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派语境下新中国70年少儿电影创作的民族性
2019-12-27王楠王喆
王 楠 王 喆
在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努力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的道路上,少儿电影在新中国70年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进程中,体现出深刻的民族性。少儿电影承载着电影教育的使命,用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精髓的艺术作品,感染更多的少年儿童,是中国电影人的重要使命。本文将从创作形式、美学风格、叙事母题与精神内涵等三个方面,论述新中国70年少儿电影创作的民族性。
一、少儿电影创作形式的民族性
动画电影作为少儿电影不容忽视的一部分,是民族特点最为鲜明的电影样式,从早期的美术片到新时期的动画作品,均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动画电影在创作手法不但充分结合了本民族其他艺术形式,还借鉴中国传统优秀的文学作品,并对其进行改编,最大程度上彰显了中国的民族思想和民族内涵。
(一)两次繁荣:民族传统文化艺术资源的电影转化
从20世纪20年代万氏兄弟的无声动画短片《大闹画室》,到1935年的动画短片《骆驼献舞》,中国动画片从无到有。1941年,取材于古典名著《西游记》而创作的电影《铁扇公主》,是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它的出现为早期动画电影吸收民族、民间艺术元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第一次繁荣下的民族化尝试:戏曲、木偶、折纸、水墨动画元素的融入
电影《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海报
1947年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不但运用电影艺术中的解说、旁白和人物对白,还融合了京剧和木偶艺术,木偶片自此成为中国早期美术片中不可或缺的片种之一。
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以下简称“上美厂”)佳作频出,中国早期美术片创作迎来了第一次繁荣。上美厂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3),第一部彩色动画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1955)与木偶片《神笔》(1955)走出国门,受到各国人士赞誉。“1956年,时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动画片组组长的特伟先生提出了‘创民族风格之路’的口号,并且在其导演的彩色动画片《骄傲的将军》(1956)中身体力行地贯彻这一民族化思想,该片大获成功并被视为中国动画探索民族化发展道路的重要开端,同时也为中国动画的民族化尝试积蓄了可贵的经验。”[1]此后,上美厂在民族传统艺术形式的电影化传承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第一部彩色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1958),第一部折纸片《聪明的鸭子》(1960),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1960),第一部立体木偶片《大奖章》(1960),在国际上获得最高荣誉奖的水墨动画片《牧笛》(1963),中国最长的彩色木偶片《孔雀公主》(1963),以及大型彩色动画长片《大闹天宫》(1964),堪称“十七年”美术片中艺术水准和民族化的巅峰。木偶、剪纸、折纸、水墨画、戏曲等中国民族民间传统艺术形式,被中国早期美术片引入电影领域,既为民间传统技艺的电影化传承做出有益的探索,也丰富了电影动画表现形式,使早期美术片熠熠生辉。
罗艺军指出:美术片在民族化的道路上有着比其他片种有利的客观条件。“动画片在造型上比较接近中国传统的绘画而不是西方传统的绘画。这种写意的造型,也使动画片在吸取传统戏曲中人物的脸谱,在人物动作上吸取戏曲中的动作和身段,采用韵白化的对话和民族打击乐器等,提供了有利条件。”[2]
2.第二次繁荣下的民族化进程:文学改编、创作工艺革新、美学风格确立
