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探析
2019-12-27陈娜燕
陈 娜 燕
(西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 710127)
一、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日常生活化的含义
(一)日常生活化
马克思主义转向日常生活化的提法是从20世纪初开始的,改变以往马克思主义理论宏观的一面,注重将马克思主义转向微观的日常生活。卢卡奇在《历史和阶级意识》中,提出马克思主义要转向日常生活,旨在提升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他认为欧洲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失败同无产阶级的意识有关。革命之所以失败,是因为资本主义的物化意识已经渗透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日常生活之中,人们不仅在客观上与自己的活动、自己的劳动相对立,而且在主观上接受了这种物化思想,个体特性逐渐淡化,丧失了革命的斗志。因此,卢卡奇认为:“只有无产阶级的意识才能指出摆脱资本主义危机的出路。”[1]136并且卢卡奇还从宏观上指明日常生活与艺术、科学相互作用的关系,强调从日常生活维度唤醒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重要性。葛兰西从统治者要掌控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出发,提出马克思主义要转向日常生活。在论证统治阶级领导权时,他认为统治阶级要获得长久的领导权,不能仅通过掌控政治上的领导权,而要更加重视对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即领导者要把视角放在普通大众的身上,注重对大众的思想文化教育和意识形态教育,运用群众自发的思想和行为来达到巩固政权的目的。在这里可以看出,卢卡奇和葛兰西都是从阶级革命和政治统治的需要出发,提出马克思主义转向日常生活维度,其目的是为了使阶级革命取得胜利,从而巩固政权的统治。
阿格妮丝·赫勒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提出日常生活理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宏观理论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关于日常生活化观点中合理方面的同时,更加注重探讨日常生活中个体的真正解放,实现生活的民主化和人道化,而不仅仅把日常生活当作实现革命胜利的手段。赫勒提出,日常生活是由个体的对象化构成的。由于个体的理解程度、知识水平不同,他们的对象化也不在同一个层次,可以分为“自在”“自为”和“自在自为”三个领域。[2]7在人类开始创造环境的时候,“自在”的活动也就产生了;“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则体现的是个人创造性的发挥;在“自在”和“自为”两者之间的是“自在自为的类本质”。基本的日常活动领域是进行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人们所进行的日常活动就是一种“自在”活动。虽然“自在的类本质”领域很少体现人的创新精神,但是它却是发展到“自为”的不可逾越的阶段,因此,个人只有使自己首先在日常生活领域成为类存在物,才有可能在非日常生活领域比如哲学、体育、艺术等更高形式的领域中,把自身的能力、本质力量转化在对象中,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个体传统的重复性的日常生活是社会正常运转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虽然是重复性的思维逻辑或者实践活动,但如果丧失,人类后续的生存发展很难得到保证。但是,如果传统日常生活图式过于沉重,也势必会影响非日常生活,影响个人发展,阻碍社会进步。从这个角度出发,赫勒提出“日常生活人道化”的思想,即主张抛弃传统日常生活中没有个性的日复一日,期望个体从“自在”升到“自为”,而个体个性的形成离不开理性的引导,需要哲学、艺术和科学等理性的文化内化为人自身的素养。赫勒所倡导的“个体”思想与马克思的个人全面发展思想是一致的。马克思指出: “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 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3]739一般而言,对于日常生活,个体是不会一般地抛弃重复性和实用性的态度,我们需要以哲学、艺术等理性文化来指导和优化日常生活结构,从而实现个人在烦琐日常生活中的解放。
综上所述,日常生活化就是主张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为视角,但是这里的“日常生活”不是仅局限于烦琐复杂的日常生活。一方面,通过非日常生活等理性文化比如哲学、艺术等来指导日常生活,在理性科学的指导下,使个人在烦琐的日常生活中获得解放,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为马克思主义等理性文化的发展提供第一手的资料,使理性文化扎根于人们的实际生活中,丰富理性文化的表达方式,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进而真正实现意识形态或者其他理性文化的指导作用。
(二)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意识形态”一词最早是由法国哲学家特拉西在《意识形态的要素》中提出的,将其界定为一切观念产生提供科学的哲学基础的“观念科学”。马克思在其基础上,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角度提出“观念上层建筑”,从阶级与阶级统治角度提出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公共性,形成了许多关于意识形态创新性的观点。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及其继承者在批判揭露资本主义统治思想、完善观念上层建筑和指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概念范畴。比如,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统治思想时,指出如果把资本主义统治阶级和其所宣扬的思想分离开来,就会发现他们所宣扬的思想似乎是从人民的立场出发,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如资本主义宣扬“民主论”,声称资本主义制度是最具民主的制度,但其实政党选举本身就是有钱人的游戏。统治阶级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想通过宣传思想的一致性来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在指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时,指出意识形态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思想,但统治阶级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契合,在不同的国家有本质上的区别。资产阶级代表的是金字塔顶尖人的利益,其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意识的集中表达,仅仅是为巩固自身的统治,其宣扬的“普世价值论、民主论”具有很强的蛊惑性。而无产阶级心怀全人类,宣称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无产阶级,因此马克思主义从一开始就毫不隐晦自己的政治立场,始终坚持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意识形态是社会物质关系的产物,但是它又有其自身发展的轨迹,可以产生能动的反作用,故而一个国家对于意识形态的选择非常重要。社会意识的结构和功能多样,包括哲学、艺术、道德等,各个部分的功能有所不同,各个部分产生的作用也有快有慢、有大有小,比如艺术比较直观生动,它的作用就比较明显,而哲学本身比较难理解,又偏理论性,它的作用效果就较缓慢。综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生产方式所决定并与社会政治结构、文化结构相适应的观念上层建筑,是统治阶级的物质力量在思想观念上的表达。但是,判断意识形态是否科学进步,取决于是否代表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对传统日常生活的变革。日常生活是经验性的图式,非日常生活是理性的图式,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性精神能使两者在个体自身内处于平衡的状态,即日常生活既不是一种单纯地贯穿于衣食住行的日复一日,使个体丧失个性;非日常生活也不是脱离实际的高空思想,使个体完全抛弃已有的思维和模式。
