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中的问题及改善对策

2019-12-26吉家文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14期
关键词:评估院校高职

吉家文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海口 571127)

为贯彻落实《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印发了《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指导方案》,《教育部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的通知》等系列文件,本文就高职院校进行教学诊改工作的原因与难点,诊改中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分析,为我国高职院校进行科学的教学诊改工作提供启示。

1 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的意义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15]5 号)明确指出:推进管办评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必然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就是落实国家管办评分理的重要举措。

1.1 教学诊改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我国职教发展中仍存在许多不足[1]。其很大原因为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较差,高职教育面临经费投入不足,超60%的公办高职院校生财政拨款低于120000 元,仅京、沪、宁、藏等地生均公共财政教育经费较高。全国高职生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仅占普通本科的59.7%,高职教育面临专业内涵尚需提升,政府专项引导乏力等问题。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升,如2015年高职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平均工资为3409 元,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中35.6%成为商业人员,仅19.8 成为专业技术人员。高职教育质量问题仍是我国的一大痼疾。

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对教学工作具有重大促进作用,教学工作诊改是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部分[2]。其旨在通过查找人才培养工作各要素的不足,以高职院校自身为主体,通过深化诊改,最终实现自我完善。使高职院校将工作的关注点转移到教育质量上,重视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控,以更有针对性的推进学校改革发展。

1.2 加强教学诊改评估是高职教育的必然趋向

90年代末,高职教育评估以合格评估为主,新世纪后开始加强对高职教育评估的引导,对评估的指导思想,指标体系等进行了调整改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侧重结果质量评价出现了诸多问题。职业教育评估必须深化改革,开创内外部相互结合的新局面。

高职院校进行教学诊改是职业教育评估深化的必然趋向,《教育部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的通知》提出,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指学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聚焦专业设置与条件,课程体系改革,学校管理与制度,质量监控与成效等人才培养工作要素。教学工作包含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所有活动,诊改指高职院校对自身教学工作状态进行判断,排查解决问题。高职院校教学诊改以院校自身为评价主体,为构建耗时耗力较少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提供了可能。

实施管办评分离后,不代表高职院校自我诊改能被第三方评估代替,院校自我诊改,外部第三方评估应同时存在,共同构成现代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内部诊改制度符合职教评估发展趋势,必须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主。高职院校教学诊改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是持续提高技术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2 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中的问题

当前优质校建成为高职院校建设的主流,在发展中教学诊改工作为手段的改革出现了许多问题。其主要体现在顶层设计不足,教学诊改观念模糊,诊改形式化严重。学校诊改工作进展与学校领导的重视度密切相关,教学诊改工作是高职院校建设的中心工作,通过查找自身问题进行优质的教育建设,学校领导必须勇于分析自身的问题大胆进行改革。

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诊改工作停留于上级干部中,很多教职工未充分参与,教师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中坚力量,师生全面的深入理解是保证教学诊改质量的基础。

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存在形式化倾向,教学诊改工作并非临时性突击工作,是要切实找出问题解决问题。如填报数据时很多高校徇私舞弊,导致诊改工作失去了其本质意义。各所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更多的是共性问题。

3 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的难点

3.1 由传统评估思想转向内部问题解决

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的根本出发点是探索院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不少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诊改工作习惯于将诊断项目作为评估指标体系,将自我诊改报告表视为提交评估材料,高职院校开展评估分为合格评估与选优评估。合格评估是对标准底线的鉴定,评优评估是对职业教育机构办学成果的奖励评估,其共同点是注重基本指标的全面检测,评估的根本目的是提高高职教育质量[3]。

诊改工作面向自我,重点在于高职院校自己诊断内部已有问题,开展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应看到其自身特点,不应照搬以往的评估思路,部分省市出台的诊断项目参考表直接参照《高职院校质量保证体系参考表》,将内部诊断作为外部评估。针对此类现象,全国诊改委也及时进行纠偏,加大了培训力度,并于2018年12月印发了《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复核工作指引(试行)》(职教诊改〔2018〕25 号)的通知高职院校应在观念方面转向注重内部个性化自省,转向常态化问题诊断解决。围绕自身办学理念建立高职院校个性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3.2 保障诊改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要实现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的常态化,诊改平台的开发支撑必不可少,应建立校本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管理平台,及时发布社会关注的人才培养核心数据。数据的真实性是高职院校诊改工作的基础,在输入时数据无法保证其真实性则不能诊断其真实问题。为获取各种外在利益,一些高职院校在评估中进行数据造假,导致部分评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过程形式化等问题,高职院校可能为应对教育行政部抽样复核谎报数据。在高职院校诊改工作中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十分重要。

