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纪录片七十年叙事风格流变
2019-12-27杨秋
杨 秋
中国纪录片的发展历史就是一部中国的发展简史,它记录了中国70年走过的风风雨雨,记录着几代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和酸甜苦辣。在长达7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的纪录片创作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建国初期在“形象化政论”“左”倾思潮影响下[1],诞生了如《到农村去》《收租院》等刻印着时代印记的新闻纪录片;20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学习借鉴国外的纪录片摄制理念,合作拍摄制作了一批弘扬民族文化、激发爱国热情的大型专题纪录片,如《丝绸之路》《话说长江》等。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90年代,一批非主流的独立纪录片如《最后的山神》《流浪北京》等与体制内的优秀纪录片一起走上国际舞台,形成了一道独特的人文风景线。进入新世纪后,纪录片的叙事受到市场化影响,在多元文化的交融演变中,诞生了如《故宫》《舌尖上的中国》等纪录片品牌,并在国际环境和新媒体语境下获得更广泛的市场份额。
一、1949―1978年:新闻化和政治化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新中国的纪录电影由此进入了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纪录电影主要是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并全面报道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个领域的情况,多是讴歌式的新闻纪录片,充满了浓烈的意识形态气息。如反映开国大典盛况的《新中国的诞生》、反映解放战争的《中国人民的胜利》、反映土地改革的《伟大的土地改革》,包括后来出现的散文式的《画家齐白石》、抒情式的《杏花春雨江南》等新闻纪录电影。1953年7月,中国第一个摄制新闻片和纪录片的专业机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简称“新影厂”)建立。在新影编辑部召开的新闻纪录电影创作会议上,中宣部副部长兼文化部副部长周扬到会讲话,他指出:“新闻纪录电影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人民的社会主义觉悟程度……它可以直接对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2]1958年5月1日,中国第一座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开始试验播出,第一天便播出了由新影厂摄制的纪录片《到农村去》。同年7月和10月,又先后播出了《英雄的信阳人民》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十周年庆典纪实》。当时北京电视台刚刚创建,技术设备、人员、资金等各方面条件都不成熟,受技术条件的限制,只能采用16mm胶片进行拍摄,再由新影厂的摄影师和编导把一组或几组新闻片按一定的主题连起来,配上解说词和音乐,完成电视新闻纪录片的剪辑。
纪录片《海上丝绸之路》海报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这一时期,中国的纪录片受到苏联“概述片”模式和把纪录片当做“形象化政论”等观念的影响,一般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报道领导人活动、介绍先进典型、模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纪录史实等重要活动的记录为主要任务。此间比较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有《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深山养路工》《泰山压顶不弯腰》《下课以后》《收租院》《战乌江》等新闻纪录片。它们大都以工农业生产成就和工农业战线人物的事迹为主要内容,通过这些英雄、模范和有代表性的人物的活动展现,希望带动老百姓也像他们那样思考、工作和生活。在这些纪录片中,被拍摄的对象往往处于某一运动或某一事件之中,作为某种政治象征、某种符号意义而存在的。[3]以艺术风格新颖的《收租院》为例,“斗啊斗,你是地主的嘴,你是豺狼的口,你喝尽了我们穷人的血,你刮尽了我们穷人的肉。可你装不完地主的罪,你量不尽我们穷人的仇!”该作品以浓厚的情感和文学色彩,将泥塑作品、地主庄园、历史资料和当事人的讲述结合起来,充分运用解说词、摄影造型和编辑技巧组成的影视艺术语言,深入形象地揭露恶霸地主的罪恶,产生了震撼人心的拍摄效果。这部突破了传统手法和模式的纪录片由于内容的深刻和艺术风格的新颖,为未来的纪录片创作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
