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与健康:人类遗传密码”新生研讨课教学思考
2019-12-27赵李祥
摘要:指出了新生研讨课是近年来国内外高校兴起的教学模式,着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以“基因与健康:人类遗传密码”新生研讨课为例,从“熟悉学生的知识背景”、“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和教案”及“积极的考核和评价方式”这几个方面,总结了新生研讨课教学过程中的经验。以期进一步提高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效果,并为提升医学类新生研讨课的质量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
关键词:自主学习;经验;启发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7-0236-02
1 引言
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的最早雏形为19世纪末美国学校设立的面向新生的小班研讨课,该课程最初时不计算学分,由新生自由报名参加,无专业限制[1,2]。新生研讨课着重强调师生自由交流,藉由自由交流碰撞产生思想的火花。而在新生研讨课的交流过程中,也有助于新生了解大学生活、适应由中学向大学学习的转换。此外,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也有助于学生尽早接触教师、并建立学习兴趣。
新生研讨课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适应性学生研讨课,另一种是学术性新生研讨课。适应性新生研讨课讨论的主要内容为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如何从中学学习方法过渡到大学学习方法,以及校园的各项课外活动等。这也类似于当前的迎新活动的延续,有助于学生适应新的学习与生活。学术性新生研讨课侧重于学术研究,通过小班授课的形式为教授于学生提供一个学术平台。学生和教授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初步的讨论和合作,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作为“思考者”、“参与者”及“学术主体出现”,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目前国内外学校开设的新生研讨课大部分属于学术性新生研讨课[3~6]。
我国的新生研讨课最早由自清华大学于2003年开设[7,8]。此后,国内大批高校均开设了新生研讨课,本校(苏州大学)也于2014年开设了该课程。本校开设该课程是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为出发点的有效尝试。由于新生研讨课在本校尚属新的尝试,因此教学实践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挑战,这就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有幸参与了新生研讨课的建设过程,自2015年秋季开始,开设了新生研讨课“基因与健康:人类遗传密码”的教学课程。该课程设计为20教学学时,共计2个学分,为秋季学期开设,根据学生的学术背景进行平均分班,每班学生人数为15到20人,配备两名教师。到目前为止,本课程已开设3个学期。本文总结了本人3年来在新生研讨课“基因与健康:人类遗传密码”的教学实践的执行情况及经验体会,希望与兄弟院校和教学同仁交流心得,以期进一步提高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效果,并为提升医学类新生研讨课的质量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
2 熟悉学生的知识背景
由于学校的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各个学生间的知识储备、知识背景以及知识面存在差异,如何将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调配相当重要。在“基因与健康:人类遗传密码”新生研讨课设计为每组成员为4~5人。在开始第一节课前,通过学校的在线平台获取了新生的联系方式,并建立学习讨论群,对各位新生的知识背景进行初步的判断。依据他们对医学知识的熟悉程度,将新生的知识背景分为“熟悉型”、“基本熟悉型”和“不熟悉型”。在此基础上,将新生进行组合分组,尽量做到各组新生中“熟悉型”、“基本熟悉型”和“不熟悉型”比例大致相当。这样有助于组内的协作,保证新生研讨课的顺利、有序进行。后期可根据学生的表现,进一步对他们的知识背景进行深入了解,根据每组学生的知识背景安排合适的讨论议题。对具有较好医学知识背景的同学,可以安排理论知识要求较高的讨论题型;而医学知识背景差一点的同学,可安排平时媒体多有报道的较简单的讨论题型。比如在“基因与免疫缺陷”章节,安排具有较好医学知识背景的同学讨论“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的基因水平致病机制”;而医学知识背景差一点的同学,安排的讨论题为“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的治疗方法”。通过讨论题的有效调配,保证课程的顺利开展,提高新生的学习积极性。
3 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和教案
由于新生刚由高中学习阶段过渡到大学学习阶段,大部分同学的医学知识比较匮乏。因此,开始的几次研讨课主要从新生了解的孟德尔遗传系规律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再过渡到疾病易感性与基因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基因与疾病的关系,进一步结合社会热点及医学研究的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深入理解基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在讨论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提出问题。通过指导学生查阅文献的方法,培养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组内讨论、汇报的方式,鼓励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在汇报的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题,进行讨论,并即时进行知识点总结。培养学生的初步科学思维,提高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
