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社团信息化发展策略及政策建议
——以中国农学会信息化建设为例

2019-12-27吴骏泽

农学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农学中国科协资源库

吴骏泽

(农业农村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北京100125)

0 引言

科技社团承担着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的重要职责,随着大数据应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更新兴起,科技社团应抢抓信息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根据科技服务工作的实际需求,以广大科技工作者需求为导向,探索走出一条适合本行业发展实际、符合科技工作者业务需求的信息化发展之路。中国农学会作为中国近现代农业科技发展的亲历者和推动者,历经了百年发展,学会始终坚持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服务,以科教兴农和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目标[1],促进农业科学技术的繁荣与发展,促进农科教、产学研结合,为发展现代农业做出贡献。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农学会成立100 周年的贺信中对学会未来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指出希望中国农学会发扬传统,与时俱进,团结带领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面向农业科技创新主战场,在推动“三农”事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也为学会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在网上将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以信息化推进学会各项业务规范化智能化水平,为推动学会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保障。从20 世纪90年代以来,电子信息、网络通讯、自动控制等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开始广泛应用[3]。进入21世纪,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农业适应市场经济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力的有力手段,是政府有效管理农业的重要途径[4]。以中国农学会为典型代表的科技社团需着力解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信息分散、信息孤岛和信息质量差等问题,不断提高自身信息资源整合能力,为学会创新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5]。

1 中国农学会信息化工作建设回顾

据中国科协统计,大多数全国性学会网站建设是从2000年开始起步[6],与大部分学会相比,中国农学会信息化工作起步基本保持一致,具体从1999 年开始,至今已有20年历史,大概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1999—2008 年,学会以业务发展实际需要为导向,各业务部门逐渐探索建立了相关信息系统及网站,各信息系统及网站信息资源分布较为分散,互为独立存在。这一时期处于信息技术发展初级阶段,可以概括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的阶段。

第二阶段:2008—2017 年,随着学会事业快速发展,中国农学会信息化工作顺应业务需求不断进行优化升级,逐步走向规范化。2008 年学会设立信息处,专门从事信息化工作。学会以建设开发中国农学会门户网站为突破口,优化整合自建的小网站逐步融合到学会门户网站中。同时,加大对于重要信息系统的升级开发,陆续形成了以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为主体的数字期刊集群平台,以全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为主要载体的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平台,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管理系统为主要载体的农技人员培训平台。

第三阶段:2017 年至今,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要求,中国农学会各类信息系统整合到一起,形成以“中国农学会”为门户的一个综合性应用系统。同时,随着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新媒体逐步成为信息化工作的新亮点和新趋势,目前,学会建设运营了三农科学传播、农业科技评价网、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等微信公众号。其中,“三农科学传播”微信公众号作为农业科普宣传平台,主要发布农村致富新技术、农业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和地方学会风采等科技知识和政策资讯,在农业科普新媒体中具有较大影响力。

2 学会信息化建设现状

经过学会信息化建设多年发展,当前,中国农学会已形成了以“中国农学会”为门户,相关业务信息系统支撑的发展格局。

2.1 建立健全数字化工作平台

学会自2008年以来,整合学会项目资金和技术力量,在建立健全数字化工作平台方面做了有益尝试。学会线上业务平台逐步建设了中国农学会网(门户网站)、中国科协所属学会个人会员管理系统、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等业务信息系统,基本实现了在线上开展相关业务的建设目标。在不断健全重要业务信息系统的同时,学会积极开展新媒体信息传播建设,截至目前,新媒体建设成果以微信公众号为主要载体,共建设运营了三农科学传播、农业科技评价网、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农学会学术秘书、农业检测技能等6 个微信公众号。

2.2 打造高质量数字化资源库

经过前期探索建设,学会现有数字化资源库主要包括,中国科协所属学会个人会员管理系统承载的会员信息资源库,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2个学会所属期刊数字化资源库。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任重而道远,下一步还需在专家智库、教育培训资源库、国际合作资源库等重要领域下功夫筹建。

2.3 统筹构建学会信息化发展保障体系

一是加强学会信息化组织体系建设。为统筹推进学会信息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学会设立信息处,专门从事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工作。二是打牢学会制度体系基础。学会高度重视信息化工作制度建设。先后制定了《中国农学会信息系统管理办法》[7]、《中国农学会网站域名管理办法》[8]、《中国农学会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工作方案》、《中国农学会网站整合方案》等相关制度文件。三是保证支持学会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积极争取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经费支持,确保各系统运行和维护,并逐步完善更新系统。

2.4 整合单位合署办公资源优势

整合学会合署办公资源优势,将人事人才与农业科技服务信息化工作同步部署,有机整合。发挥人事人才职能优势,积极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人才信息发布,利用互联网手段及时传递人才政策、项目发布、会员服务、学会动态等有效信息,开发建设了相关涉及人事人才的系统模块,方便科技工作者及学会会员使用,提升了网上服务会员的效率和质量。

3 学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风险挑战

3.1 业务系统信息安全挑战持续加剧

随着信息化事业持续向前发展,保证信息安全也成为学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学会建设的相关业务系统由于受项目支持资金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各业务系统通常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很多安全漏洞,相关系统亟待进行安全加固,以避免信息数据泄露。为加强信息安全工作,学会结合实际工作,相继出台了《中国农学会信息网信息维护管理办法》[9]、《农业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保密工作规定》[10]、《农业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计算机信息系统及办公自动化产品使用保密管理规定(暂行)》[11]、农业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中国农学会秘密载体销毁管理办法[12],以制度建设统领信息化建设,从技术保障和业务规范两方面持续推进学会信息安全工作。