总体而言,这时期的纪录电影和电视纪录片并不注重影视的艺术特点和纪录片的纪实特性,题材面狭隘,表现形式单一,甚至出现了虚假报道,呈现出鲜明的新闻化和政治化的风格,充满教化与指导的色彩。
二、1979―1990年:主流化与专题化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果断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极大地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人们的思想观念实现了从束缚、封闭到解放、进步、务实的历史性跨越。纪录片的题材逐步从新闻报道的局限中走出来,开拓出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人文风貌等新的创作领域。
中国电视纪录片真正苏醒,是从1979年中国和日本合作拍摄第一部大型专题纪录片《丝绸之路》开始的。[4]拍摄过程中,中国电视人接触到了世界一流的纪录片制作方法和电视拍摄理念,比如跟拍、同期声的使用等等。20世纪80年代,中央电视台又以国际合作的方式陆续拍出了《话说长江》《话说运河》《黄河》等大型专题电视纪录片。这些专题纪录片汲取了日本纪录片的纪实理念,注重电视声画特长的发挥,同时依然凸显着中国传统文化对解说词和画面的唯美追求。以《话说运河》的解说词为例:
我们从地图上粗略地看,长城跟运河所组成的图形是非常有意思的,它正好是中国汉字里一个最重要的字眼“人”。人类的人,中国人的人。
你看,这长城是阳刚雄健的一撇,这运河不正是阴柔、深沉的一捺吗?长城和运河是中国人为人类所创造的两大人工奇迹。
巍峨的长城,是我们祖先用自己的骨和肉铸造的。
深沉的运河,是我们祖先用自己的血和汗灌注的。[5]
这犹如神来之笔的解说词借助宏大的叙事和优美的抒情,将民族、国家、现代化等关键词融入声画之间,虽然全篇没有提及“爱国”的字眼,却洋溢着浓厚的爱国主义、理想主义信念和社会使命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审美享受,成为弘扬民族情感、构建国家意识形态的完美载体。这一时期的纪录片创作中人文意识逐步确立,主创者把目光从政治时代的典型塑造转向普普通通的人群,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关注人类生存状态,创作视角也逐渐平等。无论是展现中华民族瑰丽的山川风貌、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话说长江》,还是对运河两岸生生不息的人民群众生活表达深切关怀的《话说运河》,亦或是充满对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责任意识的《从让历史告诉未来中》,弘扬民族情感成为这一时期专题纪录片创作的主流思想。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电视专题纪录片蓬勃发展的历史时期,诞生了一批名牌纪实栏目,如《祖国各地》《兄弟民族》《神州风采》等。这些固定的纪实类栏目,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电视纪录片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同时也使得电视纪录片有一个较为固定的播出平台。
三、1991―1999:精英化与纪实化
20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电视纪录片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纪录片创作理念不断进步,创作体裁和作品风格多种多样,而且不约而同地都主动避开主流意识形态的宣教形式,从人文关怀的视点关注人类生存状态,发掘现实生活中被淹没的尊严和价值,继而走向纪实化的创作路线。
1991年大型电视纪录片《望长城》的播出,引领中国电视纪录片转向纪实主义潮流。该片以对长城内外平民百姓生活的追踪与采访,声画合一的同期声真实记录,发出了中国纪录片纪实主义的第一声呐喊[6],成为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重要作品。同样是1991年,宁夏电视台与辽宁电视台合作的《沙与海》荣获“亚广联”国际纪录片奖。不久,四川电视台的《藏北人家》、上海电视台的《十字街头》、中央电视台的《最后的山神》和《远离北京的家》均先后捧得国际奖项。
