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晋徽商经营管理中的非正式制度比较

2019-12-26林柏李钰珏成艳平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9年6期
关键词:经营管理比较

林柏 李钰珏 成艳平

〔摘要〕 晋徽商作为明清时期最具影响力和特色的两大商帮,在非正式制度的运用上都取得了成功。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企业管理理论,对明清时期晋商与徽商经营管理中的非正式制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企业内部治理方面,晋商与徽商在发展兴盛期均实现了两权分离,但晋商在人事安排上具有开放性,而徽商具有内敛性;在营销管理方面,晋徽商的营销理念与策略基本类似,都重诚信讲义利,但晋商的商人特质更深,徽商的文儒之气更重;在财务管理方面,晋商的龙门复式记账法比徽商的单式记账法更先进;在与外部关系方面,晋徽商都形成了官商结合的一体化关系,但在与官僚结合的手段及观念上存在差异。

〔关键词〕 晋徽商;经营管理;非正式制度;比较

〔中图分类号〕F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19)06-0069-03

非正式制度,又称非正式约束、非正式规则,是指人们在长期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并得到社会认可的约定俗成、共同恪守的行为准则,包括价值信念、风俗习惯、文化传统、道德伦理、意识形态等。在企业经营管理中,非正式制度虽然不像正式制度那样具有强制约束性,但却以一种无形而有力的方式客观存在着,并通过内化企业成员的思想言行,对企业的经营模式、风格与效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非正式制度在明清时期,晋商和徽商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尤为显著,两大商帮在非正式制度作用下,形成了各具特点的内部治理、营销管理、财务管理和外部关系。对晋徽商经营管理中的非正式制度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两大商帮独特的经营之道,并为如何利用非正式制度推进现代企业管理提供一些启示。

一、两权分离下各具特色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

严格地讲,在晋徽商所处的明清时期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但考虑到晋徽商是以某种组织的形式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谋求利润,已基本具备了企业的基本特征,因此本文把晋徽商的经营管理以及相关的非正式制度放在现代企业的理论框架中进行分析和比较,以期呈现两大商帮的经营特质。企业内部治理是一套对企业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制度安排,主要是对投资者、经理人和职工的权责关系进行协调和配置,包括如何配置和行使企业的所有权、经营权、监督控制权,如何设置和实施激励机制等,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利润,并有效维护投资者的权益。

晋徽商的“企业”基本都属于古典家族式经营,在发展的兴盛期都实现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具体而言,就是财东作为出资者只掌握“企业”的监督权和个别重大事项的决策权,日常经营管理权都交由经理人掌管,这是他们超越当时其他商人家族“企业”之处。但晋徽商受到各自非正式制度的影响,其经理人和员工在来源上或选拔方式上有所不同。晋商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十分推崇儒家思想中“家”及“乡土”的观念,他们认为家庭至上,个人利益要无条件服从家庭群体利益。在这种“家文化”的影响下,晋商就形成了以父权制为基础的家族式治理模式,在经营形式上采用独资经营。他们注重血亲关系与伦理在企业中的作用,将家族成员之间的忠诚信任作为一种资源,节约了企业管理成本,并有效制约和协调着内部各方之间的关系。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以及“崇商重利”经商观念的形成,晋商逐渐摒弃了任人唯亲的家族式治理结构,開始选用非本族的职业经理人(即掌柜)对其商、票号进行管理。由此,晋商由家族式治理结构转变为一种新的企业内部治理,即财东相当于现代企业中的股东,行使作为股东的监事职责,掌柜则相当于现代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行使企业的决策职能和经营管理职能。

徽州地区地理环境相对封闭,极少受到战乱的影响,社会相对平稳。在此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徽商更重视氏族。徽商氏族以祠堂为象征,构成了金字塔形结构的氏族治理模式,“企业”管理也呈现明显的金字塔结构,即商人、代理人、副手、伙计与雇工五个层次。徽商选人,以“德、才”为本,但对“仁德”更加看重,同时血缘关系与宗亲也是其选拔人员的重要指标。但是,一旦选定了员工,便“推心置腹、宽厚体恤”,即使员工偶有蚀本,也往往不予责罚,如若经营获利,则分其丰厚的红利,鼓励了员工经营的积极性。所以,徽商企业比晋商企业更富有脉脉温情和严苛礼仪规制的家族企业特征,这些特征有利于在其商业组织内部形成一种合力,但其封闭的宗族性特征也妨碍了更多外族优秀人员的进入。

