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影响及发展对策

2019-12-27邓永红

绿色科技 2019年21期
关键词:动态变化森林资源对策

邓永红

摘要:利用迪庆州、怒江州两次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对两州期森林资源数据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森林资源变化原因和森林资源变化对扶贫工作的影响,提出了两州林业发展对策。

关键词: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7-0159-04

1 研究区域简介

迪庆州、怒江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云贵高原与青藏高原连接地带,属横断山脉纵谷区,江河纵横,地势北高南低,山高、谷深、水急,最高海拔卡瓦格博峰6740m,最低海拔怒江河谷738m;辖香格里拉市、德钦县、维西县和沪水市、福贡县、贡山县、兰坪县7个县(市),共有58乡镇436个行政村,2016年末总人口95.4万人,其中迪庆州41万人、怒江州54.4万人;国土面积3.86万km2,山区面积占90%,耕地面积107.7万亩,其中水田19.18万亩、88.52万亩。迪庆州处于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腹地,平均海拔高达3280m,海拔绝对高差达5254m,高寒缺氧,但有亚洲大陆最纯净的淡水湖泊群,是“亚洲水塔”的重要区域,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种类多,誉为“动植物王国”和“天然高山花园”。怒江州处于怒江两岸高山峡谷区,地势起伏大,山多平地少,但确是泛北极植物区和古热带植物区交汇地带的中国喜马拉雅植物区,容纳了寒温性、暖热性等植物类型,成为地域性植物类型组合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是天然的植物基因库,境内河流密集,水资源总量955.91亿m3,占云南水资源总量的43%;并与缅甸接壤,边境线长450km,有1个国家级二类口岸(片马口岸)。

由于两州位于高原冷凉、高山峡谷地区,地理环境特殊、生产发展条件差,受历史因素影响经济发展起点低、社会发育程度不高,边境、民族、宗教、贫困交织叠加,既是中央明确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又是云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坚中之坚。

2 森林资源动态变化

本研究数据主要采用两州2006年和2016年两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为基础数据,分析其变化原因。

2.1 森林资源概况

两州2006年林地面积3108280.3hm2,2016年林地面积3181134.5hm2,增长面积为72854.2 hm2,增长率为2.3%。其中:怒江州林地增长面积为59571.9hm2,增长率为4.94%,其中:有林地增长面积为58968.1hm2,增长率为6.18%,疏林地减少面积为3923.3hm2,增长率为-54.53%,灌木林地减少面积为5958.8hm2,增长率为-2.76%,未成林造林地增长面积为8875.9hm2,增长率为172.59%,苗圃地减少面积为 20.8hm3,增长率为-61.90%,无立木林地增长面积为4417.1hm2,增长率为40.13%,宜林地减少面积为2787.8hm2,增长率为-22.11%,辅助生产林地增长面积为1.5hm2。迪庆州林地增长面积为1753.0hm2,增长率为0.08%,森林增长面积31736.6hm2,增长率为1.68%,其中:有林地增长面积为23986.8hm2,增长率为1.62%,疏林地减少面积为1544.5hm2,增长率为-20.91%,灌木林地增长面积为22880.8hm2,增長率为6.60%,未成林造林地减少面积为5850.0hm2,增长率为-28.20%,苗圃地减少面积为12.9hm2,增长率为-33.51%,无立木林地减少面积为1625.6hm2,增长率为-14.19%,宜林地减少面积为6096.4hm2,增长率为-36.42%,辅助生产林地减少面积为1.6hm2。详见表1。

2.2 森林资源变化特征

根据2006年和201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两州林地面积增加幅度大,特别是怒江州的林地面积增长了59571.9hm2,增长率达到4.94%,迪庆州林地增长面积为1753.0hm2,增长率为0.08%,森林增长面积31736.6hm2,增长率为1.68%。两州有林地面积增幅大,特别是怒江州,怒江州有林地增长面积为58968.1hm2,增长率为6.18%,迪庆州有林地增长面积为23986.8hm2,增长率为1.62%。两州疏林地面积大幅减少,特别是怒江州,怒江州疏林地减少面积为3923.3 hm2,减少率为54.53%,迪庆州有林地减少面积为1544.5hm2,减少率为20.91%。两州宜林地面积大幅减少,怒江州宜林地减少面积为2787.8hm2,减少率为22.11%,迪庆州宜林地减少面积为6096.4hm2,减少率为36.42%。两州新增未成林造林面积达到3025.9hm2,占未成林造林地面积的11.7%,其中怒江州新增造林面积达到8875.9hm2,现有的未成林造林地面积是十年前的2.73倍,而迪庆州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减少了5850.0hm2。两州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2006年迪庆州森林覆盖率为73.95%,怒江州森林覆盖率为72.9%,至2016年迪庆州森林覆盖率为75.03%,怒江州森林覆盖率为75.31%,分别增长了1.08%和2.41%。

