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与计算机等级考试融合问题分析
2019-12-27李如霞韩伟颖
李如霞,韩伟颖
(南开大学 滨海学院,天津 300270)
教育部2018年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新要求。计算机课程教学作为培养学生信息化技能核心课程,需要得到进一步强化和重视。以培养高等学历技术技能人才为办学目标的高职院校,更需要考虑如何根据新需求开展与实施计算机课程教学。其中,将计算机等级考试融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已成为高职院校的普遍做法。
1 必要性分析
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融入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这既是社会需求使然,又是自身需求使然。
1.1 学生获取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需求
在目前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下,学生要想在职场中胜出,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是不可或缺的。对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院校而言,就迫切需要发挥计算机等级考试导向作用,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中融入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为学生获取相关计算机等级证书提供帮助。
1.2 测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质量需求
在高职院校亟需建立起一套科学考核指标体系用于测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计算机等级考试作为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考试,对计算机教学质量有了量化的指标,统一了评价的尺度,有利于在同一评价尺度下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1]。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通过率,是衡量学生计算机知识掌握程度的一把标尺,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效的一把标尺,还是对外宣传教学水平的有力数据。通过分析计算机等级考试情况,可以发现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问题,激励教师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使学校完善计算机基础教学实施管理办法,实现对其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效管理,并塑造教学严谨、成效显著、就业形势良好的学校形象。
1.3 计算机基础课程突显“实用性”需求
高职院校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案是围绕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展开的,因此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必须要树立“以学生为本,面向应用”的教学思想,注重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计算机应用技能培养与专业培养目标结合,以切实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职业素养[2]。计算机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强调动手操作能力训练的课程,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应该突出“实用性”特点。在没有融入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之前,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普遍存在“实用性”重视不够的现象。在教学内容上,主要按照选定教材开展教学,知识面狭窄,不能及时与社会的需求对接;在教学形式上,主要利用幻灯片演示课件的方法完成授课,机房利用率偏低;在考评方式上,利用书面试卷完成考核居多,测验动手操作能力的机考形式运用不足。如果将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融入到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不重视“实用性”的现象将明显改观。因为计算机等级考试采用理论笔试和上机测试结合的形式,知识面比较宽,强化技能操作,高职院校若要提高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就必须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训练,增加上机时数,增设上机考评环节。
由此可见,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融合是必然趋势。两者融合必将适应学生、学校与社会需求,实现三方共赢发展。
2 融合问题
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工作的融合,虽是共赢行为,如果融合不当,也会使效果大打折扣。如有些高职院校过分强调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如将考证与教师教学评价或学生毕业直接挂钩。这使得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很容易走向极端,沦为了为应对计算机等级考试而开设的专业课,滋生了新型应试教育。应试教育最大弊端在于仅追求高分,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符。
2.1 计算机知识固化与更新之间的冲突
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追求的目标之一就是“零距离就业”,即出了校门直接上岗,教学目标需要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务必须及时更新。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相对而言,却不能完全与时俱进,显出滞后性、固化性弊端。这是因为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调整需要一个考纲酝酿、政策出台、实施推广、信息反馈等的具体流程,并且受有关因素制约,调整不会过于频繁,因而考试内容距离社会需求有时间差距。
基于此,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面临着计算机等级考试固化和教学需求更新之间的兼容性问题。如何使其教学内容既能涵盖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考纲,保障较高考证通过率,又能涵盖当前社会热点信息、实用技能,与时俱进地提升学生信息素养,是两者融合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2.2 计算机等级考试结果与计算机应用水平之间的不对称性
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与否,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学生计算机水平高低,但它也具有一定的机会性和偶然性,因为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笔试答案或技能操作步骤也可以通过考试获得证书。但在实践环节,知识和技能是需要灵活应用和综合创新的,因而不能将考级证书和计算机应用水平直接画等号。
在没有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就不予毕业的压力下,学生做题、死记硬背,以此应付考试,无法有效提高实践应用能力。这种重理论、轻实践的培养模式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完全违背[3]。因而,如何更加科学地界定学生学习水平是否达到了毕业要求,是值得深思问题。此外,在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一种“证书一旦到手,学习就此罢手”的现象,因而如何将计算机等级考试转化为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内在动力,促进学生计算机技能水平持续提升,就显得格外重要。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如何选出“对”的人,而不是唯“证”至上,使人才选拔标准多样化、综合化、客观化,在综合考查基础上科学选人,是人才招聘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2.3 计算机等级考试结果与教学评价高低的不匹配
一些高职院校将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作为对任课教师教学质量考核的主要指标,这种认识和做法有失偏颇。若单纯用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指标衡量,极易导致任课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过度向计算机等级考试倾斜,偏离了原有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宗旨,偏向应试教育。此外,对任课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是立体的、系统的、发展的,应该涉及到“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组织与表达、课堂管理、教师的知识基础”[4]等多个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教师的内在动力,促进教学目标的全面实现。
