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激发与能力培养: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新探
2019-12-27邓心强
邓 心 强
(中国矿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21世纪初,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商品社会的崛起,大众文化全面渗透,图像化时代已经到来,“95后”大学生在社会风气的急剧变化中,对古代文学产生了陌生化与冷漠感。很多教师认为,汉语言专业学生普遍觉得这门课程的内容距离现实久远,是一件没有现实价值的“古董”,对古代文学产生了疏离感和隔膜感;另一方面,该学科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陈旧,基本上沿袭教师照本宣科、学生被动接受、教师讲授依据“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代表作—艺术特色—文学史地位”的单调模式,这也影响到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其尴尬处境固然与外界社会风气有关,但就学科发展内因而言,则需要不断地通过教学改革来扭转现有局面,教师要想方设法改变现有通行的满堂灌教学方式,以分组讨论、场景模拟、参与表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培养学生查阅资料、品鉴作品、古典写作等能力方面不断强化,都不失为值得尝试的教学方式。笔者曾撰文做过相关探讨,读者可参考[注]邓心强:《汉语言文学课程教学研究》,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19-80页。。现将笔者在教学中积累的一些关于古代文学教学的新想法凝练如下,以期与各位同人切磋共勉。
一、古代文学教学激发学生兴趣的方式
在汉语言文学设置的10余门专业课中,古代文学居于龙头地位,其内容丰富、跨度大、教学时间长,在中文系诸多课程中具有无可撼动的地位,其作用、功能在中文学科体系中无可替代。作为一门老学科,其设置时间长、师资力量雄厚,目前在很多高校被称为“特色”或“品牌”课程。然而,在社会功利浮躁的环境下,其不被新时代“95后”大学生所青睐和热衷已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普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能给他们平时加分和毕业、就业带来实惠的证书和技能的获取上,而不愿像他们的父辈在20世纪80年代那样对文学痴迷和“疯狂”。在国学热兴起的今天,如何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浓厚兴趣?如何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回归传统学习?如何使学生对先辈留下的精华和国粹多一份守望与眷恋?笔者先前探讨过参与表演式、二次创作、纵横比较等教学方法,这里再举数端,以供学界同人参考。
(一)合理利用多媒体进行视频教学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媒体在高校蓬勃发展,普及后一时成为高校师生的“新宠”。以之作为教学手段,具有传统单靠“一张嘴+一支粉笔”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课件教学运用现代多媒体手段,能给学生带来全新的视听体验,通过直观的图像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或者通过视觉、听觉刺激,增加其对作品的感受力。笔者主要从四个方面以多媒体技术进行古代文学教学。
一是在涉及某位作家时,在课堂上播放从“土豆”和“搜狐”网上精心选择和下载的关于作者的短片,一般3~10分钟不等,既有对作者生平的呈现与展示,也有各类讲坛上关于此作家的解读,甚至漫画式片段,非常生动、活泼、有趣。这较符合“95后”学生的审美特点,学生的注意力都很集中。
二是把作品内容转换成画面并恰当配乐。如在讲到曹植时,笔者找到关于其《七步诗》创作过程以及《赠白马王彪》的动画版介绍,在课堂上播放时,学生往往会沉醉在凄怆的氛围中,被深深感染和震撼。同人徐建芳博士也曾指出:“把这些古诗词转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再配上根据诗词内容谱成的音乐,伴以声情并茂的朗诵,让学生的视、听、意等多种感觉都参与进来,在直观感性的欣赏中受到美的熏陶、心灵的震颤,对这些古诗词的爱好、理解就会容易得多。”[1]她在讲授陆游的《钗头凤》时,为使学生对这首凄美的爱情词作理解得更加透彻,在网上找到了《钗头凤》的flash动画,上课时边放映动画,边播放陈瑞演唱的歌曲《钗头凤》,学生沉浸于那一片凄风冷雨、落叶凋残、美人憔悴的伤感画面中,陶醉于那如泣如诉、如怨如慕、哀婉忧伤的旋律中,深切地体会到有情人不能相偕终老的深悲剧痛,从而对封建礼教制度的罪恶及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得更加清晰、更加深刻。