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研室在教学管理体制中职能发挥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9-12-27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研室学院领导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教研室作为高职院校最基本的教学单元,承担着各个专业的教学、科研及师资培养等工作。这一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因为处于教育教学科研的最前沿,其职能发挥必然关系到一个专业的建设成效,关系到一个二级学院的发展方向,关系到一批学生的成长高度,关系到一个教师团队的凝聚力。一个高职院校内的多个教研室的合力作用,则关乎一个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水准,一个学校的办学质量与社会美誉度。

2019年1月,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后简称“职教20条”)明确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1],对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进行了全面布局。在微观层面教学共同体、院校共同体、校企共同体等三个共同体共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的方法,以及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育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材)建设与应用,更对信息化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具体实施职业教育教学新理念的过程中,需要各层级教学单位的通力合作,才能较好地在培育人才的过程中体现与实现。“职教20条”新精神在现实中却因为二级学院(系)与教研室关系定位不清,使得实施效果不佳。因此,本文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首先从教研室与二级学院(系)的关系定位,结合“职教20条”,论述教研室在新职教时代中应发挥的职能与要求,提出理顺教研室与二级学院的关系、教研室管理权责的落实以及对教研室主任的选拔机制等解决途径,对发挥教研室基层教学组织职能、改进与优化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1 教研室与二级学院(系)的关系定位

根据管理学理论对组织结构的定义:“所谓组织结构就是一个组织内构成要素之间确定的关系形式”[2]。高职院校教学组织管理结构中的各个要素也是以一定的关系形式存在的。

高职院校教学组织管理结构设计目前分为三个层级,学校——二级学院(系)——教研室。这三个层级的指挥层——学校,将其教学方针和目标要求通过学校各职能部门贯彻、分解并下达;分配层——二级学院(系)负责具体落实并针对性地下达给教研室具体内容,制定分布实施的指导性目标和要求;执行层——教研室,负责将二级学院(系)部署的战略意图、目标规划以及教学环节具体细化到专业研究组和教师个人。这个关系按行政管理的设置是很明确的,三个层级的权属地位规定从上而下,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专业管理功能发挥中是指示与执行的关系。然而从功能发挥分析,仅有这种上下级行政关系包办一切的管理体制,对教研室发挥功能是有负面影响的。为了教研室能发挥更大实际作用,需要对两者关系进行重新定位。

从领导体制结构的位置划分,由于领导工作专业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一个领导者能够直接有效地领导与指挥的下属人员是有一定限度的。尤其高职教育在新的职业教育理论指导下,走进社会、服务社会式的办学模式越来越成为趋势,涉及的行业、岗位与专业、课程的结合也会越来越多。因此,高职院校开办的专业和课程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新。从领导体制的一般原则可知:下层领导跨度可以大些,上层则应该小些,呈现出金字塔式的领导层级。这就强调每个层级必须有严格的职权划分,越往下的管理层涉及的具体细节越多,原则上上级管理层级不要轻易越权直接指挥下级。作为二级学院(系),主要抓的对象是各专业教研室主任,教研室主任抓的对象则是专业研究组和专业教师。

在三个层级的管理体制中,权力分布呈现的是金字塔型,处于底层的教研室权力获取最为稀缺,“在这种模式中教研室担负着‘基层教学组织’的专业教学任务,它们仅仅负责履行学院分派教学任务之‘职’,而没有履行到学术以及专业建设权责之“权”。在专业权力旁落的情况下,专业教研室只能是一个封闭的系统。[3]

从管理内容的专业性划分,二级学院(系)主要在于行政领导,并在按照学校决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的基础上,规定各教研室的教学任务和达到的教学目标。专业层面的工作,更多地则应该由教研室在二级学院(系)下达的任务和目标要求的框架内决策比较合理,因为教研室面临的专业教育教学问题,在管理上更直接、更宽泛、更专业。

