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传承发展探究
2019-12-27刘芳艺
摘 要:音乐作为情感、文化表达的有效载体,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过程中,可对音乐内涵进行深刻解读,以形成思想层面的正确引导。民族音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为进一步发挥出文化价值、传承价值,音乐课程体系应起到宣扬、传播作用,以构建规范化的教学环境。基于此,本文对音乐文化内涵及民族音乐的价值进行论述,指出目前民族音乐传承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多元文化;高校;音乐教育;民族音乐;传承
0 引言
多元文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尤其是在信息化的发展下,依托于网络平台,令文化呈现出交融现象,然后经由人们主观意识的加工,逐步转化为一种现实型文化缩影。多元文化起源于美国,在多元民族的意识观念影响下,部分意识呈现出独立特征,进而为多元文化的形成搭建平台。从音乐角度来看,经过多元文化理念的渗透,极大地拓宽了音乐课程的教学路径,尤其是在民族音乐的定向传播下,更是赋予了传统音乐教育形式新的定义。鉴于多元文化为音乐教育、民族音乐教育等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为培养音乐人才的高校来讲,应制定出相应的方案,以满足音乐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1 音乐文化内涵及民族音乐的价值论述
1.1 音乐文化内涵
音乐文化的渗透载体以音乐课程教育为主,在正确的教育体系下,学生可接收到正确的音乐知识,以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拓宽学生的视野。从高校教育角度来看,独立的音乐课程教育只能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导,单纯的知识点讲解无法让学生领略到文化层次的内容。而通过音乐文化的教导,可让学生逐步认可音乐课程体系,依托于音乐课程中蕴含的文化知识实现价值化教育,以形成精神层面的教导。音乐文化作为课程教育的前身,可为学生建立正确的思维导向,使学生通过课程教育知识满足潜意识中对文化的探索。在当前音乐多元文化的发展下,此类潜意识行为无疑是学生主观能动性发展的根基所在。
1.2 民族音乐价值
民族音乐是传统文化的一种代表形式,在音乐课程教学体系中,民族音乐文化的导入可为课程提供新的教育方向,在实际教学中应用时,可发挥一定的教学价值。
第一,文化价值。民族音乐历经岁月的变迁,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价值,其作为文化传播载体,可从多维度对文化知识进行渗透,如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可学习音乐中蕴含的文化信息,通过音乐课程解读不同地域的音乐文化,当文化认知节点与学生的学习节点相符合时,将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为文化传播提供有效载体。
第二,情感价值。民族音乐在创作过程中,汇聚了人们的情感意识,也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客观层面来讲,民族音乐可代表一种艺术形式,在正确的课程教导下,学生可对知识进行充分认知,以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实现职业素养层面的培训。学生通过对民族音乐的学习,可将音乐中代表的情感意识与自身的生活和学习等相结合,在代入感的应用下,可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等,在音乐学习与创作过程中,可迸发出更多的灵感。
第三,理念价值。在当代多元文化的冲击下,部分音乐课程教学偏重于欧美文化,而在长期意识思维的导向作用下,音乐教学将呈现出民族边缘化特性,此种形式不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与发扬。开展民族音乐教学工作,可唤醒学生的文化意识,让学生熟知历史传统文化,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理念、价值观等,使民族文化立足于多元文化之上得以拓展。
2 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传承存在的问题
2.1 教师专业素养不足
民族音乐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专业性较强,但多数高校音乐教师只是对某一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认知深度,而针对民族音乐,专业技能不足。部分教师的音乐造诣多以现代音乐为主,在开展民族音乐教学时,无法对学生作出民族文化的深度指导,教师本身专业技能不足,学生在提出相应的问题时,就无法将知识作出立体化解读。此外,在大部分课程教学体系中,教师并未对民族音乐有足够的重视,认为其与现代音乐理论存在一定的偏差,在主观意识的引导下,忽略了民族音乐的实际地位,进而导致在课程教学规划中没有足够的时间开展此类课程。
2.2 学生学习兴趣度不高
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当代大学生的音乐取向以快节奏、快旋律等为主,而从民族音乐传播角度来讲,其无法与学生的生活体系精准契合,且大部分学生在步入高校以前,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视野不够开阔,在步入大学校园后才逐步接触文化知识。学生对民族文化不够了解的情况下,仅凭教师的理论解读,无法让学生领会文化层面的知识,在现代音乐文化的对比下,将可能降低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2.3 教材匹配度不足
从教材方面来讲,由于民族文化涉及的内容较多,教材受到课时、版面的限制,无法将更多的知识进行整合,进而导致教材内容过于单一,教师在教导时,无法依据教材内容进行拓展讲解,而在陈述化、机械化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只能是浅层次的。
3 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传承发展路径
3.1 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民族音乐与历史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为进一步体现出民族音乐中蕴含的文化精髓,应从课堂教学本质出发,对原有的课程教学体系进行优化改革,以保证民族音乐文化可与教学体系形成深度融合。学生通过学习课程内容,在音乐氛围的熏陶下,内心深处将接受相关音乐知识,同时注入文化理念也将使学生对自身作出正确的定位,以制定正确的学习计划。从民族音乐的特性来讲,课程教学知识的逐步渗透,可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将现代音乐与民族音乐相结合,可构建对比性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不同知识层面的解读,深入挖掘民族音乐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进而拓宽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播路径。
3.2 开展民族音乐活动
在音乐教学中开展民族音乐活动,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比传统单一化的教学模式,依托于活动课程,可使学生更快地融入课堂氛围中。例如,在课堂中引进多媒体技术,利用音频、视频的形式制作民族音乐,通过相应的景象展示,向学生传达一种文化理念,并将音乐中含有的情感表达形式寄托于学生的思想感情体系中,让学生的认知体系与文化内涵形成深度交融。此外,教师应充分挖掘民族音乐中蕴含的文化内容,并通过肢体语言、行为语言等展示文化内容。通过此种文化知识的立体化呈现,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教师可组建团体型活动,如讲解土家族的摆手舞时,教师可最大限度地还原音乐场景、文化场景等,以保证民族音乐中蕴含的情感得到精准释放,以与学生内心发展模式相契合,加深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喜爱之情。
3.3 加大教材更新力度
教材作为课程教导的基础,尽管在网络平台的支持下可实现教育资源整合,但书本教材仍是课堂教育的主体,在教学大纲的规划下,对教育方向作出正确引导。此种情况下,网络教育资源处于辅助地位。为加大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力度,应对教材内容进行更新与修正,并充分结合现代元素,增强民族音乐的时代特性。此外,民族音乐板块的划定,应具备一定的地域特色,并依据演奏形式进行细分,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精准地掌握音乐技能。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时,应以教材内容为框架,将网络教育资源逐层融合到主体教育框架内,在多元化知识的辅助下,学生可对民族音乐中的文化特性作出纵向解读,以推动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4 结语
民族音乐文化的弘扬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历史观念等,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从高校音乐教育体系来讲,依托于课程教学体系建构、教材及时更新、民族音乐活动组建等,可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教学体系,确保民族音乐知识的正确灌输,以与当前多元文化发展趋势相契合。
参考文献:
[1] 黄细英.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音乐教育中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J].中國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2019(08):185-186.
[2] 万蕾琪.山西民族民间文化背景下高校音乐教育的传承与发展[J].黄河之声,2019(01):115.
[3] 潘冠泽.多元文化背景下民族音乐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传承发展[J].当代音乐,2018(08):38-39.
作者简介:刘芳艺(1974—),女,贵州贵阳人,本科,副教授,从事音乐教育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