这些都是很好的教学尝试。又如讲到唐代诗人张若虚的长篇叙事诗《春江花月夜》时,师生感觉都有一定难度,这是古代一篇诗思兼备、内涵丰富、成就巨大的作品,对习惯于短章的学生来说很难理解。如教师找来动画并配乐伴奏,“学生立即为诗中所描绘的那一幅静谧悠远、空灵澄澈、超尘绝俗的优美意境所陶醉,也为诗歌自然流畅、清丽婉转的语言所心折,不由自主地喜爱上这首长诗,全都很快会背诵了”[1]。笔者期待并呼吁古代文学界多一些这种敢为学生着想、大胆改革、锐意进取的教师。转换画面、配乐播放的现代教学方式,是传统以教师口头讲授和粉笔板书的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我们在教学中要搜集资源,灵活对待和合理运用。
三是配套播放下载的戏剧、小说的影视改编。古代文学中的很多经典作品,已先后被改编成各种艺术形式,甚至有的作品被改编为数类,以不同艺术形式呈现,如昆曲有《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十五贯》,京剧有《红娘》,黄梅戏有《西厢记》,电影有《花木兰》等。在当下读图时代,还有很多叙事类小说也被翻拍、改编成电视剧或电影,如《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志异》等。教师课余多下载和准备,课堂上适当使用,必能使课程讲授锦上添花。
四是收集与作品密切相关的网络讲座和报告等视频资料。如讲到庄子散文时,配以于丹的视频;讲完荀子和韩非子后,播放大型纪实片《中国古代的文化圣贤》;讲完枚乘、扬雄、班固的赋作后,播放许结先生关于赋的视频;讲到唐代的佛学与文学关系时,播放邱紫华的佛学系列讲座。由于课时有限,教师必须善于筛选精华部分,其余的供学生课后自行欣赏。同时,这要求任课教师必须留意收集各种教学资料以应备课之需。
在多媒体教学极其普及的今天,教师在讲授古代文学时还应提高视频的质量,多搜集和准备精品短片。此外,教师要明白音乐、视频、漫画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师对作品的阐发和讲解,因此无论哪种视频资料,都必须以精简为原则,不可过多播放,挤占分析品鉴作品的时间,以致本末倒置。
(二)精心设计教学场景,让学生感同身受,或主动参与其中进行体验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中国文学抒情类作品具有一个共同点,即大多在韵律、节奏方面有很强的音乐美,便于朗诵和吟唱,且借景抒情以及比兴手法的娴熟运用,也赋予了作品浓厚的画面感。而对于叙事文学——无论是魏晋以后的志怪小说、唐代的传奇,还是宋元的话本、明清的诸多世俗小说——都有很强的动作性和场面感,它们都特别适合采用场景模拟教学法的实施。
如《诗经》中很多抒情短章来自劳动生活,教师可将课堂搬到教室外,让学生设计采茶、种植等场地,进行集体活动时和鸣欢唱,感受或愉悦或悲伤的氛围。对于其中表达忧伤、愤怒情感的篇章(如《硕鼠》《东山》等),可安排学生现场声情并茂地朗诵,把学生带入作品蕴含的情感和氛围中,获得深切的体验和共鸣;对于其中的恋情歌(如《将仲子》),可设置场景让学生现场模拟、抒发。
当然,“情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具体的教学情境,尽量使学生受到吸引”[2]。此法的运用在于如何尽快把学生带入语境中去迅速进入状态从而欣赏、理解作品,这就必然离不开教师对场景的设计、提取而后展示。学者姚红指出:“教师可以结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专业特长,通过有意识地穿插历史背景、作家活动场景等生活细节及民俗风情的描述,带动学生自觉地进入到文学发展的历程之中,让他们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博大精深和深厚意蕴,方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2]此外,角色扮演来现场演绎也不失为一种调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其探索欲的有效方式。
(三)将班级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推进研讨式教学
在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式备受诟病以来,研讨式教学法受到越来越多教师的青睐,并在尝试中显示出一定效果。对研讨式教学法的具体步骤、价值意义,有学者已结合各自教学实践对其实施进行过集中探讨,清楚鲜明,读者可参考。就笔者教学经历来看,这种教学法要取得预期成效,把握三个方面尤为关键。
一是教师对有价值的、有争议性话题的选择。研讨式教学是作为“点心”和“调料”来穿插于教学过程中的,作为传统讲授法的补充和辅助。因此,教师必须精选开放式话题,提前布置给分组学生督促其积极准备,如笔者设计如下话题:
从你阅读后世散文的对比来看,诸子散文有哪些突出特点?