新时期以来,电影民族化问题再度进入电影人视野,一批优秀国产动画片在题材上大胆改编经典文学作品和民间故事。这些影片在风格样式上不只满足于吸收传统艺术形式,更深挖中国传统美学和民族精神内涵,掀起了动画创作的高潮。如《哪吒闹海》(1979)、《三个和尚》(1981)、《九色鹿》(1981)、《猴子捞月》(1981)、《蝴蝶泉》(1983)、《金猴降妖》(1987)、《山水情》(1988)等,其中亦不乏一批优秀的动画剧集《阿凡提的故事》(1979-1988)、《葫芦兄弟》(1986-1987)、《黑猫警长》(1984)。这些作品或取材于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经典文学作品,或生发于中华传统民间传说、寓言故事,创作手法上除了像第一次繁荣一样借鉴民族艺术形式与元素之外,在创作技法上也与其充分融合革新,形成了充满中国特色的绘画工艺。
(二)“新动画学派”:多元化创新发展
在20世纪民族化创作的优良基因继承下,新世纪以来的中国动画继续创新,在吸收日本动画动漫风格和好莱坞动画产业化模式的基础上,寻求民族化发展。《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大鱼海棠》,从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搜神记》《山海经》等中挖掘创作素材,人物与场景造型设计、台词设置、音乐配乐充满中国古风韵味,叙事上也突显中国美学思想与价值观念,票房口碑双丰收,是新时期多元化创新发展之作。
此后,《小门神》(2016)、《大护法》(2017)、《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等都在吸收借鉴与民族化改写上寻找契合点,在传统文艺瑰宝、民族文化内涵与时代性上探寻平衡点。其中,《哪吒之魔童降世》以近50亿票房一举跃居中国电影票房第二位,成为中国动画现象级作品。该片除了借民间经典为原型,塑造中国形象、描绘中国空间、讲述中国故事之外,更在精神内涵与民族气质上下功夫,在民族美学观、价值观底色上作现代化、时代化创新改写。
诚如饶曙光所说,《大鱼海棠》在绘画风格上极大程度地受到日本动漫的影响,但叙事场景、思想内涵又是民族化的。“当下中国电影正是在这样一种既有历史制约,又有国际影响和自身需求的辩证矛盾中发展的。”[3]因而,构建“中国电影学派”不应仅仅围绕表层的民族化元素,应更加深入研究民族美学观、价值观,才能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将中国文化艺术资源,乃至中国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融汇于创作形式之中。
二、少儿电影美学风格的民族性
少儿电影以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为基本形象,追求质朴纯真、活泼灵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经典美学浸润下的中国少儿电影更易含蓄蕴藉,意蕴悠长。下文试图从中国电影有代表性的美学观念中管窥少儿电影的民族美学特征。
(一)镜韵之美:长镜头、移动镜头与蒙太奇手法的民族化改进
1980年代,林年同在其《中国电影理论研究中有关中国古典美学问题的探讨》一文中,系统论述了“单镜头—蒙太奇”美学、“镜游”美学和“镜韵”美学的发生发展,从而论证了融合中国古典美学的中国电影有其独特的美学特征。其后,美工师韩尚义又进一步提出了移动镜头的推展、演进和调度问题,倡导“移步换景”“峰回路转”之感。姜今对此补充了“散点构图法”进而提出“游”的美学观点,而后“十七年”战争题材少儿电影《小兵张嘎》的摄影师聂晶又在“镜游”美学基础上强调“气韵”“动韵”,形成了“镜韵”说。
“十七年”战争题材少儿电影成绩斐然,,在风格样式的民族化方面做出了不少贡献,如《鸡毛信》“朴实的风格,人物真实可信。同时影片根据儿童特有的思想感情、语言行为刻画人物,从内容到形式都富于儿童情趣,浅显易懂”[4]。《红孩子》“贯穿了现实主义的创作基调,明朗、生动、朴实、自然”[5]。《小兵张嘎》“明快之中带有刚健之气的基调处理,给人一种鲜明、坚实、浑厚、纯朴的感觉。其中‘奶奶就义’一场戏,崔嵬以《清明上河图》式的连绵不断的移动长镜头完成,有意地追求‘镜韵’”[6],摄影师聂晶这样描述道:“整个气氛给人感受到象铅一样沉重,同时又感到悲愤,并且应该是中国情调的,又是情景交交融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那样的气韵。镜头的动韵是开始较为沉重缓慢,用移动镜头拍摄,要给人一种又压抑又动荡的感觉。”[7]
