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角下的精准扶贫困境与路径选择
——以广西为例

2019-12-26郑文锋梁媛媛

梧州学院学报 2019年4期
关键词:众筹贫困地区贫困户

郑文锋,梁媛媛

(1.梧州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西 梧州 543002;2.广西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在当前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中,新媒体的普及不仅充分满足了人们信息获取、文化教育、娱乐消遣等需求,还在人们社会交往关系、个人差异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的社交、信息获取、消费、出行等行为已经无法摆脱与新媒体的联系。这不得不引起我们进一步思考:新媒体对个人的行为和发展产生如此大的影响,那它对社会发展,尤其是在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又有哪些应用?

一、崭新尝试:新媒体是精准扶贫的有效载体

虽然新媒体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但是很多人对新媒体的认识存在误区或认识片面。最普遍的误区是仅仅将新媒体视为一种媒体形态,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的延续。

(一)理解新媒体

英国学者理查德·豪厄尔斯指出,新媒体是一个极具变化的领域,即使是最时兴的研究,到它成熟时就已经过时了;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已经树立起来的重要文本和经典文本还很少[1]。因此,关于新媒体的定义,目前学界和业界尚未能统一认识。早期的国内外学者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普遍认为: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2]。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学界和业界对新媒体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廖祥忠将新媒体理解为“以数字媒体为核心的新媒体”,通过数字化交互性的固定或即时移动的多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3]。谭天指出,新媒体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它不仅是一个内容集成平台、信息发布平台,更重要的它是一个开放的综合服务平台[4]。彭兰认为,新媒体具有相对稳定的基本特征:数字化、融合性、互动性、网络化[5]。吴玉辉从社会视角提出新媒体是人、媒体技术与社会等多种因素在互动进程中产生的一种新型综合媒体。它的产生、社会化应用以及社会影响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质上是人的创造和人性的展现[6]。

从上述观点可看出,新媒体最初以网络媒体为主要形态,而今人们的认识已经远远超越了仅仅将其视为一种媒体形态的看法。结合当前发展情况来看,新媒体既是一种媒体形态,与传统媒体有同样的社会功能和传播理论基础,又是一种媒介平台、一种工具,它不仅能够承载所有传统媒体生产的内容,其高度的数字化、融合性、平台化、系统化等特征,能挖掘和整合互联网大数据,使信息的呈现更加多样、全面、准确。

(二)新媒体精准扶贫应用的适切性

不管是从新媒体的社会属性还是从其功能优势来进行考究,新媒体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的应用都有着天然的优势。

1.新媒体作为一种媒体形态,可以更加优越地发挥传递信息、引导舆论、文化教育、提供娱乐等传媒功能。梳理目前现有的关于精准扶贫的新闻报道发现,媒体报道主要是扶贫活动动态性和成果展示性报道,鲜有精准扶贫工作经验总结性报道和致贫原因深度报道,精准扶贫资金去向、资源分配的监督和追踪报道更是凤毛麟角。新媒体可以更加快速、精准、广泛地传播信息,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监督和推动作用更加有效。

2.新媒体作为一种媒介平台,可以聚合信息为精准扶贫提供服务。借助媒介平台大数据筛查和分析功能,按照脱贫标准,对贫困户的实际需求制定脱贫方案。广西贵港市港北区2016年投入使用的脱贫攻坚辅助系统,可以根据“互联网+精准扶贫”理念,实现对数据、人员、资金、项目动态监测,推动基础数据来源、扶贫政策和扶贫资源投向、扶贫管理更精准。

3.新媒体的高度数字化和融合性,可以更好地创新传播渠道、传播形式和数据呈现方式。贫困地区的居民识字水平和媒介素养相对比较低,通过传媒获取信息能力不足,精准扶贫不但要让他们在经济上脱贫,还要让他们在思想文化方面脱贫。新媒体是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发展而来,其内容是数字化存储、多样化加工、多渠道传播与呈现,让贫困地区居民易于接收和理解信息。

