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形象视域下的外宣翻译研究
——以福建“海丝文化”翻译为例

2019-12-27吴晶晶

武夷学院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海丝译者译文

徐 琪,吴晶晶

(福建医科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122)

长期以来,在西方主流媒体的主导下,世人对中国以及中国人多有误解,因此用世人所能读懂的语言来建构中国的国家形象就势在必行。[1]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如果我们不重视外宣翻译,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外宣翻译中的语言或语用不当很有可能引起国外民众得进一步误读;相反,如果外宣翻译得当,通过外宣翻译,我们可以向更多的国家和地区传播中国文化,增进其它国家对中国的了解,在文化层面引起共鸣,维护国家的良好形象。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应邀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福建省作为古代“海丝”文化的重要节点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更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然而,外宣翻译研究是一个兼容并包的丰富范畴,很难用一种理论解释通过多种载体呈现的多种体裁的文本。目前,学者所做的研究有利于认识外宣翻译的多个方面,但大部分的研究多从某个学科或某个理论如功能论、翻译生态学等角度切入,缺乏跨学科研究和对大的外宣视角下不同外宣文本的有效阐释框架。因此,本文尝试结合翻译学和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视角,从树立国家形象角度分析影响外宣翻译策略的主要因素,并以福建省“海丝文化”外宣文本为例,分析翻译文本,提出可操作性的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讨论在当下国际传播环境中,如何更好地做好中国文化译介与传播,树立良好国家形象。

一、国家形象视阈下影响外宣译者选择翻译策略的主要因素

外宣翻译不单单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经。对外文化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之间存在重要的联系对外文化要有效传播,需要对自身文化有准确认识和定位,注重异质文化的可对话性以及重视传播渠道中的非均衡性因素。[2]因此,外宣翻译中译者对翻译策略的选择需要考虑到更多因素,如翻译的目的,源语与译入语文化环境的差异,译文读者的预期视野与接受能力,译文可能产生的传播效果等等。其中,翻译目的、意识形态、读者接受三个方面在对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影响最为突出。

(一)翻译目的与翻译选择

我国著名翻译家严复先生在翻译《天演论》时,提出翻译三标准为“信、达、雅”,然而,事实上,研究者们在研究严复先生的译作与翻译思想时,发现严复先生在翻译实践中更为重要的翻译标准为“达旨”,即达到翻译目的,而为了实现翻译目的,甚至有时牺牲了译文的“信”。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20世纪70年代以来,翻译界更是对翻译目的、翻译功能与翻译标准展开了大量的讨论。功能派翻译理论代表人物赖斯(Katharina Reiss)与弗米尔(Hans.J.Vermeer)的目的论、贾斯塔·曼塔利(Justa Holtz Mantarri)的翻译行动论以及诺德(Christine Nord)的功能语篇分析理论都对翻译及翻译目的重新作了阐述。功能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翻译目的决定翻译活动的整个过程,Skopos(目的原则)是翻译中的最高原则。翻译行动论则把翻译视为由多方人士(包括委托人、译者和接受者)集体参与的整体行为,在这一行动中,重点关注的是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色和翻译环境这三个方面。诺德的功能语篇分析理论对“目的原则”进行了再审视,他认为译者还要做好协调工作,协调译文目的语与作者意图。不同于语言层面的“对等”,诺德强调翻译实际上是一种人际范畴,是原文作者、翻译活动发起人和译文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

“海丝”外宣翻译中,翻译目的主要是让中国文化走出去,向世界介绍中国特有地国情风貌、文化传统等,汉语、英语两种语言上的差异,以及源语与译入语的文化差异,决定了译者很难在语篇表现形式上保持不变,而同时实现翻译目的。换言之,外宣翻译的不仅要考虑文本信息的传递,更重要的是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译文受众的接受性更高于信息传递的完整性。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始终将翻译目的置于首位,在忠实原则、连贯原则与目的原则发生冲突时,应优先考虑目的原则。从人际范畴上看,译者要正确认识原文作者(大多数时候即翻译发起人)的意图,考虑到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与方法,使译文为译文读者所接受、理解和认同,以达到对外宣称的目的。

(二)意识形态与翻译选择

《辞海》中将意识形态定义为“系统地、自觉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反映,并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3]

著名翻译学者苏珊·巴斯纳特(Susan Bassnett)和安德烈·勒弗维尔(Andre Lefevere)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观念,它是某个社会群体在某一历史时期所接受的看法和见解,而这些看法和见解影响着读者和译者对文本的处理。”[4]

