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InCites数据的国内外7所高校兽医学发展对比分析

2019-12-27李悦

农学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兽医学高水平影响力

李悦

(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0 引言

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改变人们膳食结构、提高国民体质都具有重要意义[1-3],然而随着畜牧业由传统粗放型向高效集约型的转变,国内直接服务于生产单位的兽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4-5],规划和建设好兽医学对保障现代畜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此外,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兽医学还涉及了公共卫生、食品安全和环境健康等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也对兽医学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2-3]。

自20世纪以来,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兽医学校和兽医机构,并逐渐发展形成了以研究预防和治疗家畜疾病为主的兽医学学科体系。与国内兽医人才日趋缺乏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兽医学却在蓬勃发展。为全面提高中国兽医从业水平,并与国际兽医制度接轨,农业部从2008年启动兽医工作人员从业的执业兽医考试制度。因此,在当前的兽医学发展过程中,更应注重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瞄准兽医科学发展的前沿,不断提升国内兽医学的发展水平[3-4]。

要建成世界一流大学首先要建成若干个世界一流学科,而要建成世界一流学科则必须认清现有学科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将学科放到世界范围内来进行比较。因此,本研究选取了中国农业大学(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 CAU)、华中农业大学(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HZAU)、华南农业大学(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简称SCAU)和扬州大学(Yangzhou University,简称YZU)等4 所全国第四次学科评估中的兽医学A 类高校,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简称UC Davis)、英国皇家兽医学院(University of London Royal Veterinary College,简称UoL RVC)和根特大学(Ghent University,简称UGent)等3所全球兽医学的高水平大学进行对比,利用InCites数据对七所高校的科研产出、学科影响力和期刊分布等进行研究。以期客观真实地反映国内高校在世界高校兽医学学科发展中的位置,以定量化视角分析中外高校兽医学之间的差距[5-6],为中国高校兽医学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提供建设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数据来源于InCites 数据库,更新时间为2019 年4月 30 日,统计时间范围为 2008 年 1 月 1 日—12 月 31日,共11 年数据,学科分类体系为Web of Science,文献类型为Article和Review。本研究分别对总论文量、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被引论文占比、被引频次排名前1%和10%的论文百分比、H 指数(H-index)、国内国际合作论文和学科规范化的影响力(Category Normalized Citation Impact,简称 CNCI)等指标进行分析,评价各校兽医学科研实力、学术影响力和发展趋势等特征[6]。

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分区是根据期刊上一年的影响因子降序排列[7-8],然后四等分,分别为Q1、Q2、Q3和Q4,JCR无论评价指标还是学术质量上都具有较高水平,在各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的影响和显示度,因此本研究还从期刊JCR分区角度分析了各校论文的期刊分布特点。

2 中外高校兽医学论文产出和影响力对比分析

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之间具有互相促进作用,学科建设是开展学术研究的基础和动力,学术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成果和体现[5-6]。在文献计量学中,通常用论文数衡量科学研究产出规模,用论文总被引次数反映学科总体影响力,篇均被引次数反映学科平均影响力。如图1所示,国外3所高校的论文数量和被引频次都遥遥领先,其中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最优,论文数量达到3475 篇(图1a),被引频次为29821(图1b)。国内4 所高校的论文产出明显偏低,中国农业大学(CAU)最高,也仅有536 篇,被引频次为4299。由此可见,国内兽医学的发展水平依然相对较低,在科学研究的产出规模和影响力上都有待提高,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另外,7 所高校的被引频次与论文数有很好的一致性,也反映出一定量的科研产出积累是提高学术影响力的基础。

开展国内国际科研交流合作是提升学科影响力和学科水平的重要途径[6-9],因此图1 还进一步给出了各高校独立论文、国内和国际合作的论文数量和被引频次。整体来说,国内外高校的差距主要体现在独立论文与国际合作论文的数量和被引频次,说明国内高校兽医学的学科发展水平和国际化水平是制约论文产出和影响力的主要原因。另外,相对而言大部分高校国际合作论文的被引频次要高于国内合作或者独立论文(图1a),由此看来,国内高校一方面应巩固现有学科优势,同时还要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尤其是与国际一流高校高水平学者的合作,或许是增加论文被引次数、提高论文学术影响力的有效途径。

