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论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提升

2019-12-27孟祥栋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19年11期
关键词:组织力党支部

孟祥栋

[摘要]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学生组织中的最高形式,其战斗堡垒作用不仅体现在教育管理党员,还体现在服务其他同学,指导其他学生组织中。党支部功能发挥主要体现在组织力强弱,组织力是党支部的核心能力。提高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既要从政治建设的要求出发,又要考虑到学生主体的需求,构建新时代组织建设的新路径新载体和学生组织新形态新格局。

[关键词] 学生组织;党支部;组织力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 (2019) 11-0057-04

高等教育的使命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既取决于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学科建设的层次、专业设置的科学性、教学水平和生源质量等要素,学生组织尤其是党支部的运行状况及其功能发挥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组织是同辈群体自我教育、自我成长、自我发展、自我服务的重要平台。学生组织既有因兴趣自发组织的社团、协会、老乡会;也有党委直接领导或指导下成立的党支部、团支部、行政班级。党章规定,党支部是党的基础组织,担负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党支部是最有战斗力的组织,其功能发挥覆盖的群体不仅是党员,也包括群众;不仅是教育宣传,也要服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强弱是能否充分发挥上述功能,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

一、组织力对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的关键作用

组织力是一种合力,是组织内各个方面有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整体力,是设计组织结构和配备组织资源的能力,是组织结构力和组织文化力的综合体现。[1]对于一个集体而言,组织力是建立一种能使人们为实现集体目标履行职责的组织结构能力。缺少这种结构能力,组织的形态将不复存在,组织的功能、使命和目标也就无从谈起。[2]对于一个基层党支部来说,组织力也是关键性的因素。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这是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新定位新要求,为做好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指明了方向。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体现在资源整合能力、思想引领能力、动员学生群体的能力和协调各类学生组织为同学成长提供全方位帮助的能力上,这种成长需求满足既是针对党支部成员的,又辐射到全体学生。

(一)组织力是支部内部建设的关键。支部作为党员的共同体,先进青年根据党章加入组织并履行责任和义务。组织力既体现在党章赋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上,又体现在支部内部主动构建的凝聚力上。支部内部分为支委和支部全体党员两个圈层,支部书记没有良好的组织力,就无法领导支委和支部全体学生党员开展工作。支委作为班子群体,缺少强大的组织力,就无法打造团结、战斗的党支部。组织力还体现在个体成员的认同,缺少对支部的认同,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就会流于形式,党员的内心也无法形成向心力。

(二)组织力是支部发挥辐射功能的关键。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党支部要发挥辐射功能,要能够组织群众和宣传群众。党支部必须要有强大的组织力,才能最广泛地动员普通同学,参与到党的各项事业中来,参与到学校党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党支部必须有强大的组织力,才能做好各类主題教育和思想教育工作,把宣传工作深入、细致地做到每一名学生党员和群众的心坎上。

(三)组织力是支部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的关键。支部功能的发挥,既依赖于自身的号召力,也可以通过指导、协调团支部、行政班级来推进。以党建带团建,就要求党支部对同级团支部,尤其是基于同一个年级、专业成立的团支部发挥统筹指导功能,协同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完成党团两个层面的政治引领。同时,党支部还对同一年级的行政班级、学生会具有协调功能,引领群众组织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服务、服从学校建设的大局。

(四)组织力是支部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关键。全国教育大会提出,高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员是人才培养的标杆,党支部是人才培养的桥头堡。把党组织建立在最活跃的细胞上,基于科研团队、生活园区、竞赛团队的党支部越来越多,党支部在拔尖人才培养中,既可以满足学生政治信仰、理想追寻、领导力培养方面的需求,也可以为同学提供科技创新、学术发展的平台。组织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成效。

总的来看,学生党支部作为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具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对人才培养工作的领导这一政治功能,同时又具有联系学生、服务学生、引导学生、满足学生多方面成长需求的作用;也是所有学生组织中最有战斗力、最有思想性、最有组织性和纪律性的组织。加强学生党组织建设,尤其是组织力提升,是“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创新体制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能力”[3]的重要方面。

