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朱熹的生态智慧思想与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2019-12-27王晓云

武夷学院学报 2019年7期
关键词:朱熹万物文明

申 权,王晓云

(福建农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2)

传统的生产模式给现代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困难不仅需要依靠现代科学技术来解决,更需要的是靠良好的生态伦理道德思想进行引导。朱熹生态智慧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有着其独特的价值。进入现代以来,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的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蓝天、碧水、绿树茵茵的生态局面成为了常态。但是,当前我们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待解决的问题依然很多。如何破解传统发展模式下带来的现代环境问题,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环境的需要依然是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古代思想文化对今人仍然具有很深刻的影响,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1]要善于从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探索新时代治国理政的新方法。因此,研究朱熹的生态智慧思想,分析朱熹生态智慧思想主要内容,探寻朱熹在生态保护与社会发展方面的重要经验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朱熹生态智慧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础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价值理念历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导向。如儒家提倡“天人合一”,强调万物皆有源,天人合而为一;释家提倡天地同根,万物同源,强调万物皆有生命,生而平等;道家提倡“道生一,一生万物”“道法自然”,强调“道”生万物,万物与我为一。

(一)儒家“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观

朱熹生态智慧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础之一是儒家所倡导的“天人合一”的生态价值观。在生态伦理学方面儒家历来十分重视人与天、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万物合二为一的“天人合一”。孔子说:“天生人及万物”,万物皆有灵,“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2]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离不开自然,人与大自然是和谐共长共生的。孟子说要达到“天人合一”就是要把“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即要有“仁爱万物”之心,要顺应天之道。同时孟子说还要有“诚”之心道,“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3]“诚”就是天之道,自然之道。人道即天道。人要当顺应天道,否则人道就会受到自然之道的惩处。董仲舒说天是人之天,亦是万物之天。“天人合一”的“一”就是天地人万物之天。“天地人……三者相为手足,合以成体,不可一无也。”[4]天与人是有机的统一体,天地人同属于这个“一”的生态系统之中,在这个系统中天地人万物的命运是始终相生相连的,人必须给予万事万物高度的关注。朱熹在继承儒家的“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的基础上,指出:“天,理也。”“理”是万物之源,万物之根,亦是万物之道。我们应当“存天理而灭人欲”,节用爱物,要与天理相道而行,遵循宇宙运行的规律、规则,否则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将会受到自然的惩处。

(二)道家“道”的生态价值观

朱熹生态智慧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础之二是道家所倡导的“道”生万物、“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的生态价值观。“道”是道家生态法则的核心,讲求的是一种社会的生态价值取向,强调的是“道”是世界的本源,体现着人对价值和“善”的渴望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存原则。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一就是“道”。人应当回归自然之“道”、顺应自然之“道”,尊崇自然之“道”的变化发展规律,以达天、地、人三者的合而为一。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5]“道”是人类活动开始的最初的状态,“道”是宇宙万物开始的本源,“道”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生态规律。朱熹批判地继承了“道学”的理论内容,提出“天地人万物一理”“道”亦“理”,“理”即“道”,“理”体现的是人道与天道的统一。关于朱熹对“道”的继承,蒙文通先生指出宋代以来有很多学者对《老子》《庄子》等做注,其中之一就是朱熹。朱熹不仅对《老子》《庄子》等学说有深入研究,还对《阴符》《参同》进行过研习。尤其是在对《太极图》进行注解的时候,朱熹曾提出“无极太极,无极之真,化生万物。”的重要论断。朱熹说太极阴阳之二气统一于“理”。“理”就是万物之本源。因此,我们可以判断道家学说对朱熹生态智慧思想的形成有重要的影响。

(三)释家“生”的生态价值观

朱熹生态智慧思想建构的理论基础之三是在中国历史上与儒家、道家传统文化有着几乎相同地位的释家文化。释家始终强调“万物一体”“众生平等”的生态观。释家常常说“众生平等”“万物一体”“依正不二”。在释家看来,“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6]生命体与自然环境体相统一的,二者同属于同一宇宙之中。所有的生命体都与其自身的生存环境相互依赖又密不可分地统一于宇宙这个共同体中,在这个统一体中,所有的生命体之间都是平等的。释家说:“人与自然万物彼此相互为缘,不可分离,和合构成了生态的整体。”[7]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联系不可脱离的。人不可能脱离自然而存在,自然也必定要依托人而存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不仅是取决于人类本身,同样也还要取决于自然万物。人类在不断强化对自然认识、对自然利用的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尊重生命,尊重自然,理性的对待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朱熹出入“佛老”,虽然他对释家文化的批判不少,但是他对释文化的继承也是毋庸置疑的。朱熹强调万物“生生之理”“生生之仁”。他说“人物之生同得天地之理。”天地万物之所以生生不息,是因为他们有心,说到底生就是有“仁”。朱熹说,要做到“仁”,就要从爱万物开始,就是要尊重自然之物,在内心中要始终怀有人与万物平等的思想,以仁之心待万物。朱熹虽出生于儒学世家,但自幼却接受了传统佛家文化文的熏陶,尤其是在拜延平之前,他就对佛老思想有过深入研究,在接受了老师李侗的教育后,他决然抛弃不利己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而构建了“理体气用”的思想体系,从气的角度论述了人与物的关系。

