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造林成效提升技术措施
2019-12-27罗韦威
摘要:结合桉树的生长环境,重点探讨了桉树种植抚育过程中的技术措施,从林地选择、苗木选择、株行距的确定、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提升桉树造林成效的具体措施,以实现桉树最大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桉树;造林成效;提升;技术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7-0185-02
1 引言
桉树,又名尤加利树,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的统称,是一种高大的常绿乔木,约6百余种,是世界上最高的树。原产澳大利亚,19世纪其开始引种至世界各地[1]。树冠有尖塔形,多枝形和垂直形等,是澳大利亚最具代表的树种。大多数的桉树品种也都生长在澳大利亚,我国的福建、广西、广东、云南和四川等地均有种植[2]。
2 桉树的生长环境
桉树喜欢阳光充足和湿润的环境,耐旱、耐热、畏寒,不适合种在低温地区,因而在我国南部和西南部均有种植。桉树对光照和温度要求较高,温度要达到10℃以上,一般生长于阳光充足的山坡、平原或是路边。桉树对土壤的适应性很强,能够生长在各种土壤,最适宜红壤和黄壤、土层深厚的冲积土,对土壤要求是肥沃疏松,排水性好。其主根深,抗风力强。桉树生长的过程中对雨水的要求不是特别高,一般年降水量达到500mm就能满足其生长需求[3]。在生长3~4年后便可开花结果。桉树的生长速度特别快,因此具有轮伐期短、采伐后还可继续生长的特点。
3 提升桉树造林成效的技术措施
3.1 林地选择
林地的选择关系到桉树的生长和发展,因而种植前应对林地的土壤、土质、土壤排水、光照和日照等外在环境进行考察,同时对种植栽培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外部环境问题进行全面评估,做好预防措施,结合实际造林要求,拓宽桉树种植范围以提高桉树造林的经济效益。根据桉树的生长习性,林地选择海拔600m以下、土壤平均厚度80cm以上、坡度26°以下的阳光充足、通风性较好的平地或低坡地,充分做好林地的排水措施。由于土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桉树苗的生长状况,因此可根据桉树苗生长需要的养料配备营养土以适宜桉树生长,营养土要富含桉树生长所需的各种微量元素,保证后期桉树健康成长[4]。
3.2 苗木选择
结合当地种植环境和种植要求,确定苗木品种,选择具有抗病性品种、组培苗(轻基质苗)等丰产品种。苗木质量要达到以下4点要求:①苗高≥25cm,顶端优势明显;②苗干有較好的木质化,木质化程度≥70%;③有足够多的须根,形成明显的根团;④无折断、健壮、无病虫害。
3.3 林分密度(株行距)的确定
林分密度直接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合理适宜的林分密度和科学的株行距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林分产量和经营效益。鉴于桉树轮伐短、造林成活后补苗成活率低和山地作业施工难度大的客观实际,经营桉树丰产林不主张中途间伐,而且当年造林成活达95%的都不进行补苗。因此,新造林的密度与株行距的确定为:桉树丰产林的初植密度100~120株/亩,特殊情况可调整为80~130株/亩。在初植密度确定的情况下,株行距设置主要是兼顾桉树的光合作用。因此,株行距的设置必须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林分的光合作用强度,采取“宽行窄株”的原则。萌芽林的密度原则上参照第一代林的保存密度,一般每一伐桩保留一株。局部面积的伐桩萌芽数量不足90个/亩时可考虑一半伐桩保留一株,另一半保留两株,视实际情况而定[5]。
3.4 种植技术
3.4.1 整地
整地的方式主要有人工和机械两种,整地有助于改善土壤的理化特性,有效清除杂草,提升土壤的蓄水能力,但是也要注意整地的过程中尽量避免消灭过多的有益生物。在幼林阶段整地能够疏松土壤,促进幼苗根系生长。
3.4.2 挖坑
挖坑关系着最终栽培密度,因此在初次挖坑时,要密切注意坑间距,既要保障种植的密度又要保证桉树在生长的过程中有合理的通透性。挖坑是要做好水土流失的保护工作,以免破坏环境。
3.4.3 种植
种植一般选在春季,因为春季雨水充沛,温度适宜,有助于提高桉树的成活率。种植时尽量选择健壮优质的幼苗,种植前做好防虫、防病处理。过一段时间后,根据幼苗的成活率情况适当补栽。
3.5 田间管理
3.5.1 施肥
施肥要适量,在能满足桉树生长需求的情况下不要过多施肥,具体施肥时要根据桉树的大小和土壤情况适当调整。施基肥是为了对桉树苗提供营养,因此,应选择既含有一定量的氮磷钾又要含有有机质含量的生物有机肥。用定量器具提取有机肥,以定量杯施放,按由远至近的原则均衡施肥,均匀地施放在穴底。需要注意的是,幼苗期的桉树根系比较脆弱,要避免肥料直接接触幼苗根系,导致烧根。施完肥后先回1/3的表土,与肥料搅拌均匀;再回填剩下的土壤,回到穴内的土壤颗粒直径不能大于2cm,回土满穴并用脚踏实或用锄头压实,回土后的水平高度略高于地面5cm[6]。速生按树前3年需要的肥力较多,可在首次施肥后40d进行首次追肥,若前期施肥中含氮量较多,则可适当延后首次追肥时间。以后的追肥要依据桉树长势,尤其是树冠郁闭程度来决定追肥时机与追肥量。