诊断项目的科学性是高职院校科学教学诊改的前提,基本所有省市都出台了省级高职诊改方案,但对为选择诊断项目依据等文问题未进行明确说明。少数省份在五纵五横的基础上根据自身对诊改项目的理解进行了修改,如安徽新增课堂教学质量保证诊断要素。

诊断项目的可行性是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实施的关键,要使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高效化,有关诊断项目的数据收集应明确便捷,高职院校教学工作部分诊断点模糊不清,如师资队伍数量,学生辍学数等能量化计算,但学校等层面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的科学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科学等观测点难以量化,如何使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具有科学性需进一步理论探索。

4 高职院教学诊改工作的对策

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改目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需政府扮演好引导监督的角色,与学界共同合力,才能时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科学高效的推进。

4.1 形成常态化的诊改制度

高职院校在推进教学诊改工作中必须明确自身主体地位,应重视教学诊改制度建设与运行的可持续性,转向问题导向思维,只有当院校充分认识到教学诊改是为改进学校内部不足,才能真正落实诊改工作。

高职院校应着眼于办学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划出自身的质量标准线,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改进,高职院校教学诊改要最终落实到人才培养质量提高上,落实两链打造与实施,通过学校质量文化与机制引擎驱动,构建质量改进螺旋。

高职院校应注重数据的真实性,动态性与交互性。不可以不同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情况不同为借口延迟诊改工作。

高职院校应尽量实现机构设置与制度建设的常态化,诊改机构应人员精简,诊改制度应纳入日常工作,建立相对独立相互关联的质量保证机制。制度建设与实施细节上需多家斟酌,如如何避免流于形式,诊断工作是否应与教师绩效考核挂钩等。

4.2 杜绝运动化倾向

政府在高职院校教学诊改中扮演引导者与监督者的角色,政府应为诊改主体保驾护航,首先需建立完善相关监督机制,如明确自主诊断结果是否符合判断标准,落实诊改工作信息公告制度建设,实时公开人才培养核心数据,以供社会查询,使数据造价的损失远大于其收益,督促高职院校保证教学诊改的真实性。

其次,构建省级数据平台,了解学校在各省级的大致地位,系统性地开展相关培训。政府相关部门需克服急于求成的心态,政府的作用侧重于引导监督。高职院校教学诊改是复杂长期的改革过程,急于求成只能适得其反,难以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4.3 为诊改提供理论支持

目前学界对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问题的研究存在一定不足,首先要厘清相关概念,学界对教育内部评价的相关概念存在诸多争议,如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的目标众说纷纭,对质量的不同认识大导致高职院校教学诊改标准的不同,应打破以往教育评价多关注外部评价的局限,推动学校内部保障体系的建立。

其次,加强自身理论研究,职业教育教师与普通教育教师的教学内容及所需知识能力不同,要具备教会学生成为技术型人才的能力,有关理论研究不充足,高职院校教师对诊改目标,内容等多方面模糊不清。

当前对学生的研究基本沿用普通教育的相关理论,很少有学者将高职院校学生作为群体进行单独研究,应完善职业教育相关研究,减少院校在落实教学诊改工作中的困难。最后加强实证研究,因诊改制度减少处于初步阶段,已有研究多从思辨角度探讨,学界需丰富研究丰富完善,为教学诊改提供更多的支持指导。

5 结语

2015年关于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的重要文件发布,拉开了职业院校教学诊改工作的序幕,诊改工作将成为推动高职院校深化改革的重要抓手,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的重要性,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教学诊改工作中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为此类研究提供思路与参考。

猜你喜欢

评估院校高职
不同评估方法在T2DM心血管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立法后评估:且行且尽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