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射出大时代的个人史片段
——评梁潮的日记集《78级大学生活记录》
2019-12-27庞铁坚
庞铁坚
一
懂得历史的人才懂得人生,因为人类历史就是由无数个人的历史沉淀积累而成的。不了解历史的人,就是没有文化积累的人。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历史,接触和阅读的历史,却往往是一副宏大叙事的面孔,大多数只有一个极其粗线条的轮廓,尤其是被筛选过、被过滤了的宏大叙事,让我们找不到历史的局部与细节,使历史这种生动有趣的具体事件成了无血无肉枯燥无味的代名词。同时,这也为一些伪历史的大行其道留下趁虚而入的缝隙和滥竽充数的空间。
那么,我们去哪里寻找历史的细节?
历史的细节存在于档案里,比如我们想了解一场发生巨大历史影响的战争,历史书中可能只有简单介绍,甚至将战争的决策、用兵与进程等简单地归功于某个历史人物。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读到与这场战争有关的往来电报,战役指挥员的记录,基层战斗者的回忆,等等,则有可能对这场战争有更多和更深的了解,从而更好地理解真正的历史。只是,那些历史资料,由于历史档案管理上的原因,一般人很难接触到。
历史的细节,也存活在当事人的资料之中,包括个人的书信、日记、笔记、思想汇报、小传、个人填写的各种表格、家计资料、回忆录、口述、自印本等。对某段历史有兴趣的人,若能找到这一类历史见证者的文献资料,无疑是当作珍宝一样来对待。当某段历史已渐渐远去,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个人的文字资料因为各种原因而逐渐湮没消失以后,仍能够留存下来的部分,就更有价值了。
一些与重大历史事件有关的关键情况,只有极少数亲历者才有条件将其内幕记叙下来。但一个宏大的历史进程,毕竟有一代人乃至几代人都置身于那个历史潮流中,那些亲身经历过那段历史的普通民众,他们的叙述虽然并不直接涉及决定那个“历史进程”的顶层因素,却往往能够为那部巨型历史保留具体的局部与细节记录,保存丰富的皮肤筋肉和毛细血管似的资料,保持看得见摸得着的可信度。本人作为一个文史作者,对这类普通人的记叙尤其有兴趣。
个人书信,虽然是历史资料的重要补充形式,但是往往显得比较分散,离不开其它必要的资料线索的支撑,否则过于零碎。而事后的回忆则不是非常靠得住的,因为人们或多或少总会站在事后诸葛亮的角度进行取舍,有选择地记住某些东西,或者有选择地遗忘某些东西,这样的回忆已经不是客观真实,而仅仅是心理真实的东西而已。
相对而言,连续的详细的日记这种个人叙事文体,倒有比较好的史料价值,但一般人很少连续、详细地写日记,即使写了,也很难为社会所知。所以,历史的局部和细节往往被岁月的尘埃轻易湮没。读者们能够读到的日记,基本上是名人日记。比如,我曾经读过的《胡适日记》《竺可祯日记》《宋云彬日记》《杨尚昆日记》等。至于普通人的日记,像这一本《78级大学生活记录——梁潮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日志》,它的正式出版,公开发行,则为读者提供了更多平易近人地阅读体验历史细节的机会。
二
梁潮的日记集《78级大学生活记录——梁潮在北京师范大学读书日志》(以下简称《生活记录》),文字完全来源于他大学时期的两个日记本,是一部充满求知欲和细节性的个人生活史叙述。
梁潮是广西北海人,1978年从这座中国南端滨海城市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读书。那个时代,是整个中国从严密禁锢的封闭走向群情激奋的开放时代,也是梁潮从一个海疆少年成为首都名校天子娇子的时期。作者那双和这个国家的新方向新路线同步,对世界充满好奇求知的眼睛,那支蘸满青春热情的笔,为我们观察和记录了那个时代许多局部的鲜活的细节。这些局部的细节,是当时整个历史非常有意义的丰富和补充。
比如,1978级那一代大学生的求知欲非常旺盛,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可以从他们到处寻求著名专家来校演讲,以及在现场与著名专家的热烈互动中看出来。入学不久,作者就听到《人民日报》编辑作思想解放的报告,于光远来校做报告。《生活记录》1980年12月25日写道:“最近”,学校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一位研究人员(近年梁潮从大学同学白献竞提供的日记中发现,这位研究人员是陈焜,据说曾经做过周扬的秘书)来校做讲座,主题是介绍西方意识流小说,“新二教室里座无虚席”,不但中文专业和外文专业的人去听演讲,作者和同学是历史系的,也同样去聆听。还有,这一天,历史系79级的同学请河北师范学院的胡如雷教授讲《中国封建社会形态研究》,同时介绍他自己在“知识无用”的环境下艰苦治学的经历。1981年6月20日,作者为了到物资局礼堂听王蒙漫谈小说创作,要换乘两次公交。《生活记录》一书中这样写道:校学生会多次邀请王蒙,均被推掉。王蒙这次实在是推不掉了,选了这么一个地方,有200个座位,入场票是100人一张的集体票,要集体出发集体进场,没想到一下子来了300多人,因为大家看了海报都对王蒙有兴趣。礼堂的门一开,大家呼啦啦全涌进去,礼堂里挤得满满的。可能是人多缺氧的原因,在演讲过程中居然有一位听众晕过去了。这一年的4月10日,诗人叶文福应邀到北京师范大学演讲。《生活记录》在10月5日写道:教育系79级一位女生认为叶文福的讲话“有严重问题”,于是写信向校党委反映,这件事反映上去,一位领导在会上提到这件事。但同学们普遍认为:叶文福虽然说过那样的话,但是被“断章取义”了。作者感慨:叶文福在好多学校讲过,偏偏在北京师范大学挨举报。