二、求真共赢下各具风格的营销管理

营销管理是指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以获得利润为目标而在产品或服务销售环节上的经营管理活动。晋商和徽商都秉持“诚信”“团结合作”的营销理念,但在营销策略和相关活动上显示出各自不同的风格。

在诚信营销方面,素有“儒商”美称的徽商,擅以文儒之人特有的营销策略向顾客表明自己产品的货真价实,并处处显示出其好儒的文化修养。如他们在卖药的店堂,挂上梅花鹿含灵芝的图画,并配以“九晒九蒸,秉良心,晒蒸九次;成丹成散,遵古法,丹散成功”等对联。而被誉为“东方犹太人”之称的晋商则从追求长远利益出发,把诚信作为其经商成功的重要基石,因此其诚信行为更多是来自精明商人的洞见。他们最常运用的营销策略就是在日常生意中的每个环节都坚守诚信原则,让顾客在长久的观察和体验中对其商品欣然接纳和肯定。

在合作经营方面,晋商和徽商也是同中有异。晋商在全国乃至海外与各方人士进行大范围、大规模的交易中,对本商帮群体的依靠度和归属感更为强烈,因此晋商将商埠中的同乡人联合起来,成立行会组织,建立会馆,并以会馆牵头处理商业纠纷,保障商业交易的顺利进行;而徽商在外经商期间,也建立了以血亲、同乡为主要成员的会馆,来巩固其商业阵地,保障成员得到本商帮的保护和规制,但其合作的纽带不仅是血缘、地缘关系,更是徽商之间共同的思想理念,尤其是程朱理学中“重义理、倡读书”的职业道德观和价值取向,因此徽商的相互合作与帮扶之念更发乎本心,甚至不计利益得失。

三、诚实操守下不同的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是指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各方面财务关系的企业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理的本质要求所有财务人员都要遵循“诚实为本、操守为重”的准则,保证记账信息的真实可靠。中国传统社会“诚实”“正义”的道德规范,在晋徽商的财务管理方面发挥着行为规范和道德评价的双重作用。

晋商为保证各类商业和金融信贷机构的资本高效有序运作,实施了一套较为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这其中非正式制度的作用不容忽视。如晋商对账房先生、帮账人员的选拔极其严苛,不仅要脑筋灵活、写字工整俊秀、出手飞快,更要人品好。而且只有那些能够通过“诚实”“正义”等道德修养考核的人,才能被派往各票号任事。而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纽带的徽商,在财务管理上则倾向于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而且也没有建立严苛系统的财务管理体系。所以晋商与徽商虽然都采用会计账簿制度,但前者的账簿种类多、分工细,设置科学,并采用了龙门复式记账法。而徽商账簿种类较为单一,并停留在单式记账法上。因此,晋商的财务管理制度比徽商的财务管理制度更先进,更有利于企业资金的管理,而以诚实为本的道德规范则是晋商与徽商保障账簿真实性的共同基础。

四、与外部和谐共处下不同的官商结合理念与模式

中国古代,处于士农工商等级排序中末位的商人,为了获得利润和保障自身的经营安全,历来积极寻求与官府的合作。而官府为了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利益也并不排斥商人的趋近。于是,官府与商人之间相互渗透、密切结合,形成了一种官商依附、合作获利的政商关系。晋商与徽商在寻求与官府结合的过程中,由于两者在传统价值观和行业结构上的不同,其结合方式与紧密度也存在一些差异。一方面,在价值观上,受儒家文化“学而优则仕”的深度影响,不少徽州商人心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求仕观念,经商只是其追逐财富的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还是求功名做大官。贾而好儒、贾儒结合的文化共通性,使其与官僚仕宦之间更有共同语言。而悠久的经商历史,使山西商人形成了独特的“重商轻儒”“学而优则商”的民间商业精神,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的“读书为做官”的观念,其与官府合作的动机更多是来自对商业利益的追求。因此,明清时期的晋商与徽商虽然经济实力都很雄厚,但是徽商子弟中考中进士走上仕途的人数明显多于晋商子弟。另一方面,晋商与徽商有着不同的榜样与信仰,徽商设在全国各地的会馆和公所都只祭祀一个人,即朱熹。朱熹出自徽州宗族,其所倡导的伦理道德深入徽州商人内心,君臣父子、长幼尊卑,被徽州宗族奉为神圣教义,这也是徽商“左儒右贾”的根源所在。而全国各地的晋商会馆供奉的是关公,晋商对于这位家乡的先祖关公推崇备至,关公的忠孝节义、智信仁勇等品德是晋商经商的精神支柱和伦理取向。综上可见,不同的传统与价值观深深地影响着晋徽商,造成了两者与外部交往理念和模式上的差异:晋商以利为目标,更偏重于通过各种渠道,如捐输等方式获取官衔,或者直接与官僚阶级结合,而甚少通过自身读书入仕;而徽商秉持儒家以士为上的观念,将入仕为官看作其终极奋斗目标,有的甚至以弃商入仕的方式实现官商结合,因而其与官府的结合更具持久性和不可分割性。

