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中家长阻力的成因解析与对策研究
2019-12-27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背景下,职业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特别是在教育部提出要让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与普通高中相当的要求之后,更是加大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投入。然而现实情况却遭遇了:政府鼓动热,民间反应冷;政府投入多,实际收效少;职业技能工人缺口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却遇冷的尴尬,使得很多中等职业学校存在严重的生源短缺问题。中等职业教育虽然推出了包括免学费、发放补助等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增强其吸引力,但超出我们常规思维的是,对这些优惠政策呈现排斥态度的却是我们预想中的政策受益者、赞同者之一的家长。家长采取的阻抗方式就是不愿让自己的孩子报考中职,家长的这种阻抗给中职招生带来了巨大阻力,使中职学校的生源短缺问题雪上加霜。家长作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参与者和利益相关者采取这种教育行为的原因何在,如何将家长对中职招生的阻力转化为动力,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
1 家长阻力形成的主观原因分析
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持有排斥心态,不愿让自己孩子报考中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方面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来进行分析。
1.1 “重道轻器”的传统文化观
文化“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和行为,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怀特在其《文化科学——人和文明的研究》中指出“人类行为是文化的函数”[1]。因此在考察家长拒绝让自己孩子报考中职的原因时,我们不能不分析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所形成的“重道轻器”的传统文化观。“道”与“器”是中国古代一对非常重要的哲学概念,《易·系辞上》中对道和器解释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所谓“道”指的是最高真理,所谓“器”是指物质层面的技术、器物等,或者说是一种技术或手段。在我国文化奠基时期,先秦诸子百家大多持“重道轻器”思想,对“器”持否定态度。《论语·为政》中孔子就提出“君子不器”,说的意思是作为君子,不能囿于一技之长,不能只求学到一两门或多门手艺,不能过多地追求某种技能,否则就会妨碍他对道德的追求。道家也否定“器”,《道德经》中就有“人多技巧,奇物滋起”的说法。在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以后,儒家“重道轻器”、“重道轻艺”思想一直盛行,因此,技术的价值被否定,技术被当做“雕虫小技”,是“小人”才从事的事业,进而技术教育、技艺传承也只能在民间以师徒制的方式进行传承。技术教育便只能沦落民间,以师徒传承的方式发展。深受这种“重道轻器”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重人文轻科技、重知识轻技能、重修养轻能力”的思想在很多人的心里已经根深蒂固了。因此,这种文化传统就决定了当前众多家长在中职招生中的阻抗行为。
1.2 以“消费”期望发展的教育消费观
教育消费是指用于教育物化产品和教育劳务上的开支,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民众的消费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消费已成为家庭消费的重头,是一个家庭培养孩子的必要支出。近几年来,高等教育大力普及,“送孩子上高中考大学”已潜移默化地成为每位家长的教育选择。无论子女是否适合走普高升大学的道路,纷纷不管不顾,一心让孩子读高中考大学。对于一些中考成绩不理想没有考上重点高中的学生,其家长更是不惜重金出高价为孩子“买”高中读。事实上,家长的这种教育消费行为是建立在盲目跟风和缺乏理性思考的基础上,而不是孩子的学业能力和个性发展上。在持这种教育消费观的家长的观念和行为中完全忽视了真正适合孩子的发展道路,忽视了孩子本真意义上的成长与发展。也就是说这些家长在以消费期望孩子的发展,为了消费而消费,而不是基于孩子发展的消费。家长的这种把读高中考大学作为子女唯一出路的教育消费观显然是缺乏理性的,在这种非理性的教育消费观影响下,即使中职推出了一系列上学经费上的优惠,也不能转变家长的教育消费观,进而导致其对中职教育的反抗。
1.3 “高学历才算成才”的片面成才观
什么是成功?什么才算成才?这就涉及到人们的成才观,成才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家长们的教育选择。一方面,我国素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传统成才观;另一方面,现代社会虽然对成才的定义日益多元,用人评价机制日益健全,但唯学历、唯文凭现象依然屡见不鲜。社会上许多用人单位常以学历、文凭作为选拔、聘用人才的标准。这一点甚至在国家和各地公务员的招考要求中也有体现,几乎所有的公务员招考,不论其岗位如何,工作内容是什么,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甚至有的要求“研究生以上”。这种高学历、高文凭的标准要求不断强化着“高学历才算成才”这一成才观。从群体社会化理论看来,人们都有从众心理,因此,当社会上衍生出“高学历才算成才”的观念时,家长也带着从众心理卷入“高学历才算成才”的群体中,并对这一观念深信不疑。在这种成才观的影响下,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要求就是获得高文凭、追求高学历。显然以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性科学技术人才为目标的中等职业教育不能满足家长对孩子的这一教育追求,在他们看来,送孩子去读中职,不仅不能促成孩子成才,反而阻断了其成才的道路,这是家长们所不能接受的。因此便出现了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的反抗。
