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晋商诚信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019-12-27李挺侹常开霞柏振平

文化学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晋商诚信文化

李挺侹 常开霞 柏振平

晋商诚实守信,以诚为本,在中国商界美誉流传了几百年。在晋商辉煌成就的背后,有很多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其中诚实守信、以诚为本的经营理念是晋商数百年来成功的核心要素。“虽以营利为目的,凡事则以道德信义为根据,故力能通有无,近悦远来”,晋商一贯坚持此经商原则。本文以此为切入点,重点研究晋商诚信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以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一、晋商诚信文化概述

明清时期,中国形成了以晋商为首的十大商帮,在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主要商品包括茶叶、食盐、棉花、丝绸、铁器等,远销世界各地。“凡有麻雀的地方,就有山西商人。”[1]晋商把诚信作为自己成家立业的首要原则,伦理道德的首要规范,行为举止的首要信念。晋商崇尚以诚至上、以信为本,诚实守信被看作是商业道德的制高点,同时诚实守信被融入商业贸易的每一个具体环节。晋商经商最重视的是诚信,然后是义利,最后才是经济利益。“诚信仁义,利从义出”正体现了这一点[2]。晋商把诚信为先作为经商的道德之本,坚持以诚为本,以质取先、以信于人,在商业活动中更看重诚信,以赢得持久的商业合作,带来长期稳定的商业效益。

晋商讲诚信的例子,不胜枚举。例如祁县乔家复字店铺,售卖日常生活必需品,取信于民。伙计投机掺假被发现后,掌柜亲自去督查。虽然利益受损,但诚信不欺。复字号店铺售卖的是砖茶,因其质优量足,被人们当作货币的等价交换物和暂时的替代品,从侧面反映了人们对晋商的信任程度极高[3]。山西的票号汇兑生意把诚信为本的晋商文化推向顶峰。晋商把“诚以待人、珍视信誉”贯彻经商活动的整个过程,并要求伙计们重信义、除虚伪、敦品行、贵忠诚、鄙利己、奉博爱。晋商在经营活动中留下来很多体现诚信的谚语,如“经营信为本,买卖礼当先”。晋商从刚开始的艰苦到后来的不断成长最后走向世界,昌盛发展的商业模式正是聚焦于“诚实守信”。诚实守信的晋商诚信文化随着商业活动的发展被发扬光大,对现在的商业经营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二、晋商诚信文化的成因

(一)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篇》)诚实守信被人们看作社会交往的首要道德准则,是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取信于人”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自古以来社会秩序的重中之重。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首也。”这些都是儒家“诚信”思想的体现。儒家思想中诚实守信一以贯之,在发展过程中由道德观念升华为理想信念并与当时的社会总体相协调,人们也慢慢地开始把诚实守信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诚实守信”被奉为社会公德和法律准则的结合点。晋商的商业活动被诚实守信的传统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所影响,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晋商的商业行为。

(二)社会生活环境的规范

从古至今,道德规范一直被人们认可,遵守社会道德规范直接影响社会秩序,“熟人社会”[4]是一种常见的交往模式,熟人买卖即是指基于共同的朋友或者熟人之间的间接关系相互介绍而发生的绝大部分交易活动,又在双方诚实守信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长期的、牢固的、公开的交易与交往。这种交往模式以诚实守信为交往纽带,以商业信誉为交往保障,以互相信任为交往基石,共同维护了社会的诚实守信之风。在“熟人社会”的社会交往模式下,个人信用和商业信誉是经营伙伴的多寡和“老客户”保有率的重要衡量标准,而且把个人至于道德舆论之下。晋商在经营过程中,首先会设身处地地考虑用户的切身利益,其次再考虑自身的合利性和合道德性,风清气正的诚信社会环境必然有积极的引导作用。总的来说,晋商在经商过程中把“诚信”放在首要位置是有一定原因的。

