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课前三分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课程的融合
——以《大学英语》课程为例

2019-12-27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人生态度大学英语模块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笔者所在院校积极摸索,实施“课前三分钟”,在“课前三分钟”这一平台基础上,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英语》课程相结合,在语言学习中突出“学生思政”,将正能量故事、案例融入到课堂教学中,经过摸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两个融合”的基本原则

在活动实施之前,我们认真分析了在新形势、新时代针对新的教育对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情况。我们认识到,面对90后、00后的大学生,单纯说教式的教育很难取得好的效果,非思政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尤其不能脱离课程实际来开展。因此,我们在“课前三分钟”实施过程中,努力将“课前三分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确定了“课前三分钟”实施的基本原则,即努力实现两大融合,一是“课前三分钟”与英语主干课程内容与主题的有机融合;二是“课前三分钟”授课方式与英语教学方式的有机融合。将“五个思政”与学科特点紧密结合,通过简短的英文小故事将人生态度和情感教育融入英语教学之中,引发学生思考,在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真善美”的感悟,增强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与反思,对人生的思索与追求。

第一个融合是内容的融合,消除了两种教育内容之间的间隔,让学生没有植入感,实现英语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无缝连接与融合。第二个融合则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与英语教学方式的融合。“两个融合”让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

2 “两个融合”的实践探索

2.1 教学对象分析

我们的目标学生群体为00后的大一新生,他们独立、自我,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但同时,也存在着某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自律性差、社会责任感缺失、缺乏积极的人生态度等。由于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他们加以正确的塑造和引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世界和社会,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而奋斗就显得尤为重要。

另一方面,学生的英语基础也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因素。这涉及到“课前三分钟”内容选择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的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阅读理解能力一般,听说能力更弱,对英语国家文化缺乏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内容难易度把握、教学方式的运用等方面多动脑筋。

根据对教学对象的分析,“课前三分钟”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就成为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2.2 教学内容的选择

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对“课前三分钟”教学内容的选择非常慎重,突出了“正能量”、“引导性”、“易理解”以及适合学生英语词汇、听说能力基础。我们选择了简短的英文小故事将人生态度和情感教育融入英语教学之中,引发学生思考,在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真善美”的感悟,对自身和世界的反思,对人生的思索与追求。

在思想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精心挑选了一系列英文故事,分为三大模块。第一模块:了解社会,善待他人;第二模块:塑造人格,自我成长;第三模块:追求美好,奋斗奉献。三大模块互为支持,互为补充,层层递进,提高要求。

第一模块重在帮助刚走进大学校门的新生去适应新的人际环境;该模块用“苹果树的故事”、“伤害只写在沙地上”、“咸咖啡”等故事,试图引发学生对感恩父母、宽厚待人、无私奉献等精神的感悟与共鸣,激励学生思考自身与他人的关系,如何真诚待人、学会爱与被爱,感受他人的温暖并学会付出与回报。

第二模块强调帮助学生建立独立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拥有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利用自信类“绿色发卡”、“皱纹与雀斑”以及奉献类“生命的公式”、“罐子满了吗”“金子与泥巴”、“蝎子”等反映人生态度的故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激励学生思索应该如何面对人生逆境、如何拥有积极乐观、勤奋努力的生活态度,像一节灵修课,使学生获得真善美的心灵熏陶,更加阳光开朗地面对生活。

第三模块启发学生去思索和追求生命的价值与美好,懂得感恩与回报,去努力奋斗和追求奉献。该模块用“米歇尔名言”、“乔布斯名言”、“拳王阿里名言”、“霍金名言”等内容,旨在引发学生对于人生的思考,怎样才能度过丰富、充实和有意义的一生;面对选择时,如何取舍。在一个个充满哲理的小故事中,暗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启迪着学生们去感受人生的美好,鼓舞着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努力奉献。

针对学生英语基础,我们力求相关内容在文化差异、词汇量、语法句法基础、听力、口语能力等方面切合学生实际,以求在短暂的教学时间里尽量减少语言障碍,达到尽可能好的效果。