如果我们仔细审视一番翻译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我们将发现这二者之间互为因果:翻译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受意识形态的制约,是某个意识形态的反映;同时,翻译又反作用于意识形态,翻译文本必将对目标受众产生意识形态上的影响。正是由于源语、源文化与目标语、目标文化之间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必定拷问译者在其中究竟应当如何处理意识形态冲突,是符合译入语的主流意识形态,还是应充分突出源语和源文化的话语权?实际翻译过程中,也许在更多情况下,译者是否选择突出或弱化源意识形态源于自身意识形态的影响,他们有意或无意地进行了选择。“译者有时是主动地参与其间,有时是被动地随波逐流。无论主观意识所致,还是客观环境所迫,译者总不免对原语文化进行挪用和改造。”[5]而“海丝”外宣翻译中,由于与译入语文化间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意识形态上的差异,译者翻译中就必须考虑到除了语言层面外,政治、文化等其它意识形态层面上的语言外因素。

(三)读者接受与翻译选择

六十年代中期,在西方的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种新的理论学派,即接受美学,它完全超出了传统文学理论的研究范围,它不再把作家和作品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而是强调读者在文学进程中的作用,着重考察文学被读者接受和产生效果的过程。接受美学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进入我国翻译学界研究。杨武能先生1987年发表的《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文学翻译的断想》一文中明确指出,文学翻译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译者到作者和读者,再到译者,再回到作者的阐释,接受和再创造的循环。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中心地位,读者对文本的“空白”与“不确定性”的解读决定了文本意义。[6]因此,译者的任务除了根据自己的“审美经验”理解源文本并将其表达为目的语外,还必须关照到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期待视野”,缩短译文与读者之间的审美距离。

从外宣翻译角度而言,对读者中心的关注,反映在翻译前期翻译策略的制定,翻译中采纳翻译策略、翻译后对翻译策略的评价的方方面面,因为“现实生活中,翻译的根本在于影响受众,翻译目的的实现有赖于受众,有赖于受众对译者和翻译话语认同、信奉和在此基础上改变态度或采取行动。”[7]在现代传播学中,无论是信息内容的选择,还是信息产品的制作,都是以读者接受作为传播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离开读者接受这一前提,文化传播就成了空中楼阁,无所依托。

二、国家形象视阈下的外宣翻译策略与翻译方法

关联理论的创始人Gutt指出,不考虑背景知识,而想把同样的思想传达给任何人,这是办不到的。[8]如前所述,外宣翻译面对的受众与源语言受众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着差异,外宣翻译的目标读者是“外国人”,外宣翻译的目的是“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要让读者接受,我们往往不仅要改变说话方式,还要改变我们想表达的内容。也就是说,与其他类型的翻译相比,外宣翻译更加强调翻译的传播效果,强调读者的接受程度。因此,在翻译策略选择上,首先考虑采用读者易于接受的策略,即“归化”的翻译策略,以求降低译文陌生感、尽量使译文靠近读者。由此,在翻译方法上,经常采用的翻译方法包括:增补、删减、释义、重组等。下文将以福建“海丝”文化外宣翻译的有关资料加以说明。

(一)增补

所谓增补,就是在翻译时按意义上和句法上的需要增加一些词来更忠实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

例1:泉州妆糕人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是以传统大米粉、糯米粉、调色素、蜡油等为原料,经过祖传工艺加工,配制成为五颜六色的具有良好的塑造力的糯米团,经过多种捏塑手法,塑成高约10厘米左右的妆糕人。“妆糕人”是泉州百姓传统节庆期间祭祀神明的一种祭品,同时又是增添节庆欢乐氛围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制品,深受百姓喜欢。

译文:Quanzhou Zhuanggaoren(Rice Pudding Creatures)is a very popular folk handicraft with a unique feature in South Fujian.Traditionally,Rice Pudding Creatures were made as sacrifice in the ceremonies.Local craftmen use glutinous rice flour,coloring,wax oil as ingredients.Now Rice Pudding Creatures are NOT FOR FOOD but a way to turn the festival into fun-time for kids.Using yummy glutinous rice and food embellishments,ordinary rice flour can be turned into 10cm cartoon figures or lovely creatures.During the Winter Festival,families in Quanzhou usually practice making Rice Pudding Creatures with kids.Young children will exercise their imagination using colorful sticky rice balls to make some special Rice Pudding Creatures.There is a lot of fun of doing that during traditional festivals.①