二、朱熹生态智慧思想的内涵

(一)“格物致知”的生态方法

“格物致知”是朱熹生态智慧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格物,即格事物之理。朱熹说:“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8]格物者,必须做到穷格,尽也,也就是要达到对事物本身的完全认知的状态。如果只是做到略知一二,那“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到得十分,方是格物”[9]。朱熹说,格物并不是把人置之于万物之外,而应是做到格物与人致知的合二为一。“格物致知”从天人合一与万物一体的角度来讲,体现的是人与物的统一,阐述的是人与万物的统一,二者共同统一于同一个生命体之中。格物就是要去接触自然,认识自然,而不能只限于把自然之事物当成是人类的附属品,而应该是要从生命体的视角去认识自然之事物的本身。也就是说要把除人之外的其他的生命体看成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朱熹说,格物的目的就是要做到致知。致知就是要达到认识自然的本性、人的本性,认识人本身是自然物的一个对象化的物体的境界。人的本质与物的本质是相通的,就好像“见生不忍见死,闻声不忍食肉;不麛,不卵,不杀胎,不覆巢之类”[10]。人类应当心怀“仁爱”之心,尊重自然的生命体。这方是格物致知。朱熹的“格物致知”的生态方法为我们认识世界、认识自然提供了新的方法。

(二)“致中和”的生态和谐观

“中和”源自于《中庸》一书,《中庸》记载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在《中庸》所体现的是中正、适当、合宜;和体现的是一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一种和谐的状态。“中和”就是事物和谐状态的表现。《中庸》说天地之间万事万物本来就是一体的,致中和能让天地位,万物育,天地万物并行。“中和”思想是朱熹生态哲学的建立的基石,也是朱熹生态思想的重要内容。朱熹认为人与周围的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人无时无刻不与周围的事物发生关系,周围的事物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朱熹认为人与天地事物之间要保持一种“中”与“和”的状态,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破坏自然,要与自然之间保持一个度。这个度就是“和”。朱熹把只停留在人的修养的“中和”思想,提高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高度,指出人类如果不能做到“致中和”,那么将会导致山崩川竭。朱熹十分注重对“中和”的追求,他强调“心、性、情”的相统一,从“心、性、情”的统一揭示出了人的心性与物的物性的统一。由此,我们可以得知,朱熹本人是十分重视“中和”的作用,尤其是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方面,朱熹反复强调要坚持“万物并育”的自然和谐方法。在《中庸章句》中朱熹还强调要把“致中和”引入到“赞天地之化育”中,从天地化育中实现“中和”。朱熹认为这才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方法。

(三)“仁爱万物”的生态伦理观

“仁”是中华传统生态文化思想中的核心内容之一,“仁”在最开始的时候表达的是一个人的德性的高低,即一个人是否有“仁爱”之心。孔子说“仁”即“爱人”。孟子说“仁者爱人”,人应当是一个有着仁爱之心的“仁者”,是一个集和谐与睿智一生的和谐的个体。孟子还说“仁民而爱物”,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还应当是仁爱万物的人,即不仅是一个爱自己的人,还是一个心怀仁爱之心,心系万物,对万事万物有友善之心,与万物和谐相处的人。“仁”表达的是人类对待世间万物的一种心态,从生态角度来看,体现的是人类向善、爱物,追求人与自然万物的平等和谐共生的价值取向。朱熹继承了儒家的“仁爱”思想,提出以“生”为核心的“天地以生物为心”的生态伦理观,并从“仁”的角度对“心”开展了论述。朱熹说:“心,生道也。心乃生之道。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乃是得天之心以生。生物便是天之心。”[11]朱熹肯定了“生”的存在的价值意义,并认为天地是有“心”的,天地之“心”就是万物之“心”,万物之源。“天地以此心普及万物”,天地万物都是天地之间具有“仁”的那颗心孕育出来的。朱熹认为“仁者,生之理,唯其运转不息,故谓之心。”“生理”体现的就是宇宙间运行的大规则,人类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其中,不能损害“生理”的运行机制。实际上,在这里朱熹表达的是对生命的“爱”之心,即要人类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保护自然。