2.3 教学方法的运用

考虑到“课前三分钟”时间短、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较差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确定“课前三分钟”的主要教学方法是:通过教师讲、学生听,并在思索后谈感受、教师总结的方式进行。具体实施中,教师以适当语速将英文故事念出,学生简短思考,主动或由教师点名谈感受,提炼故事主题,最后由教师归纳总结,全部采用英语表达。

实施之初,由于英语基础较差,学生局促不安,基本不主动回答。教师加大了鼓励力度,对主动配合的学生进行表扬,并在平时成绩考评时予以加分。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逐渐提高。随着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逐渐适应,教师开始在语速、学生口语表达、中心提炼等方面逐步提高要求。在不断的训练中,学生在听、说等方面的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2.4 教学环节的安排

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我们采取四个步骤,分别是:

①单词预备:在课前将听力材料中的重难点词汇演示给学生,扫除后续听力中的障碍,作为学生的词汇储备,同时节约宝贵的上课时间。

②故事展示(表述):以英语听力的形式展示英文故事,配合生字词的演示,使学生大致理解故事的内容。

③学生谈感受:鼓励学生使用英语谈感悟,深化故事的教育意义,并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④教师点评:教师简单解释故事内容,揭示故事中蕴含的意义和道理,启发学生思考。

3 思政与英语课堂融合的效果

通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树立了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能量的价值观,学生普遍反应接受度较高,教学效果良好。

3.1 英语能力的提升

一是英文听力材料的选择基本符合目前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学生表示能够听懂80%-90%的内容。且因为故事的情节性和趣味性较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提高了听力水平的同时,积累了生词,扩大了词汇量,英语的基本技能得到了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词汇量要求为认知3400个英语单词以及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对其中2000个单词能正确拼写,英汉互译。通过课前三分钟,学生积极主动积累词汇量的兴趣能够被调动,从而丰富他们的词汇储备。

二是聆听、思考之后英文表达能力提升。在课程设计最后一步给学生自由表达想法的机会,学生用英语表述听过故事之后的感想,分享心得和收获,学生的表达欲望比较强烈,在表达中出现的问题老师积极指出和纠正。在表达和分享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信心、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深化了主旨,强化了课前三分钟的教育意义。

3.2 思想和道德修养的升华

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和哲思引发学生思考。三大模块的内容分别引导学生思考自身的完善与成长、如何善待他人和应该拥有怎样的人生态度等问题,对学生进行一场场“润物细无声”的思想情感教育,在潜移默化中贯穿感恩、勤奋、宽容、自信等正能量教育,学生普遍反映这些小故事既通俗易懂,又发人深思,使他们从中受到鼓舞,得到启迪,同时也发现了生活中时常被忽略的爱与美。

4 问题与反思

4.1 存在的不足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们普遍反映良好,但英语课前三分钟的探索才刚刚起步,存在着一些不足。

一是学生的听力水平不高,在听原文故事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障碍,导致对故事的理解出现问题。这种欠缺主要源于学生缺乏听说训练和词汇量不足。

二是题材的表现形式比较单调。基本上都以教师口述或听力播放的形式出现,缺乏直观和新颖性,久而久之,容易让学生失去兴趣。

三是由于文化差异的原因,有一些故事中的西方文化元素会对学生理解故事造成一定的影响。

4.2 下一步的改进与探索

一是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听说训练,让英语教学回归语言本身的功能,同时对学生的单词初步提出要求,并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课前单词预习的检查。

二是题材形式的多样化。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视频、动画等,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愿意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三是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东西方文化及其差异的教育,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不同文化,减少学生理解故事的障碍。

四是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题材选择上进一步贴近思想政治教育,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正面引导和教育,在立德树人上下工夫。

5 结 语

“课前三分钟”是课堂育人的“微课”,在《大学英语》的课堂上,结合专业和学科特点,我们突出“五个思政”,使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提升专业知识水平和语言能力,最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德育与才育的融合,这将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不断探索和精进的领域。

猜你喜欢

人生态度大学英语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默:从人生态度到审美心智
世界观(二)
校园网络背景下大学英语大班教学的缺陷探究
情感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课程中语音教学现状与重要性简析
浅析支架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师的角色定位
论伊拉斯谟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