3.5.2 除草
当杂草的覆盖率>30%以及草的平均高度>30cm时就要进行除草,以减少杂草对养分、水分、阳光和空间的竞争[7]。除草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选择以下其中的一种。除草作业方式一般情况有。
(1)人工开盘除草。主要用于幼林(杂草不太多的J隋况下)除草,要求以林木为中心范围挖出草和其他植被的根部,对苗木无损害。如果杂草的生长范围过大过多,则需进行全面除草或除草剂除草。
(2)除草剂除草。指将除草剂(如草苷麟)喷施到杂草灌正反两面从而达到除草目的的一种除草方法。是最有效的一种除草方式,其封闭杂草的时间长,因而可作为除草作业的首选。要求施喷均匀、杂草灌的死亡率>98%,对林木或苗木无损害。
(3)带垦除草。指带状松土除草根,此方法有利于减少杂草的生长、提高土壤的透气和保水性的一种除草方式。要求垦带深度≥15cm,带宽≥150cm,彻底清除带上杂草根[8]。此法成本太高一般不采用。
4 造林效益的提升策略
4.1 提高桉树造林社会效益宣传力度
要想提升桉树造林的社会效益,就应该不断加强按树造林的技术普及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和科普力度。激发民众在种植的过程中自觉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
倡导种植者用科学高效的方式开展造林工作,不能一味只顾经济效益,而是要在保障经济效益的前提下注重生态效益[9]。引导民众正确积极的看待桉树造林工作,争取得到民众的支持。不仅激发民众种植桉树的积极性,同时鼓励他们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和种植,提高桉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2 减轻桉树造林对生态环境负面影响
在桉树造林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循“适地适树”的基本原则,在林地选择、树种选择、整地技术和种植技术及后期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科学规划,在保障桉树正常种植和生长的基础上,尽最大的努力减少桉树种植对环境和土壤的破坏[10]。
对桉树造林全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和监督,维护种植地域的生态平衡。
4.3 改进种植技术,提升桉树造林的经济效益
通过科技测量,合理控制坑体数量,保持良好的种植密度,通过分析土壤成分,选择合适的肥料品种和施肥方式。通过科学的监控,及时跟进后期管理维护工作,提高预防病虫害,采用科学的种植和管理方式,不断提升桉树造林的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资源,有效协调交通、水文、气象等信息,为桉树的种植和收益提供良好的帮助。
5 结语
要想提高桉树的造林成效,必须综合考虑桉树的林地选择、苗木选择、株距确定、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等多个因素,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和种植,从而达到快速增产,提高最终产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钊.速生桉樹营造林技术与林业经济效益分析[J].绿色科技,2018(I):40~41.
[2]熊六明.桉树造林与造林效益的提升方式解读[J].农技服务,2017,34(6):84.
[3]莫江涛.速生桉树的营造林技术与效益分析[J].南方农业,2017,11(35):36~37.
[4]张世涛.解读提高桉树造林成活率的主要技术措施[J].农家参谋,2017(14):249.
[5]兰雄.桉树造林成活率的提升与具体技术分析[J].山西农经,2018,225(9):97~98.
[6]蒙严.速生桉树的营造林技术及成活率提升方式分析[J].绿色科技,2018(1):44~45.
[7]杨万书.桉树造林成效的提升及技术措施[J].农技服务,2017,34(21):47,55.
[8]黎书福.造林密度对桉树生长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J].乡村科技,2018(6):80~81.
[9]汤菊.提高桉树造林成活率的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8(14):163,172.
[10]黄波.桉树造林成效提升与技术措施分析[J].农家参谋,2018(21):91.
收稿日期:2019-09-18
作者简介:罗韦威(1982-),男,壮族,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分场森林资源管护,资源培育,安全生产,财务计划,基层行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