在此例中,“泉州妆糕人”是原文中富含地方特色的一种工艺品,文化信息丰富,在译入语中是一文化“空白”,从读者接受角度看,它可能与读者的“期待视野”间存在较大差距,如果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直译的翻译方法)将其翻译为“Quanzhou Zhuanggaoren”,读者可能不知所云,接受度差。因此,译者在处理时,采取了归化的翻译策略中增补的翻译方法,对其加以说明“Rice Pudding Creatures”,使其与目标读者可借助对rice pudding的认知经验接受该名词,达到向外介绍泉州妆糕人的目的;同样,在翻译“同时又是增添节庆欢乐氛围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制品”这一短句时,译者加入了描述性的语句“families in Quanzhou usually practice making rice pudding creatures with kids.Young children will exercise their imagination using colorful sticky rice balls tomake some special rice pudding creatures”,形象生动地向目标读者展示了一幅泉州地区的节庆活动画面,有效地起到了文化外宣目的。此外,译文中还用大写英文“NOT FOR FOOD”增补了妆糕人不可食用的特点,以避免因文化差异可能引起的不必要的麻烦。

(二)删减

所谓删减,指的是在不影响读者对文本的正确理解的前提下对原文本信息的简化或删除。删减的情况主要又两类:一是删减次要信息,二是删减冗余信息。删减次要信息,其主要因素是译文目的,围绕翻译目的,在信息量多且次要信息容易分散读者注意力的情况下或易引起读者理解混淆时,译者为突出主要信息,选择删减。第二种情况则主要是由于中英文两种语言的差异,中文偏于用重复意义的词汇或辞藻强调某一信息,而在英文中如果对同一信息的词汇重复,容易产生反作用,引起英文读者对文本信息的可信度产生怀疑,最后影响文本的传播效果。《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记录了200项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对文化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纵观全书,几乎所有的英文译文都采用了删减的翻译方法,针对目标读者突出介绍了相关文化遗产的特点于文化价值,而省略了中文原文中对英语读者比骄傲难以理解的信息。试以一例说明:

例2:表演上,梨园戏有一整套代代相传的严格科范,其基本动作称为“十八科母”。音乐为曲牌连缀体,以泉腔演唱,保留了不少唐宋大曲、法曲;乐器以萧弦伴奏为主,琵琶系南琶、横弹,与唐制相仿;二弦乃晋代奚琴遗制;洞箫乃唐之尺八;打击以南鼓(压脚鼓)为主,打法独特。

译文:Its performance accords with the“eighteen master steps”,singing in Quanzhou accent tone accompanied by wind and string musical instruments.②

在此例中,我们不难发现译者在翻译中有意省略了许多信息。笔者认为,如此处理虽然有悖于“忠实”或“对等”原则,但将翻译置于外宣翻译的范畴中,却不失为明智而有效的翻译做法。事实上,即便是中国读者,如果没有丰富的闽南文化背景,也不能带来认知上的共鸣,外国读者由于意识形态和文化背景地差异,更是无法理解闽南音乐中独特的乐器形式。译者如果强译“曲牌”“南琶”“尺八”等信息,无异于用未知解释未知,增加了大量信息和难度,反而不利于主要信息的传递。因此,译者翻译时选择省略一部分距离读者原认知较远的信息,照顾到了读者接受性,增强了译文信息传播有效性。

(三)释义

释义是归化翻译中最常用的翻译方法之一,指译者对原文进行解释说明,而不拘泥于原文原有的表达。当原文中包含谚语、俗语等在源语言文化中的固定表达时,常采用此方法。

例3:“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十洲人”,泉州清源山历史文化遗迹体现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和谐共存,交融发展。

译文:Just as a saying goes,“Travelers and traders come and go with tide,which made Zayton a world emporium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ty.”As an important place in China’s southeastern coastal region where Chinese and foreign cultures coexisted,Mount Qingyuan with the representative remains in the mountain shows the tradition of cultural harmony,coexistence,fusion and development along the Maritime Silk Road.③

此例中,“涨海声中万国商,市井十洲人”是宋代诗人李邴描写当年福建泉州作为东方第一大港盛况的诗句,体现了泉州在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重要地位。在翻译中,译者巧妙地用释义的方法,用come and go with tide替代“涨潮声中”,可谓是异曲同工,而“万国商”与“十洲人”则用英语的复数名词“Travelers and traders”来解释,简洁明了,同时在音韵方面还通过押头韵的修辞技巧重现了原文在音律上的美妙。同时,译者还增添了从句“which made Zayton a world emporium and international community”补充说明诗句中隐含的信息,对地名“Zayton”(泉州古名“刺桐”)也充分考虑到了目的语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接受能力。

