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发展高铁经济的SWOT分析
——以河源市为例
2019-12-28吴春尚
吴 春 尚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广东 河源 517000)
一、赣深高铁基本情况
赣深高铁又名赣深客运专线,北起江西赣州,南至广东深圳,它是国家骨干干线——京九客运专线(京九高铁)的内地最南段部分,北起江西省赣州市,经过广东省河源市、惠州市、东莞市,终至深圳市,正线全长436.37公里。该线路对完善华南地区高速铁路网络,密切华南、华中、华东地区经济联系,大幅缩短珠三角、长三角人员交通往来时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2016年12月河源段率先开展先期工程动工建设,预计2020年全线建成通车。
二、河源市高铁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
1.优势分析
(1)区位优势
河源南接珠三角,北连大内陆,交通便捷。距离广州、深圳两大中心城市均在150多公里,可同时接受穗港深惠莞五个城市的辐射和带动。河源是粤东北陆路交通枢纽,已融入珠三角“两小时经济生活圈”。赣深高铁通车后,河源将融入珠三角“半小时经济生活圈”。随着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河源区位优势将会日益凸现,成为粤东北重要交通枢纽。
(2)生态优势
河源是全省乃至全国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有一流的水质、一流的森林、一流的空气,主要江河湖泊常年保持国家地表水I类或Ⅱ类标准,大气环境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I级标准,森林覆盖率高达74.6%,居全省第一,是“国家园林城市”,是全省唯一无酸雨记录的地级市,是全国5个“生态环境保护最佳范例城市”之一。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品质,良好的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吸引企业落户和人才流入的重要影响因素。
(3)旅游资源丰富
河源拥有万绿湖、桂山、霍山、御临门温泉等森林峡谷、江河湖泊、溶洞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河源有“温泉之都”的美誉,因为河源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全市已探明可开发的温泉资源达34处。同时河源是名符其实的“恐龙故乡”,现今出土的恐龙蛋化石近14000枚,并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2.劣势分析
(1)工业基础和经济基础薄弱
由于河源工业发展起步迟,步伐慢,工业和经济基础还是比较薄弱。根据调研数据分析可知,虽然这几年河源发展速度比较快,但与周边地区相比,还是底子薄,特别是河源工业发展刚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952.12亿元,,仅为深圳的1/23,东莞的1/8,惠州的1/4,经济发展压力大。
(2)人力资源缺乏
目前,河源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难以承接大规模的产业转移,从河源的人力资源总存量看,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有效人力资源质量也不高,结构也不合理。根据《河源市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河源年末常住人口仅334万,同时河源高学历人才缺乏,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才队伍主要集中在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占比80%以上;还有本地学校培养的人才,由于本来企业的吸引力较小,也大部分流向了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客观上造成河源的专业技术人才外流,更加剧了人才供给的紧张态势。
3.赣深高铁对河源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
(1)高铁开通带来的同城化效应
赣深高铁带来的扩散效应将会非常巨大,将形成一个极具活力并且前景无限的深莞惠(3+2)城市群。各个城市之间优势互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赣深高铁开通后,河源到深圳只需30分钟,“上班在深圳,居住在河源”将成为可能,这将使河源同深莞惠的 “同城效应”越发凸显。
(2)高铁为带动产业转移及产业链的形成带来了新的机遇
赣深高铁形成的高铁经济带,不仅意味着沿线城市经济圈紧密相连,还将直接带动我国华中、华南及港澳地区联动发展。珠三角区域的一些产业将加快北移,作为广东“北大门”的河源将获得来自深莞惠以及珠三角乃至港澳地区更多的资本,迎来发展契机。随着赣深高铁的开通,河源拉近了与深莞惠和港澳地区的距离,各类商务洽谈时间大幅压缩,经济合作和往来更加便捷,为河源发展同国内外的经济贸易合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3)高铁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新的契机
河源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赣深高铁开通后,河源南下深圳的时间由2.5个小时缩短为0.5个小时,市际游,变成同城化的市郊游,同时,高铁由于上车便捷、舒适程度较高,火车准点、高速、票价稳定、不受淡旺季影响,已成为鄂湘粤及港澳出外旅游的首选方式,赣深高铁开通后便于吸引来自江西或其它更北省份的客人。
(4)高铁为房地产业提供新的商机