诸子对当时春秋战国时代的社会是如何批判的?各自有着怎样的角度、立场和言论?
屈原“一跳”激起文坛千层浪,在他离世后数百年两汉又涌现出哪些评析名家?这说明了什么?
后人对南北朝宫体诗有诸多批判,你认为有哪些可取之处?
魏晋南北朝的实用公文很多写得几近完美无缺,其文学化方式有哪些?当今公文又如何?哪些方面值得今人借鉴?
……
这些问题都具有极强的言说空间,学生完全可以见仁见智、畅所欲言。
二是教师必须为学生的材料准备提供方向和思路,并在讨论前进行检查和评估,以确保研讨的质量和效果。比如在学生接到题目菜单后,教师列出相关查阅书目,提示思考中的相关注意事项,讨论前及时突击检查,听取学生反馈,以免给所谓“后进生”拖延、懒散和敷衍的机会,形成“无所谓”习惯而影响后面研讨的质量。
三是教师对课堂的驾驭和组织是确保研讨质量的关键。小组内部讨论后,意见汇总至该组代表处,最后由其登台展开汇报和交流,而紧接着有成员补充或提出不同意见,对于一些争议性较大的话题,可能在课堂上会形成不同派别,听到不同声音,这时教师需要适当引导和控制,避免发言过长、过乱、不着边际或严重超出课时。在最后的教师总结和评点时,更需收合中升华,尤其是对于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情况要及时提示和强调,尽可能地上升到方法论和价值论的高度,对学生及时进行治学方法和人生观、人格方面的教育。
二、古代文学课程培养学生能力的方式
古代文学课程担负着弘扬传统优秀文化、宣扬古代人文精神、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与价值熏陶等多重功能,其教学目标之一在于通过文学史系统梳理和作品的深入学习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锻炼其综合能力。无论教学内容怎么安排,教学方法怎么变革,最终目的都在于学生能力的增强和素养的提高。如何以古代作家作品为载体,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能力锻炼,便成为此门课程教学中重要的一环。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中重点训练学生的以下三大能力。
(一)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受与体验、品鉴与分析的能力
长期以来,古代文学承载着“文学史”和“作品选”相关知识的传承,实则是两门课程的融合,不同学校和教师有相应的教学处理。当前学界的共识是应把教学重心放在作品选上,文学史在讲到每个阶段时大致“拉一拉”“点一点”,或布置给学生自己看,否则就会本末倒置。而作品选的讲授重心在于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提高其作品鉴赏力。如学者过常宝指出:“由于多种原因,这些优美而含蕴深厚的作品,其精神作用在今天已经大大减弱。它们在中学课本里被看作是‘古文’,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字词、章法、思想等,在教师的反复咀嚼中已经化为大大小小的知识点,作品的美学功能和精神涵养作用消失殆尽。学生自然也难以从这数量有限的、被知识化了的课本中学习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所以,大学阶段的古代文学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作品感受能力。没有对作品的深切感受,文学史就成了空中楼阁,也不会受到学生的真心喜爱。所以,在文学史学习之前培养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能力至关重要,这也是作品选课程的最重要的教学目的之一。”[3]这几乎代表了众多教师的心声,笔者深表赞同。在执教另外一门课程“中国古代文论”时,虽然笔者讲授的是理论篇章,但每次都会让学生就对作品的初步感受、作品留下的第一印象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旨在培养学生的作品感悟力。而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笔者对作品大体按如下三种方式处理。