(三)个人道德修养的自律

“山右巨商,所立票号,法至精密,人尤敦朴,信用最著”(《清朝文献通考》),表达了商人内心对诚实守信的高度认可。清人郭嵩焘说:“中国商贾夙称山陕,山陕人智术不能望江浙,其推算不能及江西湖广,而世守商贾之业,唯其心朴而心实也。”《英国领事报告》书中也记载:“山西票号信用很高,有力量买卖中国任何地方的汇票。”[5]晋商在商业运营活动中,非常看重员工的德行,注重审核其道德方面的品行。要求员工奉行诚信职业道德,严格自律[6]。此外存有商规,“十不准”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商规准则。没有晋商的诚实守信,没有晋商的个人自律,晋商不可能信满天下,不可能称雄商界,更不可能走遍世界[7]。

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一)加强高校诚信教育

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8](《论语·学而》)其要求朋友之间交往应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忠诚、心志相一。晋商所造就的光辉的商业奇迹史就是晋商以诚实守信为基点,加之以正确的义利观而形成的。清廉的社会风气为高校的诚信教育提供了积极的引导,高校大学生要把晋商诚信文化作为公共基础理论来学习,坚决贯彻以诚为本的道德信仰,知荣辱,明是非,正确处理小我、大我的关系,做到以社会总体的利益为重,坚决反对错误的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以国家的利益为本,协调社会大众的权益,尊重个人合法权益,要真正做到敢说真话,取信于人。

(二)健全诚信奖惩机制

孟子言:“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社会和高校要协调统一,初步建立高校大学生诚信档案,完善学生诚信评价标准,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诚信观。设置学生“诚信卡”,使其与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互相关联,让学生把诚信植根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内化为对省会和自己的责任。社会要建设诚实守信的社会大环境,高校也要营造诚信氛围,加强对从诚实守信的宣传和引导,同时要加大对失信事件的曝光力度,依据学生失信的性质以及产生的影响为标准,以舆论批评为主要惩戒手段,加之以通报记过等强制措施,加大失信惩戒成本,完善诚实守信的监督机制,使外部的监督成为积极的促进动力。社会和高校双拳出击,密切协调合作,共治诚信缺失问题。

(三)营造诚信自律氛围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这句话的意思是已经承诺了对方的正当要求,就必定守信,只要去做,必定做到。“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社会诚实守信的氛围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诚信氛围一定会影响社会上的每一个人。学校是学生生活和学习最主要的场所,营造诚信自律的氛围对学生们有积极的引导作用。高校的领导和教师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做诚实守信的排头兵,将诚信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首要准则,在高校营造诚信自律氛围,结合完善诚信宣传机制、改进诚信评价机制、创新诚信引导机制、健全诚信激励机制,推进高校诚信建设进程。诚信是为人之本、立国之基,诚信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诚信是立身处世的准则,是人格魅力的体现,是衡量品行的道德标准之一。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严于律己、诚实守信、取信于人,做自己心灵的使者,严守国家的法律,执行诚实守信的准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观,诚信为人。

四、结语

诚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之源,是高校的生存发展的关键所在。高校诚信文化若是要继续蓬勃发展,就要求高校中的每一个人都坚持诚实守信。晋商美誉传承数百年,诚信经营一脉相传,以诚为本,以信为命的经商理念一路引导着晋商。诚实守信的观念在今天也很重要,值得高校大学生借鉴和学习。现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进程中应该融入晋商诚信经营的成功经验,净化社会诚信大环境,规范高校秩序,以诚实守信为基点,增强学生诚信意识,发展诚信教育,指导诚信建设,加强诚信管理,严惩失信典型,引导诚信行为,诚实守信,严格自律,取信于人。高校应充分结合社会力量,积极引导学生,促进诚信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发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活力和生命力。

猜你喜欢

晋商诚信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浙商理念挖掘开发晋商资源
荣欣堂:传承晋商饮食文化
传承晋商精神 再创时代品牌
晋商自主品牌|晋善晋美酒业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谁远谁近?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