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高校文化传统的“大旅行”式高职思政教育活动设计
——基于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个案
2019-12-26聂晓尹小小
聂晓,尹小小
(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江西樟树 331200)
1 “大旅行”式高职思政教育活动设计提出的背景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既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又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实践。[1]在2017年3月召开的江西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上,副省长李利也强调,要提高认识,准确把握高校“大思政”工作形势;要积极探索,努力构建高校“大思政”育人体系;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高校“大思政”工作格局[2]。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和包括一些高职院校在内的高校以思政课建设为引擎,强化思想引领,统筹育人资源,思政工作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如四川交通职院创新党建联动机制,拓展立德树人渠道,注重加强主阵地建设,发挥好校园文化育人作用;[3]江西外语外贸职院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着力构建大学生思政工作大格局。[4]理论研究方面,许多学者就构建“大思政”格局、实现思政课“教学一体”、发挥“择优资助计划”作用、优化思政理论课话语体系结构形式、实施“浸润式”教学、提升思政课吸引力和感染力、运用互联网+和云平台教学、提升教师素质和实践品格、探索实践育人模式、满足学生获得感等,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但也应看到,无论在思想认知层面还是在实践操作层面,高校思政工作仍面临许多严峻挑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身优秀文化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薄弱,对于引导大学生开展四个“正确认识”的实践性研究尚显不足。
2 “大旅行”式高职思政教育活动设计的具体内容
2.1 理论依据和宗旨
(1)理论依据。设计主要基于实践共同体(COP)理论、 教育交往理论和认知灵活性理论,遵循教育即生活,一切教育只有在生活中并通过生活才能造就出自由的人,才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的共识;强调经由高职生所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走向生活,融入气象万千的“生活世界”,在鲜活、丰富的生活世界中开展生活化的“大思政”;遵循推进高校文化文化建设和改革创新是做好高校思政工作着力点的共识,强调高职院校学校文化对于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现代化高技能合格人才发挥着全面育人的独特作用[5]。
(2)宗旨。遵循思政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大学生成长规律,深入研究与大学生成长密切相关的各种思想问题、生活问题和接受逻辑,采取符合大学生实际需求和喜闻乐见的方式,拓展实践育人平台,将社会实践、教育实践贯穿于思政教育教学全过程,鼓励大学生投身社会大课堂,在实践中增强真学问、真本事、真情怀,在丰富多彩和真实深刻的社会实践中接受教育,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2 基本思路和要求
(1)学院简介。学院是一所创建于抗日烽火硝烟中的农业类高职院校。建校近80年来,始终秉承“公诚勤朴”校训和“允公允能,成己成人”人才培养要求,筚路蓝缕,艰苦创业,一直从自身历史文化传统中汲取精神营养和力量,不忘初心,扎根农业,服务“三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贡献。为此,开展植根高校文化传统的“大旅行”式高职思政教育实践,借鉴“重走长征路”“重走创业路”,通过校训、校歌、校风的凝练和传扬,提炼学院精神气质,让学生感受先辈创业的艰辛历程,培养知恩感恩、追比先贤的精神品质,进而把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落到实处,就具有特别意义。
(2)设计形式。“大旅行”(Grand Tour),原指从16世纪到20世纪初欧洲知识分子“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式的必需“洗礼”,欧洲大众普遍将其视为集追寻艺术、光明、美景、历史与古迹为一体的“天路历程”。“大旅行”式高职思政教育实践,即借鉴“意大利人行万里路大旅行”活动,以历史做参照,以传承学院历史传统和文化精神为核心,以期在一段“集艺术、美景、历史、光明与荣誉为一体”的“天路历程”中,带领学生重走弘扬艰苦创业精神之路,聆听前辈校友的睿智声音,帮助大学生认知、体悟今天中国社会、文化、人文与经济的一幅完整图画和学院改革发展、服务“三农”所取得的新成绩,在生活和实践中实现“浸润式”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成效。
(3)基本思路。通过实施方案、搜集整理历史文献、实地参观校址校貌、组织实施“大旅行”式重走系列活动,在遵循整体构建思想、立足学院文化精神和文化传统、提炼“大旅行”式高职思政教育实践路径的基础上,培育新时代学院文化和学院精神,建构并力求实施植根学院文化传统的高职思政教育教学特色长效机制。
2.3 活动形式
(1)校园采访。采访历年来在学院改革发展和“三育人”工作中取得富有创新、创造成果的先进人物,近年来校园大学生创业典型人物,改革开放以来在各领域创业、 创新的杰出校友和各类积极分子并进行图文报道、微视频展演评比。
(2)专题讲座。基于思政教育的改革开放成就集锦的师生“微讲座”系列活动。
(3)“读好书”活动。以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为主题,面向全校师生征集纪录、反映各领域、各专业尤其是职业教育、“三农”方向有代表性、经典性纸质书目并向全校集中发布、推荐,开展“读好书”征文、“好书推介会”大擂台活动。
(4)主题诗文朗诵(演讲)会。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五四运动100 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 周年以及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 弘扬学院艰苦创业优良传统为主题,开展全校性诗文朗诵(演讲)会。
(5)基于思政教育的学院文化传统“大旅行”式校外采风。
(6)暑期师生社会实践长镜头。开展大学生“厉害了,我的学校”主题微电影(视频)、摄影展评。
2.4 组织实施
(1)由党委宣传部牵头,同学工会处、图书馆、思政部及各二级分院,团委、基础部协调和统筹并具体负责实施(策划、提出活动方案,辅导,活动评委,总结与报道)。宣传部、团委、各二级分院利用学校官网和微信公众号组织宣传报道。
(2)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具体活动可由新媒体中心、文学社、摄影协会、国学社、演讲与辩论协会、计算机协会等学生社团负责承办,并由团委进行考核,以辐射和影响更多学生,也锻炼其全面组织活动的能力。
(3)联系当地电视台参与和报道并向省级有关媒体宣介。
2.5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注重社会实践,注重第二课堂建设,拓展实践育人平台,实现思政教育的理论与现实相结合,使高职思政教育真正发挥价值导向和规范作用; 充分发挥学校文化传承创新和文化育人功能,通过生动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学院文化凝聚力和思想向心力; 注重引导大学生实现四个“正确认识”,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成真正热爱“三农”、服务“三农”、扎根“三农”的合格人才。
(2)难点分析。整合和凝练学院近80年的建校历程、历史故事、仪式典礼、优秀师生和杰出校友案例等传统思政教育资源,将植根高校文化传统的“大旅行”式高职思政教育实践与组织大学生参与教育部开展的“我爱我的祖国”“永远跟党走”等主题实践活动和精准扶贫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以学生为中心,以实效为目的,更加着眼思政教育需求侧的评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实际效果和大学生提升四个“正确认识”水平),解决好思政教育实效怎么评的问题。
3 余论
本活动设计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在“大旅行”式重走学院弘扬艰苦创业精神的办学历程之路中具体、生动地宣传、贯彻落实习近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等关于青年思想的重要讲话精神,对于促进大学生深刻了解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懈奋斗的光荣历史和伟大历程,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为民族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光彩,具有较明显的实践成效。
本活动设计借鉴 “意大利人行万里路大旅行”活动,以历史做参照,以传承学院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为核心,带领学生重走弘扬艰苦创业精神之路,在生活和实践中实现“浸润式”思政教育新成效;引导大学生在基于共同兴趣和共享能力的实践活动和教育交往活动中创造性地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满足大学生精神成人、文化成人的内在需求;建构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人人真正参与和提高的、基于“大思政”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新模式,注重大学精神自觉和文化创新,也具有明显的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