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奉阴违”的帕金森病患者
2019-12-27仇一青胡小吾
仇一青 胡小吾
医生手记
一天上午,在帕金森病门诊,一位熟悉的“老面孔”又来了,他就是午近七句的张大伯。只是这次张大伯看上去与以往大不一样,由老伴陪同,步履艰难,面无表情,情绪低落,驼背,四肢不自主抖动,声音低沉,自诉“洗澡、穿农都要老伴帮忙了”。看到他这样,我们也感到有点吃惊。他老伴说:“不瞒你讲,因为担心太早吃药,病情会越吃越重,每次门诊医生开的药,我都不让他吃。”
张大伯现年68岁。2年前,他第一次来到门诊室,看上去还是挺精神的,只是诉说近2~3个月不明原因出现右下肢行走拖曳,便秘、噩梦也有半年了。检查发现,他动作此较慢,右下肢僵硬,并有轻檄抖动。头部磁共振检查发现:双例基底节区腔隙灶。我们诊断为帕金森病早期,给他开了盐酸普拉克索处方,嘱其门诊随访、复查。随后几次的门诊,我们也—直嘱其按时服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竟从未服用!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人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及心理治疗。其中,以药物治疗为首选,且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手术是药物治疗的有效补充,但目前所有治疗方法都无法根治。一些患者认为,太早吃药会使病情加速发展,不到万不得已不要吃药。真的是这样的吗?答案是否定的。
过去,确实有这样的治疗观念:为了避免药物所致运动障碍并发症的提前出现,确诊后并不立即治疗,而是等到病情影响到生活质量,造成行动不便后才开始用药。目前认为运动障碍并发症的发生不仅与长期应用左旋多巴制剂有关,还与用药总量、发病年龄、病程密切相关。用药剂量越大、用药时间越长、发病年龄越轻、病程越长,越易出现运动障碍并发症。但目前最新研究认为,只要每天服用左旋多巴总剂量不超过400毫克,就不会使药物引起的运动障碍并发症提早出现。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应尽早启动,以提高运动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如果等到症状很严重再吃药,效果有限。
早中期:治疗效果较好
研究证实,在帕金森病早、中期,药物治疗效果较好;如果等病情发展到晚期再治疗,效果就不佳了。有个患者讲得好,有好的新鲜苹果,若你放着舍不得吃,等啊等,等到苹果烂了再吃,显然吃不到新鲜苹果的味道。目前,也有理论认为:帕金森病早期进展较晚期快,是因为早期存在有害的代償机制,尽早开始药物治疗可能阻断其有害代偿,延缓病情的发展。因此,目前的主流观点是:一旦早期诊断,即应尽早开始治疗,抓住治疗时机,这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成败起关键作用。
药物治疗原则:从小剂量开始
需要强调的是,早治疗并不是一开始就服复方左旋多巴,更不是过量服用。早期治疗分非药物和药物治疗。前者包括认识和了解疾病,补充营养,加强锻炼,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得到社会及家庭的理解、关心和支持。早期药物治疗一般使用单一药物,也可以小剂量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力求达到疗效较好、维持时间较长而运动障碍并发症发生率最低的治疗目的。
·60岁以前发病的患者,一般可先服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如普拉克索、吡贝地尔和罗匹尼罗)或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如司来吉兰和雷沙吉兰)。应用上述药物可以推迟左旋多巴的应用时间。
·60岁以后发病的患者,可首选复方左旋多巴,宜从小剂量开始,坚持“剂量滴定”原则,逐渐缓慢加量,力求实现“尽可能以小剂量达到满意临床效果”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