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家建议理性 应对“技术轰炸”

2019-12-26任芳言付嵘

科学导报 2019年77期
关键词:数据源院士测绘

任芳言 付嵘

“我们频繁地看见媒体上科技大爆炸的渲染,但是卻越来越难以准确地辨别科学、技术、工程的区别,特别是误把技术当科学的现象普遍存在。”在近日举行的第十九期钱学森论坛暨2019长沙空间信息产业国际博览会上,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薛惠锋在讲话时谈到,面对新技术名词的“狂轰滥炸”,更应保持理性和警惕。

论坛上,不止一位专家提到目前新概念、新技术密集涌现的情况。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在报告时表示,新技术若想落地,还应寻求千万级以上的受众。有效解决途径之一是与测绘地理信息融合,“否则就不能掀起高大上技术的发展,导致进入迷茫期或者从高潮很快陷入低潮。”

刘先林还表示,与多面布局的大企业相比,科研机构的优势在于前沿技术研究。以测绘行业为例,应在数据源、计算工具等方面向更高目标进发,做到更精细、实体属性更丰富、服务更到位,“才能在新潮流中不至于落伍”。

如何做到服务更到位?中科院国家遥感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王大成表示,如今通过卫星获取的数据精度更高、提取速度更快,但将这些数据用好、识别出有用有效的部分,还要靠人。

“在城市管理中,如果单纯靠机器或电脑从每天产生的大量信息中发现线索,技术依赖性强但效果不佳。”王大成告诉笔者:“把需要的数据抠出来,必须有专业的人到应用场景中沉浸一段时间。”

王大成表示,“运算结果是从遥感图像中提取的,核心算法是固定的”,但解决不同问题用到的技术也不同。比如识别违建建筑的高度和材质时,会分别用到高空倾斜摄影测量和高光谱遥感影像地物识别两种不同的技术。“这需要研究者去拆迁现场看一下,把拆迁流程搞清楚。不能蜻蜓点水。”王大成说。

猜你喜欢

数据源院士测绘
《院士的中学时代》(第二辑)
顾诵芬:“90后”双院士
城市地籍测绘与不动产测绘中的问题探讨
图表中的交互 数据钻取还能这么用
浅析影响地质测绘质量的因素及提高措施
我国房地产测绘发展现状的浅谈
基于Excel的照片查询系统开发与应用
再谈利用邮件合并功能批量生成准考证
数据有增加 图表自适应
院士违反科学道德将被取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