篇均被引频次是反映论文质量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高质量的论文通常被引频次较高[6]。各高校论文篇均被引频次排名(图2)与总被引次数的排名(图1b)存在较大差异。从总论文来看(图2),根特大学篇均被引频次最高,在10 次以上,其中合作论文相对独立论文明显更高,国内和国际合作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分别为13.4和12.3,都排在所有高校第一位,说明根特大学论文质量高,学术影响范围广。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和英国皇家兽医学院的篇均被引频次虽然略低,但是也要高于国内高校,其中扬州大学总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仅为5.6,国内合作论文更低,只有4.3次左右。可见国内高校发表的论文质量还有待提高,在追求论文数量的同时也要注重论文品质的提升[10-12]。

图1 7所高校兽医学独立论文、国内和国际合作的(a)论文数量和(b)被引频次对比

图2 7所高校兽医学总论文、独立论文、合作论文、国内和国际合作论文的篇均被引频次对比

表1中还给出了7所高校其他InCites指标的对比情况,能从各个角度衡量各高校学术水平[6]。其中高被引论文是学科中质量较高、影响力较大的高水平论文,是学科竞争力的直接体现,可以根据高被引论文数量判断该机构是否拥有优秀的学科带头人,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其科研水平和影响力。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英国皇家兽医学院和根特大学的高被引论文数分别达到10、13 和19 篇,而国内4 所大学的高被引论文数都明显偏低,华中农业大学最高,但也仅有3篇。另外,H指数也是评价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科学成就的重要指标,国外三所高校H指数都在50 以上,而国内高校H指数则都在30 以下,特别是扬州大学只有19,学术影响力偏低。

英国皇家兽医学院被引论文占比最高(85.04%),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次之(83.23%),国内高校略低,但是大部分也都在80%以上,而扬州大学仅有71.15%,有相当一部分论文没有被引用,并且CNCI 也最低(1.03),可见论文质量相对较低。华南农业大学CNCI最高,达到1.45,说明其论文被引表现不仅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也要优于其他6所大学;此外,华南农业大学被引次数前10%和1%论文占比分别达到19.01%和3.70%,均处于较高水平,优秀科研(10%)和杰出科研(1%)的占比较高,但是考虑到其论文基数较低(404篇),高水平科研论文在数量上与国外高校仍有一定差距[13-16]。

表1 7所大学兽医学的主要InCites指标对比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中国高校兽医学论文产出和影响力都明显偏低,论文数量和被引频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仍然有很大差距,在国际上仍处于弱势地位,并且整体科研创新力不强,篇均被引频次较低,高被引论文数偏少,H指数偏低,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欠佳。国内外知名大学排行榜兽医学科榜单中,国内高校也表现不佳,学科建设是厚积薄发、学术创新的过程,“双一流”背景下,还需要在多方面加大力度,争取有较大突破[17-20]。

3 中外高校兽医学论文产出JCR分区对比

JCR 分区能科学评价论文在某领域的实际影响力,有利于鼓励科技工作者向各学科的高级别期刊投稿,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研机构与高校学术质量的提升[7-9],因此本研究还对所有论文的载文期刊进行了分析。图3a 给出了各高校发表论文在JCR 分区中的分布情况,其中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Q1 区论文数占比最低(32.8%),但其论文较多发表在Q2 和Q3 区期刊,占比在7 所高校中均为最高,分别达到35.5%和20.7%。华南农业大学(SCAU)Q1区论文数占比最高(60.6%),但是其Q3、Q4区和非JCR期刊等较低级别论文数占比也较高,论文质量参差不齐,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此外,国内其他3 所高校非JCR 期刊论文占比也明显偏高,特别是中国农业大学达到了19.4%,说明优质论文的产出较少,论文质量整体偏低。

