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儒家思想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有益启示
2019-12-27葛厚伟
葛厚伟
【摘要】传统儒家思想富含了“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仁明爱物”的厚生思想以及“以时禁发”的节度思想等大量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有益思考,这些都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想素材。生态文明建设可主动汲取儒家传统思想的智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关键词】儒家思想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 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传统儒家思想中富含“天人合一”“仁明爱物”“以时禁发”的经典生态伦理思想
“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在传统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主要体现为“和谐”这一关键词,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中:一是认为自然环境和人是同宗同源的,均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地合气,物偶自生”,“天”和“地”才是孕育大千世界的本体,人的生存必然要依赖于“天”和“地”,人类的智能进化并不能改变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人类要想获得长久的发展就需理性看待人类社会的地位,起于自然,发于自然。二是自然环境与人类必须要坚持和谐共生。传统儒家思想认为“天”“地”“人”构成了生命循环的基本系统,因此,“天道”与“人道”要归于统一,实现人事与自然的和谐。《中庸》中谈到“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深刻表达出了儒家思想对于和谐共生的推崇。三是强调发展需要遵循客观规律,而不能肆意妄为。《论语》中记载“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由此可见“天人合一”就是告诫我们要保持对“天命”的敬畏之心,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
“仁明爱物”的厚生思想。在传统儒家思想中“仁爱”是一个最为耀眼的词语,体现了儒者的“大同”理想,但传统儒家思想中的“仁爱”并非是只讲究清正廉明的社会仁爱,更体现在对万事万物的广义“仁爱”上。在儒家思想当中,“生生”是自然演变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式,只有遵循基本规律,宇宙万物方能实现生生不息,走向恒生。因此,生德乃诸善德之首,仁爱必须要突破人类的生命形态束缚,实现对万事万物的仁爱。孔子在《礼记》中谈到“断一木,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孔子将对万事万物的情感上升到了与人一致的情感境遇当中,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爱万物的厚生思想。孟子则对孔子的“仁爱”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拓展,倡导人们对一切都要怀有“不忍之心”,君王施行仁政,不仅要对百姓给予深切的关怀,还需要惠泽万物,做到“足以及禽兽”。儒家传统思想中的厚生思想,其本质是号召人类要重视生命、重视自然,并主动承担起保护一切生命与自然生态环境的职责,这与现代生态文明思想不谋而合。
“以时禁发”的节度思想。儒家的节用思想倡导取物有时、用物有度,反对奢靡的生活,这与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内涵具有一致性。一方面,传统儒家思想认为人生而应当懂得节制,而不是一味的铺张浪费,孔子认为“惠而不贵”应为君子“五美之首”,他要求统治者切不可放纵自己的欲望,君主可以广施恩惠,但绝不能造成资源浪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生产力极度不发达,物质资源总量有限,倡导节俭的生活方式对于改善民生,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都大有裨益。现如今,我国正面临着自然资源逐渐枯竭的环境态势,倡导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是应对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以时禁發”也充分彰显了儒家思想对自然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知,这与当前所实行的“休渔”“休牧”等生态治理理念基本一致。“取之有时,用之有节,则物蓄多”,这说明儒家思想对于自然资源储备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性已经有了深刻的认知,在充分考量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同时,也兼顾了人类改善自身生活条件的现实需求。
生态文明建设可主动汲取儒家传统思想的智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升起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树立起和谐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敬畏自然是儒家生态思想的核心,在科技时代尤其需要坚守对自然的敬畏方能为人类的发展创造一个更加安全稳定的新环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能够极大推动社会的发展,但科学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若不能科学合理的开发、使用科技必然会导致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到自然的反作用。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一个合适的空间,人类社会的发展则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主观能动的力量。因此,人类社会发展必须要尊重自然环境的主体地位,按照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来改造自然,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切不可为了短期利益而盲目对自然进行改造。另外,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着一定的“神化”色彩,自然与生命的演化、环境的变迁虽然遵循着基本的科学规律,但以目前人类社会的科技水平依然无法从最深层次“一窥究竟”,人对自然环境的主观能动改造依然停留在“感性”阶段。在这样的环境下,升起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心是人类社会发展最理性的选择,能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坚实的基础。
遵循自然环境发展客观规律,保护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演化遵循特定的规律,人对自然环境的能动改造必须要因势利导,遵循客观规律方能在合适的范围内取用自如。遵循自然环境发展的客观规律就是要以自然生态环境的科学规律为依据,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戕害自然生态环境,确保自然环境的发展能够各随其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的“应时”生产其本质就是要求人类要顺应自然,只有遵循自然节令、气候的变化规律才能获得丰收,若逆“天道”而行则必然会颗粒无收。如今,科技的发展增强了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的耐受性,社会生产方式也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但自然环境所依存的客观规律并没有发生变化,人类的力量在自然面前依然是渺小的,科技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要以自然环境的客观规律为切入点。而且,人作为一种高等级的智慧生物能够有意识地推进社会生产的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例如,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有效降低了燃油车的占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改善了大气环境质量。
重塑勤俭节约的生产与生活方式,走资源节约型发展道路。为了生存,我们不得不从自然环境中索取必要的物质,但自然资源储量的有限性要求我们必须要避免对自然资源的盲目、过度索取,在合理的限度之内获得必要的发展资源。然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地方逐渐形成了高能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在体制惯性的影响下,短期内无法彻底转变以自然资源消耗换取经济快速发展的基本现状,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一直居高不下。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保政策的逐步紧缩,生态环保标准也逐步提升,一些高能耗产业逐渐走上了关停、转型发展的道路,集约型发展模式已经初步成型。在未来,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降低能源消耗量。在丰裕的物质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也催生了物质主义、消费主义等非理性的生活观,从而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针对此种情况,应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唤醒儒家文化勤俭节约等优良传统的时代生命力,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措施落实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者为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
【注:本文系安徽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项目“基于语料库的《尚书》译者风格研究”(项目编号:SK2018A0413)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周广友:《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意蕴》,《人民论坛》,2017年第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