3 森林资源变化分析

3.1 林地面积增加

两州林地面积合计由3089836.0hm2增加至3181134.5hm2,净增长了91308.5hm2,林地的增长原因是有林地破坏得到控制和原非林业用地转换为林地。10年间,两州均实施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轮退耕还林工程、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低效林改造工程、退化防护林改造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国家公园建设工程等共计10余项林业建设工程,这些林业工程不但保证了10年来两州林地面积的减少达到最小,特别是退耕还林工程,大幅将偏远、零星、坡度大、交通条件差、产量不高的耕地直接通过补偿的方式转化成了林地,大幅提升了林地面积。

3.2 有林地面积增幅大

林地中由其他林地转化为有林地,同样得益于林业工程建设的实施,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生态公益林建设工程、农村能源建设工程,前两项工程有效地通过补偿保护了自然环境和资源,使得多年难以成林的宜林荒山、疏林地通过林业工程中的营造林、封山育林单项得以休养生息,晋升成为有林地,而农村能源建设工程的实施又大幅降低了农户对生产生活用柴的需求,使得大量以前难以达到有林地的“柴山”得以恢复而晋级成了有林地。

3.3 疏林地面积大幅减少

在林地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当地群众对薪材的需求降低,两州大多数的疏林地通过天然更新或者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提升郁闭度等级达到有林地的,10年来,两州有5467.8hm2疏林地變成了有林地,占疏林地总面积的37.5%。

3.4 宜林地面积大幅减少

两州10年内宜林地面积合计减少了8884.2hm2,占两州宜林地面积的30.3%,宜林地的大幅减少得益于每年度人工造林的实施,虽然两州宜林地面积10年间只减少了不到1/3,目前仍有20464.7hm2,但现存的宜林地大部分都处于一些陡峭地块和河谷深切割的地域,造林成本及成活率很难控制,所以10年间两州的宜林地的减少含金量很高,且未来要继续减少宜林地面积的难度会越来越大。

3.5 未成林造林地面积一增一减

迪庆州未成林造林地面积减少了5850.0h2,数据说明迪庆州的造林成效非常好,10年之间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已如期地晋升达到了有林地标准;怒江州2006年未成林造林地面积仅为5142.9hm2,而至 2016年,新增未成林造林面积是10年前的2.73倍,说明怒江州10年间的人工造林面积不低于8875.9h2。人工造林是提高森林资源总量的一个重要手段及办法,两州实施的绝大多数林业工程项目均实施的人工造林,通过在艰苦造林地区、困难立地条件下实施林业工程项目,使两州的未成林造林地有了正向显著变化。

3.6 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商

森林覆盖率的计算是由地区森林面积(有林地和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面积)除以地区国土总面积而得。由于两州10年来国土面积的变化很微小,因此两州森林覆盖率的提高,就是森林面积的提高,说明自2006年以来,两州通过各种林业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但保护好了已有的林地,还增加了林地面积,同时提升了森林面积。

3.7 林业地类等级提升

通过分析两州林业用地地类等级来看,林地的地类等级总体的往上提升了,地类等级的总体前移的意味着两州的森林质量和生态功能整体提升,因此两州所有地类等级总体往上提升的意义和价值远比森林覆盖率的提高更大,而且对于整体提升两州的生态效益上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4 森林资源变化的影响

研究地区森林资源的保护与林业的发展不但没有制约当地的经济发展,反而通过林业项目的实施和当地广大林农的积极参与,提升了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增加了当地群众的收入。

(1)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有效地提高了当地群众的收入。两州通过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随着生态补偿这项惠民政策逐步深入人心、惠及林权权利人,既解决了长期困扰的公益林管护经费短缺问题,同时又让广大公益林所有者和经营者得到了一定的补偿,调动了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爱林护林的积极性,为公益林保护管理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两州纳入补偿的公益林总面积243.55万hm2,其中国家级公益林203.58万hm2,省级公益林39.97万hm2,每年补偿资金达5.48亿元,涉及惠农人数为14.6万户60万人。

(2)森林资源管护力度、方式、强度、效果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管护力量的加强,管护方式的优化,尤其是集体林林区,从“村提留、乡统筹”落实管护经费向公共财政补助专项管护经费转变,从兼职管护、附带专职管护向专人管护、专业队伍为主的管护转变,从季节性、一般性管护向常年性的责任区管护转变,两个州实现了与当前农村“统分结合”经营体制相适应的路子,滥伐滥采、毁林开荒、违法征占林地等违法行为大幅减少。增加9388个护林员管护岗位,大幅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使农村群众有事可做,有钱可领,护林员每年每人收入约12000元,也为脱贫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贫困地区脱贫的一个有效手段。

(3)实施林业重点工程绿化山川,造福人民。天然林保护工程以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环境恶化,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对天然林的重新分类和区划,调整森林资源经营方向,促进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培育和发展为措施,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满足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对林产品的需求为根本目的。对划入生态公益林的森林实行严格管护,坚决停止采伐,对划入一般生态公益林的森林,大幅度调减森林采伐量;加大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大力开展营造林建设;加强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调整和优化林区经济结构;以改革为动力,用新思路、新办法,广辟就业门路,妥善分流安置富余人员,解决职工的生活问题,进一步发挥森林的生态屏障作用,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动态变化森林资源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可持续发展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分析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侦查阶段“证据材料的动态变化”监督与控制研究
广西木材产量动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