首先是紧扣教材但又不拘泥于教材,根据个人的判断和教学的需要适当补充作品或变更作品讲授的顺序。当前通用的是朱东润先生主编的六卷本作品选,教材从浩如烟海的作品中精挑细选,具有独到的品位和眼光。然而教学中需适当补充相关作品作为参照或辅证,比如在讲授司马迁的《项羽本纪》篇时,紧接着进入班固《汉书》的《苏武牧羊》篇,通过作品的比照窥见不同史学家的文学处理方式及不同史学著作的文学成就,这种讲授法不拘泥于课本排序而适当打乱顺序后作为“专题”处理,甚至形成较受学生欢迎的“头脑风暴”教学法。再如讲到曹丕的《燕歌行》时,需对曹丕的文学成就、曹丕与弟弟曹植的文学风格对比以及当时文人之间的关系进行讲解,便补充其《典论·论文》以及《与吴质书》等典范书信,从互文性角度加深学生对曹丕人格与情感的领悟。又如,在讲到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浪淘沙》(帘外雨潺潺)等篇章后,也附带地介绍、鉴赏其几首早期反映宫廷奢靡生活的“温软”“香艳”词篇,从而使学生不仅对稍前的花间词有进一步了解,获得面的认识,也能对李煜其人的转变、词风前后的对比有更加清楚地把握。此外,在讲到思乡、友谊、爱恋、别离、怀古、山水、田园、边塞、宫怨等不同类别的代表作时,也兼前顾后地引证和参照文学史上类似篇章,这既有助于学生对所学作品的深入把握,也可扩大学生的视野,由点到面,穿线成面,避免学习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画地为牢和故步自封。
其次是真正进入作品内核,带领学生细读文本,从字、词、句到思想内容、艺术特色方面观照文本,既进行宏观透视,也进行微观剖析,领略作品的艺术之美。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当前有些同人虽然也在讲作品,但陷入知人论世、创作初衷、成就地位、后世影响等方面的分析,而缺乏直面作品本身,从字、词、句入手解读作品的艺术要素、审美传达、话语张力、意境空间等,仍然显得有些“隔”,似在作品外围“转圈圈”而没有进入“内核”,从而导致在课程结束后学生的审美品鉴能力没有显著提高,面对一篇作品不知美在哪里,不知从何处入手“掰开”“揉碎”来品鉴。笔者把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作品品鉴上,虽然也设计诸如背景的讲授,但更多的是引领学生如何采用相应的理论方法来深入作品内部,逐字逐句地解读。比如在讲解杜甫的《登高》时,采用新批评理论对作品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以及“萧萧下”“滚滚来”等逐一细读和品析,此作的艺术魅力、杜甫创作的特色以及诗人的复杂情怀也逐渐凸显出来,学生深受启发,纷纷在邮箱和博客中表达交流意见,后来在很多答题场合(甚至研究生初试、复试)均引此作分析,足见其印象之深。当然,只有精雕细刻的成名作才值得如此细读和品鉴,毕竟教学需要点面结合,以点带面,但这种直面作品感受和品鉴的锻炼,远比那种泛泛而论的介绍、粗略大概的导读要有成效得多。经过这种训练的学生,在毕业以后欣赏作品时不至于写成浅显粗糙的“读后感”,不至于面对一篇篇鲜活、感人的作品时无从入手。
最后是紧密结合现实和当下大学生生存环境,挖掘并呈现作品中的多重内涵,尤其是其中包蕴的人文精神及对当下生存的启迪。学习古代文学作品,绝不只是进入古代博物馆去浏览古人寄存的诸多“宝贝儿”,而必须有一种现实关怀,即结合当下社会语境,通过对美的巡礼、对艺术的审美,宣扬作品中体现出的人文精神,以对学生进行各种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学界认为,我们要特别注意运用进步作家先进的思想、高尚的人格来对学生进行精神熏陶。爱国志士屈原、陆游、岳飞、文天祥、于谦、戚继光、夏完淳、郑成功、顾炎武、林则徐、谭嗣同等的一生,都和自己的民族和祖国命运休戚与共,坚守节操,大义凛然,有着强烈的爱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还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等等。