4.新媒体的社交功能,可以更广泛地动员和吸引社会力量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新媒体是一个开放的媒介平台,每一个新媒体的用户都可以发布和获取信息,并自由地进行沟通和交流。精准扶贫工作是全民关注、大众参与的事情,其部分需求可以通过新媒体社交平台实现供需对接。如由广西党委组织部、扶贫办公室牵头开发的“微助八桂”互联网+社会扶贫微信平台,重点对贫困群众需帮扶的项目且资金数额不高的需求给予资助。有意帮扶的社会人士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了解帮扶对象需求,进而对接帮扶的项目。

二、现实困境:精准扶贫的信息瓶颈

2018年7月,广西印发的《关于2017年度全区县域经济发展分类考核情况的通报》显示,广西17个县(市、区)因脱贫任务完成问题在年度评比表彰中被“一票否决”。梳理2016—2017年广西扶贫开发办公室发布的130多期扶贫简报(以下简称简报)发现,精准扶贫领域存在许多由于传媒缺位而导致的问题。

(一)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

从简报通报情况看,广西精准扶贫工作在政策宣传方面有很大问题。部分市县镇村对精准扶贫的政策宣传和落实工作做得不到位,许多贫困户因缺乏对扶贫政策的了解而失去享受好政策的机会。如一些贫困家庭子女未能享受到雨露计划学历教育补助政策,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未得到宣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辍学劝返政策、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政策等在贫困地区的群众中知晓率极低。

以广西大新县为例,2017年春季学期符合条件却未申请雨露计划的有265人,在大新县雷平镇中军村,随机抽查的3户有子女就读中职学校的贫困户中,有两户称尚未得到雨露计划学历教育补助,有一户称不了解是否得到补助,并且联系不上他们的帮扶联系人。在广西靖西市同样存在类似问题,由于对政策的知晓度不高,武平镇金色村全村181户贫困户,只有4户获得小额贷款;魁圩乡的21户贫困户均不知道有免费的短期技能培训,有7户不知道有“雨露计划”学历教育补助政策,有7户不了解易地扶贫搬迁补助政策,有4户不了解危房补助政策,有9户不了解贫困户脱贫标准。

(二)扶贫脱困数据失真

2016年11月9日至2017年1月6日,中央第三巡视组对广西进行的巡视“回头看”时发现,广西的扶贫脱困存在数据失真、项目不准等问题。简报也揭露,部分县(市、区)《帮扶手册》填写不认真、不及时,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信息数据失真等。在广西百色市右江区大楞乡昔仁村,有一贫困户基本情况信息表中记载2016年4月出售2.5亩甘蔗,产量为60吨,收入为27000元,与正常产量相差悬殊。在广西德保县足荣镇农豆村,有一贫困户《帮扶手册》民政补贴栏显示该户1-9月低保收入412元,但该户主称1-9月份根本没有得到低保收入,后经镇干部查实,户主说话属实。

扶贫脱困数据失真除了人为主观原因外,精准扶贫工作中数据量大、统计工具落后、数据处理方法不科学等也是其中原因。由于当前技术和设备条件问题,扶贫脱困数据大多还依靠传统的人工记录和归档。虽然广西贵港市、横县、合山市等部分地区已经逐步使用扶贫数据平台处理系统,但是整个广西范围内还未普及。数据采集、统计和处理要做到高度准确依然是个艰巨任务。

(三)信息监督不到位

广西部分脱贫攻坚“第一书记”、村“两委”对所管理地区贫困户的基本信息不够了解。2016年6月至2017年11月期间,简报发布了19期黑榜,其中有15期提到帮扶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问题,主要体现在第一书记和干部联系帮扶工作不深入、不到位;脱贫退出存在未按程序进行和不精准的现象(未按程序、“退错率高”脱贫不精准);《帮扶手册》收入填写失真;有的贫困户存在“被脱贫”现象;“一户一册一卡”工作进度慢,不细致、不扎实、问题多等。这种现象是缺乏信息监督的后果。

