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的逻辑:属于孩子的奢侈品

2019-12-26熊放放

课外语文·上 2019年12期
关键词:视野语言表达幸福感

【摘要】语言表达缺乏逻辑是学生写作中的常见现象,但是逻辑是可以训练的。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的指导,可以教会学生写作的语言逻辑,使思维更清晰流畅,表达更准确有理,使论证说理由浅入深,最终使语言的逻辑不再是孩子的奢侈品。

【关键词】语言;逻辑;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逻辑是什么?是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的能力,是采用科学的逻辑方法,准确而有条理地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能力。可以说逻辑是智慧的开端,而语言是逻辑最直接的体现。在写作中,有逻辑能力的同学写作思路严谨,论证过程合理,语言表达清楚,能有针对性地反映出本意,使读者不用费心猜测。而缺乏逻辑能力的同学,思路混乱,作文让人不知所云。

接下来以2019年南京一模作文为例,分析学生作文中语言表达的逻辑问题。

题目:有人说,人的视野小了,容易满足,幸福感就随之增强;也有人说,人的视野小了,格局就会小,人生之路越走越窄,幸福感就会随之下降。

这是一则带有思辨色彩的材料,大部分学生能抓住材料中的两个关键词,即“视野”和“幸福感”,进行二者关系的分析。思辨式作文更能暴露出学生在语言表达上的逻辑问题,如“偷换概念”“自相矛盾”“以偏概全”“因果倒置”“推理错误”等等,接下来看一些学生的作文片段。

【例一】网上流行一句话,先赚他一个亿!这是王健林在接受采访时所说。他的小目标,也就是小视野,是先赚一个亿,然后在这个小视野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努力。作为学生的我,也应该立足当下,脚踏实地,制定一个小目标也就是小视野,一点一点去完成自己的小目标,这样幸福感就会随之增长。

这个片段出现了偷换概念的错误。作者的本意是给视野下个定义,但在阐述定义时却将“视野”偷换为“目标”,接下来的分析其实说的是目标的作用,而不是小视野的作用。

【例二】人们总是想“鱼和熊掌兼得”,但是自古以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眼界与视野的同时追求会带来贪心,欲望使自己很难得到满足。就好比小孩,你一直给他糖,后来不给了,他就会嚎啕大哭,但如果你一直不给他糖,突然给了一颗,他就会很满足,很幸福。成人也是如此,视野小,满足感才会增强。

这个片段出现了文不对题和类比不当的错误。文章应该分析视野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分析“眼界和视野同时追求”导致的问题,作者在写作中一开始的思维逻辑就有偏差,造成文不对题。之后用“给不给糖”来类比论证视野大和视野小,也并不合适。

【例三】人的视野小了,便只有私欲,就如同那阴沟里的虫子,看不见阳光。如今,当出现交通事故或意外状况时,人们不约而同拿起了手机,拍照,上传,转发,却少有人拨打急救电话,他们只顾自己的利益,获取那一点点可怜的幸福感,却并不知道,他们狭小的视野正为他们自己编织一张网,使他们无法动弹。

这个片段出现了例证不当的错误。片段中列举的问题可以说明当前某些人缺乏善心、哗众取宠、虚荣等问题,却不能说明这些人视野小,也不能说明他们在追求幸福,这个例子无法证明观点。

【例四】林清玄说过:不思八九,常想一二。这句话是说,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若是常想那一二的如意,生活会幸福许多。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大,看到的是生活的不如意,难免心中沮丧,幸福感降低;可若我们把视野放小,聚焦在那一二如意事上,就会觉得生活其实很美好,幸福感自然就提高了。

这个片段出现了以偏概全的错误。林清玄的话告诉人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苦难。而作者却误读为只看生活美好的一面,刻意逃避生活中的苦难。这样哪里是把视野放小,获得的又哪里是幸福?

那么怎样的语言表达是符合逻辑的呢?我们再来看几个片段。

【例五】万物之大,居身一隅,便是幸福。茫茫人海,有一知己,便是幸福。所谓“志同道合”,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不会有相同的人,于千万年之中,于万千人中遇见一二知音,是多么幸运的事。我的视野所见之人,恰是与我志同道合之人,这便是幸福。

这个片段首先分析了幸福的含义,接着分析即使视野狭窄,只要身边有知己,便能产生幸福感。对于视野与幸福感之间的条件关系,分析合理。

【例六】有些人可能一辈子无法挥斥方遒,但即使是眼前的花花草草,枝枝叶叶,我们也可以透过其表面去触及花中世界,叶里乾坤,这就是思维的深度。拥有了思维深度的人,即便是琐碎小事,一隅残景,也可以管中窥豹,去享受蕴藉其中的无限幸福。

这个片段分析了幸福产生的原因,视野小能带来思维深度,再由思维深度说到享受幸福,虽然分析不充分,但能看出思考的脉络轨迹。

【例七】视野是我们目所能及、心能所悟的境界与界限。它包含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对周遭事物的把握。因此,视野即是我们所想、所念和所欲的范围。在与个人能力相符的视野内生活,目标可接触、可畅想,满足感油然而生。那份掌控的能力,小成功的喜悦,正是幸福感的来源。

这个片段从视野的含义出发,接着分析了视野触发幸福感的原因,作者有意识用了“因此”“于是”等词语推动思维发展。

【例八】视野放小,看似闭塞,实则不然。小一些的视野,让你可以把足够的心思放在事物上,认真去体味自己拥有的小世界,同时又可对未知的一切产生遐想,带来了类似童话的浪漫,对未知的想象与关怀。世界偌大,怎能有人一角不漏地把它领略个遍?与其匆忙地去扩大视野,不如在已有的视野里细细品味。

这个片段的重点放在了对视野价值的分析上,通过分析视野小的作用,说明视野小与幸福感的关系。

由以上几个片段我们可以发现,逻辑清晰的作文片段或是从原因入手,写视野虽小,却可知可感,由此带来了幸福;或是从幸福的条件入手,写拥有思维深度的人,即使视野小,也可挖掘出幸福;又或是从视野的内涵入手,写视野小,却使幸福可触可感,还能从视野小的优势入手,寫视野小的价值在于细细品味世界。总之在表述时,能紧扣视野与幸福的关系,运用因果关系、条件关系,以及假设关系等,由具体到抽象,较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

语言表达缺乏逻辑是学生写作中的常见现象,但是逻辑是可以训练的,语言逻辑更是如此,通过反复修改,可以提高我们逻辑的严密程度,正如美国逻辑学家麦克伦尼在《简单的逻辑学》中所说:“最有效的论证,其结论是直言命题,清楚明确地告诉我们事物的真相是什么。”学生想提高写作能力,追求深度学习,在这之前,先要学会清楚地说话,写文章目的不是为了使自己明白自己在说什么,而应该让别人明白自己的思想。如果表达不清楚,不合乎逻辑,还谈什么深入学习、合作学习呢?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有意识指导,可以教会学生写作的语言逻辑,使思维更清晰流畅,表达更准确有理,使论证说理由浅入深,最终使语言的逻辑不再是孩子的奢侈品。

作者简介:熊放放,女,1980年生,江苏南京人,本科,高级职称,研究方向为语文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视野语言表达幸福感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居· 视野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新闻采访中如何应用语言表达技巧
语言表达综合训练
语言表达与语体选择
视野
真相
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