赣深高铁开通后,河源到深圳仅需0.5个小时,河源将成为深圳的近郊,真正可以实现,河源居住,深圳工作,既享受河源的青山绿水,又可以享受深圳的高工资,河源的房价目前只有5000多元每平方,在深圳工作的人,再也不用为高达数万元每平米的房价发愁,这直接改变购房者的置业观,直接带动居住需求,引发新一轮房地产投资热。
4.赣深高铁对河源经济发展带来的挑战
(1)可能出现虹吸效应
赣深高铁使得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吸引力迅速提高,河源的人才、资金、劳动力可能会向深圳、东莞等大城市聚集。各地都将谋求自我更快的发展,千方百计放大自己的特色优势。比如教育、医疗、金融、高档消费品购买力都会因高铁开通后而受周边大城市的冲击。如果没有鲜明的城市个性和特色,没有足够的吸纳力和集聚力,河源资源要素流动将出现“逆差”,我们已经形成的优势就会被弱化。
(2)产业扩散效应和极化效应并存引发资源流失风险
高铁带来的流动性便利将导致投资环境不佳地区的资源流失和发达地区的资源集中。一方面,河源的资源优势将进一步被京沪高铁沿线地区和城市吸走。另一方面,河源既可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大大改善的交通格局推动下,更加方便快捷地利用深、莞、惠各种资源;也可能在深圳强大的极化作用下丧失现有的生产要素和高端产业,在专业分工中被边缘化,对区域经济产生强烈的冲击。同时,具备成本优势的境内企业将面临向赣州等江西其余成本低廉地区重新布局的风险,深、莞、惠的产业转移蛋糕面临分割摊薄和截流的问题。
(3)旅游客源存在外流风险
赣深高铁开通后赣州到深圳所需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南昌到深圳也仅需3小时,这对河源主要靠珠三角城市周末游的旅游客源结构来说,存在着较大的客源外流风险,高铁开通后,河源同江西等地的客源争夺将变得十分激烈。
(4)高端人才的流失风险
高铁缩短了人才工作地和居住地之间的时间上的距离。广州、深圳等珠三角城市将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流入,而河源若不能建立行之有效的人才机制,将有可能成为高端人才的凹地,极大的限制城市未来产业的发展。
三、河源市发展高铁经济的建议
1.强化机遇意识,注重规划研究
高铁所带来的不仅仅是速度上的飞跃,更重要的是它将会为河源市的产业结构、发展理念、城市空间范围带来巨大变化。要充分认识高铁经济的重要意义,树立“一着领先,步步为先”的理念,既要看到赣深高铁开通带来的重大机遇,也要考虑高铁开通带来的挑战,高铁是把双刃剑,而不仅仅是带来积极影响。如湖南株洲,高铁开通后带来的负面影响多过正面影响,如由于之前的火车编组站都设置株洲,但是高铁在湖南的编组站设在长沙,武广和沪昆高铁均在长沙交汇,这使得株洲的交通枢纽地位受到极大影响,同时由于株洲离长沙较近,高铁仅20分钟,而长沙是省会,具有天然的政治和经济优势,来自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很多产业,在高铁开通后反而越过株洲而落户长沙,由于株洲很多居民的商贸消费也被长沙吸引了一大部分,而且由于高铁新城的定位不准,一再变更,高铁站周围配套措施差等原因,高铁并没有带来城市明显的扩张,成为城市新的增长极。因此,提前做好高铁经济的相关研究和规划,加强赣深高铁经济带的研究,提前谋划、全力推进河源市经济社会发展与高铁时代的接轨,同时从河源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大环境出发,从区域层面研究提出产业发展、布局的路径,避免高铁途径城市的恶性竞争,同时争取国家优惠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支持。
2.调整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工业化进程
河源经济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应乘着高铁开通的契机,利用高铁形成的快速通道,对产业布局进行调整,主动融入深莞惠,承接深莞惠和珠三角的高端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河源工业化进程。
交通条件的大幅改善使得不同城市间产业分工更有效率,河源应主动向产业链研发高端攀升,在新一轮专业化分工中获取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力争在深圳强大的极化作用下避免“被腹地化”,把握自身发展的主动权。
3.大力发展健康养生产业
由于深莞惠常住人口多,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深莞惠等珠三角区域老龄人口逐渐增多,但由于珠三角区域环境较差,这为拥有青山绿水和众多养生自然资源的河源提供重点机遇。而高铁的开通,则为珠三角老年人随时到河源度假养生提供了便利。在这方面,江东新区提出的打造“生命谷”休闲养生度假区,值得提倡。和平县提出的打造“五养”圣地(即西部养生、北部养性、东部养体、南部养眼、中部养心)也不错,但要注意,做好配套措施,如区域的交通配套、医疗水平配套,配套是否到位将直接关系到健康养生产业的发展。
4.全面提升旅游品质,抢抓高铁时代旅游大机遇
做强旅游产业特色,挖掘和放大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实现人文与自然相结合,历史与现代相契合,最大程度提升河源旅游品牌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在高铁沿线丰富的旅游资源中脱颖而出。扩大旅游产品种类,最大程度延长游客滞留时间,避免高铁时代“来得快,走得也快”的现象。河源旅游如何适应“快旅时代”带来的变化,提升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想方设法将游客留住。整合旅游资源,建设高铁沿线区域联动、协调发展的大旅游格局,设置跨县区的旅游精品路线,最大限度地获取旅游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