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思想解放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人文思想的比较与对话
2019-12-27姚天琪
姚天琪
14至18世纪的西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20世纪初的中国新文化运动是著名的人类思想解放运动,分别属于欧洲历史和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表面上看是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自身利益和权力的需要,但在客观上却极大程度地推动了人类精神上的解放,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从愚昧走向理性、从专制走向民主、从宗教走向科学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脉络。而中国新文化运动高举科学和民主大旗,向传统的、落后的封建体制和宗法制度宣战,在思想领域直接促进了中国民众挣脱封建礼教枷锁并由此走向民主高潮[1]。然而,已有文献很少对中西方这两种近代思想变革历史进行对比研究,作出既符合历史又符合逻辑的正确评价,以发现其中潜藏的相似与不同,部分观点对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解读还显得比较片面。因此,本文尝试通过比较分析,思考西方思想解放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人文思想之间的异同,以期正确认识和评价中西方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人文思想,同时为我国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西方思想解放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人文思想的相同点
(一)反对专制和孕育革命力量
西方思想解放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人文思想都共同为促成新兴阶级革命夺取政权奠定了重要的文化观念基础。文艺复兴时期,反帝反封建的趋势还不是太明显,甚至某种程度上还拥护了专制统治。但不可否认的是,文艺复兴在客观上推进了西方民主的进程。之后的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在这一问题上与其是一脉相承的。宗教改革主观上并没有对抗封建专制制度,但是,客观上也对封建专制的合法性产生了毁灭性的冲击,打破了君权神授的固有传统。启蒙运动时期,反帝反封建的主题进一步明朗,开始有力批判专制、特权,宣扬自由、民主和平等思想。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题之一就是提倡民主、反对专制。陈独秀明确提出:“抛弃官僚的专制的个人政治,而易以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2]因此,中西方人文思想的崛起促成革命力量的成长也是很合乎逻辑的历史发展必然,后期革命力量的成长和后期的革命运动也都证实了这一点。
(二)反对愚昧和迷信
愚昧和迷信是欧洲中世纪和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中西方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人文思想对此均持批判态度,双方都重视科学领域内的知识成果,并以此为思想武器对抗愚昧。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要领是以人为中心,把人从中世纪神学枷锁中解放出来。人文主义认为,人应当信仰理性,信奉科学,用自己的智力去理解和判断事物。新文化运动也旗帜鲜明地主张反对愚昧和迷信,提倡科学。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之一就是“赛先生”,通过尊崇自然科学法则,培养科学精神,反对封建礼教、旧思想和旧文化对人性的束缚,主张科技救国。
(三)精英脱离大众的局限性
西方思想解放运动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第三个相似性就是精英脱离大众的局限性。纵观中西方思想解放历史,无论是运动初期、中期还是后期,精英阶层自始至终扮演着重要角色。启蒙运动时期,由知识分子、医生、企业主和发明家组成的运动团体最为典型。他们谴责旧制度,赞扬社会进步思想。然而,在运动后期,精英阶层与大众阶层的关系发生割裂。新文化运动中,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和李大钊等人深受西方教育影响,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文化水平、审美趣味和价值判断都高人一筹,这些先进的知识青年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3],然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就很难再看到这些精英的存在,代之而起的是工农大众。当然,精英阶层作为思想的引领者,其理想信念和政治理想的方向性或许更加明确而坚定。
二、西方思想解放运动与中国新文化运动人文思想的不同点
(一)表现形式
西方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人文思想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以文艺复兴为例,人文思想在数学、医学、地质学、美术、建筑学和文学等领域均有体现,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流传后世。比如,绘画、雕刻、建筑和音乐突出地将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形象作为题材,冲破传统教会势力束缚,展现了丰富的人文思想。而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中的人文思想表现形式相对单一,主要以文学作品为主,较为典型的有鲁迅《狂人日记》、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和李大钊《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与此同时,以胡适为代表的先进知识青年积极成立杂志社发表进步论著,使其成为宣传人文思想的阵地[4]。
(二)影响领域
中西方人文思想的历史影响领域也存在不同。可以说,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人文思想,其对欧洲历史的影响领域是十分广泛的。人文思想的崛起和启蒙,通过挣脱教会思想的束缚和掌控,大大推动了科学、艺术、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变革,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影响必然有后世学界、业界对其文学作品的解读偏离和超越作者本来意图的可能,从而扩张其影响范围。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一个负面影响,是导致极端个人主义倾向的产生。而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领域相对狭窄,除了文学领域,更多表现在政治方面。新文化运动以后,加之受到“五四”运动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最终革命成功和民族独立。
(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中西方思想解放运动人文思想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不同的。应该说,从世界范围看,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人文思想比中国新文化运动人文思想的影响更加深刻,其历史作用更大。事实上,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精英们大多是深受西方人文思想的熏陶之后才有诸多思想启发。对欧洲历史来说,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的历史意义重大,其地位是举足轻重、不可忽视的。放眼中国历史长河,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深远。它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是,它对世界历史造成的影响却相对有限。
三、结语
中西方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人文思想,有相似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相似的一面是说人文思想的本质是相通的,没有国界之分,都是打破落后传统、张扬人性,是发现人的一个历史过程。同时,思想解放运动为后期发动革命运动提供了必要的思想准备和精神食粮,从根本上瓦解了封建制度的禁锢作用。不同的一面则根源于中西方在历史发展背景、趋势和特征上的根本性差异,因而其表现形式、影响领域和世界影响方面迥异。当然,我们应当辩证地看待这种联系和区别,因而对中西方思想解放运动中人文思想进行扬弃,这对当前我国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