3.2 信息化运行管理水平亟待提升

因受到系统建设年限较短、应用时间不长的因素影响,学会现有运行的业务系统维护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业务系统的功能模块分类、栏目设置、新媒体矩阵搭建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的方面,总体来看,学会现有建设的业务系统存在小而散的特点。据中国科协信息中心调研统计分析看,按学科分类来看,理科、医学类、农科类,交叉类及受委托管理类学会相对较弱[13]。另外,在新媒体建设方面总体而言,学会利用新媒体矩阵平台进行传播学会信息的力度有待大幅提升,学会对微平台的宣传推广力度也有待大力加强,应在移动网络时代不断创新信息化运行手段,持续提升学会的行业影响力。

3.3 业务系统间还未实现相互连通

2008年以来国内外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等一系列互联互通的信息化新技术蓬勃发展[14]。业务系统间的互联互通成为发展大势。截至目前,学会现有业务系统大部分还处于独自运行状态,业务系统存在信息孤岛的情况,下一步应重点在数据联通方面下功夫。

4 以“智慧学会”试点建设为依托,推进学会信息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2016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以学术交流为媒介,建设网上科技社团和科技社区,打造网络科技工作者联系服务平台,增强工作联系和情感交流”[15]。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推动开放性、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13]。这一重要论断,为全国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方向。按照中国科协关于“智慧科协”试点建设任务要求,学会成为“智慧学会”试点建设单位,为了更好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学会系统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加快学术交流、科普、学术、智库建设、期刊发展等业务发展,学会积极作为,配合中国科协全力做好相关工作,力求以“智慧学会”试点建设为契机,推进学会信息化建设高质量发展。结合学会当前实际,提出以下发展策略建议。

4.1 总体思路

以“智慧科协”建设思路为基本遵循,打通中国科协与学会相关网络应用的用户体系;在中国科协统一平台上,协助开发围绕学会业务的数据汇集展示平台;按照业务发展实际,逐步实现学会已有数字化资源库与中国科协相关系统的互联共享;不断优化已有数字化资源库,根据业务发展需要,稳步合作新建资源库;在符合中国科协与农业农村部网络安全及信息化工作要求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学会现有网络应用平台功能,不断提高学会网上服务会员的能力。

4.2 学会信息化建设与“智慧科协”对接举措

4.2.1 加强学会门户网站与“智慧科协”相关平台的对接互联 围绕数据的融合分析、应用场景的丰富以及面向用户的精准推送等智慧化服务要素,加强学会门户网站与“智慧科协”相关平台的对接,见图1。按照中国科协进度安排要求,有序开展信息关联、数据对接、应用场景展示等对接工作,见图2。

4.2.2 加强会员管理系统与“智慧科协”用户数据互联利用中国科协自建会员系统优势,积极配合中国科协开展会员信息互联互通相关技术工作,严格按照中国科协时间进度安排要求,开展后续实施工作。

图1 智慧科协技术架构图

图2 智慧学会建设架构图

4.2.3 加强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相关系统与“智慧科协”相关平台的互联互通 严格按照《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印发<“智慧科协”建设工作评测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科协办函厅字[2019]37号)要求,积极配合落实“连接、汇聚、应用、融合、国际化”相关指标要求,稳步推进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相关系统与“智慧科协”相关平台的对接。

4.3 重点建设任务

按照“对标对表、用户打通、数据连通、共享存量、共建增量”的具体要求,学会将积极落实中国科协关于“智慧学会”试点建设相关目标任务,按照中国科协统一时间要求,综合评估在数据存储与管理、应用系统、标准与规范、安全与维护等方面的建设标准[16],分步骤实施相关建设任务。

4.3.1 梳理现有系统,为实现学会与中国科协平台数据互联互通提供必要保障 按照《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开展数据汇聚工作的通知》[17]要求,梳理学会现有网络应用系统,做好现有系统数据信息填报工作。重点做好中国农学会网、中国农学会通报、农学学报的数据汇聚填报工作。

4.3.2 对标对表,查补缺项 根据《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印发<“智慧科协”建设工作评测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18]要求,对照标准,针对学会门户网站、中国农学通报、农学学报逐一进行查缺补漏,明确尚未达到评价体系相关事项,分布实施补齐缺项。

4.3.3 用户资源打通,实现学会相关业务资源库与中国科协统一平台互联互通 根据学会业务实际,积极探索在会员、期刊等业务信息资源的数据打通共享模式与实现路径,本着“成熟一个、共享一个”的原则,稳步实施相关资源打通、数据共享有关工作。

4.3.4 数据连通,配合中国科协完成学会数据汇集展示平台建设工作 重点在学术交流、会员服务、期刊管理等方面开展集中展示,不断提升展示内容质量与行业影响力。

4.3.5 在符合中国科协、农业农村部网络安全要求的基础上,稳步开放共享已有的数字化资源库 按照中国科协要求,稳步开放共享学会会员、所属期刊投稿信息数字化资源库等相关数字化资源信息。

4.3.6 优化已有的数字化资源库,谋划并共建相关资源库 重点加大会员信息维护工作力度,进一步搜集完善学会会员信息,优化会员信息采集手段,将会员信息数字化资源库与“科界”系统有机融合,在科协统一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更好提升会员间、行业间的交流合作。积极争取纳入中国科协开发计划,新建学会会议系统、培训系统和科普系统,同时稳步推进新建资源库实施工作。

4.3.7 加强学会移动端应用建设,逐步构建学会新媒体矩阵 在现有学会移动端应用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构建以互联网用户公众账号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体矩阵。重点开发建设学术交流展示、科学普及、期刊宣传等新媒体应用模块。提升学会网上服务会员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农学中国科协资源库
《农学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蒲松龄《农桑经》的农学思想及其当代启示
农学类专业校企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第二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广西农学报》投稿指南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
韩启德担任中国科协名誉主席 潘建伟当选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