所以,严格意义上的定位,二级学院(系)和教研室应该是纵向属于行政领导与被领导关系,横向专业领域权属则是教研室相对独立于二级学院(系)的关系。因此,在高职教育单位,比较适合采取分权制的组织运行模式,通过这种管理模式,二级学院(系)授权给教研室,在专业发展范畴建立起合理的由教研室决策,二级学院(系)备案的权责管理体系。

2 教研室在组织管理中的职能

为什么说在专业层面的工作由教研室决策较合理?美国当代管理学家约瑟夫·M·普蒂和海因茨·韦里奇在《管理学精要》中指出:“组织结构是指职权与职责的关系、工作以及工人分组、一般而言,组织结构是为了协调组织中不同成员活动而形成的一个框架机制”。

教研室主要在专业教学管理上发挥作用,它涉及到专业教师的培养、使用、发展;涉及到专业发展方向及专业内涵建设;涉及到课程建设及开发等。但这些权力基本上都在二级学院(系),教研室因无权按专业需要进行统筹运作,因而使教研室专业领导功能受到限制发挥不了功能。而二级学院(系)因面对多个教研室,其专业众多,很难掌握所有教研室每个专业的真实情况,对专业教师具备的专业能力了解程度不如教研室细微,因而往往出现二级学院(系)的决策,与实际需要相差较大,决定的专业发展方向、选派人员学习等因不恰当容易出现偏差,从而影响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效能,也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

教研室作为一个基层教学组织单位处于第一线,直接面对专业任课教师、直接和行业打交道、直接和企业进行产教融合,教研室必须在学校组织结构中有适当的位置和权责,同样教研室内的教师也有自己在教研室这个组织中应有的活动权益。因而教研室的职能主要应该包含如下几点。

(1)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其职能主要是细化学校的教学目标,分解二级学院(系)下达的教学任务,安排合适的教师承担相应的教学课程,组织本教研室专业研究组和教师调研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2)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其职能是组织教师分析总结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制定考核标准,编写授课计划,设计课程内容,分析学生特点,遴选专业教材,检查教师教学进程。

(3)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其职能是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室,开展校企联络、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

(4)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其职能是确定参加有针对性的教师培训项目及人选,考核教师教学情况,指导教师专业发展方向。

3 面向高职教育新时代的教研室职能新内涵、新要求

3.1 教书育人

坚持立德树人,推进本专业各年级在校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有机融合的培养工作;实施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教”与“育”相互结合;以专业技术能力培养为关键环节,以专业文化建设为载体,以价值观塑造为根本,将本专业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过程中厚植企业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文化环境,培育和传承好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3.2 教学组织与安排

组织本教研室专业研究组教师调研,掌握为区域经济提供社会服务的方向与着力点;了解行业企业发展对本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结构与诉求点;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制定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标准,规范专业建设标准。

3.3 教学管理

通过专业、课程教学诊断与改进,保证教学质量;充分发挥教研室基层教学组织育人前沿阵地和终端渠道作用,抓好本专业招生宣传、专业教育与职业规划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教育等入口与出口的管理工作;针对职普不同生源,因材施教;组织专业教师、学生参加专业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推动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持续提升高技术技能专门人才培养质量。

3.4 教研活动

开展教学研讨、专业调研、企业行、校企联络、教学反思、学情交流等教研室活动;关注国家战略发展,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职教特色进行研学;面向企业、行业,面向国内外职业教育同行人员,面向毕业生、在校生,不断总结专业教育的经验教训,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以教研室为支点,发挥各类型教师的集体智慧,形成教学产研的氛围。

3.5 科研工作

研究职业教育这种类型教育的发展规律,以“双高计划”专业群人才培养为核心研究“教”与“学”,探索“1+X”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互通、育训结合的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对接科技发展趋势,打造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兼具产品研发、工艺开发、技术推广、大师培育功能的技术技能平台,以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为目标融入产业发展、融入行业企业发展、融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本专业“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

3.6 专业与课程建设

在专业建设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机制,以“三教”改革为抓手提质增效;课程体系结构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和产业升级情况动态调整,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课程内容;倡导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信息化资源;实施混合式、理实一体、模块化教学改革;结合本地条件,实施劳动教育;将本专业学历证书培养内容与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养内容有机融合,体现人才培养“一专多能”。

