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生素D对儿童睡眠障碍症状的改善作用

2019-12-27叶荣秋李木全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9年11期
关键词:羟基障碍维生素

叶荣秋 李木全

(1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妇幼保健院,厦门,361100; 2 福建省厦门市儿童医院,厦门,361000)

儿童睡眠障碍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疾病,该病通常是由于儿童阶段发生在睡眠期的诸多行为或者生理异常,加之患儿身体的某些系统生长发育与环境相互作用导致的功能性失调,同时也可能因神经、消化等疾病引起,从而对儿童的睡眠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据国内相关机构调查结果显示[1],我国大约有30%~45%的儿童以及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其中以行为性失眠最为普遍,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质量差等问题,倘若长时间存在睡眠障碍,不但会对儿童的内分泌系统造成影响,还极易造成儿童出现学习能力下降、生长发育迟缓以及攻击性强等问题。据罗丽萍等[2]人研究结果显示,维生素D和睡眠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机体内维生素D含量越高者的睡眠时间就越长,反之则短。为了探讨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以本院近3年收治的睡眠障碍的118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就不同的方案进行了探索,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5月厦门市同安区妇幼保健院睡眠障碍患儿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9例。对照组中男34例,女25例,年龄6~12岁,平均年龄(9.23±1.35)岁。观察组中男38例,女21例,年龄6~12岁,平均年龄(9.47±1.59)岁。2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所有患儿诊断均参考《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标准》[3]患有失眠的典型症状,通常以睡眠障碍作为主要症状,其他症状包括喉头哽咽、打呼噜、张口呼吸、呼吸暂停、多汗、肢体抽搐、睡眠不安、磨牙、梦话、遗尿、梦游等。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睡眠障碍的诊断标准;未患有精神障碍疾病;各项资料齐全;近期内患儿未接受过相关治疗;参与此次研究活动的患儿均得到了家属的认同,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患儿年龄<6岁或>12岁;患有精神障碍疾病;合并其他疾病;近期内接受过相关治疗;患者相关资料不齐全。

1.5 研究方法 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对睡眠障碍儿童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维生素D滴剂(青岛双鲸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3033)治疗,服药方式:将软胶囊尖端开口后,滴入口中,也可直接爵服胶丸;服药剂量:1~2粒/次,3次/d,持续用药90 d。

1.6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以临床症状进行判定。显效:症状全部消除;有效: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甚至疾病加重。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3)睡眠质量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进行评定,其包括7个维度,即睡眠抵触、睡眠持续情况、睡眠焦虑、夜醒次数、异睡症、睡中呼吸紊乱以及白天嗜睡等,总分最高为100分,评分越高则反映睡眠问题越严重。

2 结果

2.1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后对照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6.27%(45/59),其中显效为19例(32.20%),有效为26例(44.07%),无效为14例(23.73%);观察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61%(45/59),其中显效为28例(47.46%),有效为29例(49.15%),无效为2例(3.39%)。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1,P=0.00)。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比较 治疗前2组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的睡眠抵触、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情况、睡眠焦虑、夜醒次数、异睡症、睡中呼吸紊乱以及白天嗜睡等相关指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睡眠对每个人的生命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生理过程,在人们的一生中需要花费很大一部分的时间用于睡眠,通过睡眠不仅能够促进身体的健康发育,还能消除人体疲劳、恢复精力,从而提高了自身的免疫力,增强了机体的抵抗能力,尤其对于儿童来说,保障儿童高质量的睡眠,能够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确保儿童的健康成长。此外,良好的睡眠能够显著提高儿童的学习能力、注意力以及认知能力。睡眠障碍性疾病在儿童阶段属于一种常见疾病,虽然我国对于儿童睡眠障碍的原因、症状进行了相关研究,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国内外关于儿童睡眠障碍症状的研究依然很缺乏。以往在对睡眠障碍患儿常采用口服安慰剂进行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治疗效果不佳,无法从根本上有效改善睡眠障碍症状,从而延长了治疗时间。据Mazahery H等[4]人研究结果表明,在治疗睡眠障碍疾病时,采用维生素D滴剂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对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其睡眠障碍症状。维生素D在临床上属于一种脂溶性的类固醇衍生物,该物质通常来自蛋黄、动物肝脏以及某些菌类物质。此外,在人体皮下也存在着一种7-脱氢胆固醇,也被称为维生素D3原,该物质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可以转变成维生素D3。近些年,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较大一部分学者研究证实,维生素D的生物学特征,不但能够促进对钙磷的吸收,同时还能调节各项生理功能,特别是在改善睡眠障碍以及有关睡眠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据刘雨睿等[5]人研究结果表明,由于脑内的维生素D受体通常分布在下丘脑、脑桥网状核区域、大脑中央灰质以及黑质等部位,且该部位与人们的睡眠存在很大的联系,倘若该区域严重缺乏维生素D,极易导致患儿发生睡眠障碍疾病。此外,研究人员通过对儿童进行体检结果显示,患有睡眠障碍的儿童,其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儿童。这一结果表明,儿童睡眠障碍与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具有密切的关系。此外,相关人员研究指出[6],睡眠障碍的发生可能会引起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导致皮质醇以及去甲肾上腺激素水平上升,所以血清25-羟基维生素D也被认为是内分泌调节素,其含量的高低与睡眠障碍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6.61%)显著高于对照组(76.27%),血清25-羟基维生素D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等相关指标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将维生素D应用于睡眠障碍患儿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深受患儿家属认同。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比较

表2 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分)

综上所述,维生素D治疗在睡眠障碍患儿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睡眠障碍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羟基障碍维生素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羟基喜树碱PEG-PHDCA纳米粒的制备及表征
跨越障碍
植物纤维增强聚羟基脂肪酸酯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两种形貌的羟基锡酸锌对聚氯乙烯的阻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