因而,如何合理确定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在教师工作业绩中的分量,使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更加符合社会需求和国家教育信息化推进的整体要求,亦是高职院校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3 协调平衡
计算机等级考试好似一把双刃剑,在看到它所起到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仍需警惕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这是必要的,但需要协调好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与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的比例设计,正常教学和等级考试的兼顾。为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实施。
3.1 学校要注意变革教学管理策略
作为培养高等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为推动学生就业而强化对学生考证方面的管理本无可厚非,但需避免强化过度。
(1)从教学思路上,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淡化对计算机等级考试取证的强制性要求,同时强化对学生信息素养的综合培养。对于计算机等级考试取证的要求,不同学校可做个性化的处理,逐步将取证与毕业证、学位证直接挂钩变革为半挂钩直至取消挂钩。譬如把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成绩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成绩的一部分,占到20%~50%左右;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的学生可以凭借该证书申请相关课程的免修或抵扣选修课的部分学分;将计算机等级证书纳入学生评优、评奖学金等的指标体系等。这些做法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励学生取证同时又能保持对计算机课程持续学习的积极性。
(2)从课程体系架构上,要为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延伸提供保障。计算机等级考试既有模块区分,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如二级模块主要包含语言类、数据库类和办公软件类等;二级的“MS Office高级应用”是对一级“计算机基础及MS Office应用”的深化和扩展;在数据库领域中,二级的“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和“MySQL数据库程序设计”,三级的“数据库技术”和四级的“数据库技术”也具有延伸及扩展的梯度关系等。计算机等级考试设置的特点,为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计提供了方向指南。高职院校可以在设置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时,尽可能将其课程体系兼容到等级考试的模块领域和纵深领域,如将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初级课程和中高级课程结合等,为学生在计算机等级考试领域中的横向学习和纵向学习提供保障。
(3)在教学评价上,需要恰当评定等级考试取证率在教师综合评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高,这肯定与任课教师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衡量任课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的试金石。但对于任课教师而言,其教学评价应该是客观、全方位、发展性的,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因而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不能作为对教师进行评价的主要或唯一的评价指标,比较适合作为教师评优的标准。
(4)在保障措施上,要为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提供具体保障。在倡导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考证主要还是通过自学完成的。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学生报考热情很高,但实际参加考试的人数会有一定流失,并且在最后坚持下来的学生中,通过率也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在于学生对于计算机等级考试从心理上到知识上都准备不足,因此特别需要学校多做一些工作。如,通过校园媒体多宣传计算机等级考试重要性,提高报考率和到考率;通过开办考前辅导班,就像“新东方学校”那样,选择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考试训练;通过延长机房开放时间,增加学生上机操练时数;通过组织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模拟训练,增强学生对考试环境的认知;适当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学生考前焦虑情绪等。
3.2 教师要注重教学安排适时更新
集体教学环境中,教师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就必须合理安排教学,使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体现出计算机等级考试和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兼容性。
(1)注意教学内容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融合。同时吃透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材和计算机等级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取舍,如将部分内容作为选学内容,将考纲要点与教学内容融会贯通等,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彻底梳理、重新组织,选定教材,但又不唯教材。这样,虽然任务艰巨,但可以保障教学目标在有限教学课时内得以最大化实现。
(2)及时将计算机前沿知识和实用技能引入教学。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课程教材具有明显滞后性。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一是要注意关注教材的更新状态,选择最新出版的教材来授课;二是将信息技术领域前沿性知识引入课堂,开阔学生视野,保持与时俱进;三是将实际办公环境中的常用技能适时引入教学中,帮助学生融入社会,同时也能通过实用性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四是根据专业需求调整教学内容,根据专业的不同,可以对内容有所侧重,加大专业所需内容的课时量,以适应专业要求,同时对专业不太侧重的内容可以安排自学,从而不影响课程总学时[5]。
(3)教师必须要注意教学资源的多样性。为了帮助学生既充分准备等级考试,又能适应社会需求,全面提高信息素养,教师需要除了在课堂开展教学活动之外,更需要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教学资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课堂内外学习的结合。教学资源体系可以是参考书、学习网站、交流平台、操作录屏视频、习题库、易错题汇总等多种形式。
为了达到对上述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教师必须保持持续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充实和完善专业知识。
3.3 学生要以有效学习状态投入学习
作为学生,需要树立终身学习、持续学习理念,开展渐进式学习活动,为自我能力提升夯实基础。
(1)学生要逐步明确自己在计算机技能领域的学习目标。学生通过学习会接触到计算机技能不同领域,进而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通过持续性学习,不断深化对该领域的掌握程度,再树立更明确的学习目标,这也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模块化和关联性正好相符。
(2)学生要把握计算机技能学习的特点,在练中学,在练中巩固和深化知识。计算机技能的学习,必须要多练,多用。学生要听课时善于把握重点,在上机课多做多练,发现问题及时反思、交流直至解决,切实增强对计算机技能的掌握能力。同时,对于计算机技能,反复练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应用多了,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身认知结构的一部分,才会在适宜的环境中灵活提取,否则知识就是碎片式的,缺少内在联系,这将制约其价值的体现。
(3)学生还需要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因此学生要善于以敏锐的眼光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发现使用信息技术的契机,并不断在新的环境中使用信息技术对问题进行优化求解,真正达到灵活应用、综合应用、学以致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