(四)扶贫资金使用滞后

自2013年国家开始提出“精准扶贫”,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精准扶贫工作方面投入巨额资金。然而广西不少贫困县(市、区)存在着扶贫项目资金支出慢、利用率不高的现象。

截至2016年8月底,广西资源县的中央、自治区、市、县四级财政扶贫资金到位10843.5万元,仅支出1031万元,未支出9812.5万元,扶贫资金支出率仅9.5%。2017年初,南宁市江南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472万元,截至2017年8月17日,仅支出44.37万元,支出进度为9.4%。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2014年度及2016年度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结转结余2267万元,截至2017年4月30日,项目资金未支出921万元,占总金额的40.6%,涉及47个项目未实施。

三、逻辑指向:新媒体与精准扶贫的深度结合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要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如何将新媒体优势功能与广西精准扶贫工作深度结合,是加快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有效路径。

(一)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

发挥新媒体作为载体的传播功能,利用新媒体在线常态化、传播社交化、信息个性化等传播特点服务精准扶贫,解决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1.拓展传播渠道。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在贫困地区的影响力日渐式微。我国的8.02亿网民中,农村网民规模为2.11亿,占比26.3%(1)。虽然广西贫困地区的网民数量没有具体统计数据,但是贫困地区居民使用智能手机接入互联网已经是比较普遍的现象。在此基础上,“两微一端”可以成为精准扶贫政策和相关资讯传播的最佳途径。虽然贫困户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对资讯获取比较吃力,但是可以通过帮扶人员的引导、村民的口口相传、推送的信息可反复查看等,使精准扶贫资讯更加公开、透明,传达更精准。

2.优化内容呈现方式。考虑到贫困户文化程度有限,新媒体推送的内容既要适应贫困居民的知识水平又要新颖夺人眼球。利用技术制作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内容,去文本化和摆脱繁冗文字的堆叠,将图片、音频、视频等元素融为一体,使精准扶贫政策通俗易懂。新媒体编辑还可以将扶贫资讯在“两微一端”及朋友圈、群聊中传播、转发,提高扶贫资讯的可获得性。

(二)加强开发脱贫攻坚辅助系统

目前广西虽然部分贫困地区已经运用了精准扶贫工作信息系统,但是使用范围还不够广,数据统计效率、质量不够高。脱贫攻坚辅助系统从两方面进行,一是辅助监督和监管,解决帮扶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扶贫脱困数据失真的问题;二是辅助数据采集和统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解决扶贫资金使用滞后的问题。

1.精准扶贫绩效评价管理平台。政府要积极搭建精准扶贫绩效平台,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推动绩效评价信息化,量化分析帮扶人员的工作情况,建构政府、社会公众、帮扶对象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模式,并且形成有效的扶贫工作排名等。此外,通过该平台将精准扶贫工作的进度、实施情况等信息公开,让群众和各级工作部门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监督和监管。

2.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大数据技术可以快速获取数据信息并开展分析和研判。在精准扶贫的工作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贫困户初始基本信息进行分析处理,找出有意义的信息,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参考。通过建立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对于贫困户脱贫过程进行动态分析,优化资源配置,及时调整精准扶贫工作力度。

(三)借助新媒体经济模式带动发展

新媒体经济是新媒体的内容生产、信息传播所产生的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7]。在精准扶贫领域,新媒体经济存在于新媒体平台,在信息传播和交流过程中所产生的商业机会和发生的经济交往行为。贫困地区的人们可以在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参与和帮助下,通过自身特色资源和比较优势经济资源的开发来改变贫穷落后的处境。