“基因与健康:人类遗传密码”课程共设计为20学时,每周1次课、2学时。每次课的第一学时设计为基础理论的讲解,第二学时为小组讨论。每小组报告时间为15min,讨论时间5~7min,教师总结时间为3~5min,每次课安排两个小组做报告。讨论时,由其它小组的同学提问,均需参与提问。回答问题时由汇报小组的同学轮流回答。通过汇报、提问和回答这3个环节,增强学生的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多思考,锻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案的选择上贴近生活、紧扣社会热点。比如,在基因与肿瘤易感性章节,已临床和日常常见的肝癌为例,引导学生探讨基因与肝癌易感性的关系。在基因与免疫缺陷病章节,联系南方科技大学贺建奎的基因改造胎儿的事例,一方面讨论基因与人免疫缺陷病毒易感性的关系,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让学生讨论基因改造胎儿的伦理性问题和可能存在的严重后果。在基因与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章節,组织学生观看视频“泡泡男孩:大卫一菲利浦一威特”,通过真实的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基因与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的关系;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与不易;体会到母爱的伟大。这些教案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理解基因与健康的关系,更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
4 积极的考核和评价方式
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效果,离不开有效的考核与评价,这就有激励和示范作用。本课程的考核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课堂汇报、课堂提问与讨论,以及综合小论文。课堂汇报以PPT形式呈现,对PPT的制作、表达、以及熟悉程度由老师和学生进行综合评分。由于学生对新生研讨课这个形式很感兴趣,他们都乐于展现自己,参与汇报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善于利用网络收集资料,PPT中包含大量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表现形式丰富。但有的同学在讲解时存在堆砌材料、缺乏逻辑的问题,在汇报后当即时指出。此外,教师还鼓励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医学领域理解基因与健康的关系,可以从人文学科的角度去解读基因与健康。在课堂提问与讨论环节,要求每位同学都发言,并对其所提问题的质量进行评价,对答题者的问题也进行评价,做到每个同学要提问题,也要回答问题。通过这些形式提高学生的PPT制作水平、表达水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小论文则是要求学生在最后一次课前提交一篇有关基因与健康的3000字左右的小论文,题目不限,但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不能人云亦云。最后一次课向学生发放意见反馈表,通过意见反馈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意见反馈表的形式,我们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新生研讨课的教学模式给与了正面的评价。学生也表示他们渐渐适应了主动学习的模式,提高了其对医学相关课程的学习兴趣。
5 结语
新生研讨课是大学新生接触专业知识的重要手段。教学实践表明:新生研讨课有助于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换”,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汇报、讨论的授课模式中,锻炼了学生查阅文献、口头表达能力。为新生在接下来的专业课的学习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丁宜丽.新生研讨课:美国本科教育的特色课程[J].中国大学教学,2005(8):58~59.
[2]张红霞.美国大学的新生研讨课及其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09(11):93~96.
[3]刘俊霞,张文雪.新生研讨课:一种有效的新生教育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6):146~148.
[4]黄爱华.新生研讨课的分析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0(4):58~60.
[5]陶彩霞,高锋阳.对比分析法在“电机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36(5):98~100.
[6]周炜.新生研讨课的教学实践与思考[J].山东化工,2015(44):115~116.
[7]张文雪,刘俊霞,张佐.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理念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26(6):107~109.
[8]笪玲.大数据语境下高校新生研讨课的组织及创新[J].世界教育信息,2017(2):12~15.
收稿日期:2019-09-08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500746);苏州大学“本科教学工程”創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510285105X)
作者简介:赵李祥(1980-),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免疫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