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与高校动漫课程体系改革探讨
2019-12-27浦黎杰
摘要:指出了在高校动漫专业课程中,由于校企合作出现种种弊端,所以急需寻找一种产学研新的合作方式。提出了引入3D打印技术,让产学研三者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是高校与社会较为认可的方式,引入3D打印技术,必定能够为我国高校动漫教学和动漫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使动漫课程改革获得新的方向。3D打印实践教学模式,要求行业、企业、学校进行充分的合作,加快了教学资源有效整合及更新,掌握市场前沿信息,以此可以弥补专职教师不足的企业实践经验,及所导致的项目虚拟化的问题,并且对于激发老师和学生的创作灵感起到关键的作用。此外,企业也可通过这样的合作获得相关的有用人才。
关键词:3D打印;动漫;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7-0286-02
1 引言
早在2012年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在北京联合启动实施“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的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进科技与教育协同育人,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科研与人才培养结合,努力培养造就高质量人才和优秀创新人才。从该计划不难看出,高校的教育和科学研究有机的统一起来,能够使产学研三者取得优势互补,笔者认为这是改革人才培养机制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有利于搭建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平台,实现强强联手、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将创新、创意思维能力和人才培养能力推向新高度。然而要达到高效共赢的发展,就必须对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不断适时推陈出新。比如动漫专业,就应探索出一条全新的高校动漫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近几年3D打印技术的兴起,可以使高校动漫课程体系改革创新协同发展探索研究找到新的方向。
2 3D打印技术原理简述
3D打印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金属粉末或塑料等经过高温或其他化学反应后可粘合或成型的材料,通过逐层增材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这与传统减材的方式截然不同。原理类似于春蚕吐丝成茧的过程。它可以为用户提供新的设计、创作和制作方法。[2]
3D打印分为4个阶段,即设计构思阶段;三维建模阶段;模型切片阶段;打印成型阶段,当然,也可通过实物扫描将构思及建模的过程省去。[2]
3 3D打印技术的价值
3.1 节省材料
材料的利用率明显提高,无需机械加工或任何模具。不用去除边角料,绕过生产线环节从而降低了成本,而传统制造技术是“减材制造”即离不开生产线同时也会造成材料的浪费。
3.2 精度和复杂程度高
可以制造出传统方法制造不出来的复杂的器型。
3.3 省时快速
它可以通过识别三维模型文件,直接、快速、有效、准确的将计算机中的三维虚拟物转化为实物模型,甚至可以直接打印出高精度的零部件或模具,从而高效地缩减了产品研发周期。[5]
3.4 节省空间
3D打印对场地的要求不高,不需要大型的,固定的厂房制作车间,具有自由的生产制作特性。
3.5 个性化定制
3D打印能在几小时内完成制作,从平面到立体的体验,从虚拟到真实的飞跃。3D打印的出现,使得多元化的个性服务的普遍性成为可能,大规模的个性化定制与生产不是梦想,在工业、建筑、航空航天、医学、教育、设计等领域具有无限的发展空间。无论从哪个角度区去看3D打印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和信心。[4~5]
4 3D打印技术与动漫教育课程改革创新协同发展
近年来创客、开源运动在全球不断被推广,激发了制造技术的革命,并有很多的专家学者觉得它很有可能演变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承载媒介,3D桌面打印设备等数字制作工具、开源软硬件和互联网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新媒体联盟(New Media Consortium,NMC)在2013年地平线报告中提出,3D打印是未来4~5年值得关注的新技术,将使得教育教学和研究领域有新的突破。其报告更是是连续两年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图书馆教育的三个版本中,将新时代教育技术应用的关注点聚焦在3D打印上。美国政府也早在2012年就将此规划引入到教育领域,为学校配备3D打印机和激光切割机等数字制造工具,在此基础之上建立实践平台,形成“创客空间”,通过实践培养新一代的设计人才和生产创新者。我国在2015年,第一次将“创客”形态写人政府工作报告,确定支持发展“创客空间”,并希望全面铺开成为“众创空间”为创新、创业搭建实践平台。我国教育部更是将此列人中小学教学课程。基于3D打印的应用领域,高校动漫课程体系改革与科技协同设计的研究以3D打印为契人点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4.1 高校动漫专业的发展现状
前几年全国兴起的动漫热潮,已随着动漫行业的发展及市场调节,已趋于理性。在理性的思考中,如何发展动漫产业,以及如何让动漫教学更符合市场导向,需要进一步研究。
