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教育学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的作用

2019-12-27杨俊子

文化产业 2019年20期
关键词:教育学跨文化学习者

◎杨俊子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贵州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3)

所谓人文素养,主要是指将人文知识、个人能力、思想感念、情感等多方面综合在一起的一种品质。随着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文化方面交流合作的逐渐深入,跨文化教育学也逐渐显现出其重要性意义。因此,探索跨文化教育学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跨文化教育学课程的研究背景

在我国现阶段,跨文化教育学课程主要在国际贸易及英语两个专业开设,强调商业活动的实用性,但未能体现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培养[1]。在当前经济、文化多元化发展背景下,各国之间近距离的人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学生学习跨文化教育学显得十分重要,知识社会对大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我国社会当中,有文化内涵的学生一定会展现出更强的竞争力。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开设各种类型的跨文化课程。在跨文化教育课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另外一个国家的语言、历史以及文学知识,还可以对两个国家之间的人文知识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综合素养[2]。

二、人文素质教育的历史衍变

目前,人文素质教育逐渐引起部分教育者的重视。在西方,“人文”这一词汇最初是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运动中提出的,尊重科学,重视人文,将人的理性思想作为主体[3]。随着社会历史进程的发展,人文素质的内涵也发生了一定变化。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文素质内涵开始倡导走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科学发展的和谐之路,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发展转变。基于此,人文素质教育在引导学生开拓视野、解决问题以及谋求创新的过程中,具有深远的意义。

三、跨文化教育的意义

跨文化教育,是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率先提出的一个概念,因历史文化背景及研究内容的差异性,各国学习和研究跨文化教育的动机不尽相同。19世纪的美国被称为是一个文化“大熔炉”,为跨文化教育发展奠定了基础;20世纪之后,美国经济崛起,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商业合作关系也更为密切起来,美国开展跨文化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开展经济合作[4]。跨文化教育学在西方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跨文化教育学的内涵十分丰富,其中包含语言学、国际关系学以及人类学等各个学科。所以,当代大学生在接受跨文化教育过程中,可以深入了解各个国家的人文知识,从而使学生的人文知识结构更为完善与丰富。

四、跨文化教育学课程开设方法

应依托学校网络,积极构建跨文化教育自我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可以通过使用音视频资料以及文字说明等方法,让学生对文化差异有更为清晰的认识,让学生养成一定的文化敏感性,引导学生体验文化差异;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实时动态和学生互动,对各个知识点进行整理并分析,引出讨论性话题,深入分析影响交际效果的文化差异因素,使学生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内涵[5]。

高等教育逐渐向着全民化、大众化的方向发展,是学生终身学习的阶梯,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跨文化教育学是培养多元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要将培养国际化人才当成高等教育的落脚点。要将满足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作为出发点,让学生对世界各国的人文情况形成清晰的认识,养成平等开放的跨文化心态,增强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及交往能力,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文素质基础[6]。

通过跨文化教育学,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人文素质教育中,创新能力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不可或缺,否则就会使人文素质教育缺乏活力。而跨文化教育学是一门动态化的应用型学科,跨文化教育学一方面是遵守相关规范的一项活动,另一方面属于创造相关规范的过程。例如外语学习者在与外国人交流过程中并不只是将所学知识应用其中,还根据外国人的语言和非语言两方面来进行相应的判断,灵活运用自身所学,这样才能够促使双方之间的交流,达到预期成效;另外在跨文化交流中还需要创新学习者自身的思维,这样才能更好应对复杂的语言交流。

学校要为学习者提供相应的教学学习设备,使他们能够切实体会到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意识到文化知识只是学习基础,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该学会将如何解决问题作为学习重点[7]。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者也要注重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结语

高校是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重要场所,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基地。加强高校跨文化教育,对于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跨文化教育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而且具有延时价值,能够贯穿不同教学背景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学相长。

猜你喜欢

教育学跨文化学习者
一部系统研究批判教育学的力作
——评《批判教育学的当代困境与可能》
实践—反思教育学文丛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韦钰:神经教育学与创新力培养
Analysis of the activation strategy of high school students’English language potential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