2 家长阻力形成的客观原因分析
以上论述从主观方面对中职招生中的家长阻力进行了归因,而实际上,使家长成为中职招生阻力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不仅有家长方面的主观原因,而且还包括多方面的客观原因。如下几个向度可以认为是导致家长阻力的客观原因。
2.1 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间接影响了人们初中毕业后的教育选择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呈现稳步发展的态势,特别是在1999年之后,更是实现了招生数量和规模的快速扩张,很快就实现了高等教育的“精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的转变。高等教育的扩招和大众化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走进大学校门,接受高等教育。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影响下,人们初中后的教育选择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似乎大学的门槛降低了,家长们自然愿意选择让孩子通过上高中进而读大学的发展道路,而不愿让孩子走职教发展的道路。
正如OECD于2009年发布的《为工作而学习》报告所指出的,在各国,高等教育的扩张损害了以学校为基础的中等职业教育并不是偶然的现象,例如:“在韩国,四分之三的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学生最终进入了第三级教育,对于设置这些将学生直接输送进劳动力市场的项目的合理性形成了挑战。”[2]这种情况下,家长自然无形中成为了中职招生中的阻力,进而使得中职招生遭遇了“冷门”。
2.2 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削减了中职教育对家长的吸引力
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力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空间、场所及其关系的总和,只有当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为劳动力市场所需要,同时还能获得公平的市场价值,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才能显现。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看,那些劳动力市场发育比较良好的国家,职业教育也相对比较发达。在这些国家里,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发布、劳动中介、社会保障、劳动立法、劳动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制度都很完善,这些完善的制度规制着企业不能随意解聘新员工,也使企业不管是聘用还是解聘新员工成本都比较高。在这种完善的劳动制度下,雇主自然不愿聘用那些没接受过专业训练的员工,接受一定的职业训练是入职前的“必修课”,因此职业教育就很受家长、学生的欢迎。然而在我国,劳动力市场形成的时间短,缺乏完善的信息服务,多重分割的特征也一直存在,这大大降低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整体被划分为由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构成的人才市场和由工人构成的劳动力市场两部分。[3]人才市场由于设置了较高的文凭准入门槛,就挡住了大部分职业技术工人的进阶之路,从而构成了两大人才市场之间的不可逾越性。由于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后的学生一般都从事工人岗位,如果劳动力市场缺乏流动性,就意味着他们很难顺利进阶到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构成的人才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就会认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就意味着剥夺了孩子进阶跃迁的机会,自然不会愿意让孩子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因此也就成了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中的阻力。
2.3 中职学校不规范办学使家长对中职失去信心
在分析家长方面主观原因的同时,我们不得不考虑中职教育本身是否真的有足够的吸引力来促使家长愿意让孩子就读中职。比如在招生方面,一些中职学校为了招生不顾教育形象,不择手段抢占生源。在招生宣传中,为了抢占家长、学生的眼球,以所谓“名校”、“师资雄厚”、“质量一流”、“就业百分百”等作为招生广告。这种虚假的广告宣传和不正规的招生往往会使家长无所适从,有些家长甚至上当受骗。在办学条件和专业设置方面,一些中职学校出现随心所欲的情况,什么专业热门就开什么专业,以至于相关师资不能及时配备到位,使有些专业办一两年就不得不停办。此外,一些中职学校还存在不讲质量规格,毕业文凭随便发放的问题。[4]最后,由于中职学校的这种系统性行为失范,使得中职学生培养质量低下,难以解决其就业问题,招生时承诺的就业保障自然无法兑现。面对中职教育的这种混乱和低下的培养质量,家长自然不愿拿孩子的前途做赌注,自然不愿送孩子接受这种教育形式,进而就成为了中职招生中的阻力。