高校动漫专业现阶段教学还是以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专业课程前期以培养学生造型能力为主,传统的素描、色彩作为教学实践还是无可厚非。然而,后期动漫专业实践课程教学环节就与很难与市场接轨。虽然有课堂练习,模块化、项目化的綜合训练,以及毕业设计和顶岗实习等,看似井井有条的教学课程安排却不符合市场的走向,根源在于市场的变化节奏较快,即便是任课教师下企业学习后,回到课堂教学不久,市场的风向标就有所改变,且任课教师无长久的企业实战经验。故虽有健全的考核及评价体系,但模块化,项目化命题是跟不上市场节奏的虚拟项目,与真实的行内标准有一定差距。这会造成学生实训过程没有任何目标和意义。不能很好地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也不能反作用于理论。虽然校企合作模式由来已久,合作过程中因诸多客观因素使校企互惠模式无法长期稳定发展,大部分都是流于形式的表面合作。学校教学注重培养实践过程,结果次之,而企业注重时间和效益,过程培养次之,二者矛盾未达成共识,理想中的校企合作模式难以推进。故高校动漫教育课程改革创新势在必行。
4.2 构建高校动漫课程3D打印实践教学模式
在高校动漫专业课程中,由于校企合作出现种种弊端,所以急需寻找另一种产学研的合作方式。笔者认为引入3D打印技术,让产学研三者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可能是高校与社会较为认可的模式,引入3D打印技术,必定能够为我国高校动漫教学和动漫产业注入新的活力,使动漫课程改革获得新的方向。动漫教学相关课程涉及到三维动画设计、动画场景设计、动画道具设计、人物动态设计、动漫周边设计、影视剪辑、特效制作等。若引入3D打印技术与上述教学课程相结合,构建高校动漫专业3D打印实践教学模式。以此纳入专业教学,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利用学生对3D打印技术的兴趣,将实践有简至难逐级提升,实现产学研的完美结合,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也能促使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学生的作品不仅仅是教学的成果,更可以通过3D打印成为产品。为学生自主创业也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就高校动漫专业课程体系而言,以市场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依据,本着培养高技能人才为出发点,将产、教、研深度融合,把教育理论、实践与3D打印科学技术有机结合。以此重新构建3D打印平台,利用此平台重新整合校企合作,达到课程改革与科学技术协同发展,从而促进产学研完美组合。
4.3 高校动漫课程3D打印实践教学模式的意义
3D打印实践教学模式,要求行业、企业、学校进行充分的合作,加快了教学资源的
4.3.1 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因课程设置的缘故,长期利用单一的教学手法,陈旧的教学设备,使得学生学习产生厌倦感。加之自己的想法无法变为现实,故学生普遍不爱学习。3D打印技术的引入,使得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因3D打印技术有完善的设施,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的实现真实可用的个性化动漫设计产品,从而学生能进一步的提高学习兴趣及学习效率,从不愿学到主动学,从不愿做到主动实践。一旦学习兴趣被激发,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4.3.2 提升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
因3D打印技术平台的建立,教师与企业合作频繁,教师與学生沟通更密切。从而使得教师的教学资源变得鲜活丰富。学生能力的提升是激发教师教学创新最直接的动力,加之企业的技术支持,使得教师的教学更有底气,所以高校动漫课程3D打印实践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教学创新思维变得活跃,能力得到提升。
4.3.3 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
企业要发展关键在人才培养,这需要学校输送新生力。同样高校动漫专业发展也有赖于企业和社会的支持。企业与学校通过3D打印平台,彼此相互合作,企业就能够按照自己的需要来培养人才。通过与自己未来员工的接触,可以对未来员工进行各方面的考察,避免在招揽人才时造成双方不必要的磨合。因此,高校动漫课程3D打印实践教学模式可以调动部分企业的动力和积极性。
5 结语
高校动漫课程改革有赖于现代科技的支持,3D打印技术就很好地契人了课程改革的核心。通过建立3D打印平台使得学校、企业、教师、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共赢合作模式。通过3D打印技术让动漫课程实践变的鲜活有趣,从而使高校动漫课程体系改革与科技协同发展,让产学研良性循环。社会进步需要科学技术,但也不要过分依赖于科学技术,希望借此3D打印技术,激发国人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让中华教育有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王萍.3D打印及其教育应用初探[J].中国远程教育,2013(8).
[2]孙江山,吴永兴,任友泉.3D打印教育创新:创客空间、创新实验室和STEAM[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4).
[3]吴小胜.大学动漫专业基于产学研的教学模式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6).
[4]何萍.高职动漫专业产学研一体化威客实践教学模式探索[J].科教导刊,2017(6).
[5]张静.“协同育人”模式及路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0).
收稿日期:2019-08-28
作者简介:浦黎杰(1985-),男,讲师.研究方向为艺术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