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别停留在过去
2019-12-27刘明矾周丽
刘明矾 周丽
身边故事
李女士今年六十多岁,性格内向,不爱说话,老伴去世后—直住在儿子家。在生活方面,李女士习惯了自己做家务;儿子、儿媳喜欢借助“外力”,扫地用扫地机器人,洗衣服用洗衣机,没有李女士身上那股自己动手,勤俭特家的精神。吃饭时,李女士常常为孙子的“坏习惯”苦恼,此如,孙子经常把筷子插在碗中间,李女士认为这“很不吉利”,可孙子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很多“新科技”也让李女士“一头雾水”。有一次打扫卫生,李女士发现一副“坏”耳机,耳机线没了,就扔了,后来,孙子说那是他的无线蓝牙耳机,花上千元买来的……李女士对此感觉无助又无奈。
李女士平素身体不太好,经常腰酸背痛,脾气也越来越差,不太愿意说话。儿孙们经常对李女士说,要学会与时俱进,可李女士总觉得新的没有旧的好,—直留恋过去,时不时地因怀旧而唉声叹气。
分析点评
李女士拘泥干过时的看法或做法而不愿改变,导致自己无法融入新生活,这是一种过分守旧的心理,在老年人身上十分普遍。如今,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果老年人思想上过分守旧,就会无法适应新时代的生活,这也是老年人心理健康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当然,人到老年,有点守旧是难免的;但如果过分守旧,就会让自己一直停留在过去,很容易与下一代在价值观、人生观上产生分歧,形成思想上的代沟,产生人际矛盾与心理不适。
李女士是个性格内向、沉静的人,不爱与人交往。当身体状况不好时,原有性格方面的不足更为明显。随着年龄增大,她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下降,愈加拘泥干过去的观念,在价值观上与子女产生了冲突,阻碍了他们的和谐相处。李女士感觉儿孙不理解自己,干是越来越感到孤单、失落。
过分守旧的三个原因
1.生理原因
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功能退化,记忆力变差,其他认知能力也慢慢变差。年老体衰,老年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不可避免地下降,更拘泥于过去,不太愿意尝试做出改变。
2.心理因素
性格较为内向、敏感,喜欢安静、不爱交往者,多年形成的人格容易导致行为固执、刻板。另外,人到老年,阅历和习惯累积到一定程度,不愿意轻易改变,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思想上容易过分守旧。
3.负性事件
老年期是负性生活事件的多发阶段:衰老、疾病渐生、社会角色与地位改变、社会交往减少、丧偶、子女离家、好友病故……在负性生活事件冲击下,老年人消极情绪体验频繁发生。负性生活事件会增强老年人的心理防御,加剧过分守旧的心理。
克服守旧的五个诀窍
1.运动娱乐,促进思维
老年人退休后空闲时间多,应多参加文体娱乐活动,以增强体质、促进思维敏捷度。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等选择合适的项目,如太极拳、太极剑、游泳、广场舞、下象棋等。身体健康、思维活跃,有利于适应新事物,克服过分守旧的心理。
2.调整心态,改变认知
老年人容易沉迷于过去,认为新的没有旧的好,这时候需要调整心态。既要把过去的经验当作一笔财富,也要随着时代发展适当更新自己的想法。平时可以多看新闻,了解社会的发展,促进观念变化。
3.学会沟通,消除代沟
沟通的前提是尊重和理解,切忌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他人身上。产生分歧时,要懂得站在他人立场上换位思考。增强沟通,不仅要说,更要做,可多与子女一起参加娱乐活动,比如一起看最新的电影、听时尚音樂等,以增进几代人之间的情感,缩小代沟。
4.大胆尝试,主动适应
克服过分守旧心理,大胆尝试必不可少。很多老人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但是当尝试使用视频电话功能看见远在他乡的孙子时,那种欣喜会冲淡学习新事物的不适感。慢慢地,老年人也会爱上高科技带来的便利,逐步融入“新社会”。
5.能力下降,需要理解
老年人学习新事物的能力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故年轻人需要多给予鼓励和支持。尤其是对高科技一窍不通的老年人,需要年轻人耐心指导。当老人与年轻人出现价值观的冲突时,年轻人应以理解为主,不要一味强求老人改变。年轻人的理解和支持可以让老人得到安全感,放下防御,更好地克服过分守旧心理,适应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