二、目前高校学生党支部存在的组织力弱化表现及其原因

(一)资源供给不平衡不充分导致组织力提升为无源之水。充沛的资源是满足学生政治信仰需求,从而树立党支部和党员标杆作用的关键。基层支部组织生活主题内容总量上不少,但是学生党支部学深悟透的能力不足,因此上级精神学习多是“描葫芦画瓢”或者是原文传达,组织生活上学习的和学生通过自媒体学到的差异度不大。从形式角度来看,部分党支部结合学生特点进行主题转化的能力不够,创新性的主题生活不多,多是参观、选读和座谈,高挑战性高参与度的学习不够,学术味道淡,很少有结合党的最新理论和精神进行深度思考、深度研究和深度阐释的。上述情况导致学生政治信仰方面的需求有时候要依靠个体寻找材料,资源优势的缺失导致党支部对普通党员和同学的“需求性”弱化,进而削弱了组织力。

(二)思想引领力弱化导致组织力发挥为无根之木。一个组织的思想引领既包括对组织内部成员的凝聚,也包括组织对外在公共空间的张力。基层学生党支部对支部成员的引领,主要依靠支委尤其是支部书记的理论修养和政治素养,以及对党中央精神转化为“三会一课”内容的能力。基层学生党支部的支部书记基本为高年级学生党员或者是辅导员,理论功底不均衡,党的知识储备不足。党建带团建主要是思想上带动,但是目前在组织体系设计上,团支部与行政班级在人员覆盖上融合,与党支部缺少固化的交流纽带。学生党支部的思想建设多数局限于支部成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在大学生尤其是普通学生看来,无法感受到学生党支部思想引领方面的旗帜作用。

(三)聚合力不强导致组织力提升为无米之炊。聚合力是把一部分人团结在一起共同推进某一项事业的能力。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但是由于低年级党员过少,目前高校基本是一二年级联合成立一个党支部,支部成员是二年级学生;三年级时年级组建党支部、四年级时班级组建党支部。低年级党支部过于庞大,尤其是跨年级组建,成员内部关系相对陌生;高年级党支部尽管是同班同学,但是又面临学生实习和考研,专业课基本结束,党支部成员聚合的场合基本只有组织生活,党支部的凝聚力又碰到现实的时空困境。聚合力不够,导致学生依靠党支部实现人际交往、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得不到充分的满足。

(四)动员能力不足导致组织力发挥是纸上谈兵。一个组织的动员能力的强弱既取决于组织体系构建的完备程度,也在于组织及其负责人的号召力。学生党支部的动员对象主要体现在三个圈层,内圈是支部成员,中圈是入党积极分子,外圈是所在班级的全体学生。在内圈与中圈的动员上,近年已经有“正式党员不如预备党员积极,预备党员不如积极分子积极”现象,这也说明内圈成员参加组织生活多是由于身份限定,自主性和能动性不够。由于支部多是跨班级,甚至是跨年级的,各类事关学生学业、奖学金、帮困、志愿者等实用信息,大多通过行政班级来传递,党支部的直接动员力基本局限在支部成员内部,外围辐射不够。动员能力不足使得学生依靠党组织参与大型活动,身心全面发展的需求得不到及时的满足。

(五)协同机制不健全导致组织力拓展无法施展。学生党支部在满足本组织成员的价值追求外,还具有指导、带领其他学生组织开展各类活动的功能。在组织架构上,党支部与团支部、学生会没有隶属或递进关系。在上级归属上,党支部归学院党委直接领导,团支部归团委领导,学生会归党委领导,但是在团委指导下开展工作。在学生干部的配备与选拔上,学生党支部书记与学生会主席交叉任职或者先后任职的情况很少。在上述几种背景情况下,学生党支部指导其他学生组织的制度安排和人员安排都缺少机制,对其他组织的领导只能体现在间接影响上,从而制约了学生组织“同心圆”工作模式的构建,导致整体的学生组织缺少规划性、统一性,进而削弱了学生组织在全体学生中的动员力和号召力、凝聚力。

