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崖革命精神的生成逻辑
2019-12-27龙小平
龙小平
琼崖革命精神是以冯白驹、王文明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琼崖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过程中孕育、形成的强大精神,也是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宝贵精神遗产,它的形成有着自身的历史与社会逻辑。
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琼崖革命精神的重要来源
琼崖革命精神形成于海南岛的民主革命斗争之中,是在吸取海南传统文化和琼崖革命文化营养的基础上形成的。海南岛与祖国大陆有着不可分割的“母子”地理关系,因而海南文化也必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子系统,故而,琼崖革命精神既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南文化深深地烙印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印记。从历史上看,海南文化在整体概貌上表现为,两千多年来,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移民把中原的生产方式、思维模式和民俗风情等多元文化移植过来,与当地文化融合,建立起一个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且有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本土文化体系,其中这种多元和兼容的海南文化特性也成为孕育“五湖四海”的琼崖革命精神的源泉。
同时,由于海南因琼州海峡与大陆相隔,海南在历史上成为一部分遭遇政治贬谪的官员的流放地。对个人来说,被贬谪是不幸的经历,却又在客观上为海南文化的发展提供契机。这些远离庙堂之争的文人政客胸怀大志、才华横溢,他们兴教办学,推动文化教育,并以自己的节气情操影响周围的人,其坚忍不拔、乐观进取的文化性格是“红旗不倒”的琼崖革命精神的源泉。
在此基础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结果不仅使海南岛人才辈出,还铸就了海南人为江山社稷甘愿奉献、赴汤蹈火的文化品性。正是这种文化品性使海南人民参演了波澜壮阔的革命话剧,展现出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奋斗的高度革命热忱,乃至出现舍生取义的革命壮举。这种义无反顾、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正是源自中华传统文化。
二、坚定乐观的革命情绪和旺盛的战斗力是琼崖革命精神的现实基础
琼崖革命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在特定地域和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革命斗争实践的产物,这一革命斗争过程孕育并体现着内涵丰富的琼崖革命精神。
波澜壮阔的琼崖革命斗争历经几起几落,琼崖革命的过程就是琼崖党组织及其领导下的琼崖人民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的斗争过程。正如冯白驹所言:“海南党的组织是经过很多曲折挫败的,整个党都是倒下再起,再起又倒下。”[1]琼崖革命既有轰轰烈烈的高潮时期,也有在母瑞山极为艰苦困难的低潮岁月。正是这样险象环生的客观环境和历史状况锤炼了琼崖党政军民的情绪意志和战斗力,使其更加向往胜利冲出重围,保国安民。
这种始终坚定乐观的革命情绪和旺盛的战斗力是琼崖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诞生于琼崖革命斗争过程之中,彰显了共产党人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仰。邓小平曾经指出:“根据我长期从事政治和军事活动的经验,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人的团结,要团结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2]
理想信念是琼崖革命精神的核心,也是琼崖革命斗争动力的精神源泉。琼崖共产党人和革命军民在二十多年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历经高潮低谷,付出沉重代价与巨大牺牲却仍然迎难而上、前赴后继、誓死斗争,最根本的也是靠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维系与支撑。
三、自立自强、敢为人先的革命意志是琼崖革命精神的内在实质
海南岛地处南疆边陲,四面环海,孤悬海外,敌人不但可以在陆上重重围剿,还可以在海上进行层层封锁,因此,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琼崖革命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几乎无法获得外援,甚至在理论政策和措施上也难以得到中共中央的实时指导。与此同时,琼崖革命根据地大多处于偏僻农村,生产力水平低下。敌人的长期封锁与围剿加剧了军用和日用物品的供需矛盾。这就使得海南岛不仅要面对严酷的军事斗争,还要陷入艰难的经济斗争。
基于这样的革命情形,琼崖特委在领导整个琼崖革命的过程中自发自觉地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敢为人先、自立自强的精神。面对敌人的军事封锁行为与高压政策,被困军民的粮食供给问题成为革命过程中的首要困难。为渡过难关,在母瑞山革命根据地创立和建设时期,红军一方面采摘山中的野菜、野果充饥,另一方面以王文明为首的苏维埃政府机关组织干部、战士跟随进入母瑞山的民众披荆斩棘、烧山开荒、种植农作物进行自救,并先后开辟了三个红军农场,建立了上村、中村、下村三个革命村庄,种植了200多亩地,基本解决了母瑞山革命根据地全体军政人员的粮食问题。在抗日战争时期,特委书记冯白驹亲自带领干部、战士开荒、种稻、种菜、养猪,特委也领导各区乡民主政府积极组织和发动群众种棉织布,发挥带头作用,解决军民吃穿用问题。
