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创新路径探究
——评《民族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研究》
2019-12-26崔杰
崔杰
(大连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辽宁大连 116600)
“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人们在国与国之间的大幅流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知识的超时空流通,加速了价值的多元化,渐渐消解着国家的权威和神圣。这还是一个现代化不断向纵深迈进的时代。一个国家的现代化,不再仅仅指国内生产总值有多高,科学技术有多先进,而且要看国民对于国家的普遍认同有多深。”高校是对各族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的最主要场域。由大连民族大学张利国教授编著的《民族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研究》一书(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在广泛收集和整理文献资料基础上,结合自身长期从事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管理的工作实践,对民族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进行了理论与实践层面的探索与实践,著作具有一定的理论创新性和较强的实践指导性。
1 本书一些较为新颖和实用性的观点分析
全书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对国家认同教育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述评、研究方法与思路以及研究内容等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国家认同基础理论研究。主要对国家认同及其相关概念内涵、关系进行了界定和阐释。从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理论视角对国家认同的代表观点进行分析阐释。第三部分对域外国家认同教育的比较借鉴。本部分重点选取了域外国家认同教育实践较为成功的代表——美国、日本、新加坡,对其国家认同教育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归纳出对我国国家认同教育的若干启示。第四部分民族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实证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和结构式访谈法对若干民族院校国家认同状况开展了实证研究。第五部分民族院校国家认同教育的实践模式。第六部分民族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培育路径研究。
在本书中,作者重点对民族院校国家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实践模式以及培育路径进行了研究,一些观点较为新颖和实用。主要体现为:一是对国家认同教育基础理论的研究。通过对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相关理论的分析研究,重点就学校教育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二是在对民族院校国家认同教育实践模式梳理总结基础上,提出建立以“四共”为载体的教育实践新模式。三是聚焦国家认同教育的重点难点,提出民族院校国家认同教育要明确基本原则,实现教育内容的多维建构,积极畅通国家认同教育实现机制等,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创新性。
2 国家认同教育的理论基础研究
国家认同是国外学术界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其中一些思想流派的理论观点对国家认同产生了深刻影响,在著作中,笔者选取了自由主义、社群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等典型思想流派的理论观点,多国家认同教育理论进行了全方位、多层面的理论阐释。在谈及自由主义与国家认同教育的关系时,作者认为自由主义主张以个人为出发点,强调对个人权益的维护和尊重,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客观上有利于推动国家认同构建。然而,依据自由主义国家学说设计的政治制度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在国家认同教育过程中,我们要认真对待西方自由主义特别是新自由主义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认同和意识形态等领域可能导致的侵害。在谈及社群主义对国家认同的影响时,作者提出,社群主义主张个体归属并依赖于国家这个政治社群。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根基等观点,对全面认识国家认同教育问题具有积极意义。同样地,社群主义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如社群主义对文化认同地位的抬高容易滋生文化权威主义,这与存在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的现代社会是相悖的; 建立在对个体权利和自由批判基础上的社群主义究竟多大程度上促进了成员集体主义、国家认同意识的培养?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入思考并在实践中反复检验。在谈及对西方政治建构影响颇大的多元文化主义时,作者提出多元文化主义强调族群文化认同、主张差异公民身份,在缓和了同化带来的不同族群之间的张力的同时,也弱化了共同的国家认同。如果处理不好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二者的关系,要么会出现国家对少数族群的压制,要么会出现族群认同挑战乃至威胁国家的统一。这些理论分析和阐释对于我们深化对国家认同教育的理解、科学构建国家认同教育的内容体系和实践路径无疑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
3 创新以“四共”为主要载体的国家认同教育实践新模式
当前国家认同教育形成了五种主要实践模式,即以课堂为主渠道的认知性教育模式、 以文化为载体的浸染式模式、以社会实践为载体的体验式模式、以党建为抓手的示范性模式、 以主题活动为载体的融合式教育模式以及以情感为纽带的感化式教育模式。这些模式在推动国家认同教育,促进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每种教育实践模式也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教育内容同质性、协同性、实效性不足等问题。因此,有必要结合民族院校实际,进一步创新国家认同教育的新模式。这一模式就是构建以各族师生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为主要载体的国家认同教育模式。
首先,要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积极构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国家认同教育实践新模式。
其次,探讨了社群主义理论、主体间性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是构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 的重要理论基础。它契合人的心理活动机制,有利于塑造共同的价值与认同,有利于达致教育的实效性。
再次,积极推进“共居共学共事共乐”教育实践。强调要构建以嵌入式管理为主的“共居”格局。建立完善“共学”的平台和机制。丰富“共事”的内涵和载体,努力创造各族学生“共乐”的实现条件,让每个人都有成功的体验和梦想实现的舞台。
4 深化拓展民族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的培育路径
当前国家认同教育在新时期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以及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尽管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话语权稳步提升,但受到国内外更趋复杂多变的因素影响,国民的国家认同感却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并遭遇多重挑战与压力。国家认同危机不仅成为当代中国亟待解决的难题,亦成为世界范围内引发各种暴乱纷争的直接诱因。民族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作为一个体系,涵盖教育活动的各个要素和环节,涉及教育目标、教育原则的确立、内容的系统设计、途径和方法的选择等多方面内容。要深化拓展民族院校国家认同教育的培育路径。
首先,作者提出要确立民族院校国家认同教育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即应坚持一般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主导性与多样性以及整体性与协同性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努力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其次,国家认同教育内容要实现多维构建。国家认同教育内容体系是国家认同教育实践的逻辑起点,也是保障各种教育实践活动有序开展、 评判国家认同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标尺。民族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内容体系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多维度、多视角进行分析构建。作者提出应从历史性维度: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时代性维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独特性维度: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以及共同性维度: 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个维度构建民族院校国家认同教育体系,既要避免认同教育的片面性和绝对性,又要防止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同质性和重复性。
最后,要完善国家认同教育的实现机制。国家认同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实效性,而实现教育的实效性,既要注重结果的有效性,又要注重过程的有效性。因此,构建立体多维、 畅通有效的国家认同教育实现机制尤为重要。作者提出,民族院校国家认同教育实现机制应着重围绕受教育者的主体需求和成长发展来展开,通过建立立体化思想引导机制,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利益共享机制以及意识形态安全防控机制,妥善解决各民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发展等方面的实际需求,推动民族院校国家认同教育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5 结语
以上是笔者在研读张利国的《民族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对新时期加强民族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所作的思考和研究。笔者认为,作为现代民族国家面临的普遍的全球性问题,国家认同建设是现代国家治理能力和软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石。开展国家认同教育是贯彻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践行民族院校独特办学宗旨和使命的本质要求。诚如作者在著作中强调的那样,要找准民族院校国家认同教育的着力点,持续有效地推进国家认同教育与实践活动。这些着力点体现在:要坚持价值引导,加强顶层设计,着力在“导”上下功夫;坚持问题导向,实现精准施策,着力在“实”上下功夫;坚持突出优势,完善考核评价,着力在“效”上下功夫;坚持协同育人,实现同向发力,着力在“力”上下功夫;丰富载体形式,补齐短板弱项,着力在“新”上下功夫;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防控,着力在“控”上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