三、进一步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培训,把学生党支部建设成为最有思想高度和理论深度的学生组织,让信仰成为组织力建设的精神内核,引领学生。学校党委和二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学生党支部建设,要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角度来抓支部建设。要把支部建设作为学生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给予相应的经费、场地支持,党委要手把手教学生支部书记如何开展“三会一课”工作。要着力打造党支部的政治性和思想性底色,使每一名党员都是宣传员,每一个支部都是理论制高点。要给学生党支部进行思想宣传提供平台和项目,充分发挥其政治引领功能,要把学生党支部建设成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心灵家园。

(二)有效区分,基于学生需求定制学生组织活动的内容供给,让思想成为组织力建设文化内核,哺育学生。高校党委要注重顶层设计,从学生全面成长的需求出发,对党支部、学生会、团支部、班级的活动内容策划进行设计,面对同一个群体对象,不同的组织提供有差异度和梯度的内容供给。在学生党支部的内容供给上,既要避免过度“成人化”——三会一课跟着教工党支部走;也要避免过度“世俗化”——组织生活就是素质拓展包饺子看望老人,与一般学生组织的活动无异。二级学院党委要在学校党委的统筹领导下,指导党支部既设计学习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又结合大學生成长需求提供更为多元、更有深度的活动内容,提高支部活动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把支部建设成为大学生的精神源泉。

(三)配强班子,把党员作为学生骨干中的骨干来培养,让队伍成为组织力建设的关键因素,培育学生。党支部书记是支部带头人,全面发展是基本要求。支部书记必须是学生领袖,具有学生会主席、重要社团负责人或者班长方面的履历。支委成员不仅要具有配合支部书记工作的素质,也要具有独当一面开展组织宣传工作的能力。成为支委应该是大学生担任学生干部的最高阶。在高校选聘辅导员等思政工作人员中,要着重考察其在党内的工作经验。党校要为党员开设提升领导力方面的专题培训,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今日的普通党员,就是明日社会建设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高校要把党员的组织力培养作为重要一环。

(四)搭建平台,千方百计提高学生党支部的动员力和号召力,让平台成为组织力建设的关键环节,服务学生。党有号召,团有行动,基层有响应,群众有呼声,要形成一体化的平台设计。党支部的“三会一课”可以适度开放,让更多的团员青年和积极分子近距离接触党员,明晰差距,追求发展。党支部要走出来、站起来,站在高位组织策划时事政策方面的论坛,面向广大青年解读党和中央的要求。党支部要在马克思主义经典阅读方面起到带头作用,在“以文化人”工作中起到推动作用。高校党支部还要策划多种多样的活动,把青年学生从网络拉出来,从宿舍中叫出来,参与更多的面对面交流活动,投入到高校不同种类与层次的活动中,参与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既提高大学生对国家和社会的认同,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五)完善机制,学生党支部具有组织其他学生团体的功能,让协同成为组织力建设的新路径,统领学生。在班团组织和党支部的建构上,要形成党支部对团支部直接进行指导的机制。在学生会与党支部的关系上,可以采用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党支部协助团委指导学生会的方式。在有三名以上团员的社团中成立临时团支部,并统一归所在党委的党支部指导。要进行制度设计,把接受同级党支部的领导作为对学生会、班团、社团等组织的制度要求。通过上述努力,构建党一团一班级一学生会一体化的学生组织体系,协同为学生的各类成长提供互补性的平台和资源。要构建新型的党组织和社团之间的关系,党组织指导学生社团健康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总之,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支部建设的关键工作。在组织力提升过程中,要从党支部的政治建设、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出发来考虑,站在学生组织协同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顶层设计,满足学生各层次的成长需求,把学生党支部建设成为人人向往的新时代战斗堡垒。

参考文献

[1]王华.从六个方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3.

[2]罗智刚.让组织力量倍增[N].组织人事报,2018-08-17.

[3]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度上海市学校党建研究重点课题“高等学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研究”(编号:DJYJ-2019-B1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上海大学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武装部部长,博士、副教授

责任编辑:刘捷

猜你喜欢

组织力党支部
高校教工党支部组织力提升路径探究
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头雁”作用
抓“四力”提升油企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如何提升二级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基层党组织如何提升组织力
新时代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着力点
石油企业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实践与思考应用
企业工会与党支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结合探析
关于做好离退休党总支部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