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药物防治巢虫

2019-12-28李龙标

蜜蜂杂志 2019年10期
关键词:巢脾蜂房蜂箱

李龙标

(中国电信兰溪分公司,浙江 兰溪 321110)

巢虫,是饲养中蜂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遇到的常见问题之一,其严重性说轻也轻,说大也大。轻者,使蜂群蜂数逐渐减少,重则引起秋衰,甚至发生蜜蜂飞逃。如果管理不当,对蜜蜂来说巢虫就如人与蚊子,驱之不尽,转眼又来,是令中蜂饲养者较为头疼的麻烦事。防治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中蜂巢虫问题,使巢虫不再可怕。

1 初遇巢虫

记得刚学养蜂的2014 年,在沿用当地山村蜂农的传统圆桶饲养模式外,还选用了GN 箱饲养方法,GN 箱基本上养成8~10 框的群势,差的也有5~6框。这样的群势,对于养蜂新手的我来说,自我感觉还是可以的。

那年端午节,高高兴兴地取完蜜之后,对巢脾布置未作大的调整。由于外界还有零星蜜源,总期待还能再取上一些蜜。半个月过后查看蜂群,箱内储蜜没增多少;一个月后再看,储蜜也没增多少。随着外界蜜源的不断减少,心想反正也取不到蜜了,就那样吧。

谁知,过了一个暑假再去乡下查看蜂群时,继箱的蜂已少了很多,相邻的巢脾缠绕在一起,巢脾上有很多黑色细小的虫屎。再查巢箱的巢脾,春繁时整齐连片大面积的封盖子脾不见了,呈现眼前的是在那仅有巴掌大的封盖子脾上一个个封盖被咬开,蜂房中露出白色的蜂蛹,有的已经可见着色的双眼。还有2 只蜂箱已经不见了蜜蜂的踪影。

当地的老蜂农告诉我,蜂群患上了“白头蛹”。不用说,初遇巢虫了。

2 巢虫危害的特征

巢虫,又称绵虫,俗称“白头蛹”,以蜂巢蜡屑为生活基点。中蜂春繁咬脾后,在箱底有大量蜡屑堆积,蜡螟在老旧巢脾、甚至蜂箱壁产卵孵化后的幼虫,继而危害蜂蛹正常生长。受巢虫危害的蜂群大致有如下特征。

2.1 咬开的房盖呈线状排列

在受侵害的封盖子脾上,可见被咬开的房盖呈线状排列(像小孩玩的“跳跳棋”),蜂房中可见白色蜂蛹裸露。

2.2 咬开的蜂房内可见幼虫

若将连成片的蜂房中的蜂蛹用牙签挑出,仔细查看房孔内有小巢虫,有的很小,比刚产进房孔的卵还细小,当然也有大一点的。有时可能连续挑岀十几个“白头”,也有可能没看到小巢虫,但有时可能在一个孔内有几条。总之,如果真的是巢虫危害,那一定会在房孔内找到巢虫。

2.3 “白头蛹”双眼着色

巢虫危害10 d 以后,被工蜂咬开封盖的蜂蛹,多数快变成成蜂,蛹的2 只眼睛已十分明显。如果是欧洲幼虫腐臭病、美洲幼虫腐臭病或者囊状幼虫病,因为没长成蛹,在大虫封盖后没几天蛹就死了。

也有一些快变成成蜂,房中蜂蛹可见白色翅膀,它们自己咬开房盖,头在不停地转动,想要从房孔中爬出来但又爬不出来。这类蜂蛹被人为拉出来时,会看到蜜蜂的尾部连着茧衣,在这些蜂房中或许也会看到巢虫,但不是每只蜜蜂上都可发现巢虫。

3 预防和治疗

巢虫危害的是蜜蜂蛹期,如果严重了就会出现出生新蜂少于死去成蜂的不平衡。时间长了,群势下降快,处理不好会逃群。与其他病害一样,巢虫同样防重于治。防比治效果好,效率高。

3.1 搞好蜂箱卫生是基础

蜜蜂是十分爱干净的昆虫,强群蜂箱附近没有死蜂。同时保持蜂箱清洁、蜂群健康也是优质蜂蜜生产的需要。

防治巢虫首先从搞好蜂箱卫生开始。在使用过的旧蜂箱中、蜡屑中、箱壁内都可能有巢虫寄生。养蜂闲暇时光,用石灰膏、防火泥对蜂箱破损处修补堵严,有条件的涂桐油、刷漆,放在太阳底下暴晒1~2 d,甚至换箱,将撤换下来的蜂箱中的巢虫卵清除干净。

在箱底,不妨放些大蒜头、陈年石灰,起到消毒作用。

3.2 适时紧脾、割脾是前提

蜡螟喜欢在老旧巢脾上产卵。平时在整理蜂箱时,有的蜂农习惯于把一些旧脾随意乱放,甚至随地一扔,一段时间之后这些旧脾中生出了巢虫,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巢脾无蜂护脾就会生巢虫。所以,在外界蜜源最接近结束的最后一次时,要及时淘汰掉老旧巢脾,欲保存的旧巢脾也必须割去零星的花粉部分。有的蜂农,一个花期就把老巢脾割掉一半让蜜蜂重新造脾,也是基于这个原因。

夏天天热,蜂散于蜂箱四壁,造成不护脾。秋天气候干燥,利于巢虫生长。所以,更要注意紧脾,做到蜂一直多于脾。

3.3 坚持饲养强群是王道

强群,蜂量足,护脾紧,蜡蛾不易上巢脾产卵,巢虫不易侵袭;强群,年轻工蜂多,清理能力强,遇有巢虫入脾,也容易被清理出来或掉落到箱底。

蜂养强了,就可以把巢虫控制在有限范围内。

3.4 防治要从春繁开始

中蜂春繁咬脾,箱底有大量蜡屑堆积,春繁布巢时对箱底蜡屑进行彻底清理,在箱底喷水至潮湿,破坏巢虫生存环境,杀灭在箱底蜡屑中生长的第一代巢虫,降低整个蜂场的蜡螟虫口数量,从而有效控制夏天后的巢虫暴发上脾危害。

入夏后巢虫进入繁殖旺季,要适时从巢门喷雾入箱底,进一步有效控制巢虫危害。

3.5 水法防治巢虫

一个蜂群,巢虫最早在蜂箱内哪个部位出现?箱底。蜡螟成虫一般产卵于箱底的蜡屑里,也可能在箱子壁或角落缝隙中。当发现箱底有巢虫时,或许巢虫已上巢脾,甚至是从巢脾上被工蜂清理掉落下来的。

因此,保持蜂箱内较高水分,四周湿而不涝,也可很好地防巢虫。蜂箱里水分多,巢虫自然没法生存。蜂箱作煮蜡处理后,箱内经常积水,保持长期潮湿,被很多蜂农看好,他们喜欢用煮蜡蜂箱。煮蜡蜂箱也正是因为少生巢虫这一优点,更适合饲养中蜂。其他类型的蜂箱,可以在箱内放些积水的布料,吸水保持潮湿。

巢虫贵在预防。立夏至立冬这段时期是巢虫高发期。立夏之后,特别是在枯蜜期,是巢虫猖獗之时,保持脾少蜂足,巢虫就少了许多。

猜你喜欢

巢脾蜂房蜂箱
蜂房的建造
蜂房的秘密
及时纠正桶养蜂群的偏位脾
蜜蜂巢脾及其提取物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蜂箱的合理选择及注意事项
环保蜂箱设计
蜂房历险记
谈中蜂咬脾应对措施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悬崖上的蜂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