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存货审计风险及其防范策略

2019-12-26张文娟

智富时代 2019年11期
关键词:防范策略审计风险

【摘 要】存货在企业管理和会计核算中占有重要地位,存货的重大错报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纳税情况等具有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影响。存货作为企业获取利润的工具,不仅占用的资金大,而且品种很多,项目纷繁复杂,有的专业性很强,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存货审计所具有的差异性、繁琐性、复杂性的特点,是公认的重要资产审计项目中的难点。如何保证存货审计工作质量,防范存货审计风险,也就成为企业当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本文主要是根据当前经济发展的现状,基于存货审计的复杂性、差异性等特点来浅析存货审计风险,进一步针对存货审计风险而采取的防范策略,使得提高审计整体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存货审计;审计风险;防范策略

在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历了三十多个年头,在这个过程中,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审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注册会计师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控制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审计模式的变化、市场经营风险加剧、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不断扩大,审计风险问题也就日益突出。

存货涉及企业的供产销各环节,是企业的基础物料,存货的流转对企业财务信息有重大影响,它不仅占用的资金大而且品种繁多。存货的重要性、复杂性导致了存货审计的高风险性。因此,加强对存货审计风险的研究十分必要。

一般来讲,存货审计风险主要表现在:

(1)存货的监盘力度不够,可靠性降低

一方面一些审计人员对监盘工作的难度缺乏认识,常常派刚出校门的新手或实习生作为监盘人员,这使得监盘工作极易变为简单点数和加减计算而流于形式;另一方面监盘方式上只采用以帐盘物,监盘人员往往不直接清点存货,只记录结果,为少数企业虚列存货数量提供了方便。存货监盘工作的流于形式和监管力度不够,影响了执业质量。

(2)存货的内在品质较难识别,准确性不足

存货的残次冷背、质量好坏从表面上很难看出来,有些在使用时才能发现,有些则需要专业测定。审计人员面对不同的审计对象的存货,不能作出专业判断且这对存货计价会产生影响,为企业通过存货舞弊,调节利润、虚赢实亏留下了空间,同样也留下了审计的漏洞。

(3)存货审计以会计勾稽为主,規范性较弱

存货的计价与成本核算有多种选择,核算数据有多重勾稽,核算体系多样复杂,这使得审计人员常把主要精力放在符合性测试及会计核算数据的勾稽上,对实质性审核有限,如计价方法的一致性、费用分配标准选择的合理性等均很少涉及,因此增大了审计的风险。

(4)存货信息披露、评价不够谨慎

存货核算与企业生产工艺特点紧密相关,尤其是成本的归集和分配个性极强,舞弊手段较为隐蔽。如:存货成本分摊和结转随意;虚计在产品完工程度,调整完工产品及在产成品成本;调节材料成本差异,以便造成材料成本差异的大额负差或正差,然后按需去分摊材料成本差异以调节利润。然而存货信息在年报披露时,一些审计者往往出具的是肯定意见,未能做到谨慎评价,因而增加了承担审计责任的风险。

存货审计既是报表审计的重点也是其难点,注册会计师要取得满意的存货审计成效,必须注重对被审单位相关资料的收集和分析;尽可能亲临现场参与企业的存货期末盘点;强化分析性复核程序的运用,进行存货相关比例或趋势分析以发现可能的舞弊行为来避免审计中的重大风险。存货审计工作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1)加强存货内控制度的符合性测试

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存货内控的符合性测试时,应重点关注:被审单位存货的采购、验收、存储、发货和会计记录等各个环节的分工和牵制关系;库存存货定盘点制度,存货的盘点方法及期末计价方法;存货的盘盈、 盘亏、报废、毁损的处理制度;成本核算体系和会计方法。通过存货内控制度的符合性测试,执行相应的审计程序,使审计重点突出,更具针对性,从而有效控制审计风险。

(2)提高存货监盘质量

在充分了解被审单位的内控制度执行情况和会计基础工作的情况下,审查存货自盘的原始记录,将重大或问题较多的存货种类作为重点抽样对象,以保证其抽查的样本质量。对超储、长期闲置、未使用、陈旧、呆滞的存货,应分析其质量和使用价值情况,判断减值迹象,记录其减值程度及减值原因,以便分析减值数额及减值计算方法的正确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另外,对被审单位的抵押存货,应详细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为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提供依据。

(3)重点进行余额的实质性测试

存货计价对存货期末余额具有实质性影响,对于存货审计风险的防范同样重要。存货期末余额的审计应重点关注存货计价方法,一方面通过不同会计期间存货发出单价的实质性测试,关注存货采用的计价方法是否合理、适当,并在抽样的基础上,侧重于存货的发出、摊销及结转等环节存货计价的正确性;另一方面通过存货相应科目之间的单价对比,发现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4)采用分析性复核的方法把握存货审计的重点

分析性复核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单位有关财务收支、经济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并对异常变动和异常项目予以重点关注的审计方法。常用的分析性复核方法有比较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和结构分析。

审计人员通常运用存货周转率衡量销售能力、存货有无积压,分析存货余额存在错弊的可能性。将被审单位不同会计期间存货周转率比较并与同行业其他企业比较,分析存货周转率变动。

(5)注意审计监盘中发现的问题

存货监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有:对存货监盘程序没有足够的重视。在审计过程中,有时为了保证存货账面金额的正确性,对其提供的有关盘点资料缺乏认真仔细的分析性复核,便直接将获取的单位盘点资料作为审计工作底稿,从而产生了潜在的审计风险。

另外,容易忽视对在产品和异地库存货(存放在外地存货)的盘点,也容易产生审计风险。

在存货监盘过程中,应注意按既定的程序去做,要把握侧重点,制订存货实地盘点计划、采取恰当的盘点方法、存货监盘结果的表达与披露等等,才能有效地控制审计风险。

(6)加强审计部门与公司的信息沟通

审计沟通是审计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常规审计的各个环节,与被审单位进行了全面、有效的沟通,使他们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通过沟通,提高了被审单位整改问题的自觉性,也达到常规审计的效果。

独立审计自诞生以来,审计环境一直在发生变化。在众多项目审计中,存货审计由于自身的复杂性、差异性等特点,变得尤其的重要和关注。我们要针对它自身的性质特点来观察其带来的审计风险,分析其审计风险的成因,从而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策略,这将对注册会计师更好地评估重大错报风险、改进审计程序、提高整体审计质量、降低整体审计风险起到重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贾广静,2009:《存货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世纪桥》第21期;

[2] 李璐,2011:浅谈存货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财经与金融管理,第142期。刘建军.审计学[M] .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3] 楼静燕,2010:《存货风险管理探索》,《现代商业期刊》,第17期;

[4] 徐雅梅. 存货审计应关注的问题及风险评价[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6(08):17.

[5] 闫军刚,2010:存货审计中的风险评估与风险应对[J]. 机械管理开发,第04期.

[6] 赵方玲.如何避免存货审计中的风险. 财会研究,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泰安中心支公司 山东泰安271000.

作者简介:张文娟(1989—),女,汉族,学历:本科,职称:会计,江西九江人,单位:中国特种飞行器研究所,研究方向:企业风险与审计。

猜你喜欢

防范策略审计风险
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策略研究
新形势下化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策略
试析基于现代风险导向的互联网金融审计
会计电算化审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