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工作中的语言艺术探析
2019-12-26石晶莹谭觅
石晶莹,谭觅
(西南大学,重庆 402460)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规范与指导》(1991)将“学生工作”定义为“那些直接作用于学生,由专门机构和人员从事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养成、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品德、心理、性格素质和指导学生正确地行为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在对学生工作的不同定义中,这一说法的接受程度较高,使用范围也较广。事实上,不同定义在表述上有细微差别,但都落脚于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生工作的内涵外延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陆续出现新的亮点,强调“以人为本,为学生服务”,注重学生发展,树立将教育、管理、服务与学生发展相融合的学生工作新理念。
无论定义如何演变,学生工作都是对人的工作。而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学生工作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学生工作需要语言表达和沟通交际,离不开语言。可以说语言是学生工作的普遍工具,也是有效手段。笔者拟从小处着手,由实际出发,提出几点在具体工作中可供参考的语言技巧。
1 使用网络工具的语言艺术
1.1 不宜长篇累牍
学生工作信息化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学生工作的工作量,但不可忽视的是,信息化的工作模式并非百利而无一害。被大量的碎片信息“轰炸”早已成为每个现代人的日常,大学生的日常则是“@全体成员”和“收到请回复”。面对铺天盖地的“刷屏”信息,很多学生的注意力容易产生懈怠,时常有意无意地错过重要信息,尤其文字篇幅过长的信息。为了引起注意,尽可能使学生准确、快速地接收信息,从事学生工作的教师在使用QQ、微信等网络工具时需要费些心思。首先,不宜长篇累牍,尽量避免无效信息,言简意赅、条理清楚,不至于增加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负担,才能提升信息的传达率。其次,语言表达需精准,避免产生歧义。QQ、微信在功能上支持信息的撤回,但网络消息即发即收,面向群体发送信息时,“撤回”功能常常出现“为时已晚”的现象,部分学生已经接收到原始信息,造成误差或者重复劳动。
1.2 选择恰当语体和表达方法
汉语的言和意之间的关系非常精深,“言有尽而意无穷”即是如此,语言背后蕴藏着大量的留白供听者和读者自行补充。通过网络交流,交际双方没有面对面,也能通过表达大致揣摩对方的情绪或者心理状态,遣词用句、 标点符号或者表情的使用都能表达相应的意思。网络现如今也日渐成为师生沟通的好平台,在使用网络工具时也要注意选择恰当的语体和表达方法,才能减小工作量,也能培养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发送正式通知和消息理应讲究严谨庄重,信息完整、准确,以书面语体为主。而通过QQ、微信与学生交流时可以换个说法,表达接地气、有新意,幽默风趣。可加上适当的语气词,或者附上相应表情,无伤大雅又避免太过生硬,可以结合新兴的网络用语,符合年轻人的表达习惯,使学生有熟悉感和亲切感,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QQ、微信、微博、博客等网络工具或平台都日益成为学生工作的媒介,信息化的工作方式为学生工作提供了不少便利。QQ、微信等即时沟通工具能够将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传达给广泛的个体,微信公众号、微博、博客等新媒体则能为学生工作锦上添花。以这些网络工具为媒介,把话说对、说好,可以实实在在提升学生工作效率和效果。
2 与学生谈心谈话的语言艺术
2.1 遵循交际原则