叶文福的名诗《将军,不能这样做》,当时也被点名批判。今天回过头看,诗人的这首诗,不但充满了诗人对生活的激情,也反映了那个时代和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关注的反腐焦点。梁潮在日记里,还记录了诗人徐刚到学校做讲座,美籍华人某某某(日记原稿中,姓名是空格,估计是当时没有听清名字,想事后补记,但事后忘了此事)关于外国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学术报告。对于历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这种专业讲座应该更有意义,可以帮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多角度地思考问题。一些前沿科技的讲座,如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与哲学的讲座等,同样也是文科生感兴趣的,梁潮在日记中也做了详细记录。
《生活记录》对历史系教授的评价,真实、具体而又真切。美国大学的华人教授范光炳来历史系讲《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中的关系》的学术报告,由历史系副主任何教授(史学大家)主持,何教授鼓励演讲者放开去讲,却又在最后小结时以保守的态度批评演讲者的观点,引起学生不满,也被演讲者反驳。《生活记录》是这样记叙的:“我国过去一直受‘左’的思潮影响,何(教授)正是长时期受这种思潮影响的结果。何的人品不错,心地善良,可并不显得精明能干。每次会后,何总结时,总说讲几句,可一拖就很长,而且是大家不爱听的老话套话。今天碰了一个钉子,没话说了。”1982年5月8日,北京政治学院青年老师王润生来校讲《进取性道德与中国传统道德的特点》,梁潮不但将演讲者讲述的内容详细记录在自己的日记中,还对演讲者作评价:内容不错,有口音,口才一般,因为有人中途退场而情绪受到影响等。比较精彩的讲座还有金观涛的《用控制论研究历史》,杜维明从郑和下西洋这个话题开头漫谈东西方文明,叶维廉的《中西比较文学》,中央音乐学院张前的《音乐美学》等。
上述这些在校大学生的学习情况与专家演讲记录,不但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生动有趣的历史细节,同时也为后人研究上述那些名家留下了有价值的补充材料。
三
那个时代,大学生的集体活动,有着明显的从强调集体统一开始走向宽容个人兴趣爱好的印记。例如班里组织大家去看展览,同学们相约去公园划船,这些课外活动,其实是上一代大学生集体生活方式的复制,但即使是“复制”,也已带有新时代的色彩。梁潮和同学们去颐和园划船,居然在湖中遭遇船漏的情形。在佛香阁看园内建筑时,觉得那些“东方式建筑顶上的琉璃瓦已经陈旧失色”。去周口店参观遗址,全班同学“坐的是卡车”。
笔者最感兴趣的是梁潮在那个年代特有的旅游经历。不论是搭便车,还是借宿各地高校学生宿舍,以及在名胜地的留影,无不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在那个清贫的年代渴望新的生活方式的那种冲动。
1980年暑期,是作者读大学以后的第二个暑假。从北京回家的途中,作者中途下车到桂林,投靠亲友,游览山水。他从桂林市区乘船到阳朔,不但被山水风光所陶醉,而且对沿途的牧童、渔民及耕牛等风情饶有兴趣。游船上的导游讲解,对于一个名校的大学生来说,实在落套。翌日,又游览了市区的叠彩山、伏波山、七星公园和王城(广西师院校区)。作者在日记里写道:“整个桂林都以小房子为主,形成了桂林的城市风格。假如在桂林的奇山秀水之间建起一栋栋高楼大厦,那么就忘记了因地制宜,严重的是那样会极大地破坏桂林山水的风光。”
1981年的暑假,梁潮以一种高度放飞的心情,开始了他美好、充实、节约、疲惫的暑假之旅。他和三位同学去了天津、济南、泰山、南京、无锡、苏州、上海、杭州、黄山、武昌,再经南宁回到家乡北海。从7月11日至8月1日,总共花费车票64元(南宁至北海搭免费便车),每天食住行4元计80元,纪念品零用计10元,合计150元。这些费用应该没有包括买7个胶卷的钱。从这些描述中,我们不难了解当时国人的生活水平是什么样的状况。
《生活记录》这样写道:一路行来,遇到的主要是三种人:一种是港澳同胞,一种是大学生,一种是广东人。这三类人,也构成了当时中国旅游市场的主体。在上海,作者为了省住宿费,跑到上海体院去找老乡。好不容易找到了体院,老乡却已经放假回家乡了,留校的学生(作者老乡的同学)义不容辞地承担了接待义务。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互相帮忙,在字里行间鲜活地体现出来。
历史其实是由无数的局部与细节组成的。日记,便是一种历史细节的仓库。比如,我们也许知道,在计划经济时期,师范生是“供给制”,梁潮的这部《生活记录》具体告诉我们:北京的师范生,每月领19.5元;我们也知道,那时的大学生是“包分配”的,《生活记录》还具体地告诉我们:作者在南宁接受工作安排时,官方还要发“派遣费”,包括从南宁到派遣地桂林的交通费、在途补助、行李托运费和市内乘坐公交的交通费等。
《生活记录》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完全由真实的历史细节所构成,它没有预先设定的主题,没有明确的写作方向,它只是为人们记录和保留了未经整理的可贵的那个时代的历史细节。如果你想了解20世纪80年代大学生的生活,想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那么,这是一部值得你关注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