与此同时,一群受到国内外纪录片环境的影响、满怀激情与自信的独立纪录片制作人,采用个人化、低姿态及平易近人的风格进行纪录片拍摄[7],迎来了独立纪录片的辉煌时期。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开山之作是吴文光的《流浪北京》,该片记录了5位自由艺术家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北京的一段生活。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或辞职或毕业,抛弃户口和职业约束在北京流浪,只为追求纯粹的艺术理想。这部纪录片在国内外多个电影节展映并获奖。1993年吴文光的《1966:我的红卫兵时代》,在日本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获“小川绅介”奖;1997年段锦川的《八廓南街16号》斩获法国蓬皮杜中心“真实电影节”首奖;还有蒋樾的《彼岸》、康建宁的《阴阳》、李红的《回到凤凰桥》、张丽玲《我们的留学生活》、杨天乙的《老头》等等。独立纪录片在国际电影节频频获奖,不仅解决了独立制作者资金方面的燃眉之急,而且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创作勇气和激情。作为一种存在于体制之外的,以“独立操作”和“独立精神”为准则的纪录片,独立纪录片的发展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行。其间受到了不少阻挠与挫折,但他们始终怀抱着人文关怀的精神和视角观察着、记录着,寻找被主流文化遗忘或忽略的文化,再现原生态的内容。
分别由体制内和体制外人员摄制的纪录片作品,在国际电影节纷纷获奖,成为这一时期精英文化纪录片的显著标志。精英文化纪录片是指以人文主义精神为宗旨,试图在当代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构建一种具有现代精神和文化价值观的纪录片。这类纪录片在创作中追求一种深沉的文化使命感。在题材选取和创作表现上,追求思想境界。以文化层次较高的知识分子为收视对象。不追求高收视率,不以娱乐为目的,创作中体现出与国际纪录片创作理念接轨的思想。[8]
“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成为当时全新的创作理念。一批以记录人类生存基本状态为己任,追求人文精神的纪录片逐渐在我国影视传播中占据重要地位。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和上海电视台的《纪录片编辑室》,将摄影机对准普通人群,如《德兴坊》中的家庭妇女、《十字街》中的退休工人、《毛毛告状》中的打工妹、《远在北京的家》里的小保姆等。通过对普通百姓生活的关注与展现,使寻常百姓的各种生存问题和情感需求得到关怀和满足。
四、2000至今:故事化与市场化
进入21世纪,越来越多的纪录片创作者接纳或主动尝试采用故事化的叙事手法,从大众视角出发,以浅显易懂、形式多样、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叙事方式,注入“民生”“人文”的内涵,从而打开纪录片市场。2009年,一部反映“5·12”汶川地震后一位83岁的刘婆婆在废墟里觅拾的纪录片《劫后》,先后获得第十届四川国际电视节“金熊猫奖”、第十五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亚洲纪录片金奖和第八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大会评审团特别大奖等,是英国BBC播过的唯一一部有关中国“5·12”地震题材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全片没有任何画外音,完全靠曲折的情节、人物的矛盾冲突来展现故事的全貌。“虽然纪录片的故事情节无法预设,但可以通过不断抓取人物的细节来完善故事。”导演舒崇福坦承他的创作经验,“一定不要像拍纪录片一样拍纪录片。一定要把我们的纪录片拍得好看,有人看。”[9]凸显了导演对纪录片故事性与观赏性的追求。
从1999年开始,央视进行了以“品牌化、专业化、频道化”为主题的一系列举措,对纪录片资源实行了整合,形成了中央电视台10套科教频道和12套西部频道,纪录片由此走上频道营销之路。频道的发展打造了《探索·发现》《人物》《大家》《走进科学》等一批固定的纪录片栏目,纪录片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如今,中国纪录片已经拥有四家卫星频道,分别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上海纪实频道、北京纪实频道和湖南金鹰纪实频道,此外还有若干地面频道。纪录片栏目更加丰富,有《人与自然》《新闻调查》《档案》《传奇故事》等,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纪录片栏目内容生产由单一供给转向多元化供给,呈现出品牌化特征,形成市场效应。
与80年代的《紫禁城》《话说长江》的宣教风格不同,这一时期几部大型电视纪录片《故宫》《再说长江》《大国崛起》,分别从不同视角和领域描摹历史与现实,呈现自然与人文、全球与本土相互交织与碰撞的壮丽景观。它们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吸引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深入的反思和隽永的情调与境界,使处在娱乐风潮中的中国电视节目提升了耐人寻味的理性思想与深度,获得业界学界普遍赞誉[10],在市场化探索上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绩。