谈心谈话是学生工作常有的内容,也是高校辅导员职业技能的重要板块。在师生谈心谈话的过程中,遵循话语交际原则也有裨益。“现代汉语中的话语交际原则包括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合作原则指交际双方为了使交际活动能够顺利进行而应遵守的基本准则,包括关联准则、真实准则、简明准则和守序准则。而礼貌准则是指在话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应遵守的社会礼貌规范,包括损益原则、褒贬原则和趋同原则。”如教师主动找学生交谈,要从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情况出发,谈实在话,谈“干货”,空有大道理和条条款款难以使学生信服,这实则是对合作原则的遵循和运用。学生主动找教师谈心,教师应当给足学生空间,保持倾听状态,并且对学生的真实想法持尊重和宽容态度,给出适当的建议,这是遵循了礼貌原则。谈心谈话是通过教师与学生话语交际的方式达到教育、 管理或者服务学生的目的。无论是教师主动找学生谈的情况,还是学生主动找教师谈的情况,师生双方作为交际者时,遵循话语交际准则,都有利于达到理想效果。
2.2 调整问话方式
现代汉语的疑问句分为四类: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正反问。也有说法,如邢福义版现代汉语,只分作三类:是非、选择和特指。“是非问的结构像陈述句,只是要用疑问语调或兼用语气词“吗”“吧”等,一般是对整个命题的疑问。回答的时候也只能对整个命题作肯定或否定。特指问是用疑问代词和由它组成的短语来表明疑问点,说话者希望对方就疑问点做出答复。选择问则是用复句的结构提出不止一种看法供对方选择。正反问则是由谓语中的肯定形式和否定形式并列的格式构成。”“你记得吗?”“你为什么这样做?”“打算考研,还是打算找工作?”“你愿意不愿意去?”分别为是非问、特指问、选择问和正反问。
在与学生一对一面谈的情况下,尤其是教师主动找学生谈话时,学生时常处于被动回答的状态,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失语”,如此一来,谈话效果大打折扣。师生如能平等沟通和对话,教师多倾听,多了解学生的真实感受和想法,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启发。是非问、选择问和正反问都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给学生的空间成了选择题,思考和斟酌的时间不足,常用简短的字词来作答,如“没有”“不是”等。在许多情况下,这样的问话方式易使学生陷入被动,也容易使谈话戛然而止。而选用特指问,用“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等疑问词对学生进行启发,提示学生对自己的经历或者想法进行梳理和阐述。还可以在学生阐述的基础上通过复述、总结等方式帮助学生进行整理,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批判能力。
2.3 合理运用态势语
态势语又叫作体态语言,是口语交际的伴随性语言。在与学生的谈心谈话时,教师如能合理运用态势语,可以发挥很好的辅助和激励作用。在一对一的谈话中,教师眼神坚定柔和、面带微笑看向学生,使学生放松且有被信任的感觉,这是对情态语言的使用。身体语言如点头、拍肩在恰当的时候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表达自己的合理想法时,教师微微点头,表明认同或与学生的情绪产生“共情”,这也是礼貌原则中趋同准则的内容。在学生表达沮丧时,拍拍肩表达对其的鼓励,具有一定的安抚作用,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遇到有困惑的学生,对其进行开导时,教师面向学生且身体向学生靠近,保持尊重且友好的身体距离,能让学生体会到亲近和好感,有利于对话的进行,这实际上也是态势语的辅助作用。
3 学生工作中的语言艺术需与人、时、地合宜
制约话语交际的因素主要有交际目的、交际者、交际话题、交际方式、交际场景、社会文化背景这六个方面,学生工作中的语言表达和话语交际同样也受到上述因素的制约。学生性别、经历、性格、生活环境、心理素质不同,在话语交际中的表现和要求也会不同。性格外向的学生可能健谈自信,而性格内向的学生需要教师循循善诱。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对批评的接受度比较高,心理素质较差的学生则更适合正面的引导。因此,即便是同样的意思,教师在面对不同的学生时,表达方式需要揣摩,表达程度也需要拿捏。再者,交际方式的不同,对话语交际的要求也会有所差别。与学生一对一面谈交流,话语可以随意简单一些,也可以现场补充和修正,还有态势语可以作为辅助。开班会或者年级大会等一对多的场合,教师的表达应当尽量条理清楚、意思准确,否则许多学生摸不着头脑,抓不住重点。实际的学生工作具体而繁杂,远非三言两语可以枚举,工作中的语言表达需考量上述制约因素,使用恰当的语言技巧,与人、时、地合宜。
综上所述,学生工作离不开语言表达,离不开话语交际。具有一定的语言功底和会话能力是学生工作者的业务能力要求,提升语言技巧、掌握语言艺术也是学生工作者精进能力水平的必修课。