1.宣传助推乡村旅游发展。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为乡村旅游项目提供了精准、低成本的宣传途径,可以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广西的贫困地区集中在老少边区,当地有独特的自然景观或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贫困地区的政府要积极推介和引进资本企业,并创造良好的开发条件。新媒体将贫困地区的秀美环境、特色产品、主题文化、美食养生、道路交通等信息发布出去,吸引民众关注并前往。通过宣传营造氛围,提高人气,以新媒体为杠杆撬动乡村旅游大发展。

2.电商平台对接农产品供需。许多贫困地区有富饶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气候环境,美中不足的是缺乏销售市场。打通产地到市场的渠道是脱贫致富的关键。虽然不少农村地区农产品电商已经有许多成功的实践,但是目前的电商体系是为工业品而搭建的,农产品只是借助了工业品电商的通道。农产品有鲜、活的特殊性,当前的工业品电商销售渠道有诸多不适应。现有的电商平台如淘宝、京东等生鲜产品销售开始兴起,加上京东、顺丰等物流渠道的发展,鲜活农产品的电商销售条件越来越成熟。当务之急是加快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县、乡镇和村电商服务中心,搭建广西精准扶贫产品销售场所,指导特色农业的领头企业开办电商产品旗舰店,加快专业合作社、种养专业户的电子商务企业发展。此外还要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使同类农产品在外观、品质、生产流程等方面做到标准化,树立农产品品牌。

(四)新媒体社交众筹助力脱贫

造成贫困的原因除了经济发展不均衡外,不少贫困地区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因病因残疾而导致贫困。这种原因致贫的居民则需要政府救助和社会帮扶才有可能脱贫。据《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16)》数据显示,2016年腾讯公益、蚂蚁金服、淘宝公益等3家平台全年筹款达12.89亿元,新媒体平台已经成为慈善公益捐赠的重要平台。利用新媒体平台发起众筹可以尽可能地调动社会资源投入广西的精准扶贫。

1.产品众筹扶贫模式。产品众筹扶贫模式是指扶贫对象将其产品(服务)通过新媒体平台向社会大众展示和筹资,在众筹资金的帮助下展开生产,并最终将其产品或服务以低于市场的价格回馈给资助人的一种模式。产品众筹扶贫模式可以快速有效地聚集社会资金,推进扶贫项目的实施。广西要脱贫致富,需要发展产业扶贫,但政府的扶贫资金无法完全满足贫困户的需求。通过产品众筹模式,使由贫困农户组成的合作社的生产项目得到融资。这种扶贫思路要建立在扶贫干部实地考察核实基础之上,使贫困户发布的扶贫项目具有可信度,才能激发社会群众广泛参与扶贫项目的热情,从而达到扶持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的目的。

2.公益众筹扶贫模式。公益型众筹扶贫模式是指在众筹平台通过微博微信发起公益扶贫项目,鼓励社会爱心人士出于爱心和奉献对贫困人士直接进行人力、物力支持的扶贫活动。如广西梧州市发起的点亮“微心愿”活动,仅2017年上半年征集贫困户生活、生产方面亟需解决的微心愿2200多个,发动社会力量完成了2000多个。这种方式让社会大众可以免去复杂的流程直接参与社会扶贫,与贫困户对接帮扶。公益众筹扶贫模式具有精准、直接、高效的特点,在鼓励开展众筹扶贫的同时,要确保贫困户需求信息发布的真实性,确保爱心人士的公益热情得到保护、帮扶意愿能够实现,从而建立众筹扶贫模式的良性循环。

精准扶贫工作需要政府统筹发展资源、汇聚社会力量来完成。新媒体作为一种工具,在精准扶贫中要实现信息精准、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有赖于帮扶干部、产业合作社负责人、贫困居民等相关人群新媒体素养的提高。从当前的发展态势来看,新媒体对社会发展的驱动力越来越明显,如何运用新媒体消除绝对贫困、缩小相对贫困的差距是一个值得继续深入探讨的课题。

[注释]

(1) 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8年7月发布。

猜你喜欢

众筹贫困地区贫困户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众筹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新闻众筹初探
重要的是给贫困户一份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