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读引写 以写促读

2019-12-26纵萍

课外语文·上 2019年12期
关键词: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初中语文

纵萍

【摘要】以读促写,让学生知道写什么,以读引写,让学生知道怎么写。读写结合理念,既是新颖的教学理念,也在我国有着深厚的渊源。本文以“精读课文抓细节描写”作为切入点,首先阐述如何在精读中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彩,让学生明白作文要写什么,继而阐述如何让学生在静思中体会细节描写的感情表达,让学生理解作文应该怎么写,最后论述如何综合细节描写的方法,让学生展开习作训练,希望可以使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关键词】以读促写;以读引写;读写结合;初中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读写结合的学习方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孔子认为:“不学诗,无以言。”他认为,习作应该以阅读为前提,阅读是习作的本源。叶圣陶也对读写结合有过深刻的见解,他认为,读得好,才能写得好。广泛阅读、深度阅读、精细化阅读,才能从积累素材与学习技巧中融会参透,提升习作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习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要学会多视角看世界,能够发现生活中多姿多彩的一面,有自己的想法,并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生动描写。而实际上,学生的习作思维被固定在“好人好事”“假大空”的框架中。为什么年级小小的他们习作想象力被扼杀?为什么他们的作文模板化了?很多学生给出的答案是老师要求这样写的。因此,本文以“精读课文抓细节描写”为切入点,分析为什么学生“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怎么写”的问题,改变模式化的教学方式,希望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突破学生心智僵化的现状,让学生的情感之树萌芽、成长。

一、在精读中体会细节描写的精彩——写什么

一瓣花中知乾坤,一粒沙里见世界。很多学生体会不到要写一个人的性格需要从他的举止、神情、语言、内心描写入手。很多优秀的作文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就在于作者将人物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写得非常生动,让人恍若文中的人物就在眼前,让读者了解文中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这就是一篇好文章能够感染人的重要原因之一。教师需要将好文章中关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学习这种细节刻画的方法。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要求学生在精思、精读中体会文章独特的写作视角与细节描写。文章的故事并不新奇,但是那种儿童稚嫩的语言风格、诙谐幽默的笔触,还有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刻画,非常吸引读者的注意。在教学时,可以采用精读、静思的方式,将学生引入课文中,再将学生带回现实生活,让学生仿照文章的细节描写方法写一件自己难忘的事情。

写“长妈妈”这个人物,文章写了什么,怎么写?“我”对“长妈妈”的感情怎样,有哪些细微的变化?从课文阅读中,学生明确了文章写山海经的几件事:“阿长”名字的由来、“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元旦吃福橘及种种麻烦的规矩、给我讲“长毛”的故事、“谋害”我的隐鼠、为“我”买来《山海经》等等。但是,描写“阿长”这么多件事情,文章短短的篇幅怎么容得下这么长的叙述。从这里将学生引到文章详细与略写相结合的写作方法上,让学生体会文章细节描写的精彩之处,从而让学生明白——原来写人物,可以从生活中的小事中写他的语言、外貌、动作、神态。

二、在静思中体会细节描写的感情表达——怎么写

琢磨文章细节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的微妙变化,从而体会到原来情感的表达不一定要平铺直叙,反而可以将情感寄托在文章的细节描写中,从而感悟作文应该怎么写。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这篇课文写了“长妈妈”七件事。这七件事是怎么写的?详略结合,细节刻画。那么,文章怎样做细节刻画描写的?这就需要让学生自己来阅读课文,让学生在精读中静思,让学生在探讨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例如用动作描写展示“长妈妈”爱切切察察的毛病,文章这样写: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方或自己的鼻尖。要求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建构情景,让学生在精读与精思的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这段话刻画了“长妈妈”怎样的性格特征,作者对“长妈妈”这样的性格是喜欢还是憎恶?这句话中简简单单的三个动作——竖起、上下摇动、点着,惟妙惟肖地刻画了一个爱饶舌、爱多事的农村妇女形象,传达作者的不耐烦与憎恶之情。那么,请同学回想自己以往的写作方法,写一个爱饶舌、爱多事的人,你们是怎么写的?引出习作概念,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作者精彩的人物细节刻画。学生有的说:“我会直接写,这是一个爱饶舌、爱多事的农村妇女,让人憎恶。”教师将这句话板书在黑板上,并将文章的描写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对比、默读、精思,从而让学生体会作文应该这样写。

三、在习作中展开细节描写

读写结合课不仅要重视读,还要重视写。课时的最后,要安排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让学生迁移阅读课的写作知识,并将之内化为己用。例如《阿长与山海经》这节课结束之后,要求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记忆中难忘的人》。那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让学生将《阿长与山海经》优秀的写作手法(详略结合与细节刻画)应用到习作中。对此,教师需要再做一个简单的引导。

第一,看一看。

“虽然背地里说人长短不是好事情……叫她呢,也不闻。”——《阿长与山海经》

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并用横线画出这段话的动作描写;让学生在精读中体会作者在这段话中所传递的对阿长的情感。

第二,展现作文《记忆中难忘的人》。

我们安静地听老师讲课,他发出一声“报告”,老师示意他进来,他看上去非常不好意思,并走进教室。

点评:这一段完全是平铺直叙的叙事,语言比较单调、乏味,不能算是好作文。

我们聚精会神地听着老师讲课,突然,门口传来一阵小小的声音——报告,我们寻声望去,原来是他。老师微微点了一下头:“进来!”他先探着头,看了看我们,再从门口蹑手蹑脚地走进来。一双小小的、长长的眼睛扫了老师一眼,正好对上老师的眼睛。他迅速低下头,脸蛋红红的,走也不是,站也不是,只能将两只瘦瘦的手臂放在背后,嗫嚅着说:“不好意思,我迟到了……”

点评:这一段有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让整个句子显得非常生动。读者势必从句子的描写中建构整个故事场景,也更加有阅读欲望。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哪一段的描写?”学生回答:“第二段!”“那是为什么?”引出利用细节描写展开写作的方法,达到迁移知识的目的。“因为第二段有细节描写!”“对,这就是细节描写,大家现在知道作文应该怎么写了吗?那么,大家动起笔,写作《记忆中难忘的人》!”

以读促写,让学生知道写什么;以读引写,让学生知道怎么写,从而达到读写结合的目的。

四、结论

学生要学会多角度观察事物,能够发现生活中多姿多彩的一面,有自己的想法,并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生动描写。那么,教师就需要为学生“搭把手”,为学生找到驰骋想象的方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本文以“精读课文抓细节描写”为切入点,提出精读精思的阅读方法,旨在让学生体会到原来情感的表达不一定要平铺直叙,反而可以将情感寄托在文章的细节描写中,从而感悟作文应该怎么写。

参考文献

[1]鄧长军.论“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9(4).

[2]杨诚霞.部编版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策略研究——以七年级上册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4).

猜你喜欢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优化阅读教学训练,有效提升写作水平
以读促写,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结合实践再探指导写作之最佳策略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探究
“以读促写”与“以改促写”英语写作教学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