(四)“天地万物一理”的生态精神境界

“理”是朱熹理学思想的根本,也是其生态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理”在朱熹的生态智慧思想中体现的是自然的最高法则。朱熹说:“自家之得物之理如此,则因其理之自然而应之。”[12]“理”就是规律,是万物的本体。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应当遵从天之“理”,顺应天之“理”,遵循自然发展的固有规律。在《劝农文》中朱熹说:“若夫农之为务,用力勤,趋事速者,所得多;不用力,不及时者,所得少。此亦自然之理也。”[13]自然之“理”指的就是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是世间万事万物运行发展的准则,万事万物必须遵循,包括人类自身在内。关于“理”,朱熹还说:“如阴阳五行,错综不失条绪,便是理。”[14]阴阳是理的两个方面,阴阳代表着世间的万事万物,阴阳二者统一于宇宙之“理”中,也就是说万事万物是以阴与阳的形态统一于宇宙之“理”中。朱熹还说:“天下无无性之物。盖有此物则有此性,无此物则无此性。”[14]人和物是相通的,人性与物性一是源于天地之“理性”的,二是都具有运动性的,二者在“理”气之中是和谐相处的。在对《太极图说》进行解释时,朱熹还指出人与万物都具有“太极”之道,道就是“理”,“理”体现的则是人的本性,万物的本性。也就是说人的本性与世间万事万物的本性在实质上是相通的。因此,人应孝亲、爱人、爱己、爱物,要顺应天之“理”。

三、朱熹生态智慧思想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15]。完成党在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生态新格局建设目标需要我们借鉴古人的智慧思想,从古人的智慧思想中提取现代生态文明建设所需的生态价值,以“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朱熹的生态智慧思想对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发展观

在朱熹的生态智慧思想中十分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朱熹说“理”是万事万物的本源,人与万物均源于“理”。在人类社会的生活中,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朱熹认为破坏自然就是破坏人类自己,人类最终也将会受到自然的惩处。朱熹还认为,人与物之间存在气的差异,但是人与物在本质上却是相同的,人与物是并生于天地之间的,人与物从本源上看是同胞的关系。人应当在爱护人的同时也爱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观是当代人类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16]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了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既体现在物质文化上的需求,更多的是体现在对物质文化以外的生态环境的需求。当前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党的十八以来,全国的生态环境治理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但是传统的生产方式给环境来带的许多问题依然待解决,如风沙的肆虐,雾霾、大气污染、水土污染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在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我们依然面临着许多待解决的难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依靠现代科技的发展来解决,更重要的是要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发展观。

(二)提升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意识

古人言“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是一个人的价值取向,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石。生态文明建设要坚持“天人合一”“万物一体”的生态道德观,遵循“守人伦、循天道”的道德意识,做到“取有时、用有节”以维护生态的平衡。朱熹十分重视生态道德修养的培育,他说要把仁民推及爱物的境界,要心怀仁爱万物之心。而爱体现的则是一种情感,是一种爱护生命、尊重生命的价值情感。朱熹还提出人要有“生生之德”,“生生”体现的是宇宙间的法则,人世间的“大德”“生生”是一种道德的力量。

进入工业文明社会以后,人类的毫无节制地向自然攫取资源,使得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变得越发凸出,如:全球性的气候变暖、空气污染、水土污染、环境恶化等。这些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也在不断地报复人类自己,使人类自身生活的空间变得越来越窄小。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能源短缺、淡水危机等。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人类自身生态道德意识薄弱不无关系。因此,在当前的局势下,人类急需要进行保护环境的道德教育,提升环境保护的道德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道德价值理念,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德意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5]人类要实现自身发展的首要前提就是引导人类树立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道德观,在日常的社会生产生活中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道德责任,在遵循自然规律、遵守社会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谋求社会的新发展。人类也只有不断地提升敬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的道德责任意识,摆正自己在自然中地位的基础上,清醒地认识到人与自然是平等的才能够同自然共生共长,和谐共处,才能既留得住绿水青山,也能获得金山银山。

(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7]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热潮。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首先就是要加大对这一理念的宣传,使民众深刻地理解这一科学生态思想的内涵,增强生态保护意识,转变传统落后的只顾发展而不顾生态保护、生态建设的错误观念。其次,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需要各部门联动携手共抓大保护,不搞大生产。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任,制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规章制度,划定保护环境的红线。引导民众自觉参与到生态保护建设的实践中来,自觉地担当起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在日常社会生产生活中贯彻新的发展理念,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携手共建美好家园。再次,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就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把握好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尺度,做到朱熹所说的“取有度、用有节”,不能超越自然的承载力度。

从朱熹的生态智慧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关于保护生态、协调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思想内容。朱熹提倡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法则不仅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启示,同时也是当代人类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承担生态责任的必然选择。研究和学习朱熹的生态思想,挖掘其中的智慧资源对于新时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朱熹万物文明
万物皆可折
万物生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春日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EnglishReadingTeachingBasedonSchemaTheory
假如万物会说话,绝对会把你萌化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