,特别是从多学科的广度与本专业的深度相结合的层面分析解决问题,成为具有跨学科视野、跨学科专业能力、跨学科专业知识及社会责任感的优秀研究生。
第二,开设项目式的跨学科课程。“具有‘跨学科’特征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类型的选择上,应主要以‘项目课程’来设计和安排课程内容,即课程内容的选择和安排的逻辑起点和演绎逻辑要打破原有学科本身遵循的知识演绎的逻辑,而遵循以‘工作任务’为跨学科内容选择与安排的逻辑起点,以具有解决实际问题导向的‘项目’为单位来设计和编排课程内容。”[8]因而,在构建项目式的研究生跨学科课程体系时,要根据校企合作模式下研究生的工作项目和工作任务,制定出符合研究生的课程。
第三,鼓励研究生制定个性化跨学科课程学习计划。有的研究生是跨专业考研,本科所学专业与研究生期间的专业有所不同,还有的研究生有第二专业的学习背景,即使本科和研究生期间专业相同的研究生也有各自的专长和感兴趣的领域。据此,学校可以鼓励研究生根据其自身原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及研究兴趣制定适合自己的个性化跨学科课程学习计划,如果研究生按照计划自主学习这些课程并通过了课程的考核,学校可以将此记入研究生跨学科课程的学习档案,算入附加学分,以此提高研究生学习跨学科课程的积极性。
第四,设置以企业实际问题为导向的研究任务。在传统的研究生课程体系里,研究任务基本上属于某个学科之内,比如:哲学、文学或政治学等。“科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下,研究生跨学科课程体系则要求学生结合课程体系内容,完成一些跨学科研究或实践任务。这对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极为关键。“当今时代,学科在高度分化的同时又高度综合,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越来越依赖于多学科专家的通力配合、多学科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多学科知识、技术的交叉融合。”[9]
另一方面,“科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下,还要求学校教育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尤其是技术方面的需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因此,学生课程的研究任务需要以企业实际问题为导向,而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学科或某几个学科领域之内。以问题为导向的课程研究任务较好地实现了“科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的要求,引导教师和学生以企业实际问题为本,运用多学科的知识理论解决问题。
四、结语
设置跨学科课程体系是现代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科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的要求,也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关键。现在的学科边缘越来越模糊,学科之间的渗透越来越明显,设置综合化的课程体系对开阔研究生思路、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十分重要。研究生跨学科课程体系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基础宽厚、知识跨度大、能力和适应性强、素质全面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有利于实现“科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有利于企业和学校实现双向共赢。设置研究生跨学科课程体系应打破横隔于学科之间的壁垒状态,构建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让研究生吸收相邻学科或交叉学科的丰厚营养。合理的研究生课程设置不仅起到为研究生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其良好能力结构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