概言之,20世纪电影理论家与创作人员共同谱写的关于民族化运动长镜头的“镜韵”之美,无外乎在吸收了西方长镜头与蒙太奇理论的基础上,将其结合中国古典美学理论,做了有关摄影运动、长镜头与蒙太奇的中国化改进,形成了既不模仿前苏联蒙太奇学派式的冲撞感极强的蒙太奇,也不照搬好莱坞流畅技巧式蒙太奇,同样区别于为真实感而牺牲蒙太奇的巴赞式长镜头,而更多使用散点构图法,连续移动镜头展现时空变幻、营造氛围、抒发情感、创造意境。
(二)传神之美:“以形写神”“形神兼备”
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的“传神论”主张,深刻影响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国文艺作品,几乎都不以形似作为唯一标准。甚至形神相较,更重神似而轻形似,往往强调“以形写神”,追求“形神兼备”与“传神”。尽管电影造型依托于具体形象,但中国电影在造型上依然体现了重在传神的民族特点。在这一点上,前面提到的动画电影表现得尤为显著。《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或用国画水墨,或用简洁的线形勾画,并非以形似取胜,重在传神。《小蝌蚪找妈妈》用齐白石水墨画一般的灵动、气韵表达急切之感,形象虽算不上完备,却栩栩如生。《三个和尚》用夸张的点、线、简朴的色块和大量的留白,塑造了极为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动笔不在多,不在精致,化 “实”为“虚”,却十分传神,耐人寻味。
与动画相比,少儿故事片则更需要追求“形神兼备”,人物形象与环境造型通常应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少儿电影首先应让小观众们信之、爱之,尽而沉醉其中。
(三)意境之美:“寓情于景”“写意抒情”“情景交融”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系统阐释了“意境论”,主张“情”与“景”是构成文学的两个基本元素,“景”描绘“自然及人生之事实”,泛指笔下一切具体形象,而“情”是文学艺术和审美活动的本质。他强调,创造意境美才是文学艺术的最高目的和唯一标准,并将意境论美学观念延伸至绘画、建筑等其他艺术领域。当然,电影艺术也不例外。新时期以后,少儿电影摆脱了政治任务,转而展现亲情、友情的伦理观念,以及少年儿童的思想情感,形成了温情浪漫色彩浓厚的创作新趋势。其中在意境美上较为突出的恐怕是1998年的作品《草房子》,该片清新质朴,画面浪漫唯美,通过油麻地水乡独有的诗情画意的“景”,来抒发淡淡的青春之殇,怀念之“情”,正所谓“寓情于景”“写景抒情”“情景交融”。
当然,艺术本就是多元化的,没有哪一条美学原则适用于所有艺术作品,因而并非符合中国经典美学特征的才是好的,才是中国的,不符合的就不好不对。所谓中国电影的民族性美学特征尚未有系统完整的梳理,本文不能以偏概全,少儿电影民族性美学特点也呼唤更深入的实践创作、理论研究与探索。
三、少儿电影叙事母题与精神内涵的民族性
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所形成的独特叙事母题与精神内涵,在少儿电影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从1922年的《顽童》至今,中国少儿电影走过了近百年历程,其承载着娱乐性、游戏性、知识性、教育性,又始终未能全然脱离政治化、成人化和训育化倾向。少儿电影在主题内容层面上,也体现了时代性与民族性相适应、相统一的特点。
(一)早期少儿电影:“苦难童年”与儒学观念
新中国成立之前,连年战争、饥荒、动荡之下,中国电影对苦难的沉重述说投射进早期的少儿电影,孕育出了如《孤儿救祖记》(1923)、《迷途的羔羊》(1936)、《三毛流浪记》(1949)等一批表现孤儿、弃儿、流浪儿苦难童年的作品。这一阶段的少儿电影,塑造出了一些饱含民族气质,纯真、乐观、不屈不挠的少年儿童形象,表达了中国传统仁孝、宽恕观念,作品利用儿童视角洞悉世事,关照少儿心理和情感,感人至深。
(二)“十七年”少儿电影:社会主义时代风貌与民族品质
新中国成立之后,少儿电影经历了“十七年”发展期,出现了一批校园生活题材、战争题材和童话、神话题材作品,其中不乏民族化创作。
以1953年的《为孩子们祝福》作为新中国少儿电影的开山之作,加之此后的《祖国的花朵》(1955)、《花儿朵朵》(1962)、《三朵小红花》(1965)、《小足球队》(1965)等反映新中国少年儿童校园生活的影片,一方面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少年儿童终于过上幸福的生活,物质生活上渐渐远离了贫穷饥饿和灾荒,享受到教育、关怀和温暖,呈现了一幅新中国生活图景;另一方面也通过银幕上一个个新时代的小主人和祖国建设的接班人形象,彰显了惩恶扬善、爱憎分明、诚实守信、团结友爱、积极进取的社会主义精神风貌。同期的战争题材作品《鸡毛信》、《牧童投军》、《民兵的儿子》(1958)、《英雄小八路》、《小兵张嘎》等,无不是通过积极投身革命的小英雄形象,赞颂了信念坚定、不怕流血牺牲、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的民族品质。
