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纺织产业重新引领绍兴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

2019-12-27杨仙飞

染整技术 2019年10期
关键词:绍兴纺织企业

杨仙飞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绍兴 312000)

绍兴纺织产业通过一次次的“产业革命”成为传统支柱产业,为推动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我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时期,纺织产业面临着全球贸易萎缩、产能结构性过剩、中小企业比重偏高、行业标准滞后等问题,影响了产业的快速发展。如何改变绍兴纺织产业现状,使传统产业重新引领地方经济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1 绍兴纺织产业发展现状

1.1 绍兴纺织产业的发展脉络

绍兴纺织产业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化纤革命(20世界80 年代初开始)、市场革命(1988 年开始)、体制革命(1993 年开始)、无梭化革命(1995 年前后)、外贸革命(1999年开始)和创新革命(2005年开始)6个阶段,通过这6 次革命,绍兴纺织产业拥有了亚洲最大的纺织品贸易集散中心和纺织原料市场、服装市场、鞋革市场、皮件市场、小商品市场、服装辅料市场、装饰材料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依靠高投入、高能耗形成规模效应带来的低价优势通过跑量的形式,成为国际纺织产业中的重要制造基地。

目前,绍兴纺织产业发展已经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到2017 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超过1 828家,较2016年减少48家;产值约2 694.84亿元,约占浙江省纺织产业的35%,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4.65%,占全省同行业的30%以上;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超 50 亿元的企业有 4 家,超过 100 亿的有 1 家,基本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涵盖化纤、织造、印染、服装等行业,并围绕产业链发展了一系列辅助性行业,如纺机、染料、助剂、纺织技术服务等。同年,绍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就业人数27.97 万人、利润139.89亿元、出口交货值1 121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的40.56%、27.71%和60.53%(见表1)。由此可见,绍兴纺织产业依然是绍兴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吸收劳动力就业、稳定税收、发展对外贸易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表1 2017年绍兴市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

1.2 绍兴纺织产业的主要产品与经济指标

绍兴纺织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纺织业经济指标不断上升,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从近5 年来纺织主要产品的产量和相关经济指标可见一斑(见表2、表3)。从表2和表3可知,2012—2016年,绍兴纺织产业规模以上企业的总产值由3 272.00亿元上升为3 636.47亿元,增长了11.14%,而2017年则下降为2 694.84亿元,较2016年下降25.79%。近5年,就绍兴市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的主要纺织产品产量来看,除袜子外,其他产品如纱、布、印染布、服装、化纤、领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在2017 年下降得更为明显。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国内外经济在2008 年的金融危机后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恢复与快速发展,造成了需求的下降;二是国内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绍兴打破坛坛罐罐、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和“低小散”企业,共对336 家印染企业进行全面整治提升,关停印染企业151 家。其中,2016年12月份公布涉及淘汰落后产能的34家纺织企业,印染企业16 家,合计产能6.3 亿m/年,化纤企业6家,合计产能45.8 万t/年,织造企业7 家,合计产能0.5亿m/年。

表2 绍兴规模以上纺织产业主要经济指标

表3 绍兴市规模以上纺织企业主要纺织产品产量

2 绍兴纺织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绍兴纺织业受到沉重打击,当年政府出台鼓励扩大自营出口的措施,发掘了国际市场的巨大商机,依靠开拓国际市场保持生机和活力。[1]但是,随着产业的扩大、发展,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也日渐凸显。

2.1 发达国家发展乏力带来全球贸易萎缩

欧美仍然是绍兴制成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占全部出口额的35%,而纺织品的出口额又占全部出口产品的62%。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引发的经济危机导致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乏力,需求萎缩;2017 年特朗普上台后推行“美国优先”,以及“反全球化”、“逆全球化”政策影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2]绍兴纺织产品的出口值从2014 年的近200 亿美元下降至2017 年的165 亿美元,降幅达到17.5%,纺织产品贸易所受的影响远远大于其他贸易品。

2.2 结构性产能过剩严重

纺织行业对国内外市场的依赖性很大,是需求拉动型产业的典型代表,外部市场的恶化加剧了国内纺织品的产能过剩,尤其是结构性产能过剩矛盾突出,必须进行结构调整。[3]例如绍兴的古纤道是涤纶工业丝行业的全球龙头,截至2016年末,其产能规模为51万t/年,占全球约17%,规模优势明显,市场地位很高,但其产品主要为常规性的中低端品种,极易受到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

2.3 中小企业比重偏高

绍兴的纺织行业中,中小企业占了绝对比重,导致政府在进行产业扶持中出现救助难度大的问题。中小企业在经营中以“来样加工”的比重较大,虽然这种业务的开展因为低价导致利润低,但是通过跑量依然有利可图。而中小企业自己进行创新、创牌则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存在较大的风险。2017年绍兴规模以上纺织业的R&D 经费支出仅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15%,约为规模以上工业的70%,创新投入相对不足。在这种现状下,中小企业基本无法实现生产力的提高,只能采用降低价格的低端竞争方式去获得出口份额,但是实现的利润还是很低,出现经济学中的“贫困化增长”现象,也大大削弱了纺织产业在国际市场中的长期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2.4 纺织行业标准滞后