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日常 生活化面临的现实境况
(一) 意识形态的多样化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经济层面,20世纪90年代之后,我国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实行了多样化的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不再是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在思想意识层面,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化,尤其当前“互联网+”的模式在各行各业盛行,各种思想文化的传播速度加快,由于社会发展和人们知识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想法更具多样性。要想使马克思主义思想始终处于主导地位,首先要积极理性地面对这个客观现实,将马克思主义扎根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现实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它是在吸取过去一千多年优秀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当前新思想、新观点不断出现,全球范围内的科学技术革命正在兴起,面对新形势新问题,马克思主义需要在多样化的思潮中完善自身,借鉴和学习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中积极的方面,运用互联网的优势,通过视频、图片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从而巩固其指导地位。
(二)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较量
马克思主义自产生以来,就处于资本主义的攻击和包围中。马克思主义从来不隐晦自身的政治立场,从产生之日起就声明是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引起了西方敌对势力的仇视和反抗,经过多次武装干涉之后,资本主义国家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武装力量不足以摧毁无产阶级政权,于是以“和平演变”为目的,开始通过价值观渗透等途径进攻,在文化上加强西方本土价值观的渲染,使人们在无形中受到影响。随着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资本主义国家皆欢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以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论”为代表,他认为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已经无可匹敌,苏联解体不仅意味着东西方冷战的结束,而且意味着西方的自由民主制度将是人类社会的最后一种统治形式。[4]3当前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已经袭来,经济全球化的深入使资源和要素在各国间自由流动,马克思主义与其他意识形态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冷战之后,国家之间的斗争并没有结束,意识形态、文化文明之间的冲突仍然存在,只是斗争的形式和手段发生变化,不是军事上的正面冲突而已。在多样化浪潮的格局中,要保证马克思主义主流地位不受影响,必须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采取针对性的方法,培养扎根于大众的理论基础,提升辨别意识形态是否虚伪的能力。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进一步发展,必须贴近人民大众的生活,将生活中的经验进行提升凝练,形成理性的表达,这样使人民群众更容易接受,面对外来的意识形态渗透具备更强的防御能力。
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 日常生活化的必要性
(一)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需求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面向普通大众。当前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第一,由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层次较高,一些概念性的表达比较专业,使其接受主体主要限于理论水平较高的层次,然而这部分群体在整个社会人口结构中只占少数,并且由于该群体是理论水平较高的层次,他们能达到的理解层次,普通大众并不一定能理解。而且由于不同群体在价值立场和利益需求上存在着较大差异,他们对理论的认同和接受程度也会有很大的区别;第二,马克思主义在大众生活中的传播,没有捕捉到广大群众的需求心理,宣传方式缺乏一定的针对性。从日常生活视角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使理论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理论来源于实践,通过深入了解和把握日常生活,积累丰富的感性材料,在整理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使理论真实深刻地反映大众的现实状况。人们的日常生活就是看时代发展变迁的微观角度,改革开放前后老百姓生活的变化就是最好的说明,人们正逐渐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实现基本小康,再到奋力实现全面小康。正所谓人们的幸福感是国家给予的,而幸福感则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有利于人民群众更好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观点。日常生活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重要层面,从日常生活出发,注重微观层次上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促进个体全面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仅仅是进行着日复一日的重复性、习惯性的思维和实践活动,并且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性较强,一些概念比较抽象深奥,人们难以静下心来去研究。传统的日常生活立足于人们的日常现实,局限于自身的发展,没有从理性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微观角度来为自身谋福利,而马克思主义是造福于人民大众,强调宏观上的理想,这两者之间需要建立一定的联系。赫勒所倡导的“个体”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理论,立足于现实,倡导我们关注日常生活,关注日常生活的结构,让自己明白什么时候可以借助于创造性的思维。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是对传统日常生活图式的变革,提倡运用科学理性知识去指导生活,注重日常生活的水平和质量,从而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总之,通过掌握马克思主义思想,人们可以使日常生活更具有理性,面对事情有自己的想法,面对问题有自己的解决思路,过有意义的人生,塑造更优秀的自己,从而适应现代社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
四、意识形态日常生活化的实现路径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文艺工作者不能脱离群众时,指出文学艺术的创作要避免语言枯燥无味甚至与人们的生活相对立的现象,就要了解群众的生活,熟悉群众的语言。[5]851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博大精深的理论性内容,要稳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就要通过通俗化表达方式和现代化传播媒介等方式,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日常生活是大众化的重要平台和领域,只有回归到日常生活中,才能更好地推进理论内容的创新与发展。