3 弱化家长阻力的实践应答
最大程度地减小家长在中职招生中的阻力,是化解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短缺、招生紧张,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基于以上原因探析,消除家长在中职招生中阻抗心理的着手点可能有以下几个。
3.1 打破传统观念束缚是消除家长阻力的前提
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5]一书中指出“传统观念对人的行为具有强有力的约束,进而影响人的选择,要改变人的行为就必须改变在人心目中已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因此,从观念上打破传统的错误认识,是消除中职招生家长阻力的前提。然而这种长期存在于家长心中的阻碍中职招生的传统观念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与我国教育文化传统等相关联的,要改造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招生面临的窘境,就必须打破在人们心里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的藩篱,并在我国历史传统文化中深入挖掘“重实践”的思想,用这些思想精华来打破家长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促进家长观念的更新和转变。
要使家长认识到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也出现了诸多重实践的要素,比如墨子的思想中就充满了重“器”、重实践、重社会分工思想的光辉,明末清初的顾炎武更是提出了“经世致用”的思想。这些思想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可作为当今职业教育思想的源头。
此外还要引导家长全面理解劳动和职业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还应利用微信、微博等各种大众媒介来对职业教育进行宣传,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职业教育的地位、作用、意义,以及社会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例如可以推出更多类似“大国工匠”系列节目,通过大众传媒积极推介那些接受职业教育而成功成才的先进人物,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使家长加深对职业教育的理解,破除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进而消除家长在中职招生中的阻力。
3.2 完善我国的劳动力市场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保证
国际经验表明:完善的劳动力市场是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减少家长在中职招生中阻力的基本保证。首先,完善的劳动力市场应体现在就业平等性上,即消除劳动歧视,使接受中职教育的学生和接受普通教育的学生都能各尽其才,都能获得与其所接受教育相当的合理的劳动回报。具体说来,在职业准入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应为学生提供两种相对等的劳动力市场进入资格,且两种资格不具有互换性,以此来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避免用工过程中的“唯学历”现象。其次,在劳动就业制度方面,对相应工种应真正落实“先培训、后上岗”原则,对不同职业从业人员的从业资格、职业技能、教育程度、教育类型、教育层次等提出明确要求,规定就业上岗人员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职业教育或训练,并取得相应的学历证书或者从业资格证书。[6]以合理的劳动就业制度和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为中职学生创设良好的就业环境和氛围,使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优势充分显现,消除家长送孩子读中职的后顾之忧,进而化解家长在中职招生中的阻力。
3.3 加强中等职业教育改革是弱化家长阻力的根本
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必须进行一系列改革,不断促进其办学的规范化,提高中职办学质量,提高中职教育的私人受益。针对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办学混乱的局面,建议教育部门和相关行政部门联合行动,严格参照中职学校办学标准,对中职学校进行一次清理和整顿,对那些办学规模小、办学质量不达标的中职学校,该撤的撤,该停的停,全面整合中职教育资源。对于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要建立严格的申报、评估、审批制度,杜绝盲目开设专业和专业设置的随意性和重复性。
同时还要完善中职学校的监督评估制度,力求做到评估结果的客观真实,防止中职学校徒有虚名以及借着虚假的名声欺骗家长和学生的行为。在中等职业学校进行招生的过程中要规范招生秩序,统一设置中职招生的“门槛”,这一方面可以为中职学校开展一定质量规格的学历教育提供保障,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中职学校盲目招生,保证招生的健康有序。
最后,中职学校还应建立信息服务平台,要将各所中职学校的办学基本信息、荣誉获得情况、各专业招生条件以及就业状况等公之于众,为家长提供充分的且信誉度高的信息服务。只有中职学校的办学规范了、办学质量提高了,才会消除家长对中职的偏见,消除其在中职招生中的阻力,进而才能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