2015 年,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引起了行业和社会的广泛关注。但是,国内纺织标准仍存在着滞后、交叉重复等问题。[4]而对外贸易扩张中,绝大多数企业对国外有关纺织服装的技术法规、标准等更是了解甚少,成为纺织品出口遭遇贸易摩擦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国外贸易保护主义卷土重来的情况下,纺织品出口更是如履薄冰。[5]

3 纺织产业重新引领绍兴经济发展的实现路径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振兴实体经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同年9月,浙江省委、省政府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工作列为当年全省重点工作任务。2018年初,绍兴市委市政府提出纺织产业转型升级重新引领绍兴经济的发展战略。为此,从研发创新、品牌营销、新旧产业动能融合、产业转移等4个方面入手,实现纺织产业重新引领地方经济发展目标。

3.1 研发创新

在全球科技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高新技术产品对传统产品的替代时间大大缩短,加大了纺织行业的技术、产品研发投入,实现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实现研发创新,相关企业要有专业的研发机构、高水平的科研人员及大规模的研发资金投入,实现新产品的研发设计,可以按从易到难的引进创新、集成创新、自主创新来进行。[6]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更是要利用信息化优势实现装备互联、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产业制造的智能化、数字化。当前,结合绍兴已有的产业链优势,加强技术含量高、多功能化纤维及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关键设备的研发,通过引进、集成、自主创新推动产品的工艺改进与更新换代,使重点纺织加工技术和装备制造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企业要保持快速、持续、高效的发展势头,需要与绍兴当地或周边的高校、科研机构,在技术、人才等方面进行深入交流与合作,推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达到双赢的局面。

3.2 品牌营销

当前,纺织工人、土地等逐年稀缺,环境治理成本逐渐加大,红利要素的消失拉高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品牌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在产品接近同质的情况下,企业名誉度越高,带来的效益增长效用越显著。品牌营销驱动是指通过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实现产业的高附加值。因此,纺织产业自有品牌的培育和建立成为突破口,要注重借助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品牌,打造企业品牌并与产品品牌协同发展,在市场营销中加大核心品牌的推广力度,实现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双元驱动。

3.3 新旧产业联动融合

绍兴纺织产品主要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具有加工层次低、附加值低等典型特征。当前各地都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这一过程并不以彻底淘汰传统产业为前提,而是在传统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或通过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融合互促实现再成长。要继续发挥纺织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可以结合纺织产业的发展基础,融合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势,从一般加工到高端制造,从产品竞争向产业竞争提升,充分融合上、中、下各产业价值链条端,打造结构优化、配套齐全的产业体系。[7]化纤行业可依托天圣控股、古纤道新材料等龙头企业,以“材料新型化、产品功能化”为发展方向,开发纤维新材料、产业用纺织品,走高端环保之路。织造业依托华孚色纺和庆茂纺织等企业,以高端化和个性化需求为发展方向,加快发展色纺纱、高速梳理以及3D织物等新型织造技术。印染行业继续深化印染行业专项整治成果,通过集聚产能、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加快推进落实绿色印染。

3.4 产业转移

绍兴纺织产业已经建成了比较成熟的产业链,但须按照“绿色高端、世界领先”[8]的目标,推进纺织产业内纺织、印染等的集聚整合、全面提升。就纺织产业而言,实现转型升级主要还是要提高科技含量,将提升产业质量作为发展重点,形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技术密集型、管理密集型的产业发展模式,完成产业转型升级的任务。另一方面,要加快对外投资步伐,合理进行产业转移。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使得生产资源的红利消失,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纺织业困境日益明显。在我国纺织产业的优化升级过程中,东南亚地区、非洲的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和地区跟我国在生产要素成本方面存在较显著的差异,产业也存在明显梯度,可以作为纺织产业制造环节转移的首选。而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推进,丝绸之路得以重生,沿线的众多国家和地区带来广阔的市场,在政府一系列贸易投资优惠措施下,纺织产业通过海外转移是实现转型升级的机遇与途径。

4 结束语

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传统产业在继续发挥对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中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一些历史积累的问题或新形势下出现的挑战会不断显现,这些困难或风险也许会集聚并发生质变。纺织产业作为绍兴传统产业的主体,在税收、提供就业岗位上作用显著,是绍兴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定船之锚。因此,在后续的各项工作中,要坚持运用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大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得纺织产业继续为绍兴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猜你喜欢

绍兴纺织企业
绍兴
澳洋纺织
企业
企业
企业
纺织届的“两优一先”
在绍兴,与你不期而遇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绍兴大闯关
绍兴古镇寻荼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