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体系对出版社战略布局的重大影响
2019-12-27李金秋
李金秋
摘 要:近年来,新媒体对出版社的冲击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实体书店频繁关门歇业也已经司空见惯,出版社经济效益下滑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2018年,出版社由中宣部统一管理,在这种新形势下,出版社如何调整战略布局、如何调整产业结构,成为决定了出版社将来生存、发展的大问题。这些生存、发展的战略决策,通过绩效管理体系可以更好地完成。本文就绩效管理对出版社战略布局的重大影响、如何在新形势下找到适合的绩效管理体系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绩效管理;编辑考核;360度考核;KPI考核;平衡计分卡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12-0128-02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不仅仅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促进了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出版大国。在助推我国成为出版大国同时,新闻出版业的全国性管理几十年来也历经了几次大的调整。2018年中共中央《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亦有关于出版方面的改革,在出版业的新形势下,此次改革带来的“风雨”,对出版社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一、出版业改革给出版社带来挑战和机遇
首先,大规模的主题出版将成为中国出版的重要事业。其次,社会效益绝对优先,将达到历史前所未有高度。市场上将会出现更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优秀著作,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将由此得到质的提高。再次,数字和知识服务领域的发展速度或将因此政策变化放缓,与此相关的数字教育产业,将迎来新一轮政策红利。最后,中国出版机构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并购也许将成为将来的重要发展特征,中国也将从出版大国转变成出版强国。与此同时,市场也会变得更加规范和有序,图书电子商务领域的价格战也或将因此成为历史,图书零售领域或将回到国有绝对主管主导的历史新时期。
二、出版社常见绩效考核体系分析
我国出版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用了不同的绩效管理方式、不同的绩效考核体系,以适应不断改革的出版政策。各家出版社根据社情的不同,即使是在同一时期、同一阶段绩效管理、考核方法也是不同的。其常用绩效考核方法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1.目标管理法(MBO)
目标管理是通过将整体目标逐级分解至个人目标,最后根据被考核人完成工作目标的情况来进行考核的一种绩效考核方式。在工作开始之前,考核人和被考核人对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时间期限以及考核标准达成一致。在限定期限结束后,考核人根据被考核人的工作状况及原先制定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在实施考核的过程中应该适当授权,给予被考核对象一定的自主性和信任度,最终以目标的实现程度对被考核者进行考核,评定结果。
MB0管理实施步骤:(1)制定整体目标、发展战略;(2)出版社将总目标分解给各部门;(3)出版社各部门和部门上级一起制定本部门的具体目标;(4)部门成员参与设定自己的具体目标;(5)部门管理者与员工共同商定如何实现目
标;(6)实施目标,定期检查实现目标进展情况并及时反馈;(7)基于绩效的奖励,促进目标的成功实现。
2.360度考核法
360度绩效考核又被称为全方位绩效考核法,是指从与被考核者有工作关联的多方主体获得被考核者的相关信息,以借此对被考核者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的绩效评估。这些信息的来源包括:来自上级监督者;来自下属;来自平级同事的反馈;来自企业内部的支持部门;来自公司内部和外部的客户的反馈;来自本人的反馈。用这种考核方法,考核者可以全面而客观地了解到被考核者的工作状况,避免了信息单一来源的局限性,全方位地了解被考核者在工作中的業绩表现和工作态度。
3.关键绩效指标法(KPI)
关键绩效指标法是在分析工作职能的基础上,找出最能代表工作绩效的指标,并对其进行考核的绩效考核方法。考核者首先要梳理组织内部的业务流程,找出其中的关键步骤,并对关键步骤进行目标设定,再将其量化,最终形成可量化和可行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三、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体系对出版社发展的重大影响
显而易见,以上三种出版社常用绩效考核方法存在诸多缺点和不足,但最主要的弊端有两个。
一是对出版社战略布局没有逆向影响。无论是目标管理法、360度考核法,还是关键绩效指标法都是强调单向“服从”,即被考核者以完成绩效目标为第一要务,出版社并没有将绩效考核体系纳入到绩效管理中来,或者说即使纳入到绩效管理中来,对企业战略决策、发展规划起到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的,更多的是强调考核的服从性。
二是经济效益比重偏大。以上几种考核方式,绝大多数出版社将财务数据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将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和薪酬体系直接与图书的利润挂钩,这样容易诱导员工片面地追求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图书质量,更遑论图书的社会效益。与此同时,财富分配不均衡也容易导致出版社内部的恶性竞争。更重要的是企业这套考核体系已经完全不适应新形势下对于“社会效益”的要求,这种短视行为,必将给出版社未来的发展带来困扰,形成恶性循环。
那有没有一种绩效考核体系既能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问题,又能通过绩效考核体系建立相对完善的绩效管理制度,逆向影响出版社战略的制定;既能加强内部沟通,又能帮助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呢?