五、2011年至今:品牌化与国际化
2011年以来,国内知名门户网站、视频网站的纪录片频道,在互联网传播的作用下,经过两年的沉淀发酵,呈现出如火如荼的发展态势。过去,纪录片的生存空间由于传统媒体的有限播出资源,收视率导向评价机制被一再挤压。而如今互联网海量储存、自主选择、互动性强、内容丰富等一系列特性,给纪录片带来广阔的发展机遇,业已形成各具特色、差异化的纪录片新媒体传播格局:搜狐视频纪录片频道强调内容自制,打造独立品牌;爱奇艺注重购买热门高端纪录片,强调长视频与高清正版;优酷加强商业合作力度,同时关注社会热点议题纪录片;中国网络电视台强调内容上的综合性;凤凰视频突出凤凰卫视基因和中国独立纪录片。截至2016年底,全网纪录片(包括纪录片栏目和纪录片专题)视频点击量达114.2亿次。其中,《地球脉动2》《了不起的匠人》《永远在路上》等纪录片点击量都超过6亿次。[11]2012年,国内首个由媒体发起,主要关注青年大学生群体的纪录片实践活动“青春的记录”2012年首都大学生纪录片创意实践年之“微纪录”作品大赛启动,鼓励越来越多的有识青年投入纪录片的创作队伍。
近年来,我国纪录片发展迅猛,诞生了不少优秀的作品。2016年12月16日,反映故宫博物院文物修复师工作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和讲述产房孕妈故事的《生门》在同一天登陆全国院线,均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和口碑。前者避开了故宫的宏大主题,着眼于文物修复师的日常工作状态的呈现,波澜不惊地讲述一群平凡人的职业人生。《生门》则将镜头对准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它用生猛的镜头语言,直面生命诞生的现场,透过孕妇生产,展现生死交替的震撼和迎接生命降临的喜悦。还有如《高考》《急症室的故事》《自然的力量》等纪录片分别从升学、医疗、自然等各个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展开了深入浅出的故事化的讲述,引发社会的思考与讨论,打造出了中国纪录片的品牌。
21世纪的中国与国际的关系越加紧密,需要在世界文化中重塑自己的文化形象,同时也需要用一种国际能够接受的方式传递自己的价值观,中国纪录片的文化传播力与国际影响力蓄势待发,近年来中国纪录片最显著的特征之一便是国际化视角。其实早在《大国崛起》《故宫》等作品开始,一种国际视野之下的文化观、历史观已经初显端倪。民族的才是世界的。2012年5月14日,大型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在央视开播。该片通过展示不同地域、不同材料、不同特点的中华美食,让观众感受食物给中国人生活带来的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引发全国收视热潮,同时成功打入国际市场,此后《舌尖上的中国》又先后推出了第二季和第三季,成为中国一支独特的纪录片文化品牌。同年9月,上海主题纪录片《上海世博园》《上海虹桥交通枢纽》《上海都市更新》等登录美国探索频道,持续展映一个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解读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实质。2015年,一部历史纪录片《贝家花园往事》闯入人们视野。该片以民国时期法国医生贝熙业在北京西山的花园住宅为纽带,讲述中国、法国两国的精英分子联手改造社会的理想主义的传奇故事,展示在战乱中的旧中国土地上,中法文化的碰撞与交融。[12]该片通过第三人称与第一人称的交错剪辑,将宏大的历史背景与清晰的个人体验结合,通过曲折的个体命运折射历史的变迁,讲述一个个有温度的故事。该片获得了中法两国的一致好评。
近年来,国际传媒越来越频繁地走进中国,或独立摄制或合作拍摄了大批纪录片。除了一直比较受青睐的自然生态题材,如《寰行中国》《熊猫回家路》《我们诞生在中国》《盲猴岁月》等,还有展现中国人文景观的纪录片,如《中国春节:全球最大的盛会》《我们的孩子够坚强吗?中国学校》《中华的故事》《孔子》《海上丝绸之路》《当你老了》等,这些纪录片纷纷在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主流媒体的电视频道播出,以更加客观甚至友好的状态将中国呈现在世界面前。
从建国初期政治宣教色彩浓烈的新闻纪录片,到20世纪80年代建构与召唤民族精神的大型专题纪录片,再到90年代回归纪实风格、突出人文关怀精神的各种纪录片,再到21世纪初注重市场与品牌效应的纪录片运营模式,直到今天的新媒体所带动的“全民创作”风,不论是客观记录还是主观表达,对“纪实”创作理念的认知更迭使得中国纪录片的整体风貌和艺术风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出多样化的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