(一) 建构日常化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是一个理论体系,理论性的内容需要个体理解消化,但其接受主体是具有不同生活环境、知识背景、价值观念的社会个体,这种巨大的差异性使不同的受众面对具有同一性的意识形态,自然有着不同的理解能力和接受程度。毋庸置疑,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所包含的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概念和范畴,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但是要以其指导日常生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要通过通俗化的话语表达和话语内容来提高理论本身的吸引力。
首先,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时代特点和社会现实紧密联系,与大众的需要相结合,将理论中学术性的语言转变为通俗性、生活化的语言,使人民大众容易接受和理解。通俗化表达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传播方式,即大众能够通过实际生活感受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和真理性。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讲话中,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话语来表达政治观点和理论观点,将学术性的语言转变为通俗易懂的语言,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用“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强调我们在面临国内外怀疑和否定社会主义时,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还有“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旨在揭示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作用等。同样,英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伊格尔顿在《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一书中,以通俗化的语言回答了反马克思主义者的十种观点,对资本主义社会做出批判,为马克思主义主要观点做出申辩。譬如在谈到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使命时,伊格尔顿指出“做马克思主义者更像做一名医生”,在病人需要医生时,医生用精湛的医技为病人祛除病痛的折磨,病人痊愈之后就是医生退场的时候,但是病人在获得健康后是一种更好的生活;同样,马克思主义者也是如此,目的是为了早点实现政治目标而退出历史舞台,在马克思主义之后人们得到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要义所在。[6]2通过通俗化大众化的表达,使受众群体不再局限于知识水平较高层次的群体,让理论“活起来”,用普通大众容易理解和接受的表达方式,使其成为指导人们日常生活锐利的思想武器。
其次,建构面向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理论内容,契合人民群众的诉求。要创新意识形态话语内容,就要立足于现实的社会实践。党的十九大确立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过程中,必须确立核心话语内容,紧紧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开教育,但同时也要将社会热点话题作为关注点和切入点,提升话语内容的有效性。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是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如果其话语内容空洞枯燥,可能会削弱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二) 优化意识形态的传播媒介
在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某种价值观念要想获得一定的发展空间,不仅需要理论本身的价值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需要将静态的理论通过传播媒介转化成大众所需要的日常生活化的形式。当前,以信息科学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已经袭来,自媒体的交互性在更大程度上实现了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双向互动,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仅仅依靠报纸杂志等传统的传播媒介已经不能够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将传统的传播方式与现代传媒相结合,实现二者在功能上的互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坚持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7]117当前互联网等传播媒介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来源的重要渠道,意识形态的宣传工作也应该充分利用媒体的传播效用,增强意识形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影响力。
一方面,从当前大众文化的传播手段入手,马克思主义文化在自身情况的基础上借鉴其长处。大众文化之所以在现代社会中迅速发展并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逐渐发展为一种精神享受,是因为文化的民间化和世俗化。宣传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情感上贴近群众,震撼群众的心灵,激发群众的智慧。马克思主义要稳固其主流地位,就要充分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完善其传播途径,将书本上静态的马克思主义通过电视、计算机等媒介转化为动态的,通过图片、视频或纪录片的形式呈现出来,使其更具生动和形象。譬如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央视推出《马克思是对的》通俗理论性对话节目,邀请知名专家学者、高校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其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重温马克思的足迹,感知马克思主义的真理。通过视频宣传,在全国上下兴起重温和学习马克思的热潮。这种新型传播媒介能够直观、具体地将理论性内容呈现在大众面前,避免杂志报纸等传统传播方式的抽象性,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使普通民众同等的获取相关信息。另一方面,通过理论宣讲、公众号推广等平台,使理论走进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逐步加强人民群众的理论素养。当前,各大高校和学院都在学习和宣传关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系列讲话,以及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等内容。通过综合运用传统传播方式与现代新型传播媒介,提升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日常生活中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在多样化思潮中的主流地位。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自产生就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善于借鉴多样化思潮中的优秀成分,立足于不断变化的现实情况,不断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思想要能够始终成为指导思想,除了其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实践性和持久的生命力之外,最重要的是使大众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当然,意识形态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人们还需要通过自身做出努力,将获取的理论知识转变为理想信念,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