3.7 教师队伍建设

以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为导向来构建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协调教师团队与教师个人利益关系,做好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专业化、个性化、差异化、互补性的发展计划;组织专兼职教师、实验实训教师、校内外教师共同构建校企教学共同体;打造教学名师,创建名师工作室,组织教师与企业人员双向互动机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

3.8 教研室档案管理

不仅要收集整理归档教研室管理文件、教师教学档案、学生学习档案、专业建设档案、教学研究与改革档案、科学研究档案、校企合作档案等,还要依据已有资料,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为教研室建设提供信息来源,为教师梯队发展提供资料帮助,使得专业人才培养有据可依、有理可循。

综上所述,面向新时代的高职教研室职能形态从简单转变为复杂;职能结构从线性转变为非线性结构;职能内容的变化大,而且都是基于专业或专业群建设要求来延伸,专注于创新型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质高效培养,在校内涉及多个教学部门、教辅部门、职能部门之间的通力合作,在校外涉及与企业、行业、政府组织等更多部门的分工协作,这就要求教研室具备在更为深广领域里整合优化教学资源的能力;职能标准体现了专业性、创新性、协同性、开放性的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要求。

这些变化与要求,亟需提升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能力,理顺“校、院(系)、教研室”三级教学管理体系的关系,发挥各自效能;尤其明确教研室与二级学院(系)的关系定位,确保教研室发挥职能作用,从起点上保证高职院校现代治理能力提升,从而保证双高建设、三教改革等贯彻落实到基层,真正实现“三全”育人。

4 当前管理体制下教研室职能发挥存在的问题

针对上述教研室职责,教研室要能承担责任发挥功能取得成效,需要二级学院(系)的授权和大力支持。

权变理论学者费德勒认为:一个领导者,无论他采取何种领导方式,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获取最大的领导效能,要想取得理想的领导效能,必须使一定的领导方式和与之相适应的领导情势相配合。[4]领导方式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教研室与二级学院(系)的所属关系,而领导情势包括领导者与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任务结构和职位权力三个要素。其中职位权力表示了领导者现居职位所具有的权力之多寡或能使部属服从指挥的程度。因此,领导者现居职位能对部属施展多大影响力,涉及到领导者的地位、权威与责罚、升贬、任黜、加薪、指派等能力。但是,在实际组织架构中,本来属于教研室应有的决策专业建设活动的权力都是缺失的,其它的权力更是没有,因而使得教研室基本上是一个形同虚设、没有任何实际权力的基层单位,而只有责任而没有权力的组织是难以发挥其功能的。这些问题主要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4.1 二级学院(系)和教研室关系没理顺,指挥线路不清晰

在实际工作中,原本二级学院对教师的使用、调配、安排等,应该在征求教研室意见的基础上决定后通过教研室下达,但常常是越过教研室直接插手,在工作上形成二级学院(系)领导直接指挥教研室教师,导致教研室主任难以掌握每个教师的工作轨迹,教师也就形成自己的工作不需要向教研室汇报的习惯。这样就打乱了教研室的管理机制,削弱了教研室管理功能。

4.2 二级学院(系)权力过度集中,教研室难以发挥基层管理功能

教研室主要在专业教学管理上发挥作用,它涉及到专业教师的培养、使用、发展;涉及到专业发展方向及专业内涵建设;涉及到课程建设及开发等。但这些权力基本上都在二级学院(系),教研室因无权按专业需要进行统筹运作,因而使教研室专业领导功能受到限制而发挥不了功能。而二级学院(系)因面对多个教研室,其专业繁多,很难掌握所有教研室每个专业的真实情况,对专业教师具备的专业能力了解程度不如教研室细微,因而往往出现二级学院(系)的决策,与实际需要相差较大,决定的专业发展方向、选派人员学习等因不恰当容易出现偏差,从而影响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效能,也影响教师工作积极性。