琼崖革命的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人在极为恶劣和困苦的条件下能够做到“23年红旗不倒”,并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其背后是一种不怕牺牲、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信仰在支撑着他们。
四、依靠群众、甘于奉献的革命理念是琼崖革命精神的重要法宝
琼崖革命的历史就是一部与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琼崖群众在琼崖革命过程中做出巨大历史贡献,琼崖革命精神不仅包括共产党人在革命的过程中表现出的革命气节和精神信仰,也包括革命群众在琼崖革命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互信互爱的军民鱼水之情和甘于奉献、革命到底的坚定精神。
事实上,孤岛荒岭之上的琼崖特委在内部几近“弹尽粮绝”、外部层层封锁围剿的险境中,如果没有得到来自群众的保护与支援,琼崖革命的胜利则毫无保障。也正是这充斥着艰难险阻的革命情形使依靠群众、团结群众、发动群众成为必然,使琼崖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也始终保持着血肉联系。革命进程中产生的这种互相信任、相互依靠的关系成为琼崖革命精神的特质之一。冯白驹所描述的“不是山藏人,而是人藏人”就是对当时琼崖革命斗争情形和紧密联系依靠群众这一革命精神的真实复刻。
在革命过程中,琼崖民众组建了一支又一支革命队伍,无数的琼崖儿女成为革命的一份子。在民国革命时期,农民运动迅猛发展,建立了大量的农民协会。土地革命时期,在琼崖特委的领导下,先后组建了琼崖工农红军独立师和女子特务连。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琼崖群众也始终甘愿为革命牺牲性命,还为革命事业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保证。这种险峻的革命形势凸显了琼崖军队与人民群众的血肉关系,这种关系能够经受得住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也从侧面体现出如果没有这种紧密依靠群众的作风与精神,如果没有人民群众对革命事业的参与和奉献,琼崖红旗是不可能23年岿然不倒的。
五、团结和争取广大少数民族、岛外人士和海外华侨的革命方针是琼崖革命精神的外在支撑
基于琼崖革命斗争的严峻性和艰巨性,团结和争取少数民众、岛外人士和海外华侨成为琼崖特委在革命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也因此铸就了琼崖革命五湖四海、丹心向党的精神气质。
其一是汉族人民与少数民族群众大团结。至海南解放时,琼崖纵队每五个人就有一名是黎族同胞。海南的黎苗民族优秀分子被吸纳到革命领导层,为海南岛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具有五湖四海的领导胸怀和民族团结精神的琼崖革命精神不仅在革命过程中体现出来,也融入了黎苗民族质朴、特色的文化精华。其二是本土人士与外地精英兼重。冯白驹曾告诫本地干部要善于团结培养干部,发挥干部的积极性,特别是善于团结外地干部,发挥外地干部的积极性。这不仅体现出琼崖地区在任用人员方面具有博大领导胸怀与高超领导艺术,也反映出本地干部和外地干部团结一致、甘愿为琼崖革命事业挥洒热血、不怕牺牲的精神。其三是多方团结与凝聚具有革命传统的琼侨同胞和广大群众成为琼崖革命的中坚力量支援革命。作为琼崖革命斗争的重要联合力量,琼侨和广大群众募集捐献大批款项、物资、药品,支援革命,救济同胞。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五湖四海团结互助,皆体现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琼崖革命精神也在危急的革命形势下被注入了琼崖儿女丹心向党为保家卫国而肩负厚重历史责任感和神圣使命感的精神内涵。
六、结语
在二十多年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领导海南人民进行了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并在革命斗争中孕育出了具有海岛地域特色的革命传统与优良作风。作为琼崖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精神支柱,琼崖革命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为:信念坚定,不屈不挠;自立自强,敢为人先;依靠群众,甘于奉献;五湖四海,丹心向党。从本质上看,琼崖革命精神是产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种时代精神,是产生于孤悬海上的海南岛的一种区域性精神。它吸收萃取中华传统文化精华获得重要的精神来源,又以琼崖革命斗争实际为现实基础,是琼崖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无产阶级思想作风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体现,是海南各民族优秀人文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积淀。它既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精神之一,又在中国革命精神体系中独树一帜,具有非凡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