这样的例子在“海丝“外宣翻译中还有许多,译者在翻译中对翻译目的的考虑,对读者接受的考虑(包括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等),以及对最终传播效果的考量都无不体现在译文对包含文化信息的解释与说明中。

(四)句子结构重组

顾名思义,句子结构重组指的就是译者在翻译中根据目的语的表达习惯,对句子的各部分或句子的各成分进行重新排列组合,达成信息传递的目的。句子结构重组,主要原因在于中英两种语言存在的巨大差异:中文重主题,句子结构上多为“主题-述题”结构;而英文重主语,句子结构多为“主语-谓语”结构。中文多散句,子句间无明显主次关系;而英文多为嵌套结构,主句从句关系分明。中文多主动语态,英文多被动语态。中文喜对仗、喜骈句,英文重逻辑、不喜辞藻堆砌……下面,试举一例加以说明:

例4:巍巍闽都,有福之州。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从这里劈波斩浪,走向海洋,揭开了海上交通的序幕。从此,这条绵延千年、横跨万里的海上丝路航线成为东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译文:“A blessed city,a towering Min metropolis.”2000 years ago,our ancestors lit out on the great open seas,raising their sails to brave water,wave and wind,and at the same time,raising the curtain on amillennia long pageant of maritime trade and exploration.From this point,the Maritime Silk Road—a road stretching thousands of years in time and thousands of leagues in space—has become principal passageway for East-West political,economic and cultural exchange.④

本段文字为《福地宝船 海丝帆影》陈列展览序言部分的第一段,共包含三个句子。从句式上看,三句译文都有结构上的调整。第一个句子的译文对原文的两个分句的前后顺序做了刻意的对调。这一调整正是出于对目的语表达习惯的顺应,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而做出的。中文在处理分句或词组顺序时,习惯由大到小、由重要到次要,因此,“巍巍闽都,有福之州”这两个词组的排列比较符合中国读者的预期视野。与之相反,英文在信息重要性上的排序上,一般遵从句尾信息焦点原则,将更重要的信息置于句尾。此外,英文在处理不同长短的分句或短语时,往往遵循尾重原则,将较长分句或短语置于句末,使句子结构更加匀称。第二个句子,原文为典型的四字短语构成的多谓语并列句,谓语动词包括“劈”“斩”“走向”“揭开”,但由于两种语言的不同,英文译文必须在句式上进行调整。因此译文呈现出以一个主句带两个以and连接的伴随状语的句子结构。值得一提的是,译者在此句的翻译中,还巧妙地使用了raise一词与sail、curtain搭配,不仅再现了原文的意思,也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翻译中无法体现中文四字对仗音律上的遗憾。第三个句子的原文“绵延千年、横跨万里”作为定语,若想要保持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应将其翻译为定语从句才可达到近似的修饰效果。但如此翻译,必将导致句式冗长,难免有拖沓堆砌之嫌,不符合英文读者的阅读习惯。译者对句式做了大幅度调整,用插入语的形式解决了这一难题,主谓分明,层次清晰,重点突出。

三、结语

近年来,福建省着力打响海丝文化品牌,努力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文化建设,取得了许多可喜的结果,如举办中国(泉州)海上丝绸之路国际品牌博览会、海丝泉州2016年文化旅游嘉年华等大型活动,福建“海丝”文化外宣翻译也随着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我们要始终认识到外宣翻译不同于一般翻译,其涉及的不单单是语言层面的问题,更是国家形象的树立与文化层面的沟通。翻译作为两种文化、两种意识形态的桥梁,译者需要将翻译目的、意识形态、读者接受等多重因素作为翻译策略选择的重要参照,并在总体翻译策略的指导下,针对不同文本特点采用适当的翻译方法,才能使译文真正起到文化传播的作用,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国家正面形象。

注释:

①原文及译文引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37e7a60102 x4er.html.

②原文及译文选自《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58-59).

③原文及译文引自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 4070054210701293.

④原文及译文引自福州市三坊七巷《福地宝船 海丝帆影》陈列展览.

猜你喜欢

海丝译者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首届海丝旗袍文化邀请赛流光溢彩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万盏蜡烛 祈福海丝申遗成功
合浦汉墓群 见证汉代的繁荣“海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