期刊的JCR 分区不同,其论文平均被引频次有较大差异。一般分区靠前、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其篇均被引的次数都相对较高。整体而言,7 所高校JCR 各分区论文数占比与被引频次占比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图3),但是需要指出的是Q1 区论文被引频次占比(图3b)要明显高于论文数占比(图3a),并且大部分高校Q1区论文对被引频次的贡献最大。例如,根特大学Q1 区论文占比为56.1%,而被引频次占比则高达79.2%(图3b),表明发表的论文质量越高,影响力越大,特别是Q1区论文影响力要明显高于其他论文。但是目前国内高校在一般性的非JCR 期刊上发文较多,在高水平、高影响因子的JCR期刊上发文较少,所以应积极引导科研工作者产出高质量论文并向高水平期刊投稿,对提高论文的影响力有重要促进作用。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论文数最高(图1a),发表期刊种类也最多(图 4),共有 167 种,其中JCR 期刊 110 种,Q1 区期刊 34 种,占期刊总量的百分比为20.4%;英国皇家兽医学院和根特大学尽管期刊总数略低,分别有126 和124 种,但JCR 期刊总量和各分区期刊数目与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非常接近,均远高于国内4所大学。此外,国外3所高校的非JCR期刊数也相对更多,特别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高达57 种。从上述发文期刊分布来看,国内高校发文的期刊数量明显偏少,应积极拓宽发文渠道,多向不同的高水平期刊投稿,有利于提高个人和学校的影响力[21-23]。

4 中外高校兽医学论文产出时间变化对比

图3 7所高校兽医学各JCR分区(a)论文数和(b)被引频次占总量的百分比

图4 7所高校兽医学发表论文的各JCR分区期刊数量对比

高校的科研竞争力包含了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创新力及科研发展力等多个方面[5-6],而科研论文增速能客观的、连续的反映学校学科发展趋势,进而衡量科研发展力[24-27]。统计7 所高校2008—2018 年论文数,以5年为时间窗口,依次计算后一阶段与前一阶段论文数的比值,例如将2009—2013年与2008—2012年论文数的比值作为第一阶段论文增速指标,以此类推可分为6个阶段(图5),可见国外三所高校的论文增速比较稳定,大部分阶段都在1.03左右,但是近阶段有小幅下滑,在第6阶段均低于1.0。国内高校各阶段论文增速变化幅度较大,中国农业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在1~4 阶段都呈现下降趋势,但是5~6 阶段有大幅度的增加趋势。华中农业大学在2~4阶段有小幅上升趋势,但是在第5阶段略有下降,而第6阶段又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扬州大学在1~3阶段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而4~6阶段有大幅增加,并在第6阶段达到1.24,论文数有很大提升。综上可见,近期国内4 所高校论文数都有所增加,说明尽管国内高校兽医学发展与国外高校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双一流”背景下国内高校科研竞争力已经在逐渐增强。

图5 2008—2018年7所大学兽医学在不同阶段的论文增速

5 结果和讨论

本研究通过与国外3所高水平大学兽医学学科发展的对比,系统评估了国内4 所高校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以明确自身优势与不足,为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学科建设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国内4 所高校虽然近期科研实力在逐年上升,论文数有所增加,但是总论文数、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高被引论文数和H指数等都明显偏低,科研生产力、影响力和创新力与国外高校存在较大差距。鉴于此,本研究就如何提升国内高校兽医学学科地位、加快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5.1 加强队伍建设,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

从根本上讲,学科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因此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建设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学科影响力很大程度上由该学科的学术团队自身在学界的影响力决定。大力引进具有国际影响的优秀人才,不仅可以带动青年教师开展前沿性研究,还能指导研究生进行科学工作,都有助于迅速增加高水平论文的数量,提高被引频次,进而提升学科竞争力。

5.2 引导发表高水平论文,促进学科内涵式发展

高水平论文是精品论文,不仅反映了论文的质量与影响力,亦是学科创新力的重要基础和源泉。国内高校高被引论文偏少、篇均被引频次偏低,论文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应坚持质量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鼓励师生在国际前沿、高影响力期刊上发表论文,加大对高产作者和高被引作者的奖励力度。

5.3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学术影响力

国内外高校兽医学发展水平相差悬殊,加强国际合作、吸收国际先进科研技术与理念,有助于提升科研影响力与科研创新力。积极和国外优秀科研机构进行交流合作,联合开展高质量科研项目与论文写作,不仅可以为科研人员搭建向国外高水平团队学习交流的平台,更新科研工作模式,激发创新活力,还能进一步提升论文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兽医学在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内四所高校兽医学发展各具特色,各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增强师生的学科认同度,紧盯国际兽医学发展新动向,不断努力提升各校的兽医学水平,加快有特色、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步伐。

猜你喜欢

兽医学高水平影响力
四个聚焦保障高水平安全
《中兽医学杂志》
高水平开放下的中概股出海与回归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中国兽医学报》征稿简则
盘点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重大举措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