“十七年”少儿电影还有六部充满童话、神话色彩的作品,让人眼前一亮。新中国第一部童话电影《小白兔》(1954),用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木偶创作的真人木偶童话片《小梅的梦》(1954),借助中国文学作品中的神话人物孙悟空为线索创作的第一部彩色少儿电影《风筝》(1958),根据民间神话、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马兰花》(1960)、《宝葫芦的秘密》(1963),综合运用了电影特技和木偶艺术的童话片《小铃铛》(1964)等。虽然作品数量不多,但这些作品在形式上通过编织少年儿童的梦境来融合木偶、民间童话神话故事,主题内容上强化民族民间故事中的因果善恶观念,褒扬勤劳、勇敢、诚实、善良的民族价值观。
(三)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少儿电影:关注“成长”与题材类型多元化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少儿电影作品层出不穷,题材较之以往更为丰富多元,并且在类型片发展上走得更远。相较“十七年”时期的家国情怀,这一时期的少儿电影更多地将焦点转向少年儿童的个体和身心发展,“成长”主题成为主线,探讨少年儿童与国家、社会、他人和自身的关系。其中有以《苗苗》(1980)、《泉水叮咚》(1982)、《烛光里的微笑》(1991)等为代表展现师生关系的;以《小刺猬奏鸣曲》(1983)、《小城牧歌》(1998)等为代表展现人与动物关系的;以《候补队员》(1983)、《红衣少女》(1985)、《哦,香雪》(1989)、《我的九月》(1990)、《草房子》(1998)等为代表展现少年儿童与他人友情、爱情关系的;以《被抛弃的人》(1983)、《没有爸爸的村庄》(1988)、《SOS村》(1988)、《背着爸爸上学》(1997)、《漂亮妈妈》(1998)等展现亲情关系的。这些题材围绕少年儿童的身心成长,关注了不同的社会问题和青少年儿童,甚至弱势群体的心路历程、情感需求,这是80年代之前的少儿电影所不具备的。
这一时期不少的少儿电影还涉足少数民族题材,如1991年的《火焰山来的鼓手》展现了新疆的壮美风光和维吾尔族充满民族风情的音乐。这些少数民族题材少儿电影对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彰显了多民族融合下的多元文化视角与民族风貌。
电影《旺扎的雨靴》剧照
(四)21世纪少儿电影:呼唤人类先进思想文化的中国化表达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进程,新世纪的中国少儿电影同样面临着市场化困境,依靠政府和政策扶持的少儿电影面临挑战。题材上继续拓宽深挖,校园题材将触角伸向农村贫困地区少年儿童,同时深入挖掘新时代新问题及特殊群体,如《网络少年》(2006)、《无声的河》(2008);以《棒球少年》(2001)为代表的体育题材少儿电影弘扬了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民族体育精神;以《生旦净末》(2004)、《飞来的青衣》(2004)为代表的戏曲题材少儿电影,颂扬民族国粹,呼唤艺术传承;少数民族题材在新世纪更是迅猛发展,以《扬起你的笑脸》(2002)、《绿草地》(2005)、《走路上学》(2009)、《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2015)、《旺扎的雨靴》(2019)为代表的少数民族少儿电影描绘少数民族地区的原生态空间景观,展现少数民族地区新时期新发展,表现了人民勤劳、坚强、乐观、团结的民族品质和精神面貌。
新中国70年少儿电影,融汇了传统儒学思想、伦理观念、集体意志和家国情怀,为中国少儿电影创作打下了民族的烙印。在跻身电影大国的今天,建构中国自己的电影理论学派,创作出越来越多有中国特色、蕴含中国审美情趣和美学追求的作品是中国电影迈向电影强国行列的必经之路。与此同时,在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当下,中国电影需要关照历史、当下与未来,让人类先进思想文化的中国化表达,深深扎根于孩子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