他们的思想情操和人格力量,无疑会给学生以心灵的陶冶,乃至震撼。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将这些高尚的思想情操和人格魅力,逐渐渗透到学生的内心世界里,激励他们营造健康美好的精神家园。可以说,在文学上流芳百世、进入大学教材的作家,都是对大学生进行人文熏陶的楷模和榜样,都有深深值得后人借鉴和启迪之处,他们的人品情操、精神追求、志向抱负、价值信念乃至处世原则、为人风貌等,都可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
(二)通过布置课外作业、研讨式教学来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梳理文献的能力
目前,学生普遍存在毕业论文写作非常迷茫和困惑,不知道如何选题、怎样确定其学术价值、收集资料怎样避免遗漏,不知道对资料如何鉴别、取舍,之后又如何思考并提炼出提纲等问题。很少有学校在本科阶段开设“论文写作和治学方法”的选修课。笔者认为,其中重要原因在于学生在大学一、二、三年级各门课程的学习中,教师有意识地训练学生搜集文献和处理分析的能力还很不够。鉴于此,在古代文学教学中,笔者常精心布置专题性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独立查阅后抽点时间课堂汇报。比如设计如下话题:
先秦诸子对社会的批判有哪些对立面和相似性?
先秦儒、道对言、意各有哪些论述,各持怎样的态度?你怎么看?
《史记》对后来唐宋八大家有哪些影响?
魏晋南北朝阶段的经典书信为何具有艺术魅力?今人写书信,可以从中借鉴些什么?
玄学极盛时有哪些流派?观点分别是什么?
……
这些开放式的话题往往具有跨度大、思考空间充足、需多方查阅资料才能圆满解答的特点。在学生自己动手一段时间后,我会引导他们娴熟使用“中国知网”“硕博论文网”“读秀网”等查阅、下载相关资料,以及如何提炼出个人的观点、如何“接着说”形成个人创见等治学方法。笔者一直认为,训练学生的文献搜集和信息处理能力,必须从大学一年级抓起。
(三)锻炼学生不拘泥于古、适当迁移、活学活用的能力
无数古代作家虽斯人已去,但他们的心声、观念、品行、追求和价值等,都蕴藏于作品之中,千百年后,读者能感同身受、身临其境。况且学习古代文学不只是浏览“古董”,单纯继承传统,而应活学活用、发扬传统,虽然时空不同,但古、今中国人在爱恨情仇、生死别离等方面都有相同的心境,以及面对人与自己、与自然、与社会等近似状况,息息相通,情理一也。因此,在学习古代文学作品时要不断地激活资源,挖掘传统,古为今用,以解决当前世人所面临的处境和各种问题。
“95后”大学生是富有个性但内心较脆弱的一代。比如,笔者在教学中用屈原被排挤、放逐后流浪江边一步一回头眷念楚国,在《离骚》中血泪倾诉遭遇和忧患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用项羽的慷慨悲歌启发学生分析成败的主、客、内、外因;用白居易体察民情的千古诗篇激发大学生的人道情怀;用苏东坡屡次被贬却昂头填词写尽豪迈之风的坦荡和旷达来启发学生如何面对人生的困境、挫折和磨难。这方面的切入点不胜枚举、比比皆是[注]这里笔者向读者推荐台湾学者张高评先生的治学方法:平时读书、思考时记下零星的“切入点”,到时由点成线,皆可成话题,水到渠成。。关于如何解读作品实现其“古为今用”,是笔者教学与治学的一贯追求,将另外撰文《古代文学教学中对作品的多元解读》详析,兹不赘述。
三、古代文学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古代文学课堂上,学生兴趣的激发,各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学模式的探索变革,以及学生能力的培养提高等,都离不开任课教师的主导和推动。笔者曾听到一位中文系主任在学生论文选题指导会上说:教古代文学的一般都能讲现当代文学,反之则不能。可见,教学古代文学的确需要特别的专业技能和储备积淀。执教此课程究竟需要教师具有哪些素养?除学界认为需扎实的国学功底、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和文史哲打通的学术视野以外,笔者无意于求全作答,这里仅结合教学实际体会再谈容易被大家疏忽的几点。