4.3 二级学院(系)忽视教研室意见,有损教研室基层工作的管理威信

教研室作为教学基层管理单位的存在,需要在专业教师中树立应有威信。在现实中,常因出现二级学院(系)事先决定涉及教研室内部教师在专业领域内的事务,比如参加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等专业学术会议以及专业活动人员选定等,甚至教研室都不参与决策。如此造成上下信息紊乱,妨碍工作正常开展,有损于作为基本教学管理机构的教研室应有威信。

5 教研室职能提升增效的途径

依据以上存在的问题,职业院校在管理上要改进管理体制,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一个好的领导体制要有好的领导效能,而提高整体领导效能是领导活动的基本目的。效能的公式是:

效能=目标方向×工作效率

为此,要求有正确的目标方向与高效率的工作,而这两方面都直接同科学的领导体制有关,包括:领导机构的设置是否健全,职责权限划分是否合理,领导层次与幅度是否得当,干部管理制度是否能促进人才积极性的发挥,领导工作方法是否科学等。[5]如果这些不健全,就会出现决策迟缓、失误、互相推诿、内耗丛生、办事效率低下等结果。

作为二级学院(系)下属的教研室,在这个组织结构中有一个恰当位置置于科学的管理体制结构中,才能发挥其有效的领导功能。为了能更好地让教研室发挥作用,本文提出如下几点:

5.1 理顺二级学院(系)和教研室之间的关系

教研室作为最基层的教学管理单位,与二级学院(系)的关系在行政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专业上则应该是相对独立的关系,这种相对独立的地位是在二级学院(系)监管之下的独立,是在教研室职责权限之内的独立。赋予教研室一定的权责有利于专业发展和教师成长。所以,明确责权范围,理顺两者关系,无疑从管理角度是能够激活教研室的管理功能的。

5.2 二级学院(系)适当放权让教研室责权落到实处

现在二级学院成立后权力比原来以系为单位的权力要大,因此对下属管理有更加独立的话语权、决定权。但是,这种权力过于集中、进一步导致关系定位不当,是会影响工作的。因为,权力过于集中必然导致权力过大,基层单位管理功能相对缩小,甚至是个摆设。教研室形成不了一个战斗集体,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研室内学术讨论的开展,以及促进教师个人发展规划的实现等工作都有影响。所以,落实教研室的权力,有利于教研室在二级学院(系)目标的统一规划下,更好地规范教研室的管理、制定教研室各专业的发展方向、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素质、提升教育教学水平。

5.3 完善教研室主任选拔制度,制定合适的考核机制

教研室是基层教学管理单位,但教研室主任不是如同二级学院(系)的管理者属于行政编制。因此,完全可以实行专业教研室选拔竞争机制决定教研室主任人选。

专业教研室的最大特点就是专业性,教研室主任作为教研室的管理者和带头人,首先要懂专业,不懂专业的教研室主任在把握专业发展方向上是有困难的;第二要有责任感,对教研室事务的责任感,是能做好教研室工作的基本要求;第三要有荣誉感,只有对教研室工作取得的成绩有荣誉感,才能使教研室主任有意愿将工作尽心做得更好;第四要有奉献精神,教研室主任的很多工作难以用量化指标衡量,一些从宏观层面指导的专业工作也不会在结果中体现,自然也就没有绩效奖励。因此,没有奉献精神是难以做好教研室主任工作的。进而制定科学的对教研室主任的考核标准和评价办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6 总 结

通过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教研室在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但要发挥其特有的功效,必须在组织结构中置于恰当的位置,给予其相应的教学管理权力,教研室才能负起相应的职责。二级学院(系)的适当放权,有利于教研室管理功能的发挥,有利于专业方向的决策,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落实教研室的权责,搞好教研室的建设,对于学校在各专业建设发展有着基层的隆起效应和向上的推动作用。如果以上问题能够得以改善,相信教研室在学校教学领导机制里能够发挥更大基层管理作用,产生更好的领导效能,推动专业发展。所以,高职院校教研室的建设,对于学校的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教研室学院领导
浅探碳酸镁的生成问题
河南省高校音乐学院教研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趣闻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