笔者认为,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系统、绩效管理系统的引入是新形势下我国出版社的必然选择!
1.平衡计分卡的内容、产生背景
平衡计分卡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是颇具影响力的管理概念,是从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学习与成长四个角度,将组织的战略落实为可操作的衡量指标和目标值的一种新型绩效管理体系。其目的就是要建立“实现战略制导”的绩效管理系统,从而保证企业战略得到有效的执行。因此,平衡计分卡是制定企业战略、执行企业战略有效的绩效管理工具。
随着时代进步,很多企业发现将财务维度作为企业唯一的考核指标有很多弊端,尤其是财务指标为滞后性指标,它考核的仅仅是企业过去的盈利状况,不能对企业的未来规划、战略决策产生正面作用;并且单一的财务考核指标无法囊括企业全部经营表现,仅仅考核企业的财务指标,容易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只顾增加经济效益,而忽略了顾客感受,无视员工成长空间,不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不重视企业发展长远规划等等。
平衡计分卡同时兼顾企业发展中的长期规划和短期利益,平衡了“双效益”,能帮助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实现可持续发展;平衡计分卡还能促进企业上下级之间、部门和员工之间进行主动沟通,降低沟通成本,长期坚持下来就会帮助公司形成开放式的、高效沟通的企业组织文化。同时,平衡计分卡还关注利益相关者的满意度,能够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考虑战略重点、平衡计分卡的维度、绩效指标设置等问题。
2.平衡计分卡设定的三个维度
(1)财务维度
财务维度是考虑如何满足股东以及投资者的需求,以帮助其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这系列指标能全面、综合地衡量企业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较好地衡量公司创造股东价值的能力。
(2)顾客维度
企业在制定战略的时候还应该关注顾客。只有提供的产品以及服务能够满足顾客需要,企业才能更好地生存。顾客关心的问题包括时间、服务和成本等内容,那么企业就必须在这些方面做文章,提高服务质量、保证服务水平等。
(3)内部营运维度
这个维度是解决“企业必须明确自己善于做什么”的问题。内部流程方面的指标来自于对顾客满意度有最大影响的业务流程,包括部门质检高效合作、成本和内容创新程度等层面。
3.我国出版社引进平衡计分卡的必然性和重要性
(1)出版社战略发展的需要
前文已经提出,我国出版行业也是在不断改革发展中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一书难求”到现在的出版大国,出版社为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出版业每一次改革,国内出版社必然要进行相应的战略调整以适应新形势。历经几次改革,近年来新媒体的冲击,我国500多家出版社由于政策、规模、业务模式等原因分化成不同类型的出版社,也曾经提出了相应的绩效管理制度、绩效考核体系。但是面对2019年出版业的新态势、新形勢,对战略进行调整是紧迫而必要的,随之而来的绩效考核体系也是应该与时俱进的。如果没有意识到调整战略的重要性、紧迫性,还是沿袭过往的思维、战略模式,可能面临的不仅仅是新形势的冲击,还有内部的诸多弊端。
(2)平衡“双效益”的需要
2019年,中宣部印发的《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已经让那些忽视“社会效益”的出版社如坐针毡,吃亏于过往的战略决策、过往的绩效考核体系。在“考核试行办法”指挥棒的指引下,很多出版社必然要改变战略决策和绩效管理方法,必然要平衡“双效益”,“社会效益优先”也不再是口号。所以“平衡计分卡”是出版社理想的选择。
(3)改善出版社相关利益群体满意度的需要
平衡计分卡区别于其他绩效考核体系的最根本之处在于“平衡”二字,兼顾内外,实现真正的平衡。对于股东、读者、员工都有所考虑,对于企业的良性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李舜丰.基于KPI的企业部门绩效考核体系设计研究[J].梧州学院学报,2012,22(3):12-15.
[2]秦宇阳.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绩效管理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20-26.
[3]卢慧晶.KPI在绩效考核体系中的应用研究——以中石油网络公司为例[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