(一)增强课堂改革意识,促进课堂教学变革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古代文学不被大学生重视,学生普遍丧失学习兴趣的局面,任课教师就必须有大刀阔斧的改革意识和坚定不移的改革行动。教师必须高度重视课程设置的必要性和积极进行改革的迫切性,才能避免古代文学课程在“95后”大学生中陷入可有可无的、“鸡肋”般的尴尬境地。通常一种教学模式尝试2~3轮后就需及时进行总结,并与时俱进地推陈出新,总结经验教训或尝试别的多元化教学方式,比如微格教学、研究式教学等。要想使古代文学上得生动活泼,学生积极踊跃,教师必须因材施教,知己知彼,善于在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其综合能力等方面多做文章,多下功夫,不断探索出适合不同班级特点同时又体现自己教学风格的路子来。在这个知识爆炸和学习方式革命性变化的信息时代,任何无视学生需求与特点、故步自封地以一套教学模式或某一种教学方法作为万能钥匙和课堂拐杖的教师,终将落伍于时代,并在学生评教的环节被抛弃掉。
(二)拓宽视野,提升古代文学作品解读能力
任课教师必须有灵活调度各种批评方法解读鲜活作品的意识和能力,必须在理论视野、思维素养和知识储备上狠下功夫、不断更新。带领学生品读作品增强其鉴赏能力,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多次示范。“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的作品其相应的解读方式,主讲教师必须相当熟练中外各种批评流派的理论与操作方法。诚如学界所言: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不能停留在语言和内容理解的层次上,而将作品的意义阐释让渡给文学史。教师应针对古代文学的特殊性,注重培养学生对优美的语言和形式、精致的意象、细腻和复杂情感、不同人生境界等等的感受能力,从而使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产生认同感、亲切感。同时,作品选课程还要交给学生描述、分析作品的方法,培养学生从作品本身出发的、有真切感受的表述能力,而不是基于文学史价值或其他社会价值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在这一教学过程中,通过介绍古代作品评点和赏析的方法,并以此为契机重建古代文学的欣赏氛围,是十分有意义的。总之,作品选课要将作品欣赏能力放在教学目的的首位。[3]
这就需要教师既要有扎实的批评理论功底,又要有对作品敏锐的感受能力。如前所言,只有对作品消化、吃透并深度、全面分析其审美特质,示范性地教给学生不同的品鉴方式和批评理论,才能切实增强学生欣赏古、今作品的专业能力,提高其专业水平。
(三)增强语感,能以身作则
教师要有极强的文言语感,最好能亲自“操刀”,写诗、填词、写文。有人曾对执教古代文学数十年的教师不会识谱懂音律,不会在平仄规范要求下迅速作诗,甚至常年不从事文学写作,深表遗憾与责备。穿越时空,浸泡在三千年文学浪花中,要想领略其中“味儿”,教师必须要有较扎实的古典文学功底,其中写诗、填词是一项必备的重要能力,只有具备了这项能力,才能区分不同体式的文体特征,在点滴的抒情达意过程中,表达自己的人文雅趣。
古典文学是高校中文系一门老课程,要想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并使学生在各方面获得锻炼和提高,由抗拒、排斥到顺应、亲近,最后到融入、感兴趣,中间的过程是漫长而艰辛的。其改革与调试涉及备课、预习、课外作业、课堂视频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教师唯有在思考中总结、在实践中摸索,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身风格和教学需要的路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