五、结语

从以上分析对比中可以看出,晋商与徽商虽同为明清时期颇具影响力的商帮,但因非正式制度的不同,他们在经营管理方面各具特点。首先,宗族观念的不同导致晋徽商在商业管理机制上的不同。徽商虽重盈利,但更重视宗祠建设,在经商各地广建宗祠会馆,徽商的管理机制基本上是把其宗法制度直接移入了商业领域,因此徽商更多的是依靠家族网络中的血緣关系进行运作。而晋商的宗族观念就相对淡薄,他们认为“同事贵同乡,同乡贵同心,苟同心,乃能成事”,因此其商业发展管理更多的是依靠同乡,是通过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如顶身股制、号规、会馆制度等)来进行商业运作的。其次,地域文化与经营理念的不同导致晋徽商各自的治理模式不同。对于徽商而言,修缮宗祠,宣扬宗族精神,直接将宗族型管理模式移入商业领域,不仅更为便捷和行之有效,而且也符合徽州社会的风俗、习惯与价值观念,既有助于增强商号内部的凝聚力,也增加了徽商宗族群体的认同感。晋商的治理模式符合其地域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其以乡土关系为基础,并辅以严格的号规,在治理制度上不断创新。最后,区域文化与经商理念的不同造成徽商重约束、晋商重激励的机制。在中国传统社会,以家族为中心的权力在许多方面往往都要比村庄的权威更为重要和有效。而徽商的宗族关系在凝聚力与紧密度上更是胜过乡土关系,宗族关系中徽商家族拥有共有产权,导致其成员之间彼此的财产权很难清楚地界定,从而使徽商内部的激励机制受到了限制。因此徽商主要依靠儒家思想中的“忠诚”和家族整体的荣辱等观念对员工进行约束。而晋商以乡土关系建立起来的企业组织虽然非常注重规章制度的建设,但更注重以“顶身股”为特征而建立起的激励机制。该激励机制通过“身股”与“银股”的结合实现了财东、掌柜、伙计的完美结合,将员工的个人利益与财东利益、商号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极大增强了晋商内部的凝聚力。

〔参 考 文 献〕

〔1〕刘宝宏,卢昌崇.晋商为什么衰落?——产权保护视角的探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8(06):28-35.

〔2〕郭建兰,宫宏祥.晋商人事管理制度的现代启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03):31-34.

〔3〕祁敬宇.晋商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J〕.晋中学院学报,2005(01):22-25.

〔4〕梁四宝,刘鹏生.晋商股份制的经济学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1(01):135-137.

〔5〕薛国琴.传统文化与越商企业家精神特质——基于与晋商、徽商比较的视角〔J〕.浙江社会科学,2011(03):129-134.

〔6〕蔡洪滨,周黎安,吴意云.宗族制度、商人信仰与商帮治理:关于明清时期徽商与晋商的比较研究〔J〕.管理世界,2008(08):87-99.

〔7〕卞 利.无徽不成镇——明清时期的徽商与城市发展〔J〕.社会科学,2011(01):154-159.

〔8〕曹 志.略论徽商、徽文化及其时代意义〔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06):74-77.

责任编辑 徐 芳

猜你喜欢

经营管理比较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与中国宋元时期绘画题材的思维方式比较
电影《千年之恋·源氏物语》与《源氏物语千年之谜》的比较
如何发挥施工企业财务人员应用管理会计的职能作用
同曲异调共流芳
电网企业经营管理法律风险分析及管控建议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论增强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意识
会计信息质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
张爱玲的《金锁记》与居斯塔夫?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比较研究
托福听力指南:如何搞定“比较”和“递进”结构的讲座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